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旭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0037
摘要: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到发展至今,建筑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作为家,抵御外来侵略者,还是作为办公或其他用途,建筑的形态和方式都在不断变化着。而随着广受关注的能源紧缺、环境破坏等问题,生态理论变得更加为人熟知,在建筑设计中也常常用到。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应用策略
1.前言
建筑设计从古至今都是一项值得传承发展的文明,因为无论哪个时代,建筑都是必不可少的,且不说人人都想有个安身之所,遮风挡雨,其他办公娱乐的场所都会有固定的区域划分,不能全放在一片露天场地吧,而且不同用途的建筑都有不同特色,如何设计就得靠设计人员的创新了。而为了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号召,建筑的发展也应该可持续,那么就该生态建筑理论出马了。
2.生态建筑
2.1定义
生态建筑,可以说是一种可以看做生态系统的建筑。其本质就是让一定数量的人住在一个大建筑中,然后组织设计该建筑内外的各种物质因素,使得各种物质、能源都能在这个建筑里可循环地有序转化,最终制造出一个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生态平衡的环境。
2.2特点
所谓生态建筑其实就是人、自然、建筑三者间的和谐统一。所以其特点有二,其一该建筑要是符合人类需求,其二该建筑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准则,降低对自然的不利因素。
其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是生态建筑理论的最好的实践,能更强地表现生态建筑的地域性。具体表现为:一是生态建筑与地理、气候因素等自然因素相适应;二是生态建筑与人文、历史等抽象因素的和谐统一,因为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2.3设计准则
生态建筑涉及范围很广,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工程。生态建筑不是一朝一夕的的事,不是靠着几个建筑设计师、工匠、木匠把建筑物建造处来就好了,它是要靠整个社会的参与才能实现,它需要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来重新界定人类和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它也是以社会与自然的平衡为基础来发展的。
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即要处理好人、自然、建筑三者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要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可以舒适生活的环境,这里就得通过合理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多用可再生资源,少用甚至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减少排放废气、废水等,减少噪音污染等。
因为生态建筑要兼顾人与自然两大方面与建筑的和谐关系,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结构、园林、物理、数学等多个方面的相互配合。这里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发挥领导作用,以生态化的理念从生态建筑的整体上来构思设计,分配工作。建筑设计师不仅要在关注人类自身发展,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坚持整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当地的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求取当前利益。
2.4生态技术
主要运用“适宜技术”,即将现代的具有一定普遍性、适宜性生态技术根据当地的环境特色应用到普通的建筑设计中去。通常有三种方法:一个就是改造传统技术,另一个就是对现代技术进行改革调整来满足生态性需要,还有一个就是研究开发出新技术,来直接效力于适宜技术。
3.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中要考虑的因素
3.1自然环境
生态建筑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所以要想建立起自然与建筑之间的良性循环,就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对自然环境污染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技术环境
科学高效的建筑技术是任何建筑的前提条件。不论是从自然环境中生态化取材,还是对材料的加工处理,也不论是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最后废弃物的排放和再生利用,都依赖于科学高效的建筑技术。
3.3经济环境
经济因素也是生态建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即使有了生态建筑的理论框架,没有经济支持来实现生态化。
3.4人文环境
生态建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那么在生态建筑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人文环境,要在建设过程中就要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使得生态建筑因为人的生存而变得更有灵性,同时也有效地弘扬了本土文化。
3.5社会环境
建筑业的一大特点就是高能耗高污染,因此发展生态建筑就很好了弥补了这个缺陷,把建筑学与生态学、经济学、美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生态建筑不仅仅是单一的建筑,二是一个复杂的大工程。只有把生态学理论贯穿到整个建筑过程中,生态建筑才能实现。
4.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策略
4.1材料方面
主要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要合理选取并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因为当地的建筑材料是生态建筑的主体,是弘扬当地文化的载体,很可能成为该建筑的特色。
4.2构造方面
为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利用不同的材料组合构造出不同的建筑框架都会给生态建筑带来不一样的影响。目前在设计中有两种方法:一是分离承重体系和围合体系,用复合立面解决西晒问题,二是细节推敲,根据自然环境的特色从细节出发获得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双赢。
4.3空间布局方面
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城市的热岛效应越发严重,绿色逐渐被人们所淡忘。那么要想让绿色重回人们的视野生活,有以下几个实际应用过的方法。
4.3.1垂直绿化
简单点说,就是利用建筑物中无用的公共空间,让其与外界直接相连,然后在公共空间里种植绿色植物,并在整个建筑物表面布置金属网用来种植藤蔓。这样不仅能避免阳光直射建筑物,还能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蒸发吸热,同时还能美化建筑物,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可以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4.3.2积极利用坡台地
也就是利用场地的高低差距,局部架空,将地下车库等做成下沉的空间,通过内外空间的渗透产生自然通风环境,加强建筑物底部的空气流通,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表层温度,同时也减少了机械通风和照明的能耗。
4.4景观方面
目前有很多建筑都只考虑美学方面来配置景观,比如花巨资种植不适宜本土环境生长的植物,导致存活率低,后期维护费用高,再比如引进本土没有的植物,导致没有天敌的新物种泛滥成灾,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所以在生态建筑的植物景观配置环节,要注重生态学因素,再来兼顾美学因素,合理配置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形成和谐共生的生态建筑。还有一点,从古至今的人们都喜欢择水而居。而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今天,生态建筑的设计中就要考虑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等。
4.5能源方面
能源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在生态建筑方面,低能耗就是设计的重点之一,像如今逐渐发展起来的绿色建筑、低碳建筑都是低能耗建筑。于是解决高能耗的措施应运而生,比如太阳能屋面、沼气发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都被广泛运用于生态建筑设计中。
参考文献:
[1]刘江华. 探索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40):53-54.
[2]赵宋昌. 建筑设计中生态理论的应用[J]. 福建建材,2015,(12):26-27.
[3]杨晓敏. 生态建筑理论及住宅设计[J]. 建设科技,2014,(11):80-81.
论文作者:谢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理论论文; 自然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