论新中国电影风格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风格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电影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前三十年电影主要是“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创作,电影成为政府宣传喉舌,创作革命题材经典电影作品,塑造革命英雄形象,完成意识形态宣传。电影生产随着政治运动变化,电影作品成为政治的符号。革命英雄主义成为电影创作的主流,大众电影和艺术电影在前三十年基本上销声匿迹,这种文化逻辑登峰造极的结果是“文革”十年电影的政治图谱化。新时期呈现主流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三足鼎立的格局。主流电影为时代主题鼓与呼。商业电影在80年代起步,90年代迅速发展,新千年不断创造票房纪录。艺术电影中的第五代导演扬名世界影坛,中国电影成为世界电影的重要版图,第六代导演与世界艺术电影潮流合拍,开创了中国青年艺术电影的新局面。电影风格绚丽多姿,经过六十年的演变,三元汇流,形成了成熟的艺术特色、艺术语言和总体审美特征。
电影风格是组织电影技巧的形式系统,通常是单个电影制作者或制作群体对技巧的特殊使用。①电影风格可以分为个人风格和群体风格。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电影既有群体风格,也有个人风格,个人风格融化在群体风格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迎来了导演张扬个性的时代,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中国导演呈现鲜明的代际风格差异,但从电影作品内涵来看,在时间维度上可以梳理出新中国电影群体风格的历史沿革和审美内涵变迁。新中国成立来电影群体风格已经不能仅由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来概括,历史流变,在60年出现了雄浑阔达史诗风格、直面写实现实风格、凄切哀怨民族风格、诗意唯美抒情风格四种。
一、雄浑阔达史诗风格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认为“雄浑”是二十四诗品中最重要的一品:“反虚为浑,积健为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在艺术上指的是具有大气阳刚内在气质的作品,合乎大道,浑然大气,代表了正义事业,场面宏大,人物代表了社会主流力量,艺术语言丰富,营造恢弘气势,获得人民推崇,富有感召力。而“史诗”强调的是在国家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具有一种社会历史的大时空结构,这种艺术风格称为雄浑阔达史诗风格。这种风格具体体现在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和视听语言上。
首先,雄浑阔达史诗风格电影的文化主体是新中国政权,利用电影的广泛影响力树立革命英雄形象,拍摄磅礴大气的史诗电影。亿万人民翻身获新中国成立后真实的欢欣喜悦成为电影的现实背景,众多的电影成为红色经典,众多英雄得到人民的膜拜,甚至相当多的插曲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影响深远。
雄浑阔达风格电影基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红色革命战争电影,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稳定新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民心中铭刻了革命英雄史诗电影的记忆,众多的红色革命电影形成了稳定的群体电影风格,具有自成系统的电影语言系统。著名的有《南征北战》《上甘岭》《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大决战》《四渡赤水》《开国大典》等。
第二种是在祖国建设中忘我奉献的创业英雄片,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新伦理道德体系,树立了伦理新标杆。内在地充盈了豪迈的新时代开创者的气概,具有社会主义主人翁的主体意识,改造自然和社会,鞭策落后分子,为新社会的政治伦理体系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的作品有《老兵新传》《北大荒人》《暴风骤雨》《新英雄儿女传》《创业》等。
