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变化趋势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_新能源论文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及其变动趋势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性论文,变动论文,上市公司论文,证据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2X(2015)~06~0102(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举世瞩目,但同时也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均资源短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加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各国在经济和科技发展领域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在2010年10月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其中,提出要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同时要加强产业集聚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并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上述产业发展目标与要求,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得到进一步明确与细化。产业集聚发展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其相关的研究值得各界广泛持续关注。

       有关产业聚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马歇尔、韦伯分别对产业区位、工业区位的理论研究,而且马歇尔还创新地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即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发展、为专业化技能工人提供集中市场以及技术外溢。[1,2]相对于马歇尔等提出产业经济的外部规模经济及其溢出效应,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进一步提出了内部规模经济;波特还在“钻石”模型中认为,产业集聚可成为一国或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3]可见,有关产业集聚的研究由来已久,且一直受到不同学者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同时,产业集聚度测度成为了衡量集聚程度的重要内容,相关测度方法的演变发展主要可分为3个阶段,主要包括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以及无参数回归等方法。[4]需要指出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词是由我国提出,国外对该词的使用较少,与之相关的概念包括“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5]其实,国内有关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前已经存在,包括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类型、[6]产业竞争力[7]等方面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逐渐关注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研究,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问题研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而言,刘艳(2013)、[8]吕岩威和孙慧(2013)[9]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曹辉(2014)进一步考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演进趋势,包括初级、成熟及高级三个阶段;[10]此外,还有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素集聚创新效应、[11]组织效应、[12]集聚区建设[13]等方面展开研究。现有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测算主要基于产业层面数据,关键在于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分类标准进行匹配以获得相关产业数据。然而,在计算EG指数时,因无法获得每个企业规模数据而对指数进行调整,即假设每个区域相同产业内的所有企业具有相关规模,但该假设并不符合现实产业内企业发展现状。为此,本文将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行业内上市公司的企业层面数据,通过计算上市公司空间集聚程度来反映上市公司所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从而进一步分析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及其变动趋势的差异性,为今后政府如何针对具体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测算

       1.产业集聚度的测算方法选择

       本文将借鉴由克鲁格曼(1991)提出的空间基尼系数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空间集聚程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的测算方法。[14]空间基尼系数用于衡量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性,故主要使用产业层面数据;因此,使用企业层面数据是对空间基尼系数的拓展,可反映出产业内企业的空间分布均衡性,从而能够衡量企业的空间集聚程度。需要说明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虽然仅为产业内企业的一部分,但十分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产业内发展较好、较为领先的企业水平,所以其空间集聚程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这也正是本文与现有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的相关文献研究显不同之处。根据产业空间基尼系数的一般计算方法,[15]定义基于企业数据的产业空间基尼系数如下:

      

       其中,G为空间基尼系数,

为某产业在i地区企业总规模(产值或从业人员)占该产业全国企业规模的比重,

为i地区产业总规模(产值或从业人员)占全国总规模的比重。G值越大(最大值为1),表明该产业内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越高,即反映出该产业集聚度也越高。

       2.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测算空间基尼系数关键在于如何选择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赵玉林和石璋铭在相关前期研究中已提出筛选在沪深两市上市的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的标准与方法,即主板上市相关产品营业收入占比在30%~40%之间,而中小、创业板上市公司则要求相关产品营业收入占比高于50%。[16]基于上述方法,去除数据缺失或不完整的公司,本文最终选取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共计416家,①主要分布于30个省、市地区,具体产业和地区分布见表1。可以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以及山东等地区,这与刘艳(2013)[17]测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市集中度结果相符,表明以上市公司空间集聚程度反映产业集聚度具有一定可靠性和合理性。此外,本文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时间区间为2010~2013年,并用主营业务收入表示企业规模;为更好地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特征,通过计算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规模占全国高技术产业规模比重得到,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4)。

      

       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的特征分析

       根据式(1),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数据,本文计算得到反映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行业集聚度的空间基尼系数G,具体见表2。可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度差异性较为明显,并非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呈现出较高的集聚水平。总体来看,根据空间基尼系数的平均水平,可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3类,即:高度集聚产业(G>0.3),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度集聚产业(0.15<G<0.3),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低度集聚产业(0<G<0.15),包括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具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集聚程度相对最高,与其相关的上市公司数量也相对最少为12家,且仅分布于广东、浙江等6个省市,这与中国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化体系处于初级阶段、产业进入门槛较高等因素密切相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集聚程度也较高,但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同的是,与其相关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为67家,分布的地区也较为广泛,但产业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江苏3个省市,反映出该产业特殊的国家战略地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也相对较高,这与其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特征相一致,其中在广东、北京及浙江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布高达21、18、11家,而在安徽、河北及黑龙江的上市公司仅为各1家,这正是现阶段中国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地区发展格局的真实体现,相关技术人才也集聚于上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新材料产业也同样呈现出一定的产业集聚现象,这与相关自然资源的要素地区分布、产业发展前期基础等因素相关。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在各地区发展相对均衡,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也都较为广泛,导致这3个产业的集聚程度相对较低,产业集聚现象并不明显。

