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症语法障碍的表现与研究&国外失语症语法障碍研究述评(一)_失语症论文

失语症语法障碍的表现与研究&国外失语症语法障碍研究述评(一)_失语症论文

失语症语法障碍的表现与研究——海外失语症语法障碍研究述评(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失语症论文,语法论文,障碍论文,述评论文,海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引言

语法障碍是失语症患者共有的言语现象。据已有研究,语法障碍一般分为两类:语法缺失(agrammatism)和语法错乱(paragrammatism)。语法缺失一词最早由Deleuze在1819年提出,是对失语症病人主要言语特征的统称,Steinthal(1871)将之称为“造句不能”(他的德语用词为akataphasie)。直到1916年,Kleist才将语法缺失和语法错乱区分开来:前者用来指妨碍语句形成的任何障碍,即语句形式的简化,主要包括功能词和屈折词尾的省略;后者用来指不能生成正确的语句形式,表现为语句构成成分的错用(Kolk, et al.1985)。现在,多数学者都还沿用这种区分,并把传统的布洛卡(Broca)失语和威尼克(Wernicke)失语视为语法缺失和语法错乱的典型代表,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合二为一,坚持其间的差异在上位层次上具有极大的一致性。本文以这两类失语症为主线介绍海外失语症患者的语法障碍表现以及相关的理论假说,并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述。

1.失语症语法障碍的临床表现

1.1 认识论上的分歧:语法缺失与语法错乱的分与合

从临床观察可以发现,失语症患者的语法障碍是多种多样的,但各障碍之间既存在交叉,又或多或少存在内部的一致性。由于布洛卡失语(也称表达性失语或非流利性失语)和威尼克失语(又称接收性失语或流利性失语)在临床所见最多,对它们的研究相比之下最为深入,在不同语法障碍的描述中,它们也因此往往被当作分类的参照标签。这样,如上所述,语法缺失和语法错乱原本用于区分布洛卡失语和威尼克失语语法障碍的这对术语现在便成了失语症语法障碍的下位代名词。换言之,从非严格意义上说,语法缺失和语法错乱可视为表达性语法障碍和接收性语法障碍的同义词。

按传统观点,语法缺失与言语输出(言语表达)相关,语法错乱与言语输入(言语理解)相联系,二者的差别正好显示出两种不同类别的语法障碍。我们暂且把这一观点称为“语法障碍的二元论”。在二元论的框架里,语法缺失以功能词和屈折语素频繁省略、语速缓慢、言语成电报式为特点,被视为“形态-句法缺损”现象,在语言学上统称为“句法缺损”;语法错乱的特点是患者语言表达流利,但用词明显错误,有语音替换现象,自发言语中没有逻辑连贯,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语义缺损”。二元论者认为语法缺失和语法错乱的界限是分明的,语法错乱的实质是语义问题(尽管也有句法问题),“句法缺损”和“语义缺损”的对立正好代表了两类失语者的不同言语特点。

但也有许多学者不同意“二元论”的观点,他们将之称为“语法障碍的一元论”。一元论认为流利性失语和非流利性失语的区分是相对的,或者说二者的语法障碍差异只是低层次上的差异,语法缺失和语法错用在高层次上具有规律一致性。Zurif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全面证实了布洛卡失语者也存在理解障碍,并具有句法特点(Grodzinsky 2000)。Heeschen(1985)通过心理语言实验比较证明,“语法错乱”语中同样存在理解上的句法缺损现象,只是语法错乱患者比语法缺失患者更严重罢了。比如,有实验操作任务研究表明,语法缺失患者对句法上复杂的结构比句法上简单的叠加结构(juxtapositions, 如英语中以and或or连接形成的并列成分结构)更易理解,而语法错乱患者则相反,其理解能力从句法上的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呈不对称性衰减。尽管在有的病人(如布洛卡失语、威尼克失语和传导性失语)身上确有理解与表达二重分离(double dissociations)现象的存在,但依然不能否认句法障碍源于语法缺失病人和语法错乱病人身上同一机制的破坏。在Heeschen看来,布洛卡失语者和威尼克失语者的表达差异更多地应从语境(可比较1.3.1.4的motivating context)和心理因素(如两类病人不同的自我意识和心态)等方面去探寻。还有学者(如Kiss 2000, Heeschen 1985等)认为前者的词类省略和后者的词类替代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简而言之,语法缺失与语法错用从总体上讲只有量的区分,没有质的差别,这是“一元论”的基本观点。

