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巧研究论文_文叶群

摘要:冬季对道路桥梁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过低的温度与较大温差,很容易使桥梁施工材料产生断裂或冻结的问题。当前道路桥梁施工大多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而冬季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并不能完全满足工程标准。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对冬季施工大桥连续梁蒸汽养护温度控制的研究,对混凝土水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进行总结,并提出利用智能养护及温湿度监测系统,可实现连续梁节段全自动养护和全天候自动监测,大大提高冬季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连续梁;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智能监测

0引言

混凝土是道路桥梁施工的主体材料,浇筑工艺则是混凝土道路桥梁施工的主要施工方式。因此在冬季温度低于 5℃的情况下,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要有严格控制,以延长工程的寿命与使用性能。混凝土浇筑施工要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对施工地形地貌、周围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研究,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投入少、成本低、质量好的效果。道路桥梁的混凝土冬季施工,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到尽善尽美,而要从长期的施工摸索中找寻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到施工工艺的完善。

1道路桥梁冬季施工的现状

分析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会遇到降雨、降雪等恶劣天气,温度过低、湿度较大共同导致了混凝土施工的失败。混凝土施工包含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施工两方面内容,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指的是沥青、碎石、矿粉等集料混合而成的施工,水泥混凝土施工指的是水泥、水、碎石、砂搅拌之后的施工,常用的道路桥梁施工方式为水泥混凝土施工。水泥、水、砂石、胶凝材料在经由分子或离子的水合作用后,会由于化学反应而发生形态与性质的变化。而过低温度不利于水合作用的发生,在低于5℃的温度条件下,混凝土无法发生硬化与凝结作用。而且在温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水合作用速度也会逐渐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也会逐渐降低。

在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其中的水会发生结冰现象,而不结冰的水与结冰的水混合在一起,这必定会导致混凝土水合作用的不均匀现象,混凝土的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施工温度要大于10℃,普通公路与建筑设施的施工温度要大于5℃。因此在冬季道路桥梁的施工中,要秉持着快速铺料、快速碾压、快速覆膜的原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2工程概况

某高铁设计最高运行速度350km/h,某大桥(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桥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桥上不设人行道检查车走行通道。

跨中连续梁0号节段长14m,混凝土为354.37m3;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全联在端支点、中支点处设横隔板,桥梁宽12.6m,梁全长221.5m,计算跨度60m+100m+60m,中支点截面中心线处梁高7.835m。墩顶0号块截面如图1所示。

图1墩顶0号块截面

3桥梁混凝土冬季施工温度场分析

3.1建立计算模型

使用有限元软件MIDAS/FEA模拟桥梁冬季施工养护的过程。对混凝土的温度场进行计算,确定可行的温度控制方案,指导在相似环境下的施工。对于MIDAS/FEA的热分析功能,在能量守恒的基础上建立热平衡方程,再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将节点的温度求出来,最后根据温度可以将其他的物理参数推导出来。建模主要针对在冬季施工的0号截断。

主梁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的泊松比0.2、弹性模型3.45e+04(N/mm2)、比热、线膨胀系数1e-05、容重2.5e-5(N/mm3)、传导率2.6~2.8(W/m·[T])比热0.92-1.04(kJ·kg/N/[T])。对流系数:钢模版14W/m2[T]、模版6W/m2[T]、外部接触面13W/m2[T]。

3.2水化热温度时程分析

影响混凝土温升的因素包括水泥品种及用量、混合料的种类、用量及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即入模温度。本文主要研究水泥品种、用量、混合料种类、用量一定的情况下对其温度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对混凝土中心位置处时变温度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①在混凝土水化的前120h左右,温度基本达到最大值;②在混凝土的用量标号及外加剂一定的情况下,最大温升与原材料和入模温度有关;③混凝土降温的最低点接近环境温度;④在混凝土温度下降的过程中,其下降速率基本相同。

由图2可知:①在环境温度升高、入模温度保持不变时,对内部温度的影响不大,表面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里表温差减小。在养护结束时,结构内部和表面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②入模温度主要对最大温升有影响。对于控制裂缝发生的里表温差,环境温度越高,其差值越小。③混凝土内部和表面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不同,混凝土表面达到最高温度比内部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略有提前。④在28d后,表面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基本相同。

(a)环境温度10℃ (b)环境温度20℃

(d)入模温度5℃ (e)入模温度10℃

图2墩顶0号块水化垫分析结果示意图

4智能养护及温湿度监测在混凝土浇筑中的应用

我国较大规模的混凝土冬季施工从建国初期便已开始,取得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手段得到了应用,不断出现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在混凝土施工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注重对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混凝土配合比等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水化过程。

混凝土桥梁冬季施工保温棚的运用在国内也经历了一个初步发展的过程,起初保温棚大多使用帆布草垫子及木骨架搭设,此种保温棚不透光、造价高、费时费力。塑料保温棚大多采用木材或钢脚手架作为支撑,利用塑料薄膜进行维护。采暖设备由以往的烧木材的火炉向锅炉、气暖等发展。

目前,基于互联网+的连续梁冬施智能自动保温养护及温湿度监测技术(如图3所示),采用同挂篮一体化移动的暖棚对挂篮进行整体外包封闭,通过安装的电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蒸汽,布设蒸养管道后将蒸汽传送至梁体各个部位进行蒸养,并通过专用温湿度监测元件和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掌握连续梁各节段冬施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对各部位的养护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养护效果,有效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增大,通过电子数据监测具有良好的追溯性。

图3 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养护暖棚

该技术整套系统主要由梁体节段密封保温棚、电蒸汽发生器、温湿度传感器、智能网关、便携式路由器等部分组成,其主要优点为:①暖棚结构质量轻、强度高、密封好、阻燃、保温效果好,解决了传统暖棚法由烟或燃烧气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加速混凝土碳化等问题;②梁体保温效果好,热损低于30%;③保温棚内温度低于设定值后设备自动启动,产生高温蒸汽;④可实现各级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查看当前及历史混凝土养护温湿度,并形成数据曲线,直观反映养护质量;⑤成本低廉,一套设备可伴随整个冬季施工过程。

5结语

道路桥梁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保温问题。低温、湿度过大的施工环境,会使混凝土浇筑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物料本身也会发生相应的物理变化。混凝土施工的保温与防护措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创新,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水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满足工程实际要求的温度控制措施,通过安装全自动蒸汽发生器和温湿度智能监测系统,保证桥梁的连续梁冬期施工自动保温养护,为其他类似工程悬浇箱梁冬期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姚宝瑄.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2)

[2]余国玺.浅析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

[3]袁文龙.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

论文作者:文叶群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巧研究论文_文叶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