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系统精益化运维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吴营祥

配网自动化系统精益化运维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吴营祥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化州供电局 525100)

摘要:传统的运维管理已无法满足配电网的发展需求。配电自动化是实施智能配电网的手段之一,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也为配电网精益化运维管理提供了信息化、自动化手段。南网配电体系的自动化管理涉及电网的全面改革,通过准确的评估来规避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南网自动化管理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这样才能使南网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实用性运维得以实现。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实用化;运维

配网自动化对于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南网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配网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针对南网配网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配网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现状

(1)厂家众多,运维人员工作量大。在当前设备统招及物流分配方式下,存在同一地区同一类设备多个厂家按配额分配的情况,致使自动化设备厂家及产品类型众多,各厂家指示面板、维护平台均不相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配网自动化系统运维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2)运维人员无法满足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要求,设备故障不能及时修复。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及运维涉及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目前运维人员的专业构成上缺乏相应配套。(3)主站系统功能不完善,难以发挥配网自动化实际应用价值。现有的主站系统OPEN3200系统功能未能完善,仅实现提供WEB浏览服务的历史告警功能、终端在线情况查询,对于配网运行最重要的接线图、挂牌、“四遥”功能均无法使用。

2.配网自动化过程涉及的问题

“三盲”问题是配网自动化建设与改造中的常见问题,所谓“三盲”即盲目追求配电系统的高级应用、盲目追求大型配电系统主站建设、盲目追求“三遥”率。现场安装过程中设计的主要问题是故障指示器种类多样、标准不一、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在配网自动化投入运行的试点中,远程遥控执行过于谨慎是存在于配电调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配网自动化相关设备的运维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便是分工与管理的混乱。

2.1“三盲”问题

我国目前的配网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根据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当下我们基本可以实现遥信、遥测基本信息的采集、存储和通信上传,并可以通过主站对其做出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并实现非故障区供电的恢复。但是一些配电建设单位不合实际的的追求配网自动化体系的高级应用配置,这些加装的高级应用配置往往不具实用性,像将温度、湿度信息采集装置加在终端侧,将负荷预测、短路计算等应用设备加在主站侧。完全不考虑加装高级设备的实用性,对配电设备进行盲目改进。在配网自动化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还应将配网自动化实施区域3~5年后配电网实时信息总量的多少考虑在内,不应盲目主张通过安装大型主站来避免突发问题的出现,由此造成的配电网实用化效率降低是可观的,而且投入与产出之间出现的差异,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自动化建设和电网改造,使得部分运维单位自身改造速度随之加快,同时各电网部门对于配网自动化的理解也不够全面,缺少对“三遥”率真实含义的理解,这就造成在开关装设中对“三遥”装置盲目使用。由此造成的成本增加和产出比降低是不容小视的,尤其是在配网自动化装置投入生产后所产生的运维费用将随之进一步增加。

2.2遥控的执行过于谨慎

遥控在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基于配电调度过程中对安全问题的考虑,人们对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信任程度不高,以及经常出现的抵触使用自动化配电设备现象,所以即便按照自动化控制的相关要求对配电设备进行使用也必须有人在现场进行监控。由此造成的配电体系自动化几乎不能体现出实用性,反而会造成操作控制过程的复杂化,使得配网自动化设备高效率的优势不能得到完全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运维体系管理分工较为混乱

在配网自动化设备投入运行后,处于终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容易出现分工混乱的现象,而且在通信运维和配电运维部门之间还会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终端运维工作的效率。例如,在配电调度的过程中某个重要节点发出的信息上传突然失效,根据配电调度就会通知配电工区与通信运维部门去现场进行勘察,但是配电工区人员和通信运维部门的检查结果都是各自维护的设备运作正常,都会指责对方负责维护的设备出现了故障,最后经过第二次现场检查发现故障原因是节点开闭箱内DTU中ONU电源插座发生了掉落,只需将电源插上问题便可以解决。

3.改进措施

3.1完善配网自动化设备采购流程

在不违反相关管理规定及流程的前提下,以各分局为单位整合产品类型及设备厂家,尽量实现一分局一厂家的理想状态,既方便施工组织,同时可减少备品备件和后期运维工作量。

3.2明确设备运维分工,提高设备终端在线率

选取典型分局试点建立相关运维机构及管理规范,初步提出以下构想。①将配网自动化系统分为主站、通讯、终端3部分,主站系统由调度负责,通信部分由通信部门负责,终端部分由分局运维班,生产设备管理部作为总牵头部门。通过竞岗及组聘方式,搭建涵盖电气工程、自动化、通信专业人员的配网自动化运维班。通过专门的配网自动化操作及运维管理培训,以及购置相应的通信及配网自动化方面的专业测试仪器,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日常运维。②采用外委模式,将配网自动化通信、终端维护工作整体外委。具体有以下2种方案:方案一为外委代维公司开展日常巡视、故障查找确认及故障设备维修3项工作。但由于配网自动化设备种类多、厂家多,代维公司自行维修成本高,维修费用亦无法包含在代维费用中,因此方案较难实现。方案二在方案一基础上扣除故障设备维修工作,仅包括日常巡视及故障查找确认工作。其中日常巡视主要为按规定开展定期巡视及缺陷检查,故障查找主要为主站发现终端掉线时进行故障查找及确认,后续维修工作转由专业部门或设备厂家处理。此方案对代维公司要求较低,外委费用较少。③修订调度管理规程,调整值班制度,加强遥控操作应用。按照目前的运行规程,操作开关时需一人操作一人监护,而分局的配网监管员为单人值班,单人进行遥控操作视为违规。为推广应用遥控功能,应将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修编相关规程,将分局配网监管员由单人值班改为2人值班,实现“双机双控”的模式(即操作时操作人员在一台工作站登陆将开关编号输入,监护人员在另一台工作站登陆确认),以满足相关规程要求,实现遥控操作,并确保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

3.3解决管理运维分工混乱问题

运维分工混乱的问题在设备异常检查中经常出现,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反复发生,就需要从管理入手,确定责任分工,保证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针对终端设备的运维要建立特定的状态检修方案,以保证各管辖区内的设备都能良好运行。这一点可以借鉴大中型城市中成功进入实用化应用阶段有关单位的经验,定期召开配网自动化技术研讨会,在交流中发现缺点并提出改进,不断提高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

结论

随着配网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式各样的问题还会相继出现,只有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完善配网自动化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机制进入到实用化、自动化应用阶段。我国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实用化运维管理问题形式依然严峻,这就给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不断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完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印永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技术和设备[J].电气制造,2010,1(1):111~112.

[2]李伟波.配网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科技与企业,2013,22(21):312~313.

[3]刘承成.配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的研究[J].安徽电力,2009,26(1):78~80.

论文作者:吴营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配网自动化系统精益化运维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吴营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