第三种是新时期脱离主流政治电影模式的文化电影,从更宽广的角度表现人性,作品充盈阳刚之气,大气豪爽,展现人类的绵延不息的生命力,具有鲜明的风格。著名的作品有《骑士风云》《悲情布鲁克》《东归英雄传》《成吉思汗》等蒙古民族电影系列。塞夫、麦丽丝导演的民族电影达到了相当水准,刻画了蒙古族英雄人物的伟岸形象,恢弘大气,令人震撼。
其次,雄浑阔达史诗风格电影的主角是革命英雄或民族英雄,在宏大的历史困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物形象明晰,性格鲜明,富有感召力,建立了国家英雄卡里斯马典型形象系列。内在的精神力量对观众有巨大的感召性,使得作品具有强大的精神魅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创业英雄片突出新中国建设者的高大形象,革命战争结束了旧时代,新中国建设者开创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事业,引领时代风气之先。《老兵新传》再现了开发北大荒的真实历史,叙事真实自然,塑造了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老兵形象。《创业》塑造了石油工人的光辉形象,主角具有胸怀祖国、意志坚强、富有主人翁责任感,整个影片场面宏大,气势雄浑。
再次,此类风格电影情节取材于历史真实事件,编排跌宕起伏,英雄建功立业的事迹和细腻自然的描写结合,能够深刻震撼观众内心世界。《南征北战》编剧、导演收集了大量的战场资料,甚至林彪、陈毅都查看了剧本,并亲自提笔修改了剧本中的对话。《上甘岭》编剧沙蒙奔赴上甘岭战场,被激烈残酷的战场深深震撼,采访了很多经历战斗的英勇战士,收集到很多活生生的战斗故事,记录的材料达到数十万字。电影中的送苹果、抓松鼠、卫生院王兰唱歌等情节都是来源于生活。建基于现实事实的影片具有深远的审美魅力和独特的风格。
最后,雄浑阔达史诗片创造了自成体系的视听语言系统,使得影片系列能够形成稳定的风格特征,产生强大的审美效应。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电影源于苏联电影,建立了成熟的视听语言体系。镜头一般使用全景、特写相配合,在高潮部分多使用特写,强调人物表情,呈现内心世界。远景则着重交代环境,营造气氛,战争场面的航拍显得恢弘大气,很有气度。利用灯光、化妆等技巧在人物造型方面着重塑造英雄形象,在敌我对比方面稍显脸谱化。电影配乐营造了电影雄浑阔达的气度,表达了英雄主角的情怀和赞美之情,很多电影插曲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经久流传成为不朽的经典。《南征北战》的战争场面再现淮海战役的恢弘场面;《开国大典》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激动人心的大场面,展现了革命领袖的风采;《大决战》的宏大场面让人叹为观止,再现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国共两党决战场面;塞夫、麦丽丝的作品中不断出现万马奔腾的宏大场面,辽阔的时空让人热血沸腾,蒙古精神震撼人心。场面恢弘,情节跌宕起伏,长生天苍茫辽阔,草原郁郁葱葱广阔无边,融合了蒙古族丰富的民俗:马文化、酒文化、歌文化、出殡、跳鬼、裸焚等。打造了中国民族电影中的杰出代表作系列,具有鲜明的雄浑阔达史诗风格特征。
二、直面写实现实风格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现实主义风格电影融进政治视角,契合当时的政治宣传需要,反映了时代大变迁中的平民生存境况变迁,在电影史上也具有积极意义。其中最为人称颂的是《我这一辈子》《舞台姐妹》。在宏大话语轰鸣的缝隙里表达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切,在漫长的新旧社会变更中再现民众苦难生活,为特殊时期的底层社会民众铭刻时代记忆。这一方面符合政治需要,另一方面使得作品具有鲜明的直面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
