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基础土方的施工工艺论文_郭维江

浅谈建筑基础土方的施工工艺论文_郭维江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和大规模建筑工程施工的日益增加和提高,土方工程的施工技术已逐步成为当前各个企业和单位关注的重点,更是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和制约因素。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是当前施工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对建筑基础土方施工工艺进行全面分析和有效选择,以保障基础土方施工可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基础土方;施工工艺

引言

近年来,建筑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而在建筑建设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的关注度也开始提升,这就决定了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要相应的提升,才能够有效的满足建筑施工的质量需求。而建筑基础土方施工是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工艺之一,其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要想使得建筑施工的质量能够得以提升,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建筑基础土方施工工艺,来保障建筑基础土方施工的质量,以提升建筑整体施工的质量。

一、建筑基础土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

由于该工程的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容易受气象、地质以及水文等各方面条件因素的影响,同时其工程量也较大,因此,在施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从而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首先应收集和工程施工相关的所有资料,比如工程区域内的气候与地质资料、当地所测量的实际地形图纸、土方施工图纸、工程施工范围内原地下管线埋设资料以及构筑物的竣工图纸等,基于对这些资料信息的了解,使其施工方案更为合理且科学。此外,还应提供对应的水准点以及平面控制点,将其作为工程施工测量放线以及验收所依据的参考资料。

在施工前应将工程项目施工范围内全部障碍物清理干净,比如已建的构筑物、已有的电力设备、道路、地上下管道、树木、通讯以及沟渠等,这些均应在施工前妥善地进行处理。同时还应处理好施工范围内的地表土层,对于工程施工质量会造成影响的各种土层、垃圾、腐殖土、草皮以及大卵石等均应及时进行处理。

在施工范围内进行临时排水设施或者永久性排水设施的设置,在山坡区域,应在比较高位置进行截水沟设置,从而有效避免地面雨水进入到挖填区域范围内。同时,还应进行测量和定位放线,按照规划部门所实际测放的水准点、建筑界线以及街道的控制点等来实施测量与放线,待其所有工作都准备好后,才可实施建筑基础土方工程的施工。此外,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前应将临时施工场地所需的道路修筑好,适当开辟相应的工作面,从而为建筑基础土方工程的施工打好基础。

二、建筑基础土方工程施工工艺

2.1填土压实

(1)碾压法。即通过机械滚轮自身压力作用来将土壤压实,使其能够达到施工所要求的密实度。这种碾压方式所采用的碾压机械主要包括两种,即羊足碾与平碾,其中平碾为一种自行式压路机,该机械设备的动力为内燃机。由于在碾压砂土时,在羊足碾压下其土颗粒就会向周围进行运动,破坏土结构,针对这种情况,在碾压时,事先应该轻碾,接着再实施重碾。此外,在碾压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平碾的速度不可大于2km/ph,而羊足碾则不可大于3km/ph。

(2)振动压实。即在土层的表面上放置相应的振动压实设备,在设备不断压实和振动下,土层中的土颗粒就会产生相应的位移,以此达到一种紧密的状态。这种压实法对于砂性土而言,压实的成效较好,同时其振动的效果也较好。

(3)夯实法。即通过夯锤在下落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力来进行土壤的夯实,压缩土体中存在的这些缝隙,使土粒能够更加紧密地排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用在碎石类、粘性土或者湿陷性黄土的填土地基工程中。

2.2回填土的施工

(1)机械压实。在利用碾压机械设备实施碾压前,应事先用轻型的推土机将其推平,在低速的前提下进行4-5遍的预压,确保其平面保持在平实的状态,先静压接着再振压。在碾压时,要保持好设备行驶的速度,控制好其压实的次数,同时基础管道和压实机械设备间应该隔开一段距离,以免压坏管道或者基础,出现位移现象。填土的厚度通常在25―30cm,碾压的遍数通常为6―8,在实施碾压时,应从其两边至中间这一方向来进行碾压,不可出现漏压。在碾压完后应用推土机来实施表面拉毛土,当然也可采取人工的方式。若其表面较干,可用水将其湿润接着再进行回填,从而确保其上下层的粘结紧密。

(2)人工夯实法。当机械设备不可压实的地方就可采用这种方式,在打夯前应使填土平整,利用打夯机来依次进行夯打,不可留任何的间隙。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3.1 场地积水

在对建筑基础土方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所覆盖的场地面积较大,在进行填土处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进行夯实处理,同时在施工现场的周围也没有设置相应的排水沟渠,这样在降雨时就会使得雨水出现堆积的现象。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需要在进行填土处理的过程中,对现场进行夯实处理,要不断对施工场地进行压实,同时要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适宜的排水系统,并不断对相关的排水系统进行完善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将施工场地中积水进行排出,并要依据雨水天气做好相应的防水工作,从而使得场地积水可以有效排除。而在对场地积水进行排除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明沟排水法

沿场地周围开挖排水沟,再在沟底设集水井与其相连,用水泵直接抽走《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施工场地基础边净距0.4m以外.场地的四角或每隔20-30m应设1个集水井)。

(2)深沟排水法

如果场地面积大、排水量大,为减少大量设置排水沟的复杂性,可在场地外距基础边6-30m开挖1条排水深沟,使场地内的积水通过深沟自流入集水井,用水泵排到施工场地以外沟道内。

3.2填方土出现橡皮土

由于使用了含水量比较大的腐植土以及泥炭土或者粘土、亚粘土等原状±土料回填。打夯以后,基土发生颤动,受压区四周鼓起形成隆起状态土体长时间不稳定。其对应的预防措施为:

(1)现场鉴别,要求回填土料“手握成团、落地开花”。

(2)回填前,不允许基坑内有垃圾、树根等杂物、清除基坑内。积水、淤泥。其对应的治理方法:

1.如果土方量很小,挖掉换土,用2:8或3:7的灰土(雨冬期不宜用灰土,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事故)、砂石进行回填。

2.如果面积大,用干土、石灰、碎砖等吸水材料填人橡皮土内。

结束语:基础土方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对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在具体施工中,要合理选择施工程序,选择合适机械,根据地质条件,遵循施工要求来选择其相应的开挖方式。同时,要搞好工程的组织管理,做好机械表面和运输道路的清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田丰,李旭亮.建筑基础土方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188-189.

[2]蒙文君.浅析建筑基础土方施工工艺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3,(7):377-377,378.

[3]吴玉凤.建筑基础土方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论文作者:郭维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基础土方的施工工艺论文_郭维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