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部 河南 郑州 450000)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单纯调强放射治疗或者结合化疗对局部区域晚期喉癌的疗效和相关毒副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局部区域晚期喉癌患者,其中78例患者采用单纯调强放射治疗,作为对照组,78例患者联合使用结合化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21%,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放射结合化疗对局部区域晚期喉癌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值得使用。
【关键词】 局部区域晚期喉癌;放射治疗;化疗;毒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095-02
喉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恶性肿瘤,于头颈部器官中发病,可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其中继发性喉癌是由于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喉部致癌,临床发生率低[1]。原发性喉癌是指在喉部发生肿瘤病变,其中以鳞状细胞癌发生占据多数。喉癌患者代表性临床症状有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等[2]。病情逐渐发展至晚期,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吞咽障碍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若未及时予以有效干预,患者逐渐丧失发音功能,出现呼吸抑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4]。随着大气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几年来,我国喉癌发病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人们生活质量降低。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化疗、放疗对其进行治疗。本文主要探讨单纯调强放射治疗或者结合化疗对局部区域晚期喉癌的疗效和相关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局部区域晚期喉癌患者,其中78例患者采用单纯调强放射治疗,作为对照组,78例患者联合使用结合化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6.17±5.62)岁。观察组78例,男38例,女40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5.91±5.4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局部区域晚期喉癌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患者;不存在其他部位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不存在精神异常无法正常沟通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咽喉部、颈部瘤床区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具体为: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放置于体侧,保持头颈肩面稳定,沿中耳孔水平至锁骨下区域方向,进行CT机扫描,层厚为3~5毫米。将显示图像传递至计算机中完成三维重建工作,参考每位患者实际检测图像,描绘出肿瘤靶区及周围涉及器官。使用直线加速器对其进行外照射,每次1.8~2.2Gy,每周5次。对于咽喉部原发性病灶区,调整照射剂量为66~70Gy,对于颈部阳性淋巴结照射剂量调整为60~70Gy。在放疗过程中同步化疗,维持2周,在放疗结束后继续给予化疗,维持两星期。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化疗,具体为:将25mg/m2顺铂与500毫升的5%葡萄糖溶液混合摇匀,实施静脉滴注,将D1-3与75mg/m2多西他赛混合于250毫升0.9%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在化疗期间,同时为患者提供地塞米松、异丙嗪、西米替丁等药物,口服,预防过敏反应。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电子喉镜、颈部MR、腹部超声检测结果,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疗效标准[5]进行判定:完全缓解:接受治疗后患者病灶基本完全消失,且能顾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取病灶两个最大直径,其乘积减少幅度超过50%,且能够维持4周;病变进展:取病灶两个最大直径,乘积减少幅度在25%~50%范围内,或者患者产生新的病灶,且病灶两个最大直径乘积超过25%;病变稳定:患者病情进展情况于部分缓解以及疾病进展之间。(2)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常见毒性反应有急性胃肠道反应、急性放射性黏膜反应、骨髓抑制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的描述方式为“x-±s”,两样本计量资料的检验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卡方检验,均将P<0.05记为差异有显著性的前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3.讨论
临床喉癌中晚期喉癌占据多数,据报道国内晚期喉癌占比36%~82%,国内喉癌占比74%~83%[6],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认为可能与长时间酗酒抽烟、空气污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中也不排除特殊职业性质的影响。临床对于局部晚期喉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放射治疗、化疗、生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也可以联合使用以上治疗方式,进一步帮助患者提高近5年生存质量。经大量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喉癌对于放疗较为敏感,该方式能够尽可能保留患者喉部正常结构[7],并维持其正常发音功能,但后期易复发,患者需要切除半喉以及全喉进行第二次治疗,延长住院治疗时间,患者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退化,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预后不佳。本文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表明采用单纯调强放射治疗导致患者需要反复治疗,对喉部结构造成破坏,极易不良反应。在放疗基础上结合化疗,抑制局部肿瘤发展趋势,有效保持声带发声功能,提高喉部保留率,使患者能够使用正常生活[8]。其中使用药物多西他赛属于一种细胞周期特性药物,能够为微管聚合创造良好前提条件,对其解聚过程产生抑制作用,通过静脉供药方式将该药物直接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的M期以及G2晚期,该阶段放射敏感性相对较高,能够实现延缓细胞周期目的,同时对纺锤丝以及纺锤体形成产生抑制作用,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无法顺利进行,进而彻底阻断肿瘤的合成过程。近几年来,放化疗结合方式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获得普遍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9]。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8.21%,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结合化疗治疗方式能够对调强放疗治疗结果产生巩固与优化作用,改善患者病灶组织恢复情况,维持完整发声组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毒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2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82%(P<0.05)。说明结合化疗治疗方式具有一定毒性以及不良反应,但这些反应经临床分析均能够通过对症治疗获得有效缓解,且患者耐受性好,且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采用调强放疗结合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喉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减小病灶组织,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谢福川.局部晚期喉癌调强放疗联合TP方案同期化疗的疗效分析[N].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1):78-80.
[2]李坊铭,林剑毅,程霞.局部中晚期喉癌术后调强放疗近期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9):1475-1478.
[3]解传滨,徐寿平,葛瑞刚,等.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容积旋转调强与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6,22(1):120-123.
[4]舒诚荣,曹爱玲,张峰,等.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序贯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喉癌的疗效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14(6):448-450.
[5]丁婕,戴旭,孟宪运,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9):1150-1152.
[6]张霞,刘志标,鲁光平,等.局部晚期喉癌诱导化疗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疗效[J].江苏医药,2015,41(7):811-812.
[7]舒诚荣.多西他赛和顺铂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喉癌的疗效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6):448-450.
[8]孙晓革,宝莹娜,刘秀兰.39例喉癌术后复发调强放射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30-31.
[9]张肖肖,张帆.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术后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3):295-296.
论文作者:黄晨旭1,王红波2,翟素娜3,尚小平3,郭跃信1(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患者论文; 晚期论文; 喉癌论文; 疗效论文; 局部论文; 病灶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