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管理还处于传统模式的管理,而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他们的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创新性,并且他们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日趋成熟,这导致我国与其它国家在建筑工程这一方面有明显的差距。所以我国的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不能再一成不变了,我们要创新,要实践,把我国的建筑工程推进新时代,新进程。这样有利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就目前的建筑工程发展来讲,实现机械化建筑生产和性信息化工程管理,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可以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然而许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很难确保管理工作效率,必须要进行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稳定发展,可以为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1.1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存在施工技术不先进的问题,大多数建筑企业仅仅运用单一的管理方法,没有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层领导忽视建筑工程的每个施工细节,并没有利用创新的管理方法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也没有实地调研施工环境中建筑工程新需求,甚至没有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管理方法。建筑企业通常会随意委派人员进行监督,没有加大技术力度,造成建筑工程缺乏安全性,经常出现事故,耽误施工进度,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下降,更加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甚至降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2施工质量控制力度不够
现阶段,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都缺乏创新意识。忽视质量管理思想的创新,建筑企业没有改变传统的思想,没有结合工程设计实际需求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也没有利用规范化的方法来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施工中往往会出现施工工序较为混乱、存储不合理以及设备维护缺乏时效性等问题。很多建筑企业都忽视优秀质量管理人才的引进,现有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熟练掌握建筑工程各项施工技术。施工单位也尚未构建完善的施工人员培训教育体系,不能根据工程操作示范以及工程技术较低,使基层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现如今,一些建筑企业并没有针对施工人员制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科学评估施工人员,也没有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技术经验,无法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建筑工程施工团队,施工人员的施工素质是普遍较低的,所以对将来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容易造成不利影响。
1.3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依赖最新的高素质技术人员,一些建筑企业严重缺乏专业人才,现有的技术热源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是不相符的。①技术人员不了解最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无法采用新的方式来全面管理工程,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创新的实效性产生影响。②施工单位没有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工作,造成施工人员无法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不能提升。③施工人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施工单位也没有建立良好的创新管理环境,不能激发施工管理者的工作热情,所以对施工人员提升该工作效率会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性。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2.1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融入信息网络技术
在当今世界,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行业的管理中也应该融入信息网络技术,这样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监管等环节,这些都可以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技术水平与资金的差距比较大,导致建筑行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下降,一个行业在市场中的生存方法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不断地创新,跟紧时代的潮流。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达,为建筑工程这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为建筑行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水平基础。在技术上创新的时候,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措施,准备好充分的措施之后在进行创新,提高创新力度,并在创新的工程中,要严格的对技术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管,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2.2企业文化创新
正确的文化理念能够让企业员工增强凝聚力。文化对个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为此应积极建立正确的文化机制和价值观念。文化机制则是指通过文化来对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加以引导,让所有员工都明白企业发展的目标和个人发展的目标。而正确的价值观念,主要指摒弃传统的“重效率、轻质量”的理念。兼顾效率与质量,两者应做到同步优化,提升建筑效益。
2.3管理制度创新
创新型管理制度主要指建筑过程中的安全制度和监督制度。安全制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二是设备。在思想方面,企业可通过定时安排宣讲和组织学习的方式,来强化员工对安全知识的记忆让员工了解各类安全设施对于自身的保障意义。而对于安全监督制度,则需要通过教育为主,检查为辅的方式。在对其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积极安排检察队伍,检查员工的施工过程;其次还应做到定时更新设备,部分企业员工所使用的设备在长久的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形成磨损、毁坏等情况如果不及时更换,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因设备损坏而产生安全隐患。而在监督制度改变方面,首先应建立的便是科学的监督体系,在企业内部成立监管部门,让熟悉各部门业务的同事作为监管者做到将每一个施工步骤多,牢牢把工号避免出现施工混乱和现场分工不清等问题。
2.4创新建筑工程企业组织结构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监督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建筑工程企业应当适当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合理设置监督工作人员,从而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完成。另外,创新建筑工程企业组织结构还能起到降低企业成本、保证建筑工程企业工作效率的作用,而在组织结构创新过程中,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对建筑工程总承包商的管理要顺应市场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企业的各项决策得到顺利的执行。这就要求建筑工程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创新时,应当适当调整集权化管理模式,给与相关项目部门一定的权利,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采取措施节约企业行政管理成本,具体需要将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当中一些义务性部门剔除掉,转交相关部门负责,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建筑工程企业的行政管理成本,从而提升其经济效益。
2.5技术创新
现有的科技设备已经非常发达,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多数使用存档和建立档案等方式进行管理,对员工日常工作过程中所有的亮点和不足之处统一写在档案上。而这种纸笔式的记录方式,在小体量的环境中可以做到分门别类的记载员工发展状况,而在大体量的建筑行业中,则会因为人工过多和记录的内容过多而导致出现存档混乱等问题。因此可适当的借鉴科技技术来提升最大能力入多媒体技术和电脑应用技术等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创新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创新模式进行企业管理需要管理者具有敏锐的目光,及时发现社会发展的趋势,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工程管理对于建筑的施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引进创新模式也为施工质量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维俊.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5):235-236.
[2]李晓亮.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26-27.
[3]吴燕,陶小军.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析[J].农家参谋,2019(01):184.
论文作者:文娜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员工论文; 方式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