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_唐曼娟

株洲市荷塘区茨菇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属参与模式,研究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70例糖尿病病人和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提供健康教育干预,分别统计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轻度、参与管理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评分情况,分析存在相关性。结果 1)评分情况:家属参与、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正确服药等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均<0.05);2)相关性:家属参与程度越高,越能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r=0.42,P=0.008);家属对糖尿病越了解,其参与积极性则越高(r=0.68,P=0.001)。结论 通过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可充分激发家属的参与积极性,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提升达标率。

关键词:家属参与;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

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9.7%,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比90%)。糖尿病治疗,重点在于引导患者实现自我管理,完成血糖控制、血脂等代谢指标,避免出现各类并发症[1]。我中心对80例糖尿病患者家属展开了调查,现将结果归纳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70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均源自我中心2013年1月-2014年2月,随机将其分成家属参与组和自我管理组,各35例。入选条件:1)家属,与患者生活时间≥1年;未存在重度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正常。2)患者,与1999年WHO对2型糖尿病所给出的诊断标准相符,空腹血糖在7.0 mmol/L(126 mg/dl)以上(或)随机血糖超过11.1 mmol/L(200mg/dl);未见重度精神疾病,且认知清晰。

1.2 干预方法

对两组分别开展同质培训,并对所有调查成员开展糖尿病专题讲座,1月/次,内容涉及:1)糖尿病常识;2)饮食治疗的价值;3)运动治疗的作用和基本方案;4)药物选择;5)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6)自我管理和血糖监测等。

1.3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以家属了解和参与糖尿病管理情况为主;另一部分则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为主。若受调查者存在视力等障碍,可由研究者代填。此次问卷共发放70份,问卷回收数量70份;有效问卷68份,回收率100.00%,有效率 97.14%。

1.2.1 家属基本情况   表现为年龄、性别、和患者之间关系、文化水平等。

1.2.2 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  由我中心专家咨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分为: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辨别和处理低血糖、药物治疗、常见并发症、血糖监测等方面,共计条目30个。1分表示“知道”,0分表示“不知道”,共0-30分;良好:≥24分,中等:18-23分,差:≤17分。

1.2.3 疾病管理行为参与  由我中心专家咨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分为:督促患者控制饮食、科学运动、预防低血糖、遵医嘱药以及定期监测等,共计条目18个。0分:“从不”,1分:“有时”;2分:“经常”,共0-36分;良好:≥29分,中等:21-28分,差:≤20分。

1.2.4 患者基本情况  表现为年龄、文化水平、性别以及治疗方案等。

1.2.5 自我管理行为[2] 参考美国Toobert制定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修订版)由我中心研究组加以修改,量表内容分成控制饮食、监测血糖、合理运动以及足部护理等11个条目,计0-7分。良好:≥5.6分,中等:4.2-5.5分,差:≤4.1分。

1.3 统计学处理

录入和处理工具:SPSS14.0软件包;并用X±S描述计量数据;P<0.05,表明有统计学差别。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70例家属,年龄(54.08±15.01)岁;男女分别为33、37例;文化水平:小学、中学和大学水平分别为7、35和28例。70例患者,年龄(65.28±12.21)岁;男女分别为36、34例;文化水平:小学、中学和大学水平分别为14、40和16例。治疗方式:非药物、药物分别为7、40例(10.00%、57.14%);药物+胰岛素注射治疗者25例(33.86%)。

2.2 各项目评分情况

2.3 各项目间相关性

家属参与程度越高,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促进作用越明显(r=0.42,P=0.008);;家属糖尿病知识评分和参与行为呈明显正相关(r=0.69,P=0.001)。

3 讨论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亚太地区宣言》,团队特别是家庭单位应积极参与和支持糖尿病管理,努力让患者养成科学的自我管理行为。“知-信-行”理论认为,知识增加有助于行为转变[3]。研究发现,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他们参与管理行为评分呈正比例(r=0.68,P=0.001);表明增加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能促进其参与疾病管理,并有效监督和支持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本调查表明,70例家属糖尿病知识、参与管理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家属对糖尿病适当运动、遵医嘱药和并发症预防等知识掌握较好;其对糖尿病的影响和控制原则有全面了解。为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高度关注患者的饮食、服药情况。

综上所述,家属充分参与的糖尿病教育模式,能够让患者和家属均接受全新的糖尿病治疗、管理理念,相互督促和调节,适时转变对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群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因子,将治疗观念提升到行为上,将健康教育落实到知、信、行实践,最终转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在家属情感、行为和信念的支撑下,糖尿病患者将树立更强的信心,更依从治疗,从而获取更高的达标率。

参考文献:

[1]于平平,肖湘成,唐韬,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32)

[2]李莉,李英华,聂雪琼,等.我国6省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4(01)

[3]王晓华,窦靖,程海静.老年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03)

论文作者:唐曼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  ;  ;  ;  ;  ;  ;  ;  

家属参与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_唐曼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