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100
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很多的重要技术,例如混凝土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等等,它在建筑工程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追求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构件的延性和材料质量等等的问题,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框剪结构是由框架、剪力墙两个部分构成,通过对剪力墙合理的设计和应用,很容易就能够得到更加灵活和完整的使用空间,能有效降低设计的难度和费用。剪力墙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框架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通过有效的设计,能让两者的变形达到协调。基于框剪结构的特殊受力情况,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做好仔细研究,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设置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设置应该按照先基础,再主体,最后装饰装修的顺序来设置。首先基础部分应该先做地基部分,内容包括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回填等,每项内容又有其具体的施工准则。然后是基础施工部分,包括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钢筋的制作安装、固定,混凝土建筑和防渗防漏设施等。主体部分施工过程用除了基本的安装工作以外,还应该注意水电、消防设施的预留预埋工作。装饰装修过程中,要调度好施工人员的时间安排,设计好施工的顺序,防止出现窝工、返工的情况,耽误施工的进度。
2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性分析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广泛应用,需要相关人员了解其结构特性,进而将其自身具备的双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从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特性、刚度特征和受力情况三个方面来分析其结构特性,以供参考。
2.1抗震特性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当中,需了解其受力特点,以确定好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刚度比例,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这样一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就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还需要了解实际的施工情况,优化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使得建筑的抗震等级更加科学合理。
2.2刚度特性
通常而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反应与框架结构的受力反应并无二致,一旦基底弯矩到达20%,框架剪力墙的刚度就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依照这一情况,对抗震等级进行设定。若弯矩到达80%,框架剪力墙的刚度则会降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该结构,达到减震的效果。
2.3受力情况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构成十分简单,仅包含框架与剪力墙两部分,然而其水平承载力却不容小觑。众所周知,框架剪力墙的变形与框架的弯曲息息相关,而位于建筑下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很少会出现位移的情况,即便真的出现位移,其位移的量也不会很大,这一点与传统建筑结构的差异较为明显。然而其结构上部出现位移的量却较为明显,主要由于上部位于结构外侧,框架剪力墙的内收使得剪切方向会对形变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施工中,框架剪力墙同时承受了来自外部荷载的水平力与剪力墙拉回的附加水平力。正是因为框架剪力墙的这一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地面形成了一组垂直的悬臂梁,形变也呈现出上大下小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3.1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放线测量技术分析
放线测量工作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放线测量前,一定要根据现场的现实情况做好相关的设计工作,以保证在放线测量过程中能够将工程图纸作为依据。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选用较为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设备和拥有专业技术知识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在主轴线的测放中,要根据施工图示进行,并对土建交付的控制点进行复核,确定主控制点。平面控制网一般都应经过两次放线测量以完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校正,平面控制网还要经过垂直引测来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位置合理性。当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构件吊装临时固定后,就可以进行钢柱的测量校正,校正内容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柱底就位、钢柱垂直度校正、钢柱标高测量、钢柱轴线偏差测量方法”等。
3.2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之中,模板的制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模具制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了其技术施工后的效果,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来讲是达成施工技术安全性的关键步骤,这就需要分析模板的作用,对模板施工种各项技术进行分析。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对我国模板使用尺寸的大小与对模板的应用分类进行一定的分析。在对模板进行铺设的时候要靠近墙面,但为了避免墙面会受到损坏,避免离墙面过近,就可以在中间用薄薄的海绵代替。在对模板进行浇灌前,要清理干净模板,这样保证模板的清洁可以使制造出来的东西在质量上不会有存在问题。同时,在正式开展支撑模板施工前应进行多次重复性模拟试验,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当模拟试验符合考核标准时才可以进行支撑模板施工。而且需要对模具及时的进行修正,避免模具变形。在对拼接模板浇筑时,为了防止发生位移的情况,要在模具内侧放置些许短钢筋进行接头。同时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就需要专业性很高的施工人员来操作,以确保模具在进行施工时的质量。
3.3内隔墙施工
内隔墙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一项关键内容,该项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对建筑的整体外观会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内隔墙施工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两项内容:
1)选择材料。选择内隔墙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应当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经济效益好的砌块,最好是空隙结构,通过对该结构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墙体整体美观性。
2)选择施工技术。内隔墙施工采用的技术相对来说比较交简单,其主要是建筑整体美观性、总体造价的体现。因此,选择内隔墙施工技术应当做到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内隔墙施工技术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收尾阶段,体现着工程的整体施工是否合理,可见内隔墙施工期间,应当加强对整体建设发展情况的关注,保证建筑房屋建筑整体的稳定性能够达到人们的要求。
3.4钢筋工程
原材料是工程最根本的东西。如果所选材料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势必会对施工质量和效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严格选择钢材,对于材料的进场需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有裂纹和腐蚀等问题应及时更换,保证原材料隐蔽施工质量。在钢筋的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固定的模具来避免钢筋的移动。固定完成后,应检查和验收,没有问题后,在继续下一道工序施工。此时,也应注意钢筋的焊接管理。对于直径比较大的钢筋,应采用气压焊焊接、直螺纹连接或电渣压力焊进行处理,对于直径较小的钢筋可采用绑扎搭接法进行处理。其中,应重点控制接头百分率,100%避开箍筋加密区域。对比较高的建筑工程来说,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定性,用到的钢筋较多,梁柱节点比较密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梁柱节点的顺序和位置,以保证施工的科学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分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分别从框架剪力墙混凝土工程、建筑模板的制作以及固定、建筑工程在施工上的技术要点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技术措施,希望对今后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有所帮助,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玉海,郭书启.探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4(19).
[2]马国力.解析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
论文作者:宫蕊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框架论文; 结构论文; 剪力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论文; 隔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