客观而言,依据目前的研究水平,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试图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将“二元论”与“一元论”合二为一。既承认不同类型的失语症有不同的特点,又坚持各类失语症患者在言语输入(理解)、输出(表达)通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语义缺损”者有句法方面的障碍,“句法缺损”者也存在语义方面的问题。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将语法障碍分为言语表达和言语理解两个方面来叙述,每个方面再分为语法缺失和语法错乱两类。

1.2 言语表达中的语法障碍

1.2.1 布洛卡失语(语法缺失)

语法缺失主要是布洛卡失语者在句法功能范畴方面的散失。临床心理调查证实,这种散失常见于失语者的言语表达中。如前所述,由于各患者间的个体差异,其语法障碍并不完全一致。归纳起来,语法缺失主要有以下几类言语表达障碍。

1.2.1.1 省略语法语素

省略语法语素是失语病人在自发性言语中所表现出的最显著的特征,重症患者甚至只能吞吞吐吐地说出单个词语,而且主要是名词。研究表明,以功能词为代表的语法语素在患者的言语表达(输出)中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一个是功能词在语句中的位置,二是该词在句中重读与否。比如,Goodglass(1968)发现患者往往(70%的时间)省略句首的功能词而对位于两个重读词之间的功能词经常保留(省略仅占14%的时间)。还有,英语里情态动词can作为疑问句的标记位于句首时常省略,而与其对应的否定式——重读的can' t则在大部分时间保留。从整体上看,由于各功能词的句法作用不同,它们在病人的言语中被省略的情况也不一样。跨语言的研究已经证实,功能词省略在语法缺失病人的言语输出方面呈现出词类范畴规律性,像在意大利语和荷兰语中,限定词和功能词最常省略,其后的省略排序依次为辅助词(auxiliaries)、介词、代词和连接词(connectives)。因为语言类型等方面的差异,这种词类规律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不尽相同,不过研究还是发现了跨语言的共性存在:不同语言的失语者都先遗失封闭类词(closed class words)后遗失开放类词(open class words)。

西方语言中的语法语素分为两种,即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上面谈到的都是自由语素,黏着语素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依然表现出规律性:英语中动词的过去时态标记-ed经常省略,而动词的现在分词标记-ing和名词复数标记-s则经常保留;在说荷兰语的失语者身上,有人发现患者频繁省略动词屈折形式,却较少省略形容词屈折形式,不省略名词屈折形式(Caramazza, et al.1985)。同样因为语言间的差异,有的语法缺失者(如讲意大利语和希伯来语者)不省略黏着语法标记,也不说光杆词根语素,而是讲出一些错误的屈折形式,从而与说英语的语法缺失患者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常说错动词的屈折形式,对名词的屈折形式多数时间保持正常,而且当说出一个错误的屈折形式时,该形式就是目标名词或动词的可能形式。

尽管语言之间存在差异,形态缺损已公认为语法缺失的共同特点。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语法缺失病人并没有完全丢失其所属语言的形态系统,但屈折变化和功能词在失语者身上确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损伤。

1.2.1.2 压缩话语长度

压缩话语长度指病人讲出的语句往往比正常人讲的短,仿佛是对正常话语长度的人为压缩。并且,话语长度与语法缺失病人的形态、句法贫乏的程度有关。这在过去一直被视为对语法缺失病人的言语表达所作的经典描述,不过新近的调查发现,也有语法缺失者可以讲出很长的语句,只是语句不合语法而已(Miceli, et al.1983; Kolk, et al.1981)。因此有理由认为,压缩话语长度是与语法缺失相关的一个征候,但不构成这类障碍发生的必要条件——话语减短还可能归因于病损的程度或/和发音困难等因素。

1.2.1.3 简化语句结构

由于语法缺失病人的语法形态知识受损,他们在表达中极少运用复杂的构句手段。从话语统计看,他们多用简单句,少用并列句和复合句;多用直接引语,少用间接引语(因间接引语涉及人称、时体和部分副词的形态转换);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因为被动句不仅牵涉词类的屈折变化,还与语句成分的语义角色和词序排列相关);与其他类型的失语者相比,语法缺失病人选用从句的情况更少(Caramazza, et al.1985)。