       所以,从上市公司的空间集聚程度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呈现出较高的产业集聚水平,而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不同产业间集聚程度的差异取决于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进入门槛、产业战略地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地区分布结构以及前期产业基础等诸多影响因素。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变动趋势分析

       从表2中不仅可体现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的区别,还可以进一步反映出各自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动趋势。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呈一定的上升趋势;新材料产业集聚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呈一定的下降趋势;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保持不变。那么,为何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会呈现出上升或下降的变动趋势,其内在原因如何,又是哪些因素影响其变动方向?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对具有不同产业集聚度变动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逐一分析,试图从各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发展内容与目标、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变动趋势的差异性给予解释。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该产业空间基尼系数从2010年的0.2151上升至2013年的0.2573,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后该产业的集聚现象逐渐加深。根据上文所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广东、北京及浙江3个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的技术人才相对集中,而且国家对这些地区的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也较为突出和集中。以广东为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该地区的相关上市公司数量为21家,居全国首位,其中位于深圳市的上市公司为12家,其他分布情况为珠海市6家、汕头市2家、广州市1家,而深圳的12家中有6家位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②不难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深圳市的集聚程度较高,而且主要集聚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了国家级高新区相关政策支持与激励。进一步而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期扎实的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和相关人才优势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深化提供了条件。因此,该产业集聚程度的逐步上升得益于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在相关产业前期发展基础和人才优势,从而使得产业集聚的正外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产业

       这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虽有一定波动,但整体还是呈上升趋势,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更为明显。具体而言,我国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不仅为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等经济建设需要,还要为满足国防建设服务所需要,包括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这些领域发展对技术、资金要求均较高,主要由国家相关部门负责管理与经营,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特征,因而其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且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路线图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和企业集团,再次反映出国家对其产业集聚的指导性意见和需求。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不同,生物产业更针对于人民健康、资源环境保护等社会生活领域。该产业的集聚程度较低,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产业。然而,现阶段中国在该产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为落后,这与产业发展较为分散、关键技术缺乏、前期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等现状不无关系。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以来,对生物产业可谓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这从其产业集聚程度的缓慢提升也可以得到体现,能否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带来的技术外溢与共享、地区性医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优势,是生物产业未来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3.新材料产业

       该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从2010年的0.2420下降至2013年的0.1996,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与生物产业相比,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产业分布均较为广泛,新材料产业相关的69家上市公司分布于23个省市,各地区的发展相对较为均衡;不同的是,我国现阶段新材料产业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尤其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根据2012年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我国已实现了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生产的相关材料国际市场份额均达70%以上。为此,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应适当调整产业集聚程度,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产业发展较好地区通过技术、人才转移等方式带动相对较为落后地区,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新材料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动趋势也正体现了上述产业发展趋势。

       4.新能源汽车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

       如前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度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居第一位,但集聚度下降的趋势源于产业寻求突破性发展。原因在于,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点主要在于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非如传统汽车产业那样分布广泛与成熟,相关汽车零部件技术仍较为落后。从现实发展来看,新能源汽车高集聚度并未有利于其快速发展,反而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适当调整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度有助于其寻求突破性发展新动力,包括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推进突破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的研发,从技术源头掌握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此外,对于促进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的节能环保产业也同样具有产业集聚度下降的趋势。如何解决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等问题是我国各个地区都要面对的现实难题,因而具有一定的地区普遍性。各个地区具有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需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因地制宜地治理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等问题,从而导致该产业集聚度趋于降低。

       5.新能源产业

       该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略有下降,但幅度并不大,总体表现出较低的集聚程度。从上市公司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产业分布也较为广泛,这与能源消耗并非仅集中于部分地区的特殊性有关。进一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包括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生物质能产业等,而且这些产业发展基础取决于当地相关的地理资源,因而产业发展相对较为分散,这与其他产业明显不同。随着我国对不同地区新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将进一步降低,但由于其初期即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四、结语

       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及其变动趋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高度集聚产业,但集聚度呈一定下降趋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为高度集聚产业,且集聚度呈逐步上升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均为中度集聚产业,然而两者集聚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前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后者则呈逐年下降趋势;节能环保产业和生物产业均为低度集聚产业,两者集聚度变化趋势也并不相同,分别呈一定的下降和上升趋势;新能源作为低度集聚产业,其平均集聚度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相对最低,其集聚度下降趋势并不明显,集聚程度基本保持不变。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的差异取决于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进入门槛、产业战略地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地区分布结构以及前期产业基础等方面因素;然而,各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并未使得产业发展处于最佳状态,相关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发展内容与目标、政策支持等方面因素将进一步调整产业集聚程度,进而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此,今后我国政府在制定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每个产业发展特征与现有发展基础,有针对性地、合理地制定产业政策,以加强产业集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产生的正效应。

       注释:

       ①限于篇幅,在此不再给出每一家上市公司名称。

       ②上市公司地址来源于“巨潮资讯”网站(www.cninfo.com.cn/)提供的注册地址信息。

标签:;  ;  ;  ;  ;  ;  ;  ;  ;  ;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变化趋势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_新能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