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论文_胡志海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论文_胡志海

身份证号码:45250119790515XXXX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低效率的信息管理技术,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土地资源工作。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土地管理体系,实现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前土地利用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已经将信息本身发展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并且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实现土地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文章就主要围绕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分析。

关键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分析

1引言

土地管理工作主要就是指对我国的土地使用状况、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规划管理、土地资源总量等进行管理和调查,从而给出准确的国土普查报告。根据这一报告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供切实的依据,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缓解我国用地紧张的状况,同时遵循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划定土地保护红线,实现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土地管理工作时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创新的突破口,土地管理部门要抓住时代机遇,深入探讨分析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当前土地信息化管理中的不足,明确信息化手段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2实行土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提升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

实行信息化的土地管理有利于提升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可以创造价值,因此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的探索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土地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通过土地信息化管理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土地管理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土地管理各类信息的高效收集和共享,也就大大降低了以往土地管理工作的滞后性,能够提升土地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2.2 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范化管理

实行土地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范化管理。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所涉及的建筑用地类型逐渐增加,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将无法获取全面的土地利用信息,这就必然会造成管理上的漏洞,你就导致了一些土地滥用、非法占用等的问题,也就不能保证我国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甚至会损害一部分所有权人的利益。而通过实行信息化的管理,对土地审批管理更加严格,所获取的数据信息也更加准确,能够有效的减少土地滥用现象,真正实现了土地的规范化管理。

2.3 有利于提升土地管理的技术水平

通过利用信息化的土地管理手段,还有利于提升土地管理的技术水平。土地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要借助于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普查和勘探,这就需要将遥感、卫星等技术与土地管理工作相结合,从而构成比较完善的土地管理信息化网络,健全了土地管理信息化平台,使所运用的土地管理的技术更加成熟,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土地管理工作落后的局面。

3当前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解决之策

3.1信息化地籍管理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近些年来对于土地地籍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大,而且也有很多关于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这样就使得土地信息的公开程度和范围不断的加大,保证了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土地地籍管理工作中,不够完善的信息化土地地籍管理体系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对人们日常工作无法做到及时的监督管理。

3.2 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从而给后期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同时我土地地管理部门对于土地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管理工作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不够了解,认为开展信息化建设只需要简单的购买一些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就能有效的开展土地管理工作。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在土地管理的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环节都流于表面,难以开展具体的实效性工作,土地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并没有得到发挥。

3.3 人才建设工作没有做到位

尽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在土地地籍管理的建设工作中,受到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快,可是在建设地籍管理中,人才建设工作力度的不足,也影响着这地籍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目前仍有很多的地籍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地籍管理工作抱有错误的认知,例如:习惯了传统手工记录方法的老员工,对于信息化地籍管理的工作方式不容易接受,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地籍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法还不够熟悉,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很难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很难同信息化时代保持一致的脚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就上述情况来看,需要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以此来确保信息化地籍管理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

4探讨信息化手段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4.1 完善地籍管理的信息化体系

地籍管理工作由于地籍管理工作的不断落实而需要更加精细,这就对工作人员操作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我国目前的地籍管理工作缺少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就急需要出台完整的法律法规,以此确保地籍管理工作可以更加高效、合法的得到落实。这就需要地籍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每个部门之间都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充实土地的数据库,也可以加强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平台网络化的建设工作,使土地资源信息共享的程度得到提升,提高信息管理的利用率。对于制度建设方面,要对信息化地籍管理的人员作出工作及权责上更严格的要求,这样地籍管理工作才可以向着更加规范和高速的方向前进。除此之外,需加强资金的整体投入以及产出结构的调整,从而有效信息化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4.2 信息化在土地业务管理中的应用

在进行土地管理工作时,要办理相关的土地业务,这也是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要优化土地业务管理工作流程。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大的提升土地业务管理的有序性,土地业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给出不同的业务设计方案,以简化业务流程为原则,提升土地业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可以做到对土地管理信息数据的精简,从而提升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

4.3 信息化在土地审批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手段还能够应用于土地审批管理工作中。土地管理部门通过运用土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对相应的建设用地或土地使用进行行政审批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土地审批的线上办理,服务对象只需要将规定的文件和资料以扫描上传的方式提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审批人员就可以通过在线的资质审核进行答复处理,节省了彼此的办理时间,提高了土地审批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信息化平台还可以及时的查询土地使用者的资质水平,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的安全性。

4.4 信息化在土地示范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土地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要对信息化手段进行推广,就必须要同时信息化在土地示范管理中的应用,建立相应的土地信息化综合管理示范基地,给其他地区的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土地示范管理工作应当结合本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农业发展情况和城市用地规模来进行综合化的示范,通过对不同土地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执行分区域化的土地管理,通过总结管理经验不断的完善信息管理模式。

4.5 信息化在土地数据共享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还可以应用于土地数据共享管理工作中。随着我国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土地管理工作时可以建立相应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土地管理信息的共享,同时以这个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可以使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和普查报告发布工作更加高效,从而建立各部门联动的信息化土地管理机制,也就确保了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

4.6 建立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由于人才资源在各行各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在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也需要尽快建立高精尖的人才队伍,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后续开展提供人才支持。此外,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土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果与否。因此土地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于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例如举办与信息技术技术有关的讲座或者定期进行土地管理技术的培训工作,从而培养具备高实践能力以及高专业素养的土地管理从业者,加快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5结语

土地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能够有效地保证我国国土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土地管理部门必须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简化土地业务审批流程,提升土地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明.浅谈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方案及建议[J].低碳世界,2018(12):128-129.

[2]李小东.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探讨[J].管理观察,2018(13):126-127.

[3]陈钊.土地管理信息化实现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8):256.

[4]薛金辉.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居舍,2018(09):146.

[5]阎海娜.新时期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智能城市,2018,4(04):26-27.

[6]林庆超.试论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7(20):287-288.

论文作者:胡志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论文_胡志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