80年代前期艺术电影主要是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后期主要是第五代导演的作品。第四代导演积极向新现实主义电影学习,形成了朴实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上升到纪实美学的高度。在凡人小事中透视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并以此体现电影的意义,主要的导演有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健中、滕文骥、郑洞天、谢飞等。第四代导演直面写实现实风格的主要作品有《邻居》《生活的颤音》《芙蓉镇》《人生》《黑炮事件》等,形成了直面写实现实风格的第一波浪潮。
首先,第四代导演现实风格作品的主题仍然关注社会现实生活,运用新的电影语言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反思和批判。《邻居》反映了中国人当时的住房尴尬处境和以权谋私的社会阴暗面,锅盆碗瓢交响乐中影射了当时中国的百姓生活的现实窘境。其次,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的平民百姓,不同于第三代导演作品中的平民英雄,没有辉煌的业绩和伟岸的人格魅力,不同于第五代导演作品中虚构的神话人物,也不同于第六代导演作品中城市边缘琐细人物。延续了毛泽东时代的对平民的关注,换一种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进行表现,众多作品中主角都是农村的老百姓。《邻居》中人物是住在建工学院的大学老师;《生活的颤音》是怀念周恩来总理的普通青年;《逆光》是上海棚户区的青年;《沙鸥》的主角是排球运动员。再次,这些作品中的情节也是平民百姓的家长里短的生活小事,在小事中书写历史大拐弯后的真实人生,具有独特的真实性魅力。《邻居》中是建工学院的教师们的生活小事:做饭、分房子、看病人、会餐等;《逆光》讲述棚户区青年的恋爱纠结;《芙蓉镇》主要情节是“右派分子”被批斗、接受改造的生活细节。最后,这些作品追逐现代电影步伐,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现实主义风格电影语言体系。第四代导演的现实风格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一脉相承,运用长镜头镜语体系,多用全景镜头,自然布光,追求生活质地的自然真实之美。
第五代后期导演的城市电影可以说是直面写实现实风格的第二波浪潮。主要的导演有黄建新、周晓文、夏钢、孙周、谢飞、田壮壮、米家山等。主要的作品有《本命年》《黑炮事件》《疯狂的代价》《顽主》等。
相对于前五代导演作品而言,后五代导演的作品视域转向了城市,在80年代兴起的改革浪潮中,中国城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世俗化,艺术电影中也关注城市居民的生存状态。喧嚣的城市风貌在后五代导演的作品中得到展现,熙熙攘攘的人群、疯狂的歌舞厅、正在拆除的城市废墟、车流滚滚的都市等城市风景线成为电影的后景。城市青年、罪犯、外来工、知识分子、私营业主、警察等成为电影主要角色。街道、工厂、商场、公园、戏院、四合院、隐私场所等成为承载电影叙事的空间。后五代导演作品细致描绘了经济大潮初兴时期的城市人的内心情愫:躁动、喧嚣、迷惘、痛苦、忧郁、虚无、市侩、癫狂等。叙述的事件大多在城市生活中可以找到类似事件,具有较强的现实色彩。黄建新导演的作品虽然在国际上影响不大,票房纪录不佳,但是具有深邃的社会内涵和文化象征含义,具有对现实犀利的观察和尖锐的讽喻,微言大义,在平淡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故事中进行敏锐的社会批判和反思,在中国城市电影中却享有独特的地位。周晓文系列作品充满了内在的喧嚣、躁动、亢奋、绝望、欲望、单纯等城市情绪特质,在边缘化题材中展现了躁动中的80年代中国城市复杂的现实境况。夏钢电影展现了中国城市的另一个侧面:玩世不恭、调侃、戏谑的城市人,与王朔合作的电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表现出对传统的背离与批判,呈现“顽主”的现实生活;《大撒把》表现了出国大潮中都市人的落寞、孤独与尴尬;《跟往事干杯》描写了都市隐秘空间的女性成长的故事,在喃喃自语中敏锐地呈现了女性在生命中与男性的纠缠,作品细腻、幽怨而温柔,是一部女性主义佳作。
中国电影的直面写实现实风格第三波浪潮是第六代导演的冷峻现实主义。第六代导演关注的是社会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大多是以地下电影的形式得到传播,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好评,但在体制内却难以浮出水面。电影呈现出未加修饰的原生态现实风格,关注城市边缘地域处于生存困境的人,客观地反映社会弱势群体的原始风貌,画面粗糙朴实,情节生活化,很少用视听语言进行修辞化创作。在中国电影史上建构了新的电影形态和风格。
