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 410600
【摘 要】目的:探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胸外重症手术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呼吸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记录所有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监护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呼吸道护理工作中,能够缩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监护时间,对于降低胸外重症患者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胸外重症;呼吸功能;护理方案
由于胸外重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各个器官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胸外重症手术时具有较高的风险,并且在治疗完成后,可能也容易出现呼吸道或心肺功能障碍的情况[1]。如果不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就容易引发气道损伤,甚至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胸外重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胸外重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6例患者;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为36-68岁,平均年龄为(52.1±8.6)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为35-65岁,平均年龄为(51.9±7.4)岁。所有患者均不患有其他全身器质性疾病和手术禁忌症。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叩背和翻身等,做好常规气道护理,帮助患者将气道内分泌物排出。
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处理。
首先来说,护理人员应当保持患者的呼吸道湿润,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在对患者进行吸氧的同时,可以给予无菌蒸馏水,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道加湿,促进患者的深部痰液排出,如果患者的痰液过于粘稠,无法排出,可以给予相应的物化,具体用药应当按照医嘱执行。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呼吸功能锻炼,进行腹式呼吸,增加患者的血液含氧量,使患者的肺泡得到充分扩张,再将气体慢慢呼出,保证肺泡的通气量。必要时也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上肢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配合呼吸,使患者的呼吸功能随着上肢训练的强度和时间逐渐增强。
护理人员还应当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并在日常生活和住院过程中积极预防,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培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依从性更高。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平均监护时间记录,所有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肺不张、气胸、VAP。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监护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平均监护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
3讨论
胸外重症是一种临床医学上十分常见的重症病症,其发病率大约在7‰-8‰左右[3]。由于胸外重症患者的各个器官功能均会在胸外症状的影响下,导致功能缺失或衰竭,所以多伴有肺功能异常的情况,对于这类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及开胸手术后,肺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所以在进行术后呼吸机的使用时,也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4]。所以在进行术后护理时,应当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护理和进行管理,才能保证手术效果,避免由于术后并发症而导致患者死亡[5]。在本次试验中,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监护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主要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呼吸道护理工作中,能够缩短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监护时间,对于降低胸外重症患者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荀昭君.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64+73.
[2]李林倩.循证护理模式在胸外重症患者中的可行性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6):137.
[3]耿春梅.护理干预在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7,35(02):137-139.
[4]刘青,彭林敏.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01):157-158.
[5]徐雪峰.综合护理管理在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190-192.
论文作者:陈俊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实验组论文; 重症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时间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