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畅销书对中学历史教材改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畅销书论文,启示论文,教材论文,中学历史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许多人不喜欢中学的历史课,认为这门课程不过是死记一些材料,不像数学、物理等课程需要严密的逻辑分析与推理,也不像数理化课程具有实实在在的用处。然而,近几年历史题材的通俗读物大获成功,像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都红遍大江南北。把历史课本与历史畅销书相比较,可以看出历史课本存在的缺陷。本文认为,历史畅销书深受欢迎的原因如下:
第一,有意义。长期以来,意义在历史教学中基本上是缺失的,首要的原因是历史教学的重心在知识传授。虽然历史课程的目标被设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部分,然而,由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难以量化考核,而我国的考试制度注重选拔、甄别功能,这就导致知识仍然是历史教学的重心。更严重的是,历史课本上所谓的“知识”其实就是被假定为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往往仅叙述历史事件,不给出合理的原因或解释。例如,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有关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中,只描述了分封制的大致情况,却没有解释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在《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中,袁腾飞认为,西周的疆域空前广大,而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交通落后,西周王朝根本无法直接管理那么广大的区域,实行分封制是一个自然的选择。这个理由也解释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什么要采取统一车轨修驰道的政策。可惜在中学历史课本中,这种看似简单、实则必要的阐释常常缺失,造成学生“只知然、不知其所以然”。其次,中学的历史教学没有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没有教会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中的问题。克洛齐认为“所有历史都是现代史”,人们研究、学习历史是为了理解当下的社会,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然而,历史教学通常是“就历史而历史”,仿佛历史仅仅是遥远的过去,与今天的现实没有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苛捐杂税通常是农民起义的直接诱因之一。明代的黄宗羲研究发现,每次农业税法调整,无论是租庸调制还是两税法、一条鞭法,也无论动机如何善良,最终都导致税收增加,农民负担加重。这就是所谓的“黄宗羲定律”。理解这一定律有助于深刻把握封建政治制度的本质,并从一个侧面解释为什么我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连绵不绝。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黄宗羲定律对于当前我国的税收制度有什么启示?历史课本没有联系今天中国的税收制度及其变革,学生自然也不会运用这条规律来理解我国现在的税收制度。比较而言,《明朝那些事儿》在提到黄宗羲定律时特意写了这么几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经过调研,采纳这一定律,于2006年彻底废除了农业税,打破了这个怪圈。善莫大焉。”[1]再次,中学的历史教学是没有学生个人的历史。历史课程把历史视作独立于学生个体之外的客观的、普遍性的知识,是与学生个人无涉的史实。这些史实包括宏观的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文化史、教育史等等,但没有普通老百姓的身影。在历史课本上“人民”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具体的“你”“我”“他”。虽然历史教学也号称要教会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然而,这种运用仍然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去解决客观的历史问题,并不与学生个人的问题相联系。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们仍然不会在所学的历史知识中寻找可资借鉴的经验。比如,在学习“明朝晚期资本主义的萌芽”时,老师至多会让学生思考资本主义萌芽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但绝不会把这一内容与学生当前的生活联系起来。其实,如果从资本主义萌芽联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联系到计划经济时代物质的极度匮乏和学生当前能够轻易享用到的丰富的商品,那么,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资本主义萌芽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也能够体会这种政治经济形态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就不会认为这些内容与自己无关了。最后,中学历史课本是没有灵魂的“知识”。历史实质上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作用于学生心灵的学问,应帮助他们养成高尚的志趣和健全的人格。《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也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指出历史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历史课本呈现的都是历史事件的梗概,没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是没有具体人物的历史。这样,学生失去了借鉴的标靶。