1.2.1.4 词序错误

名词和动词是语句构建的主体,名词与动词在句中的排序问题(或者叫动词的论元结构问题)自然成为学者们研究语法缺失现象的中心课题。早在1980年,Schwartz等人就从语法缺失者的实验中发现名词的“生命度”(animacy)特征决定其语句中名词与动词的相对位置:在言语表达时,病人不能有效地将语义关系投射到表层的词序中来,而在理解言语的过程中,病人又不能把握住表层词序所标记的底层句法-语义角色(如施事-受事,主位-述位等)。后来,Caplan(1983)在重新分析Schwartz等人的实验资料之后发现这类病人在表达中遵循一套有关动词、名词词序的简单规则:(1)病人以主动语态说出语句;(2)病人倾向于把具有[+生命度]特征的名词置于动词之前;(3)病人倾向于把担负施事或工具题元角色的名词置于动词之前。

此外,Bates等经过长达十多年的跨语言研究发现,标准语序(如英、汉语为SVO)在各类语言的失语者身上都得以保留,而非标准语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可能说明人脑中存在着分管词/语序的普遍生物机制。

1.2.1.5 动词的输出问题

过去一直认为,动词省略是布洛卡失语者的典型言语特征之一,同时还累及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助动词。但近几年有人(Kiss 2000: 148)在实验中发现,尽管布洛卡失语者在自发言语中省略主动词,而在给动作命名的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动词替代而非动词省略。不仅如此,动词次范畴及其论元结构也影响动词的输出。Jonkers(2000)从动词的“及物性特征”实验中发现,有的布洛卡病人试图处理全部的句法信息以便讲出完整的句子(如带主、宾语的补足语),结果导致语句中的动词输出受阻,而有的病人试图讲出简单的句子(如没有宾语补语)而不用全部的句法信息,结果减少了语句中的动词输出障碍(与动词单独检索相比较)。这说明动词所负载的句法信息在布洛卡病人的动词检索上起着重要作用。Kiss(2000)通过对匈牙利语布洛卡病人的言语测试发现了动词的难度等级:

简单一位动词>复杂形态的一位动词(带反身代词和名词>动词)=及物动词

(二位)>三位动词(带地点补语和语格补语)>带地点补语的二位动词

(注:这里的>表示前项的难度小于后项的难度,=表示前、后项的难度相等)

她还说,对布洛卡病人而言,输出方向性运动动词的难度最大,这与下文(1.3.1.3)谈到的病人在方向动词理解(输入)上的障碍表现一致。

1.2.1.6 动词与名词不同程度的损伤

许多实验结果已经证实,动词和名词具有双重分离的趋势(Saffran, Schwarts and Marin 1980; Miceli, et al.1984)。在语法缺失病人身上,动词命名比名词命名的难度大,动词检索比名词检索受损的程度要严重得多。因为布洛卡失语者在解剖上所反映的是言语运动中枢受损,语言中标记运动、状态的动词破坏程度高似乎在情理之中。再者,根据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名词的掌握先于动词的掌握,而因为失语者一般遵循先难后易的语言缺损顺序,动词比名词损伤严重也就理所当然。

1.2.2 威尼克失语(语法错乱)

威尼克失语者言语表达流利,所以在过去被认为不存在表达方面的障碍。其实,通过临床观察不难发现,这类患者的流利表达只不过是对其受损的言语输出的一种掩盖(与正常人的言语表达相比较)。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大脑不能对实词进行有效检索,致使说出的话空洞无物。从语法角度看,这类失语症的表达障碍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2.2.1 替换语素和功能词

词汇替换是威尼克病人的普遍言语特征,这种替换既有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的替换,也存在黏着语素(如-s, -ing, -ed等)的替换。自由语素的替换分音位替换(如boy→doy, cat→fat)和词汇替换(如chair→table);在功能词方面,病人的替换具有两种特点,一是用无标记成分替代有标记成分:如用动词的原形替代其屈折形式,黏着语素的替换也属此类;二是替换的成分和被替换的成分属同一词类范畴,也就是说,不存在用一个动词替换一个名词的类似情况。

1.2.2.2 词序错误

与语法缺失患者相似,威尼克失语者在言语表达中也犯词序错误,但出错的频率比前者要低。譬如,Jones(1984)从不同次类的动词与名词搭配成句的对比实验中发现,威尼克失语者表现出非方向运动动词比非运动动词更难处理,常把名词-动词的位置搞混的情况。

