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业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变革的探讨论文_于纪业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业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变革的探讨论文_于纪业

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510510

摘要:BIM技术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信息化工具。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二维码技术、测量技术、VR技术等,可通过建立参数模型整合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各类实时数据信息的共享、传递和交互,使参建单位和监管部门对各种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作为有效的沟通平台,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加强监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业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以下简称“技术”)是国内近十年逐步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一项重大革新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主要从“技术”管理特点入手,对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几方面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旨在与同行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BIM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变革的探讨

我国近十年BIM技术逐步应用到了建筑工程设计、建造过程和运行维护大数据管理当中,并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信息化技术变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当前在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和数据统计的不足,并指出“技术”的优势及效能,为推动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一、BIM的技术特点分析

1.平台化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建设、监管部门单位较多,实现各方信息的有效沟通交互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

BIM技术形成的统一管控平台所特有的对项目各方的意见、建议进行交流和汇总的强大功能,并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对设计、施工、监管、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模拟,不仅有效避免了误判的发生,还能做到发现问题,协调沟通,节省投资,强化监管的理想效果。

2.可视化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施工完成实物来实现的,而通过B I M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对建筑实物的多维立体化、动态展现,“所见即所得”。

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建设施工阶段可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模拟,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同时还可以通过模拟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以模拟运营过程中的费效比情况等。

3.价值化

数据价值链不仅限于单个项目,由于建成了多项目管理模式,包括使用了二维码技术、传感器技术、测量技术、VR技术、监控技术等,可以对平台全部项目的投资造价数据、项目管理实施数据(物料采购、人员配置、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安全信息、监测信息、检测信息、变更管理、维护管理、运营费用管理)进行整合分析,从而获得客观的管理系统大数据,促进体系优化和解决易发常见问题,做好各种监控预防。

二、当前建筑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目前约有10%较为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平台以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为核心,以协同办公系统、ISO体系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施工队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采购及仓库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门户网站为辅助,构建完整信息管理解决方案,初步实现公司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在信息化、网络化、虚拟技术不断迈进的今天,以计算机软件为载体来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平台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全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2009)提到:我国大中型建筑企业约20%发展了信息化工作,达到对企业管理辅助应用水平的比例为 39% ;61% 企业处于办公文字处理和简单工具软件的应用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参建各方及监管方并未形成统一的平台管理,难以形成统筹规划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信息分布在不同参建单位等多个环节,每一个参与方都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围绕着自身所掌握的信息内容开展信息库的创建,对不同的资源和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信息沟通的方式通常还是采用点对点的方式,沟通的方式相对较多,但是在传递质量和效率方面还是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升。

3.在信息阶段性管理和纸质化的传递过程中,项目信息在不同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流失,这样就使得项目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地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信息的统筹管理难度大,各种“专业碰撞”的存在,一方面是导致施工方“无所适从”、“难以下手”,出现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由于对施工图纸的似懂非懂,为赶进度,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安全。

三、基于BIM技术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分析

1.基于BIM 的项目信息化模型管理分析

国际标准组织设施信息委员会对BIM 做出了如下定义:建筑信息模型是在一个开放性相对较大的行业标准之下对设施的物理性质、功能和有关项目的生命周期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它也是一种生命周期信息可计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这样也就可以为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支持,从而使得项目的机制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2.基于BIM 的项目信息化数据管理分析

BIM 从项目立项就已经建立一个强大的贯穿于整个流程的数据库档案系统,BIM的信息数据会随着方案的变动进行全面的储存和更新;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管理方案会随着计划的改变而产生非常明显的改变。这样一来,最终呈现的都是经BIM 模式创新和改善之后的优质产品。

四、基于 BIM 技术的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策略

1.基于BIM 技术的共享信息边界

信息协同是开放、及时和可靠地信息共享,但需要清晰的定义信息以及信息的边界。当涉及到建筑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或者管理需求,都会有一部分是受控的信息,因此信息的安全问题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 BIM 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集成模型中,BIM 中央数据库信息定义分为专有信息和共享信息,明确信息合理、适度的共享空间,各组织、各专业、各项目对应不同的信息模块,赋予不同的权限,整个项目团队有控制地访问一个共享的精确项目信息库,保证信息提交过程中安全政策得到加强。

2.BIM 技术人才培养。

BIM 技术涉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计算机、控制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基于 BIM 技术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BIM 专门人才培养非常关键。美国 BIM 标准(NBIMS Part 1 Version 1)把跟 BIM技术有关的人员分成三类:即 BIM 用户、BIM 标准提供者、BIM 工具制造商。其中 BIM 用户(BIM专业应用人才)数量最大、覆盖面最广、最终实现BIM 业务价值的贡献也最大。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可增设 BIM 技术的专业方向,大力培养 BIM 技术专门人才,积极开展 BIM 应用研究,为BIM 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标准研究;BIM 软件商从实践研发中加强 BIM 产品设计人才和软件开发人才培养,并大力开展 BIM 应用专业培训;建设企业应加大 BIM 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构建企业级、项目级、专业级 BIM 人才结构的合理梯队;政府为 BIM 人才培养积极引导和提供环境支持等,从多方面推动 BIM 专门人才队伍建设。

3.基于BIM技术的数据积累

基于BIM技术下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化模式的实现,能够对设计成果、建设进度、成本控制、安全管理、供应商管理等资源实现实时监管。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体现信息对工程项目服务的动态优化性。

4.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新技术、产品应用的创新

基于BIM技术下的工程新技术、产品应用的创新,可以使用二维码对关键节点的建造、维护保养进行重点数据监控,形成节点历史数据,有效监控建造过程和维保效果;也可以使用传感器技术,对隐蔽类项目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例如将传感器植入混凝土、钢结构、主要设备内,实现有效荷载、安全年限、运营状态的数据监控,提醒风险加以防范;还可以增加VR技术进行营销,通过多维设计、实景体验、主要设备和营运数据的增值服务,增加销售卖点。

结语:

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信息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参与方之间高效地传递,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虽然BIM 与制造业的产品数据管理等相比还不太成熟,且大型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较长、管理环节众多、出现问题繁杂,但是,随着人们对BIM 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与提高,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推动建设工程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横向打通了技术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之间的信息传递,实现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建设行业效率和利润。

参考文献:

[1]葛文兰,于晓明,何波.BIM第二维度——项目不同参与方的 BIM 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潘佳怡,赵源煜;中国建筑业 BIM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工程管理学报,2012,26:6-11.

[3]潘佳怡,赵源煜,中国建筑业 BIM 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工程管理学报,2012:6-11.

[4]许俊青,陆惠民,基于BIM的建筑供应链信息流模型的应用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1(2):138-142.

[5]《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12-2016

论文作者:于纪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业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变革的探讨论文_于纪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