历史要帮助学生的内心获得饱满的意义就无从谈起了。相反,《明朝那些事儿》之类的畅销书的写法与小说颇为类似,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使读者能够猜想、窥探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会为人处世之道,真正养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比如,《明朝那些事儿》详细叙述了王守仁、张居正等人的成长过程以及与严嵩等人的斗争过程,其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们的机智、坚忍、正义等品德,而这些能够影响学生的心灵。当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有可能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得到启迪与鼓励。
第二,有思想。历史课程肩负着向学生灌输正确思想的重任,必须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历史课程往往或明或暗地成为政治宣教的工具,充斥着政治色彩很浓的说教。历史课本的编写者必须遵循官方制订的规则,很难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观点,只是按照官方的意志选编、解释一大堆史料。在许多情况下,这也导致了课本上的许多内容明显不合理,牵强附会。历史课本在评价我国封建社会历次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时,总是那么几条理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啦,封建政权的残酷镇压啦,地主阶级窃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啦等等。而在评价农民起义的意义时,总是说动摇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其实,每次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农民起义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这样笼而统之的结论接近于正确的废话,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深刻思考。不去历史地、具体地分析问题,仅仅从意识形态的需要出发给出唯一的结论,难免流于空洞。畅销书则不然。这些书的作者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去解读、述说历史,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不人云亦云。他们的写作实际上是借历史表达对人生、对社会的个性化认识,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与兴趣。例如,历史课本在评价“郑和下西洋”时,都是积极的评价。其实,与哥伦布环球航行发现美洲大陆相比,郑和下西洋耗费了大量钱财,却没有给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袁腾飞精辟地指出了这一点,称郑和为“散财童子”。他的看法无疑更辩证、更合理,也更新颖,更有深度。
第三,有感情。历史课本中的历史人物近乎于干巴巴的抽象符号,读者不知道他们在特定情境中的所思所想,感受不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历史课本剔除了人文学科本应倚重的感情要素,这样的内容怎么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呢?畅销书则采用了类似小说的写法,不仅叙述历史事件,同时还塑造人物形象。借助于大量成功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畅销书把历史描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其中的历史人物个性鲜明、形象饱满。读这样的畅销书,就是在和一个个历史人物对话,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快乐、哀愁、彷徨、苦闷、勇气、坚忍、残酷、猥琐等等。在我国的历史上,王守仁是一位有着广泛影响的哲学家。历史课本对王守仁的介绍相当简略,仅仅概括性地叙述了他的哲学思想,然后给他贴上了“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标签。学了这样的知识,学生也认识不到王守仁的思想对朱熹等人的观点的超越,体会不到王守仁的“心学”、“知行合一”等主张的巨大价值,更无从感受王守仁的道德与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教学基本上把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消减为没有丝毫亮色的平淡。《明朝那些事儿》则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王守仁的形象。书中详细讲述了王守仁的成长历程与斗争事迹,包括少年时的志向、“守仁格竹”的轶事、新婚时的怪诞举动、遭贬时的悲惨境遇、与权臣、佞臣及叛匪的抗争,特别是他探索、创立、发扬光大“心学”的过程。阅读这样的作品,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与历史人物同喜同悲。他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在愉悦身心的阅读中,就能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
第四,有细节。历史事件的细节往往很关键,能够体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完整性与复杂性,使人物形象更饱满、事件过程更翔实生动,从而更有效地传达历史的深层意义。但历史课本只关注历史大事,而且采用宏大叙事的策略,只简略地讲述历史事件的脉络,没有细节,语焉不详,无法承载、阐明历史的意义。畅销书则非常重视对典型细节的描写。比如,对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历史课本上的评价是很简略的,且基本上是正面的评价。可是,从大量的史料来看,朱元璋的性格很复杂,心理有很重的阴暗面,既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出身寒微,因此,当上皇帝后他严惩贪腐。然而,他惩处贪腐的手段却耸人听闻。《明朝那些事儿》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还设置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政策。自唐宋以来,政治制度、机构设置多有不同,但县衙的布局是差不多的,都有大门、戒石、鼓楼、二门这些结构,但在明朝却在大门和二门之间多设置了一个土地祠。此土地祠切不可晚上去看,着实吓人。这个土地祠是干什么用的呢,不要吃惊,这个地方是剥皮用的,剥的就是人皮。原来朱元璋命令,官员贪污处死后,还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这个稻草人不是用来吓唬鸟的,而是用来威慑贪官的。”[2]
