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图书档案管理探析论文_傅丽祯

信息时代的图书档案管理探析论文_傅丽祯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图书馆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现如今整个社会都在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各大行业都在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包括图书从纸质向电子化的转变,处处都是时代在变化的痕迹,也就意味着不能与时俱进就注定会被淘汰。本文主要对信息时代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档案;管理

1 电子信息化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价值

1.1图书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当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协助工作人员完成电子图书档案信息的录入和检索等工作,其中计算机最大的管理优势则在于便捷的检索查找能力,基于其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的特点,检索速度大大超越以往人力检索,且结果更为准确。由此看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是实现管理时效性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手段,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劳动价值。计算机的运用所体现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是人力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计算机技术可作为协助图书档案管理的重要工具,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们对数据库等资源的完善,其可为图书档案管理作出更大贡献。

1.2强化人们提高新型管理意识的重要途径

目前,许多单位都已经开展了图书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管理工作,在应用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电子信息化管理所带来的便利,对简化工作程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从管理意识着手培养新型管理人才也是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推进电子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人们现代化的管理意识以满足管理的需求十分重要。电子信息化管理意识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模式,无论在工作安排以及工作方法中都与以往的管理存在很大区别,工作人员要时刻思考如何利用计算机的分析能力来开展工作、解决问题,使其成为工作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

1.3图书档案管理改革创新的方向

图书档案管理在本质上是信息资讯的管理,而计算机则在处理信息数据中具有强大优势,可为图书档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因此是改革管理方式的主要方向。图书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一方面是图书档案本身的电子化转变,即将其转变成电子文件,另一方面是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即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存贮、分类和检索,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应用的时效性。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是图书档案管理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

2 目前图书档案管理现状

2.1 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制度

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做好的前提。目前许多图书馆都没有一套完善规范的制度,管理工作缺乏主观指导,工作起来往往事倍功半。再则,缺乏规范的约束,工作人员态度敷衍,工作成效不尽人意。

2.2 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的匮乏造成图书资源的匮乏,一个没有书的图书馆还能够称之为图书馆吗?书,才是整个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有了足够数量的书,我们的管理工作才更加能体现出其根本意义,缺乏足够的书源,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是极其不利的。

2.3 没能与时俱进引进信息技术

时代在前进,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信息化已经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许许多多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却滞留在20世纪80年代。比如手工登记、账本式的目录…似乎忘了扫描与数据库这些先进的信息录入存储技术…导致工作频频失误,发展走上囧途。

2.4 部分借阅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借阅者的素质不高,也是目前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得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素质不高导致很多问题:比如随意摆放的问题、据为己有问题、损书毁书问题,这些原本不该有的问题,也是阻挠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

3 完善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3.1 提供专项的资金技术支持

为了有效促进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就要提供专项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此有效改善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环境。首先,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引进大量先进的计算机,扫描仪以及打印机等相关的档案管理技术设备,为电子档案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满足大量复杂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服务手段和使用效率,以此推进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另外,图书馆应建设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档案信息的网络安全建设,注重对机密性较高档案文件的安全保护,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来擅自修改和盗取图书馆的档案信息,提高图书馆数字档案信息化安全水平。

3.2 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现代化的图书馆应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可以依照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有效规范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首先,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应该随实际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保证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规范有序的开展,有效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档案管理问题,从而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另外,图书馆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自觉遵守相应的制度规定,规范操作档案信息的存储、修改等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制度的震慑力,提高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果。

3.3创新性的工作方法

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要进一步转变以往纸质文件形式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采取创新性的档案管理工作方法。首先,图书馆要加强对各类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加工,档案机构在收集档案信息中,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拓宽查档方法,也要将图书馆的档案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科学规范整理。另外,图书馆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更符合实际服务需求的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主动创新性,强化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促进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能力的提高。

3.4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培训

加强对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在信息化方面专业知识和技术,职业素养等综合培训,使得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可以保质保量,高效率的完成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首先,图书馆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招聘门槛,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能够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可以认真负责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另外,图书馆要不断加强对在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懂得应用数据库等基本档案管理知识,并且可以熟练应用计算机等档案管理相关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综合能力。同时,图书馆要提高工作人员档案管理的职业素养,使其在工作中能给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化管理是图书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人们提高新型管理理念的手段,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开拓新的途径,可更大范围的实现图书档案管理的改革工作,让其更加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日后工作中,我们要从新型管理理念出发,积极推行电子管理,构建更加完善的图书档案管理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协助人们更加高效的完成重要的日常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星春.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集中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04):175.

[2]李凤强.图书档案信息资源共建模式研究[J].山西档案,2017(01):91-93.

[3]缪瑞生.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档案天地,2017(01):39-42.

[4]李大志.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浅析[J].知音励志,2016(24):299.

论文作者:傅丽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信息时代的图书档案管理探析论文_傅丽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