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社会经济经过许多大的转型,在相应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政管理也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后,社会的经济状态又将呈现出一个新的态势,这对企业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各个经济形势阶段下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对新时代的企业行政管理的思路做了一个创新的探索和陈述,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企业;行政管理
1前言
企业的行政管理是指企业依靠一定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整体运行和人事调整进行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是一个企业的最高管理机构。行政管理机构保证了企业的资金、人员、生产、经营等重要模块的良好运营和发展,也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代表了企业行政管理的人员和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评判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它既体现了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也是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之源。
2不同环境下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
2.1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行政管理
我国在建国初期的一个五年计划,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就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手工业和资产阶级工商业都是通过赎买的政策完成,经济社会实现了一个平稳的过渡,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成功收回国有。但是建国初期,我国还严重缺乏管理方面的人才,于是那些曾经的民族资本家并没有简单的被打倒,而是吸收进企业进行管理。这些民族资本家将之前的私人模式下的管理经验应用到现在的公有制企业中,为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主要的经营模式还是依靠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来进行。在计划经济时代,公有制企业中的行政管理主要是按照政府的管理模式进行的,且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通常都是转业的军人和政府的官员,他们的工作风格都具备政府公务人员的特点,因此企业行政管理模式是完全受到政府模式影响的。其次,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企业主要的作用是调控社会的供求关系,根本目的并不是盈利。企业的行政管理就少了很大的工作量,完全不用考虑市场的变化。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是政府通过宏观的市场统计,来下达的具体指标,企业只需要按照上级的指标进行生产就可以。企业的行政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员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把关,还有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起到一个政治宣传的作用。因为并不需要考虑市场,所以行政管理的人员也就不会参与到企业的营销上来,企业的行政管理也就不会涉及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2.2市场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行政管理
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我国开创出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国的企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除了对私有制经济的开放之外,原来靠计划经济存在下来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的环境下逐渐被淘汰。有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或者民营企业,有的国有企业甚至直接破产。相反的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形式。有些民营企业依托于开放的社会环境,通过稳定有效的经营,逐渐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在第三产业中的民营企业,发展的规模和创造的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同行业下的老牌国有企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生产资料仍然是公有制,但是经济价值观与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类似,都是以市场为中心,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的。改革开放之后兴起的民营企业,其模式类似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族实业,但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市场经济给了民营企业一个非常好的生存空间,政府也提供了最大的优惠政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一些西方的先进企业开始涌入中国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占领了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也给市场环境注入了一个新鲜的血液,使我国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一些管理混乱的民营企业也被市场所淘汰。一些先进的企业,已经开始将管理模式向西方的企业靠拢,模仿甚至是照搬西方的经验。虽然有些地方还不是很合适,但是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些互联网的崛起,更是具有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使企业的工作效率空前提高。凭借这样的模式,一些互联网企业的营业额甚至已经超过了某些占据生产资料的国有企业,在世界经济中也占有了重要的位置。而相反的,一些老牌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由于行政管理模式没有进行调整,而显得步履维艰。通过近几年的转型,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也开始向先进的民营企业学习,进行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引入先进的办公技术和办公手段,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营也出现了转机。
2.3新时代下企业行政管理
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企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变化。中国通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同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需要在下个阶段迫切去解决的。新时代下的企业行政管理既要考虑企业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社会的利益、居民的利益,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有一个科学发展观,使企业能够循环有效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个责任主要是由这些构成社会经济主体的企业们来完成的。
3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凸显的问题
3.1企业行政管理行为主观浮华
目前,企业的行政管理出现诸多的责任分工不具体化,在企业管理层的领导者们缺少客观的调研,调查和实施程序,行政组织人员配置过多,管理程序混乱,企业行政行为不规范,主观吹嘘现象严重。挫伤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企业行政管理意识虚涨浅薄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管理的管理意识普遍不到位,即企业管理者不熟悉自己企业的业务,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出现相互排斥及缺乏实时沟通。
3.3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泛化缺失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重点仍然集中在企业管理活动的具体事务上,如办公室管理,文件管理,一般服务物流管理等。没有科学的、必要的创新和激励措施,导致企业管理的普遍化。
3.4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游击作风”
企业管理通常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游击队式”,完全抛弃“器官的习惯”,完全基于主观愿望。主要表现是没有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分工明确,没有明确和充分的授权水平和连锁工作程序。科学研究,决策和实施程序;决策只是一个头脑风暴。各级机构,部门和领导都只是名义上的。他们的上级干预了较低层次的大小企业,使他们的下属无动于衷。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往往太忙,无法陷入困境,但干部和员工很难站起来;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总觉得干部和员工太多,不能做得太少。由于没有书面的“公平”和
“规则”,企业彼此争吵,相互推诿,互相争斗,辩论或反复讨论,一直进行无效劳动。
3.5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衙门习气"
许多企业的行政部门都有一个沉重的"官僚主义"。规则以及规章制度;信件和官方文章;官方文件,谈话和写作;高高在上,不礼貌;没有实践,没有实际效果。这样的企业管理,不仅浪费能源,是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的财政资源的一种损伤;变得不现实;僵硬和不友好
4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思路
4.1制定先进的企业行政管理计划,以适应最新的经济形势
企业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织机构,要能够与时俱进。首先,企业的领导应该能够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企业的发展与企业自身行政管理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做一个合理的分析,认识到有哪些不足之处。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管理模式,培养改革精神和改革意识,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管理计划,使企业的改革能够更加深入。行政管理方面的改革是企业的一个忌讳所在,同时也是改革中最困难的,它涉及了管理层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企业的核心机构,如果一旦发生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对于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有一个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要保证在进行自身的改革时使企业能够平稳的过渡,不会因为自身的问题而在市场的竞争中被淘汰。
4.2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使行政管理发挥应有的效果
计划经济时代下,企业的行政管理多是进行企业员工的管理,对员工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调节和控制。而现代化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时代下,需要具备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企业的行政管理的作用也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人事的问题,而使如何能够更好的盈利,以及在企业的未来发展的道路。在现代化的企业行政管理中,行政管理要渗透到企业的决策层,使企业的一些部门和机构能够参与到企业最主要的经营和发展的方面,通过科学的组织机构,建立一个完善的行政管理机构,能够在企业的运营和决策中最大程度的发挥民主的效果。避免了因为某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而引起的决策上的失误,使企业能够在重大的决策面前尽可能的做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选择,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等问题,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4.3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企业的行政管理是十分具有专业性的岗位,我国的高等院校中也都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和课程进行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进入改革开放之后,高校关于工商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专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老牌的国有企业,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仍然不足,对于行政管理岗位人员的培养力度也不够。甚至有一些企业仍然采用退休人员返聘上岗,进行行政管理工作的做法。严重的影响了正常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使企业的行政管理改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专业性强,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其次是对口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通过对岗位的要求,也可以适当的提高学历。
5结束语
企业正确认识自身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进行企业内部深化的改革,才能使企业走向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同时,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的重要手段。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问题有很多,同时也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而存在,这需要企业的负责人能够在企业的运行中认真的发掘。
参考文献:
[1]邓集文.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J].改革与战略,2010,26(1):52-54.
[2]柏海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6).
[3]莫坤.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6):218-219).
论文作者:陶浙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企业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论文; 我国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民营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