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规律论文_王光华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规律论文_王光华

湖南省武冈市安乐中学 422400

摘 要:跟前些年那种过于单调、沉闷的课堂讲授方式相比,当前充满生气的教学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但是,新课改下的课堂讲授方式出现了另一个极端:满堂“多问”、“杂问”和满堂“多讲”、“杂讲”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这是不是我们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这种方式与过去的由教师一个人“独霸”课堂的满堂讲、满堂灌相比,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的通病在于没有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多读书、多感悟、多积累。近几年来,中考增加了阅读、增加了自主表述方面的内容,而在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方面改进较大,它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而学生阅读能力则直接影响自身学习效率,以及学业成就。但阅读教学的现状堪忧,极需改革。探究个中原因,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二是对新课程实施中现代阅读理念的理解存在着严重偏颇。三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不甚清楚。

关键词:阅读教学 规律 阅读目标

跟前些年那种过于单调、沉闷的课堂讲授方式相比,当前充满生气的教学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但是,新课改下的课堂讲授方式出现了另一个极端:满堂“多问”、“杂问”和满堂“多讲”、“杂讲”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这是不是我们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这种方式与过去的由教师一个人“独霸”课堂的满堂讲、满堂灌相比,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的通病在于没有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多读书、多感悟、多积累。

近几年来,中考增加了阅读、增加了自主表述方面的内容,而在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方面改进较大,它要求学生增加阅读量。而学生阅读能力则直接影响自身学习效率,以及学业成就。但阅读教学的现状堪忧,极需改革。探究个中原因,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二是对新课程实施中现代阅读理念的理解存在着严重偏颇。三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不甚清楚。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的问题,就摆在中学语文教师的面前。根据近几年阅读教学的尝试,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培养学生制定阅读目标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提示”来制定阅读目标。“阅读提示”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策划的教与学的重点并同时提示了阅读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应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具体阅读目标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一篇课文不管具体目标有多少,都应该是对“阅读提示”这一目标的具体分解。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课文的“阅读提示”提示学习重点,教师应围绕这些学习重点制定具体目标。中国石拱桥有哪些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卢沟桥、赵州桥这两座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说明思路怎样?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等。

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练习题自制阅读目标。课后练习题本身就是一篇课文要解决的阅读目标,它是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具体落实,因此要引导学生切实落实好课后练习题。从而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目的。

二、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质量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思想情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他们又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其学习习惯不稳定,个别的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材中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比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对自己刚刚逝去的童年玩耍趣事有着深刻的印象,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让学生沉浸在《童年》一歌的音乐背景中,再引导学生以《我的童年趣事》为话题,把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趣事有了现实的美景,也有着幻想的成分,自然就激发起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物外之趣”文段的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阅读、领会“观夏蚊”、“观虫斗”、“驱蛤蟆”三幅画面的情趣,充分感受作者童年时代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天真烂漫的生活,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这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达到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炉的效果。 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参与教学过程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钱梦龙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这一教育思想。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我在课堂上教《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而在这堂课上,教师转换了角色,充当导演,却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剧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充满光彩,使学生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阅读的本质就是“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当然应该以学生自己的阅读为主,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课文,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把别人的言语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手段。培育学生的语感要提倡学生出声朗读、美读、诵读,提倡学生动手画一画语言符号,在初步感知言语的听觉和视觉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准确、深刻、丰富地领会言语的语体特征,引导学生从言语特征探索作者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规律,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

比如在教刘鹗的《大明湖》第4段时,让学生反复地阅读,培育他们的语感要提倡出声地朗读、美读、诵读,提倡学生动手画一画铁公祠前的湖光山色。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品味语言的所感、所思、所悟都记录下来,在朗读中、美读中就便于确定基调,处理轻重,调节停顿,控制语速,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以唤起他们脑海中的形象感,初步感知言语材料,直觉大意。

五、教师以引导为主,确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向45分钟要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注重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答案,让他们满腔热情去投入,各抒己见。比如在教鲁迅《故乡》时,放一曲《故乡的云》:“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回肠荡气的旋律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新鲜而亲切的情境中。正当学生心醉神摇于故乡时,教师可顺势导入:“故乡,这个令人感怀的名词,多少文人骚客歌咏过它,多少普通人产生过‘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慨叹。鲁迅先生18岁离开故乡外出求学,探寻救国救民的良药,很少回到故乡,对故乡及儿时的伙伴有着深深的怀念。阔别故乡20年后,鲁迅回到故乡绍兴,但故乡已不是记忆中的美丽故乡了,小伙伴也面目全非,作者悲凉感愤于故乡的一切,一年后写下了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乡》这篇短篇小说。只有经过这样的再创造,才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阅读教学应进行课外延伸

课堂阅读教学不可缺,它是基础,是前提,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阅读教学还必须向课外延伸,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呢?

1.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介绍各种文学刊物。《散文》、《小小说》、《微型小说》、《中篇小说》以及报纸上刊登的优秀文章等,并向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方法。

2.教师为学生提供交流阅读的机会,利用课前,课后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比如:在教学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还让学生在课外多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小说,采取默读、自由朗读、快速浏览、跳读、提高阅读速度,运用多种知觉体悟出课文语言的特有魅力,从而拓展了学生思维,又增长了知识。在阅读练习、试卷中穿插这种阅读的练习,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并对课内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也能独立地学习。

不管语文教学如何改革,我们一定要坚持母语教学民族化的方向,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书。在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了文本,并有了一定的思考和体悟后,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简要的质疑问难、交流共享,关键时刻则由教师做畅快淋漓的发挥或精要的阐述。当学生理解到一定的深度或高度后,再组织学生做欣赏性的品读,最后再指导学有余力的同学在课外做拓展性、延伸性或研究性阅读。有许多现代文可以只让学生读,师生都不讲,也不“互动”。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课时不够用的情况,但只要教师坚持,使学生上了“套”、入了“轨”,情况就会渐渐好起来,而且越来越好。

在新课标下,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教法的创新,尤其是语文阅读应与时俱进。针对阅读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加以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阅读方法训练,强化学生学习过程。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地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探求阅读教学规律,摸索阅读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多种模式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教学月刊》.2004,7。

[3]《教育艺术》.2004,7。

[4]《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5]《教师博览》。

作者简介

王光华,男,1979年出生,现为湖南省武冈市安乐中学教务主任兼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市语文教研员,连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市十佳教师”,在省内外已有多篇论文发表。

论文作者:王光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规律论文_王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