冷峻现实主义风格电影的主题是冷静客观地反映社会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格调低沉,具有纪录片式影像特点。这受到西方后现代电影潮流的影响,呈现了社会背面芸芸众生的琐碎、卑微、艰难、凌乱的生活状态。在现实主义风格电影中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版图,在国际上也扩大了中国电影的影响。贾樟柯的系列作品一以贯之的是冷静地呈现社会边缘人物如扒手、县城青年、流浪歌手、挖煤工等平凡而艰辛的生活,具有“抚摸皮肤”②的真实感。王小帅电影鲜明的特点是表现残酷青春,在直抵心灵的痛感中冷峻地表现边缘现实。其次,冷峻现实主义电影作品视域向下,以往被忽视的社会边缘人成为电影的主角,记录了他们粗糙、艰涩的生活,电影中叙述的故事来源于现实,平淡真实,不事雕琢。《站台》记录了一群汾阳县剧团青年的“流浪的青春”,两对青年在平静的生活中收获青春的分离和结合,生活的艰辛爬满了青春的额头。《三峡好人》中挖煤工来寻找被拐卖的妻子,丈夫出轨的妻子来三峡寻找承包工程的丈夫了结婚姻。平静的面孔后是紧张、惊险、艰难的生活。最后,冷峻现实主义电影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长镜头电影镜语体系,学习西方后现代电影语言,画面粗糙类似主角粗糙的生活,较多用自然光,蒙太奇遵循现实原则进行剪接,表演自然生活化,镜头多用全景中景,较少用特写,保持与故事发生场景的一定距离,从而产生了现实感。贾樟柯电影系列形成了舒缓悠长的风格,在国际上形成了与侯孝贤齐名的长镜头镜语风格。娄烨的电影中布光幽暗,故事惊险迷人,《紫蝴蝶》《苏州河》的场面都弥漫着黑暗力量带来的吸引力和画面的冷艳美感。王小帅电影则相反,光亮充盈,一如生活中的灿烂千阳,在明亮后是残酷的青春游戏。
三、凄切哀怨民族风格
中国电影艺术有一个重要的风格流派是凄切哀怨,是带有悲情情绪表现哀怨主题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主体是民族知识分子,因为内在良心的驱动或者关切黎民百姓,“哀民生之多艰”;或者关切知识分子民族精英,“路漫漫其修远兮”,叙述个人命运的困境。故事多为悲剧,格调悲凉,感人至深。形成了具有共同性的集体创作态势,具有群体风格。主要的作品有《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
王滨、水华1950年联合导演的《白毛女》是新中国电影的一部史诗作品,人物形象鲜明,阶级对立在电影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再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也表现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叙事与歌唱结合,使得影片具有独特的审美意味,得到广大观众的深刻同情。《祝福》通过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再现,揭示了旧社会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对劳动人民的残酷迫害,在艺术风格上保持了与鲁迅小说的一致:冷峻、深沉、凝重。《林家铺子》把镜头对准了旧社会中的边缘人——商贩,在社会夹缝中生存的林老板商铺倒闭,女儿面临被抢的命运,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影片对林老板的态度含而不露,在平静叙事中呈现社会风貌和人生命运。镜头节奏舒缓,剪切变化多端,形成了完整的镜头语言体系,琵琶、二胡民族乐器的使用哀叹角色命运,表达对角色的关切和内蕴的深沉忧伤,蒙太奇的恰当使用产生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新时期的凄切哀怨民族风格作品在粉碎“四人帮”后,伴随着社会政治气候的变化,出现了一批类似于伤痕小说的电影作品。在对政治疯狂的年代不幸遭遇的回忆中描摹了受政治排斥下的人生悲剧。典型的作品是谢晋导演的《天云山传奇》和《芙蓉镇》,作为中国电影中政治和艺术结合得最为巧妙的导演,这两部作品切合当时中国政治变局,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国人生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融合了悲剧故事、新颖的电影手法和鲜明的人物性格,取得了优秀的艺术成就。叙事哀婉动人,故事曲折生姿,画面优美,表演传神。在政治、艺术上获得了双丰收,放映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大的反响,实现了诗与史的恰当结合。
