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血清心肌酶谱的相关性探析论文_袁进

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血清心肌酶谱的相关性探析论文_袁进

袁进

(湖北省当阳市人民医院 湖北 当阳 444100)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血清心肌酶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所治疗的42例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分别于观察组的轻与重型脑炎、急性与恢复期、采用丙种球蛋白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心肌酶谱的高低。结果: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心肌酶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息息相关,病情严重则心肌酶水平较高,病情得以恢复则心肌酶出现下降;丙种球蛋白对心肌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缓减患儿的病情直至痊愈。结论:心肌酶活性可以作为研究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的指标,而丙种球蛋白可以降低心肌酶的活性,从而使得病毒性脑炎患者得以康复,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血清心肌酶谱;病毒性脑炎;婴幼儿;丙种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018-02

病毒性脑炎也被叫做病脑,在小儿神经系统内较为常见,少数患者在神经系统外也具有临床表现。目前,婴幼儿患者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死亡率比较高,纵使存活的患者仍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使得小儿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下降,给幼儿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压力与精神压力。为了研究患儿病毒性脑炎与血清心肌酶的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本研究是对我院2013年2月至12月所接受治疗的42例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实验的所有儿童,男43例,女41例;3~6岁22例,6~10,岁35例,10~14岁27例,平均年龄为9.25±0.25岁;其中对照组的儿童心电图与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表现,42例观察组病例在住院之前的发病时间平均<3d,病例全部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对观察组的病患体检之后,有22例轻型脑炎,20例重型脑炎。再对重型脑炎随机分为丙种球蛋白组10例,常规治疗组10例。从而展开特别治疗与常规治疗。由于观察组与实验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Olympus 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观察组住院一周的心电、肌酶谱,以及一周以后的指标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指标

治疗效果指标有:①治愈:经过1周的治疗,婴幼儿意识清醒、高烧退去、不再头疼、没有出现惊厥、神经系统损伤完全恢复;②好转:一定时间的治疗之后,患儿的意识清醒、不再头痛与惊厥、神经系统方面还未完全好转;③无效:半个月的治疗之后,患者仍是高烧不退、意识模糊、无任何好转迹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统计软件对数据的分析,观察组的急性与恢复期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表明病毒性脑炎期不仅损害脑细胞,而且对心肌也存在伤害;重型组与轻型脑炎相比,心肌酶活性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的心肌酶活性明显高于恢复期丙种球蛋白组,治疗效果差于丙种球蛋白组。具体如表1:

表1 常规组与丙种球蛋白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n 治愈(%)好转(%)无效(%)有效率(%)

丙种球蛋白105(50%)4(40%) 1(10%) 9(90%)

常规组 103(30%)3(30%) 4(40%) 6(60%)

3.讨论

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病情有轻重不等,严重型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儿科神经系统比较常见病症,目前也是儿科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

小儿病毒性脑炎往往是由虫媒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传染病病毒所导致,脑膜炎被不同病毒所感染会使患儿在不同的季节引发疾病。比如说呼吸病毒感染多出现在春季,肠道病毒感染往往在夏季,人与携带病毒的蚊虫传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等都具有季节性。

辅助病毒性脑炎治疗的主要方式有降低颅内压、抢救循环衰竭、止惊、改善脑微循环、降温、抢救呼吸等,在急性期也可以静脉滴入地塞米松。在本实验的研究中,经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实验数据记录与对比分析,得出可以根据心肌酶的活性水平确定小儿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而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也有着积极地作用。由于小儿病毒性脑炎会伴随着心肌酶的活性增加,心肌酶的活性随着病情严重而不断地提高,而丙种球蛋白对心肌酶的活性具有阻碍作用,即可以抑制心肌酶的活跃,从而减缓小儿患者的病情,加快病毒性脑炎的恢复与治愈。本文就丙种球蛋白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丙种球蛋白组的治愈和好转率远远高于常规组,无效例数小于常规组;充分说明了丙种球蛋白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有着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婴幼儿病毒性脑炎的研究分析得出,心肌酶活性是诊断小儿患者病脑的严重与否的重要指标,而丙种球蛋白可以对心肌酶的活性产生作用,有助减低心肌酶的活性,从而帮助病脑患者的治疗与痊愈,是临床医学上的一大突破,值得被广泛用运。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王禹,邓范艳,孟庆云.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56(10):438-441.

[2] 刘振玲,杜华,江乡,小芳.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活性对比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2,78(12):318-321.

论文作者:袁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7

标签:;  ;  ;  ;  ;  ;  ;  ;  

小儿病毒性脑炎与血清心肌酶谱的相关性探析论文_袁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