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燕 裴 娜
(英山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摘 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行根治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术后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并发症护理及辽院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22例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复发3例。结论:加强乳腺癌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356-02
Study on nursing care of radical operation of breast cancer after operation
Guo Haiyan
a department of the Yingshan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reast cance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nursing method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150 patients underwent radic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carry on the nursing after operation,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psychological nursing, basic nursing,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nursing of the complications and Liaoning institute. Results: no operation death case in all patients, 22 cases of complications,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were cured; 3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half year relapse.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cal surgery postoperative nursing is very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breast cancer; radical resection; clinical nursing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影响妇女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乳腺癌有治疗通常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细致、有效的临床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15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124例,右侧26例;经病理证实其中118例为腺癌,余者32例为单纯癌;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
2 结果
15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2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11例皮下积液,4例患肢轻度肿胀,7例切口部分皮瓣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半年,3例复发。
3 护理方法
3.1 心理护理
对于女性而言,乳房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器官,患者失去乳房后不仅会产生普通恶性肿瘤患者具有的心理我担,还可能对婚姻、恋爱、家庭等产生严重影响。乳腺癌不仅会增加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患者患病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产生恐惧、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做好疾病知识宣教
患者会对乳腺癌产生恐惧心理,很大程度是是由于其对该类疾病缺乏了解,因此要向患者多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根治术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简单、清楚的介绍,由于根治术需要切除乳房,可为患者提供弥补乳房缺陷的方法;而化疗会导致脱发,告知患者可通过佩戴假发,等头发长出来后即可恢复之前的样貌等,尽量满足女性患者的爱美之心,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其心理变化,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尽量进行换位思考,以最大程度上理解患者的感受;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与其共同分析产生焦虑、痛苦心理的原因,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为其排解心理压力;鼓励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并为其提供一个舒适、宽松的治疗环境。
3.1.3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患者而言,家人及朋友的良好支持对其是一种保护性因素,因此要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指导其配偶及时了解对方的心理反应,夫妻之间以诚相待,使其了解到,患者尽管失去一侧乳房,但是与失去生命相比,前者的代价相对更小;如患者无配偶,则要求其亲属、朋友尽量多加陪伴,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与情感支持。
3.2 基础护理
患者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并抬高患侧上肢;间隔半个小时巡房1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间隔1h巡视1次;给予常规吸氧及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胸带加压包扎则要观察肢体远端的供血情况,如包扎太紧可能导致脉搏扪不清、皮肤发绀、皮温低等现象,此时要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以使皮瓣或所植皮片与胸壁紧贴为宜。如患者因胸部加压包扎而感到呼吸不畅,则可指导其采用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以缓解胸部压力。加强切口护理,术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腋窝,并且沙袋压迫切口6h,以消灭死腔;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是否有渗血、渗液等现象,注意患侧上肢指甲端甲床的颜色及温度是否有异,肢体是否发生肿胀等,以防止患肢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鼓励患者尽量取健侧卧位,可有效防止皮瓣受压坏死;如切口敷料未渗出渗透物,则可适当延迟首次换药时间,以免揭起皮瓣。
3.3 患肢功能锻炼
患者术后由于插有与负压引流器相连的引流管,因此返回病室需卧床休息,此时肢体的功能锻炼主要针对手部、腕部及肘关节,保持患侧肢体内收、抬高,并做伸指、握拳、屈腕、屈肘等动作,可起到促进患侧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缓解淋巴水肿。拔除皮瓣下负压引流器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由于此时切口处尚未形成瘢痕组织,因此可进行肩关节的锻炼,以促使三角肌、斜方肌、背阔肌等尽快恢复功能。具体锻炼方法如下:术后3-4d可坐起进行屈肘运动;术后5d后即可将胸带解除,进行手掌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部的动作;术后10d可拆除缝线,此时可进行抬高患侧上肢的训练,屈曲肘关节并尽量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术后14d即可进行患侧手掌置于颈后的练习,逐渐抬高患侧上肢,直至患侧手掌可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为止。此外,还可进行扶墙锻炼。
3.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常见并发症包括患侧上肢水肿、皮瓣积液及皮瓣坏死等,本研究共出现22例并发症,其中皮下积液11例,多发生于胸壁皮瓣膜后侧或腋下,主要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结扎线头脱落、敷料加压包扎过松、引流不畅等多种原因所致,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畅通,特别是术后48h以内,要观察负压的有效性;可自上而下双手交替捏挤引流管,发现堵塞后及时冲洗;如发生皮下积液可反复穿刺抽液,并延迟拔管时间。上肢肿胀主要是由于腋窝淋巴结清扫及静脉结扎所致,此时需要建立侧支循环促进恢复中,嘱患者掻患肢,并进行适度按摩,或应用利尿剂减轻淋巴水肿;还有可能是由于腋窝绷带包扎过紧,导致淋巴液及静脉回流受阻,针对这种情况解除压力即可。此外,需要注意不可在患肢上进行相关操作,患肢不可负重、不可使用强力洗涤剂、不戴手表或首饰等。皮瓣坏死多是由于皮瓣设计太紧、缝合时有张力,或皮瓣太薄出现血运障碍等,早期要密切观察敷料渗出物的量、性质、皮瓣的颜色及温度,发生皮瓣坏死后可加强换药,并采用红外线或激光局部照射进行治疗。
3.5 出院指导
出院后嘱患者进行持续的功能锻炼,以免出现疤痕挛缩;患肢不得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定期复查血象;勿长时间使用患侧手臂,做家务时也要注意保护患肢,以免患肢出现皮肤感染;日常衣着保持宽松、舒适,不紧勒臂部及腕部;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娱乐活动;5年内不得妊娠,定期复查血象;定期进行乳房自查自检,健侧或患侧如扣及包块,则要及时就诊。
总之,本研究针对150例乳腺癌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患肢健康训练及并发症的护理,增强了患者面对现实、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6.
[2]张德辽,李雪梅,刘成霞.循证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 21(4A):877-879.
[3]张海燕,Tatsan A.乳腺癌病人家庭支持和自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14(4):195-196.
[4]马淑红.乳腺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3,6(12C):3337.
[5]王金珂.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4(5):129-130.
[6]张亚花.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护理31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1(10):72.
论文作者:郭海燕,裴娜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患者论文; 乳腺癌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上肢论文; 切口论文; 心理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