伤痕电影的浪潮过后中国电影进入文化电影创作时期,各个导演发挥所长创作出不同作品,凄凉哀怨风格作品继续不断涌现,命运的主题、凄凉的结局、曲折的情节、悲情的氛围和民族的传统艺术风貌依然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这一时期的凄切哀怨风格电影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是第四代导演的作品,主要有吴天明导演的《人生》、黄健中的《良家妇女》、谢飞的《湘女潇潇》、黄蜀芹的《人·鬼·情》、胡炳榴的《乡音》和王启民、孙羽《人到中年》等。
《人生》揭示了中国当前现实的矛盾,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悲凉的命运使得影片具有凄凉哀怨的艺术风格。《良家妇女》以优美的视听语言讲述了中国荒原的一个充满幽怨情绪的故事,具有深厚的女性主义人文情怀,善良的人性光辉充满氤氲的温情,悲剧中的人却生活在和谐的温情之中,潜藏的是偷情的危机和人性的拯救。黄蜀芹的《人·鬼·情》以女性为主角对性别关系进行谨慎的反思,具有典型的性别话语特征,同时也具有凄切哀怨的内在艺术风格。虽嫁钟馗,内心深处的失落、哀怨、孤独令人深思。王启民、孙羽导演的《人到中年》主角是80年代的知识分子,影片试映时众多的知识分子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泪流沾襟。饶有兴味的是第四代导演凄切哀怨风格的文化电影主角不约而同的是女性,一方面是女性命运遭遇在中国数千年文化中令人同情;另一方面是女性的情感特质容易产生凄切哀怨的情感共鸣。
第二阶段是第五代导演和21世纪的青年导演的作品,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霍建起的《暖》、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章家瑞的《芳香之旅》等。《霸王别姬》以其复杂而真实的角色人性设计、严谨的情节设计、大跨越的时空结构、华丽的服装化妆和纯正的中国文化风味成就了一部经典之作。张艺谋的《活着》无疑是中国人的人生写照,残酷的真实令人心悸,整个作品透露着沉重的凄凉哀怨,以黑色幽默的形式让观众咀嚼人生的酸苦滋味。霍建起的《暖》是一部类似日本艺术风格的电影,美丽的事物悄无声息地凋零,整个作品洋溢着凄美的情愫,使人不禁爱怜。影片中大量优美的农村镜头让人留恋,叙事之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人生遭际令人悲伤怜惜。取景地江西婺源的风景美丽动人,使得电影充满了唯美的艺术情调。美丽的女主角在村庄寂静地凋零,《暖》内在的艺术内蕴让人感伤而悲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徐静蕾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改编中的中国化改造比较成功。电影旁白恋恋絮语在配乐《琵琶语》的配合下,充分地表达了人物的幽怨之情。惊世的单恋之情令人柔肠百结。章家瑞导演的《芳香之旅》则叙述了新中国前30年和后30年的历史演变中女青年李春芬的人生遭遇,在寂寞无奈的人生旅途中春芬从命运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旧意识形态的守灵人,的确有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味,但是其中的凄切哀怨之情更令人动容。梅林茂的音乐贴切地表达了导演寄予的情愫,幽怨之情蕴含其中。
四、诗意唯美抒情风格
诗意抒情风格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大传统,这些电影作品具有深邃的内涵、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配乐、婉约动人的情节、纯真善良的角色和良好的艺术品质。在电影主题上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崇高大义的尊敬和倡导、对社会民众命运的关怀、对民族艺术传统的推崇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和赞美。关注人物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内在的精神生活,捕捉温润细腻的内心情愫,情感是诗意唯美抒情风格电影的核心,丰盈的情感使得电影具有深层次的震撼力量,并能够获得时间维度的长期流传。