1.2.2.3 动词的输出问题

与布洛卡失语者相反,威尼克失语者不是省略动词而是以自己杜撰的动词替代目标动词,杜撰的词可能是词也可能是非词。

1.2.2.4 迂回表达

因为存在名词等实词的输出困难,患者的言语形式常常充满迂回表达。可以说,这也是造成言语错乱的一个重要因素——迂回表达过多便超越了语言常规,让人不以为然,成了所谓的“词汇色拉”(word salad)。譬如,病人想表述The dog needs to go out so I will take him for a walk的意思,可实际说出来的话却是You know that smoodle pinkered and that I want to get him round and take care of him like you want before。

1.2.2.5 缩减复杂句法结构

由于这类病人的主要问题出在词汇层面,言语表达时极力以“流利”语词掩盖自己的言语障碍,因此用简单的句法结构实为权宜之计,像嵌入结构和从属子句在言语中少见。

1.2.2.6 言语的聚合系统受损严重

临床观察表明,威尼克失语者的动作命名比物体命名容易得多,自发言语中动词的输出比名词的输出容易得多。“这间接证明述谓功能比称名功能完好,这类病人的话语组合组织比代码单位的聚合系统损害小”(卢利亚1975:151)。

Heeschen(1985)经过系统研究后把以威尼克失语为代表的语法错乱病人在言语表达中的语法障碍归结为以下五点(例句原为德语/英语对照):(1)成分萎缩(shrinkage)——把一个词汇成分用作双重功能,如问病人昨天是否做过治疗,答语是There I was yesterday could I already speak well, 这里由于yesterday的运用,两个可能的目标句(There I was yesterday + I could already speak well yesterday)被叠加在一起;(2)一个语句中运用两个核心动词(verb kernels),如,That[i.e., the lamp]burns goes into the light; (3)合并两个有竞争性的句法结构——当要求描述A dog is being beaten by a man的图画时,病人说成He is being beaten, the dog a man, 句子的前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被动句,可后面的部分又似乎显示施事a man是相应主动句的主语;(4)成分插入不适合要表达的目标句的框架,如A cyclist addresses the pedestrian on the head; (5)复杂结构的脱落(breaking off)——一个有嵌入子句的主句往往被说成半截话,如I do want, however, if one that so reads…, what there only so by is。

1.2.3 其他类型的失语症

从宏观上看,其他类型的失语症(包括传导性失语,经皮质失语和皮质下失语)在语法障碍上的表现不及前面介绍的两类突出,因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在研究上也不及前两类深入。下面仅对各类失语症作简要介绍,以便我们对语法障碍的全貌有所了解。

1.2.3.1 传导性失语

传导性失语者因为听觉语言区和言语计划执行区之间的联系中断,不能重复自己听到的话,字面上错语(如television说成velitision)很普遍。这类病人找词困难,并有替代性音素错误(如rhinoceros-rhinocenous, pyramid-pymarid),口头言语输出不及正常人快,口头阅读能力差,但听觉理解好。

1.2.3.2 经皮质失语

经皮质失语分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和经皮质混合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病人复述有些困难,与威尼克失语一样,言语表达流利但空洞,并以语义错语(semantic paraphasias)为主,有时还出现语法异常的模仿言语(echolalia)。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流利,发音清晰,但言语量少,话语长度通常只有一两个词,完整语句不多。另外,这类患者能复述长而复杂的句子,但不能主动说出来。经皮质混合性失语病人的自发言语少,交谈中伴有模仿言语,严重的命名障碍使得主动交流成为不可能。

1.2.3.3 皮质下失语

皮质下失语主要指丘脑性失语和基底节失语。前者在表达中主要表现为词汇提取困难,因此命名障碍突出,替代性的错语较多;后者主要在列名(命名的一种)上有明显障碍,似乎说明记忆在词汇的提取中呈衰减趋势,无其他言语输出方面的语法障碍。

1.3 言语理解中的语法障碍

1.3.1 布洛卡失语(语法缺失)

