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也使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相关部门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在公路工程路面铺设的过程中,沥青路面是最常见的铺设方式之一。在本文中,首先对沥青路面施工特点及其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加之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公路工程越来越多,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施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沥青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路面铺设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安全性高的特点。因此,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区域的特点,分析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采取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现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2.沥青路面施工特点和常见问题
2.1沥青路面施工特点
沥青路面施工的状况相对比较复杂,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针对不同的施工材料进行灵活应用,使得各个地区的施工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例如在地质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可以选择混凝土沥青混合路面,因为混凝土具有很强的承载力和坚固性,能够避免路面在受到大型汽车碾压时出现损害或塌陷,而且能够有效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而这些都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对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勘察,才能选择出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法,然后按照既定的施工计划开展施工作业,遵循沥青路面施工特点,发挥因地制宜的作用。
2.2沥青路面施工常见问题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常见的问题包括变形、裂缝,变形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前期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沥青材料配合比不科学,车流量大时就会造成路面变形;裂缝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温度变化、荷载量太大、排水能力较弱等因素,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沥青混合料配比
沥青混合料是公路工程施工的主要原料,混合料的配比是关键。为了保证混合料的配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选择恰当的搅拌工艺,控制好混合料的搅拌温度、搅拌时间和加热温度,通过抽样试验,验证混合料的设计配比和压实性能,并把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把拌和机调整到最佳稳定状态,运用抽提和马歇尔试验,将取样的实验结果与马歇尔设计指标对照,判断混合料的配比是否符合要求。
3.2摊铺技术
摊铺是沥青公路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要先预设摊铺宽度、压实厚度等,一般把摊铺机的速度预设为2~6m/min,摊铺需要均匀缓慢进行。交叉口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混合料的更换或采用人工方式找补,如摊铺质量不达标,应重新进行摊铺。对摊铺机的要求是钢丝必须扭绕式的,钢丝直径在6mm以内,拉力要超过800N,每个钢丝支架的间隔是5m,在摊铺后才能实施辗压施工。
3.3辗压施工
碾压施工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压实机的力度、碾压次数与速度是碾压机的关键技术,碾压速度越快,碾压次数越多,影响碾压质量。因此,要有统筹观念,合理控制碾压速度和压实质量,要把压实速度控制在2~4km,为佳。初压、复压、终压,要标记明确,规避重压、漏压的发生,对完成辗压的路段,压路机应停止振动,变道后缓慢前行,防止因压路机造成对已压沥青路面的破坏,进而使沥青路面的质量得到保障。复压时路面温度需高于100℃,保证面层的平整度与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接缝施工
横纵向施工缝是沥青路面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对于纵向施工缝,一般运用两台摊铺机同时工作,具体程序是:在压实过程中要在已摊铺的混合料中预留10~20cm的位置,形成5~10cm的摊铺重叠层,然后再通过热接缝方法进行跨接辗压,把缝隙消除。采用平接缝处理横向施工缝,先清除接缝附近的粉尘,在摊铺时需适当增加沥青,辗压时,选用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技术要点是从跨缝位置开始,逐渐向新铺层面压实,提高裂缝的处理效果。
4.质量控制措施
4.1加强原材料管理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多种原材料,如沥青、砂石、石屑、矿粉等,原材料的质量是路面施工质量的物资基础,因此应从选购、存放、检验、领取等多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市场的原材料供需状况,选择有国家质检标识的正规厂家产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根据不同材料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保证安全和质量。材料的存放很关键,一旦存放不当,就会发生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材料和资金的浪费,根据材料特点和性能分装分放。对于运进的原材料要进行核对,包括型号、数量、规格等,并做好试验和抽样检测,严禁劣质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材料的领取要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填好各种单据,技术人员领取原材料时要和设计要求进行比对,保证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是合规的。
4.2做好设备检测
设备是沥青公路施工的工具,做好设备检测是施工质量和效率的良好保障。检验机械设备性能以及运行情况,保障配件的齐全性,使其能正常工作。通过施工前的设备检测可以排除故障,减少和避免因设备故障在施工中浪费时间,影响施工进度,造成资金浪费。做好设备检测还可以起到排除安全隐患的作用,在施工中如果设备故障无法控制,可能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可见设备检测是人本精神的体现。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加强日常维护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设备维修以及购买新设备的资金投入,节约了成本。
4.3加强对施工节点的质量检测
沥青路面的施工并不是整体性的,而是分为多个阶段、多个节点,因此,在每个节点施工完成之后,监理人员要针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评定,主要检测的内容包括沥青混合材料的温度、原材料质量以及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等,一旦发现不符合施工要求或技术规范的情况,一定要探究其不合格的根本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这些已经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好不合格的施工路段,避免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4.4恰当选择养护方式,做好日常养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路沥青路面也是如此。路面会随使用的时限而发生质量变化,因此路面的养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根据路面的载重、地域等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养护方式。例如,对于基层机构的公路沥青路面产生的裂缝可采用面层自粘贴缝带、沥青复原剂CAP修补;对一些小型裂缝可以运用稀浆封顶,这种养护方式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效果显著。此外,在沥青表面喷洒很薄的一层乳化沥青能够起到防渗及保护作用。沥青路面的养护需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路面的施工质量管理,对所管辖路段的沥青路面质量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和检测,切实做好沥青路面的日常养护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把预防性养护技术和路面施工过程相结合,降低隐患发生的几率,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5.结语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阶段,施工人员要采用各种技术手段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建成后的沥青路面不出现开裂或其他不良现象,从源头上解决质量问题,这比使用之后再修补更有效,运用正确的施工技术并进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殷维,马建华.浅谈沥青公路路面试验检测技术[J].科技展望,2016(23):30.
[2]程千.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8(22):169-170.
[3]孔启忠.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J].广东建材,2015(05):30-31.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沥青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