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思想论文,人类社会论文,发展规律论文,新境界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治党治国的科学理论,它是在深入思考和研究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的提出,不仅表明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而且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与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相比较,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更深层次的规律,它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决定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无论是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都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我们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揭示和正确认识,不仅包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且更包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矛盾运动的认识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科学概括。唯物史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分析历史、观察社会,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同时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过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
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作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重要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运动。当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时,社会运动就正常进行;当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研究发现,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即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是根本对立的,它必然要被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公有制社会所取代。所以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个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不可能是笔直的,它要经历许多的波折。在总的方向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需要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具体规律的认识。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基本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到了二战以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凯歌高奏,成为人类历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敌视和畏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慑、思想上渗透等手段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遏制。由此形成了战后几十年的东西方对峙的冷战局面。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国家遇到了严重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随之陷入低潮。危机重重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马克思所讲的“两个必然”是否还站得住脚?或者更进一步讲,人类社会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呢?江泽民同志指出:“客观规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2]他还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是指引世界上处于剥削制度压迫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自己命运、获得社会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3]为什么这样讲呢?就是因为,在15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探索、保证全体人民的政治平等和当家作主,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除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建设新型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优秀的人类文化,代表着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不仅避免了那些在获得民族独立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遭遇的厄运,而且在经济、政治上获得翻身解放,从而以主人翁的姿态、以空前的历史首创精神改变着本国的落后面貌,开启了人类走向幸福生活的新纪元。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具体演进中产生的一些所谓“繁荣”现象,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江泽民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2]但同时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避免一切急于求成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哪个阶级、哪个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了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它就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掌握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主动权。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由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了当时以小农经济为特点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由于资产阶级代表了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新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而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也正是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终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在于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新的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走上了历史舞台。对于一个先进的政党而言,必须能够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更高阶段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首位,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全党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主体力量的认识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正是作为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人类社会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生产积极性和社会创造性受到极大压抑,创造历史的作用受到限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广大劳动人民发挥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社会前提。人民群众从受剥削、压迫和奴役的地位上解放出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全体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首要任务。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始终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只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就能将人民团结起来,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克服一切困难,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不能很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事业就不会兴旺发达,就会遭受损失;如果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失败。我们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终检验标准,不断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第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途径的认识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强调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要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共产主义只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向党的最终目标前进。忘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方向,而离开现实工作、现实行动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鲜明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中不断朝着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胜利前进指明了现实途径。
标签: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