在经典的文献研究中,布洛卡失语被描述为言语表达上的语言障碍,认为在言语接收/理解方面无碍(Goodglass and Kaplan 1972)。后来的一系列研究(Zurif, et al.1972; Goodenough, Zurif and Weintraub 1977; Schwarts, et al.1980)证明,这类失语者也存在言语输入问题,与威尼克失语者相比,只不过具体表现有所不同罢了。关于布洛卡失语理解障碍的解释机制,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以Kolk等人(1985)为代表的平行论——理解障碍与表达障碍相伴,原因是表达性征候和接收性征候很可能源于同一功能缺陷;另一种是与此相对的非平行论(Brown 1972; Goodglass, et al.1972, Weisenberg and McBride 1935)——表达障碍不必伴理解障碍,因为坚信言语的进与出是相对独立的过程,其加工系统使用了不同的工作区(work spaces),或者说理解与表达的加工在大脑中是分开表征的,选择性的破坏完全有可能发生。最近,Nicol和Love(2000)在总结各派观点的基础上将布洛卡失语者在言语理解上的障碍概括为两类:一类为句子表征受损(如后文谈到的“语迹删除假说”——位移造成的成分空位使患者不能理解论元结构,即“谓词-论元”关系),另一类为句子加工受损(如后文谈到的“投射假说”——患者不能从句法表征投射到语义表征)。总体说来,这类失语者在理解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3.1.1 散失句法

“无句法理解”(asyntactic comprehension)一说最初是Caramazza和Berndt(1978)提出来的,指失语者不能理解需作结构分析(尤其是语法标记词和词序分析)的语句的现象。具体地说,这类失语者主要不能理解复杂的句法结构,如含有成分移动,语迹删除和非标准语序的结构。学者们对阻碍患者句法理解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机制,到目前还未达成统一的意见(详见2.2.2)。句法缺失理解障碍与表达性语法缺失障碍伴行的临床事实支持一个假说:言语障碍的基础牵涉负责言语生成和理解的正常句法加工机制的破坏。该假说可视为上述平行论观点的一个实证。但是,理解与表达联系中断(如有句法理解障碍而不伴表达性语法缺失)的情况也常有报道。Caramazza等(1981)对此的解释是,传导性失语者的句法理解障碍由正常句法加工所必需的听觉-言语短时记忆系统的损伤所致。Caplan(1985:131,134)认为语法缺失者的语法障碍不应该归因于纯句法缺失,主张“语法缺失病人在听觉理解中能构建有限数量的句法结构并对此作出解释。”其理解受阻的关键是不能把这些有限的结构与语句计划、理解阶段具体词汇成分的运用结合起来。

1.3.1.2 音位工作记忆受损

根据语句加工的模块理论(Parisi 1983),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或称语义投射操作)是以不同的代码进行运算的,而且执行运算的脑区也不同。由于音位工作记忆牵涉句法分析,音位工作记忆受限的病人在为理解听觉呈现的语句所需的句法分析方面也受到损伤(Caramazza and Berndt 1985)。

1.3.1.3 动词的选择性破坏

Jones(1984)发现语法缺失者理解含“方向性运动动词”(如follow, push, pull)的句子比理解含“非方向性运动动词”的句子困难得多。原因是“方向性运动动词”蕴涵一个“内嵌的命题”,该命题规定了论元间的方位关系,如,follow所蕴涵的逻辑命题就是[运动,NP1位于NP2之前]。病人由于曲解这类动词的内在特征,故形成一种心理操作上的方向倒转,结果把论元的位置搞错——如把The man follows the girl理解成The girl follows the man。

1.3.1.4 严重依附语境

过去测定语法缺失者的句法缺陷的实验一般都是在“句法缺陷假说”(详见2.2.2.1)的背景下进行的。Heeschen(1985)认为,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具体句法结构的选用是有理有据的,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句法形式的选择取决于语境(广义上,包括语用语境、会话语境和观念语境),而传统的实验方法往往忽略了这一关键问题。他通过自己的序列结构实验证明,对激发语境(即在实验中给被试提供某种有关操作的语境指示)的严重句法依赖正是语法缺失者的病理反映所在,患者在好多实验中的句法表现不应归于句法障碍本身,而应该从孤立句法结构的人为性和缺乏激发因素(artificiality and unmotivatedness)上去寻找,因为孤立的句法结构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认知负担。所以,他的结论是:语法缺失者的语法理解障碍不是源于他们对语法知识的无知,而是源于缺乏运用语法知识的系统技巧。

1.3.2 威尼克失语(语法错乱)

