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孔桩施工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研究论文_池雁军

基于钻孔桩施工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研究论文_池雁军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地产开发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对于钻孔桩技术来说,其拥有成本较低、实用性很强以及施工工艺简单等有关特性,对于民用建筑以及水利、水电当中都具有非常普遍的应用,与此同时其也是实施建筑有关地基重量承载一定要熟练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

关键词:土木工程;钻孔桩;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钻孔灌注桩来说,其是一项非常隐蔽的施工,在整个土木工程建筑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假如灌注桩实际的质量出现问题,不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的质量,并且还会为土木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妥善做好有关钻孔桩灌注桩方面的施工工作,进而确保施工实际的质量。

一、钻孔桩技术

钻孔桩的定义大概就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等。钻孔桩是成桩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一般情况下钻孔桩技术不难掌握,但要想在各种地质条件下都能打出高质量的钻孔,这是相当难得。首先,钻孔桩施工之前都会进行一些保护工作,一般会采用泥浆保护孔壁的措施,接着就是正常的钻孔技术的实施了,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成孔质量的高低(是否改为优劣或者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最终质量的高低。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用复杂性、连续性、隐蔽性来形容钻孔桩技术的特点。因为,各种施工地点将会有不同的底层分布,就是在同一地点不同深度岩层情况也不相同,这就是施工技术的复杂性。

二、钻孔桩技术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整体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体的地基的浇注。浇注的时候要用到钻孔的技术。地基承重整幢房子的重量,它的耐用性和稳定性与工程质量安全的关系不容置疑,同时深刻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寿命。不同的钻孔技术对建筑的承载力、稳定里、抗震性能有不同的施工效果。钻孔技术的影响到到施工工程最关键的因素。桩身是否偏移、每个桩孔的承受力和钢筋笼子的偏移程度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技术参数在后期要有严格的审核,必须达到国家相应的标准。桩孔技术要不断创新,做好技术的加强工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的土建工程质量保障。所以,对土木工程的钻孔中技术进行控制,意义十分重大。钻孔桩技术作为民生工程最基础技术,钻孔桩技术应用的合理性、科学性是整体建筑质量控制前提。质量过硬的钻孔桩技术,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在之后使用中,提供了安全可靠性的基础,同时提高了建筑抗灾害能力和使用寿命。

三、钻孔桩施工技术

1、施工前准备

每一项工程都要有一个前期准备,才能给后期的工作打下物资基础、技术基础等,方便了设备的和其他器械的放入。在旋挖钻孔桩技术准备工作中,第一步便是准备好施工用水和常用施工道具,保证电力的充足供应;清理好场内杂物,保证不干涉钻机等关键设备的使用空间;在平整的地面上放置测量平线,整理好控制点,建立控制网,给后期的钻孔建立控制点基础;在钻机操作前必须保证钻机的成功安装和调试,并做一定次数的测试,保证施工时没有失误。

2、测量放样及定位

桩位放样技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桩基的位置放样,规划行车路线时使便道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孔壁稳定钻机履带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钻机的安方位置需考虑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桩位的中心点,成孔前用全站仪放点,十字线定位,下护筒后二次检测在终孔后与放钢筋笼前必须检测使其误差在规范要求内,以确保桩位准确。建筑工程的高程控制点实质上是引测至施工现场附件的高程基准点。通常来说,平面控制点、基准点需要布设在难以被破坏的位置并通过混凝土进行加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过程中濡要频繁符合基准点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桩基测量控制网根据各桩位在全站仪坐标上的中心坐标进行放样,接着将各桩位中心位置引测到难以被破坏的位置或钢轨上,并进行红漆标记。埋设完护筒后艰据主轴线和各个放样基准点检查和复核各个桩位。

3、钻机钻孔施工

在施工之前,需要在护筒内先加入一些粒径在15cm以下的片石和粘土,先钻进0.5-1m,用粘土或注泥浆回填,再行低程钻孔施工操作,如此反复操作2-3次,必要时可以多重复几次。当钻机钻进深度到护筒下3-4m后,开始转为正常冲击模式,并根据得到的碴样来分析土层地质,根据地质的不同采用合适的冲程,比如砂卵石的土质,应采取中等冲程,而漂石和密实坚硬的卵石层,以高冲程为宜。在钻孔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钻孔的质量,通常而言,其钻孔质量指标为:孔径和孔深都不能小于设计值,孔位中心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倾斜度不能超过0.5%,混凝土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要小于20cm。

4、钻孔验收和钻孔清理

记录好钻孔的直径和处理完成孔内渣土,并确认工作记录。对照钻孔前的数据和适当分析,确认钻孔的要求,并提交数据和图片给施工管理部,确认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钻孔的清理即在验收后对钻孔实施一系列清理,为下一步钢筋笼的安装做准备。泥浆抽出后捞取其中的渣土给予一定的粗过滤,保证了泥浆和渣土的比例,确保钻孔的清理完毕。

5、钢筋笼吊放控制

在地表的制作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方可吊装、安放吊放过程要注意钢筋笼由制作场地吊往孔位时钢丝绳两头绑扎在钢管上并跟起吊设备牢固连接后方可起吊。确保钢筋笼吊运过程不变形。孔内安放由吊车进行吊放起吊过程由大、小勾同时配合起吊确保起吊过程钢筋笼不发生弯曲、变形、脱焊。

6、桩身灌注

根据孔深确定灌注砼导管总长。导管是由4.0m、3.0m、1.5m、1.0m、0.5m等不同长度的导管间隔拼装而成。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20mm。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间距的1/4,同时不应大于40mm,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法施工。灌注混凝土时导管下口置于离孔底0.25~0.4米处,导管上口接漏斗,接口处设隔水栓。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须连续进行,严禁中途停顿,密切注意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导管埋入深度控制在2~6m。灌注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米左右时,宜降低灌注速度;混凝土顶面上升到骨架底部4米以上时,宜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米以上后再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混凝土灌注至桩顶部位时,应采取措施保持导管内的混凝土压力,避免桩顶泥浆密度过大而产生泥团或桩顶混凝土不密实﹑松散等现象;在灌注将近结果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灌注的桩顶高程应比设计高程高出不小于0.5m,当存在地质较差﹑孔内泥浆密度过大﹑桩径较大等情况时,应适当提高其超灌的高度;超灌的多余部分在承台施工前或接桩前应凿除,凿除后的桩头应密实﹑无松散层。

结语

钻孔桩技术在整个土木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基建工程当中对钻孔桩技术应用的更加广泛,钻孔桩技术具备实用性较强、成本较低、施工工艺较简单的特性,在水利和水电以及民用建筑当中都有着普遍的运用,对土木工程中钻孔桩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对我国土木工程的日后发展起到了保障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路立娜.土木工程钻孔桩施工技术及其运用实践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5):105.

[2]孙永亮.基于土木工程钻孔桩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4,(15):116.

[3]易涛.土木工程中钻孔桩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08):125.

论文作者:池雁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基于钻孔桩施工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研究论文_池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