情节并不追求戏剧性,大多采用散文化叙事,依靠情感联接故事,自然相续,营造情境,以情感人。此风格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形式上的唯美,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观众能够获得全身心的审美体验,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另类的艺术理念、精巧的剪辑、精湛的后期处理等都与其他电影类型形成区别。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电影没有明显的代际区分,在政治浪潮中电影创作承载着政治宣教的任务,在间隙里能够有机会创作蕴含丰富艺术信息的作品,拍摄了独特的东方神韵的电影作品。导演的零星作品构成了统一的艺术风格。主要的作品有《早春二月》《边城》《青春祭》《城南旧事》《黄河谣》《那山·那人·那狗》等。
1963年出品的《早春二月》对政治的远离使得电影少有地具有良好的艺术内涵,真实地反映了特殊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电影具有的忧郁气质与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体系一脉相承。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成就了一部经典的电影作品。内在的精神内涵使得影片具有沉郁的诗性内质,场景、服装设计带着古典韵味,江南小镇的环境使得影片具有外在的自然美,沉郁的人物精神特质使得影片具有内在的人文美,整个影片具有浓郁忧伤的诗性内质,散发独特的艺术魅力。凄美动人的《边城》改编自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同名小说,湘西自然风景一如既往的美丽,浓厚的乡情展现清新的异域风情,别具一格。纯朴的乡民爽朗、热情、仁义,内在的人文情怀使影片深具内涵,感人至深。富有灵气的山水之间的灵秀人儿发生悲剧命运令观众唏嘘叹思,电影再现了沈从文清秀灵异的山水意境,淡淡的愁绪、幽怨的人物、异域的风景、别样的生活等构成了一部风格化的电影作品。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电影的风格化经典作品。“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相思”,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忧伤情绪的浸润之下撼动观众的内心。女主角充满童真、迷人的大眼睛成为电影的情绪焦点,非常贴切地传达了导演表意。骊歌婉转动人,在片中不断出现有效传达了主题情感。抒情意味强烈的空镜头吻合中国古典美学的“情在意中、意在言外”的含蓄蕴藉宗旨。《城南旧事》是一部具有中国古典美学所倡导的风格的作品,影响力延续数十年现在已经成为一部感人的经典作品,是国人共同的民族记忆。滕文骥导演的《黄河谣》雄浑大气,具有很强的诗性抒情风格,黄河谣唱尽了西部陕甘汉子的豪迈、沧桑、悲凉与柔情。重要的故事桥段都是在黄河河道上发生,历经万年的黄河见证了黄河人的生老病死和爱恨情仇,使得电影具有深邃的历史感。脚夫、女性、黑暗势力黑骨头三方面力量在黄河道上展开爱恨情仇的悲剧故事。电影中主色调是黄色,河道雄浑的黄色融合、哺乳了黄河儿女和黄河文明。嫁娘的嫁衣是电影中出现不多的红色,红花、樱子出嫁时穿戴的是红色的嫁衣。当归等脚夫所传衣裳是白色,而黑骨头所穿服饰是黑色,黑白两种力量的象征。《黄河谣》在艺术上是相当成功的,故事悲怆、深沉、质朴,具有深邃的大气诗质,久经咀嚼而芬芳浓郁。霍建起导演的《那山·那人·那狗》清新宁静、淡雅而韵味无穷,充满着山乡风味,人物、故事简单而耐看,表演真实自然,细节感人。在邮路上也展现了湘西人的质朴、真诚、热情,这些撼动内心的力量使得电影具有独特的深层次的美感,正是这种“理想国”的地理风情和民情让人可以长远地感动。
注释:
①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彭吉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P348.
②威尼斯评委主席德诺芙在评价获得当年金狮奖的《三峡好人》时说,《三峡好人》具有一种抚摸皮肤的真实感。
标签:中国电影论文; 艺术论文; 中国形象论文; 城南旧事论文; 南征北战论文; 三峡好人论文; 邻居论文; 黄河谣论文; 娱乐八卦论文; 剧情片论文; 爱情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