1.3.2.1 难于区分语法信息和词汇信息

威尼克失语者虽然保留了基本的句法结构(包括词汇的形态结构),但由于不能识别语言单位(涉及语素、词、词组和句子等各层次)本身的意义及单位之间的结构关系,往往分不清语法信息和词汇信息。表达中的“词汇色拉”现象也反映到理解中,以为输入的言语与自己的表达无异。

1.3.2.2 不能提取词义

指物测验表明这类病人不能把词与义联系起来,比如,让病人指鼻子,病人反问“指舌头吗?”或让病人指灯泡,病人则问“就是说,指窗户吗?”同时代之以另一动作(卢利亚1975:260)。这个例子也说明,威尼克失语者理解动词的能力比理解名词的能力强,与布洛卡失语者正好形成对立。

1.3.2.3 猜测话语结构

威尼克失语者严重散失了理解名词的能力,不能理解词义,但他们往往能充分利用语境去“摸索”话语的整体结构,进而“猜测”话语的总体意思。

1.3.2.4 听觉理解障碍

听觉理解障碍在这类患者身上表现最为突出,交谈中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形。从句法的复杂性上看,病人理解简单语句比理解包含复杂结构的语句相对容易。在指令的理解方面也出现类似的情况,若说“闭眼”,患者能理解并执行,若如问“你来过这里吗?”患者则不解。这说明听理解受句法复杂性的影响较大,再次证明大脑的语言处理器中音位分析与句法分析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1.3.3 其他类型的失语症

1.3.3.1 传导性失语

多数传导性失语者有听感知和理解障碍,具体表现与布洛卡失语者相似。Caramazza等(1981)对此的解释是,传导性失语者的句法理解障碍由正常句法加工所必需的听觉—言语短时记忆系统的损伤所致。

1.3.3.2 经皮质失语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者主要在听理解上出现严重障碍,对口语中出现的语法词(如介词、副词和连词等)不能识别,对常用名词、动词的理解只有部分保留,命名和执行指令的能力明显受损。经皮质运动性失语者表现为轻度的口语理解障碍,对含复杂句法结构的句子(如比较句等)不能理解。经皮质混合性失语者的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不能执行听辨认和口头指令,临床表现为形态知识和句法知识严重受损。

1.3.3.3 皮质下失语

丘脑性失语患者对含简单句法结构的句子听理解好,而对一些包含诸如比较结构、表时空关系的顺递结构的复杂句理解差;虽然朗读能力较好,但文字的理解力损伤相对较重。基底节失语者主要是语音障碍,在言语理解方面多表现为难于执行复杂的口头指令,文字的理解能力与听理解有相似程度的损伤。

2.失语症语法障碍研究的主要理论

2.1 失语症语法障碍研究的层次与方向

一般认为,语法研究包括形态研究和句法研究。可实际情况是,在现实的语言活动中,词汇和语句的理解与表达主要以语音为载体。所以,有关失语症语法障碍的研究是在语言的三个层面上展开的,即音韵层面,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音韵层面的研究主要是考察病人词/语素的轻重音变化,相邻词/语素间的语音替换,语句的异常语调模式等。词汇层面的研究考察患者言语中两类词(封闭词类与开放词类)的受损情况,尤其是封闭词类的受损情况。因为封闭词类(如汉语中的虚词类和英语中的grammatical words)在多数语言里主要承载语法信息,尽管数量较少,出现频率却很高,显示出强大的语法功能。在句法层次上,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失语者句法处理的各个具体分区,有的研究甚至超越了语言处理模型中句法分析器的管辖范围,与患者的语义处理机制、工作记忆的存储能力或认知能力结合起来。有关这三个层面研究的具体情况从下面(2.2)谈到的不同语法障碍理论(假说)中可以窥见一斑。