这个细节典型地表现了朱元璋近于变态的心理,能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清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也有助于读者直观地认识人性的复杂,以及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内在弊端。历史课本没有这样的细节,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就停留于字面上的意义。
第五,忠于历史真相。许多人认为历史畅销书虚构的成分居多,违背了历史必须真实的基本要求。但是,“真实”与艺术的表现方式并不必然矛盾。畅销书虽然多采用文学的写法,但并非哗众取宠的演义,相反,它们取材于正史,作者的加工都是建立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的。他们不仅对浩瀚的史料进行了细致的梳理、甄别,并且在叙述时于重要关节处注明材料出处或引用原文,有的在全书后面还附上了参阅的史籍。历史课本呢,其面目总是一贯“正确”、不容怀疑的,完全没有注释、引文,对有分歧的史料也不呈现、不分析。更严重的是,在官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历史课本常常不提供全面的历史材料,而是把不符合官方意志的材料剔除掉。比如,腐败和内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历史课本对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极度的昏庸、奢靡、贪婪几乎只字未提,这很难让学生体认到封建社会农民身上固有的劣根性。与此不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对太平天国领导层的荒淫成性作了翔实的介绍。例如,它对洪秀全的私生活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攻下南京后的洪天王,满足于半壁江山到手,全心投入自己的天子生活,天王从41岁进南京,到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11年中从未迈出过京城一步。正值壮年的洪秀全大小事务全部交给了底下人,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进驻南京后,洪天王每做生日,部下蒙得恩就要为他献上美女6人;每年春暖花开之际,蒙得恩还要在天京13道城门口为洪秀全选美女;后来干脆明文规定:所有少妇美女俱被天王选用。1861年太平军进取苏浙的时候,洪秀全又从李秀成选送到京城的3000名美女中挑出180人收入天王府。”[3]
作者在这里提供了多样化的史料,有助于读者认清历史的真实面目,也有利于读者做出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应该说,由于抛弃了意识形态的教条,历史类畅销书在还原历史真相方面做得比历史课本好。
第六,语言通俗易懂,机智幽默。历史课本采用说明文的体裁,平铺直叙,语言毫无文采可言,而且动辄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道德说教架势,可读性较差。畅销书的语言风格则迥异于历史课本,其语言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其一,浅近通俗,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畅销书定位于通俗读物,不用非常书面化、学术化的语言,而是采用老百姓的日常语言,尽量口语化,甚至包括方言俚语。其二,睿智风趣,富有感染力。畅销书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语言就不能枯燥刻板。因此,极富趣味性是这类书必须有的语言特点。例如,《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里用“国家抑郁症”来比喻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用“五个车轱辘”来说明朱元璋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这样既形象,又让读者觉得有趣。其三,不回避流行语言和网络语言,富有时代气息。历史类畅销书虽然写的是历史,但并不是满篇的“之乎者也”,而是大量使用现在正流行的语言,包括网络语言。像“穷得就剩下钱了”、“系统兼容性最强的管理软件”之类的流行语,在这类畅销书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语言并不影响对历史事件的正确表达,相反,它大大提高了畅销书的可读性。
以上简单概述了畅销书与历史教材相比的优势。畅销书之所以畅销,核心的要素是把自己的受众定位于草根阶层。老百姓读历史,不为治国平天下,只为明了事理、娱乐身心。学生也是普通人,那么,历史课本为什么不能像畅销书那样写呢?也许畅销书篇幅太长了,如果历史课本这样写的话,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历史教学真正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去阅读、思考、感悟,教师课堂上传授的历史知识,也许对应付考试有用,对学生心灵的成熟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因此,把历史课本变成历史类畅销书的样式,应该不是全无道理的呓语吧。
标签: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论文; 历史论文; 畅销书论文; 明朝那些事儿论文; 明朝论文; 王守仁论文; 朱元璋论文; 洪秀全论文; 明朝历史论文; 元朝论文; 太平天国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论文; 远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