追溯失语症的研究史,可以发现研究工作大致沿下面两个方向展开:(1)从构造分区到存取机制的研究走向。早期基于功能定位的“结构表征”说——把语言结构的每一个成分都视为类似计算机硬件的一个个零件,每个成分的存储和运算处理都能在大脑中找到对应的区域结构;与之相对的是“存取加工”(accessing process)说——该学说的兴起始于两个发现,一是实验证明没有确定的脑区可以界定语言结构的神经体现,另一个发现是——即使在某些看似丧失了语言记忆库的病人身上,如果换一种检测方式(如提供先示刺激priming stimuli的词义相关性测试),往往能发现他们的记忆库还在,只是从其中提取信息的机制出了问题。从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进程看,现在的研究兴趣虽然已转到了“存取机制”说,但还不能说“存取机制”说完全独立于“结构表征”说,原因是运算、存取机制本身也应该在大脑中有具体的表征。(2)从临床综合征到单项语言功能的研究走向。这是与(1)相联系的另一个研究方向的转变。布洛卡失语和威尼克失语研究得最多,自然对其定义的争议也最多。由于失语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有好几个条件,却没有一条是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诊断为同型失语症的病例之间虽然有共性存在但差异往往也较大。这种分类对于从事语言存取机制研究的人来说显得太笼统,因为语言研究者所关心的是失语病人语言受损的情况是否符合既有语言理论所构建的系统和层次。如,“……有没有病人就只有发音部门出问题,其他音韵、构词、句法部门却完好无缺;有没有病人所犯的构词上的毛病,只限于屈折语素,而其他构词能力却正常无碍”(徐雯1995:216)。要对这类问题作出回答,对失语病人的语言障碍分类就只能基于语言学标准,对其单项语言功能给予描述,个案研究也因此重新获得肯定。目前,研究的总趋势是将临床综合征的判定与各单项语言功能的研究结合起来,在优势互补的原则下进行的(徐雯1995:208-10,215-6)。

2.2 主要的理论介绍

一般认为语言学家Jakobson是将失语症纳入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第一人,其具体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语言学的各个分支是逐渐渗入失语症研究领域的,开始主要是语音学方面的研究,到了70年代才有人对语法障碍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罗倩等2000:248)。由于失语症学本身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所涉领域十分广阔,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法障碍研究自然得以从不同的视角展开。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很难给已提出的理论/假说作出绝对明晰的分类,但为描述之便,我们拟从两个方面(认知心理学和理论语言学)对有代表性的理论/假说作简要的阐述。

2.2.1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语法障碍理论

认知—心理手段主要涉及语言运用过程中假定出现的运算,即功能操作过程(如语言生成和理解)中所实施的现时加工,运算严格按心理学术语解说并受到许多认知因素(如注意、记忆和加工容量限制)的制约。该理论的中心是关于心理语言加工的模块结构假设:复杂语言功能(如理解)可以根据一套独立的心理语言子加工或称“模块”的功能来进行描述;每一个模块可进一步表述为两个互相依赖的特征,即模块的运算和进行运算的代码类型(如音位的或句法的)。与每个模块相关联的是一个由其容量限制和所储存代码的类型区分开来的工作区。在此基础上,Caramazza等(1985)为进行语言障碍分析又提出了两个附加的假设——分离假设和透明度假设:前者表示“脑损伤偶尔会导致加工成分(或模块)的全部破坏或选择性破坏,即脑损伤能沿心理语言学上显著的分界线把认知系统分离开来。理想情况下,只有一个单一模块遭到破坏,而其余模块不会波及。”后者是“一个关于病理言语行为与正常认知功能之间关系的复杂推测,具体牵涉到病理言语行为可能以一种相对直接的方式反映未受损加工成分的机能。”它与主张“病理言语行为是未受损加工机制重组的结果”相悖(Caramazza and Berndt 1985)。这里介绍五个基于认知心理语言学视角的语法障碍理论/假说。

2.2.1.1 词汇假说(lexical hypothesis, 又称封闭词类假说)

Bradley等人(1980)和她的同事从实验中发现,正常说话者有一个专门负责封闭词类进出的快速检索程序,这一程序在语法缺失患者身上表现异常。在他们看来,封闭词类经由一条专门的认知路径得到辨识,该路径不具有频度敏感性,也不按“从左到右”的方式运行,这正好与开放词类的认知路径(具有频度敏感性,按“从左到右”的方式运行)形成对立。由于患者的封闭词类路径受损,他们被迫动用开放词类路径去认知封闭类词项。这种无效的路径选择是词汇存取障碍的具体表现,也是导致表达和理解受阻的原因。但是,Gordon和Caramazza(1982)在经过认真分析Bradely的实验结果并重做她的实验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运用非线性递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的情况下,封闭词类和开放词类就词频和认知反应时的关系而言表现相似,因而封闭词类的存取障碍不能说明语法缺失病人的异常现象(Caplan 1997: 292)。

标签:;  ;  ;  ;  

失语症语法障碍的表现与研究&国外失语症语法障碍研究述评(一)_失语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