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其路面质量有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较为常见的沥青道路,其路面质量主要取决于路面平整度,而在施工过程中,对平整度有直接影响的是路面接缝。目前,路面摊铺接缝技术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原料的科学配比、施工工艺控制以及有效监管,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益。本文基于实际情况对沥青道路路面接缝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
引言
施工道路接缝质量不仅取决于施工设备,还与施工人员的技术密切相关。现阶段沥青道路接缝主要分为横向接缝施工和纵向接缝施工,在施工原理以及所需的施工工艺都有所不同,实际操作时,应针对不同情况选择科学的施工工序和合理的操作工艺,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施工要求。通过对路面接缝处的有效处理,可以提高路面平整度以及道路的整体质量,防止路面断裂等现象的产生。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一公路建设项目。该公路的路面结构层仅为基层和沥青面层,如表1所示为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基本技术指标。沥青面层的宽度为7m,局部路段的宽度达到6m。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不对交通造成阻碍,将基层与沥青面层分成左右两幅进行施工,这就会产生纵向接缝。
2 沥青路面接缝施工的重要性
沥青道路施工工序复杂,路面接缝施工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对平整度有巨大影响,还对避免路面缺陷产生具有关键作用。不合格的接缝施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行车舒适性,例如路面接缝位置易发生跳车,此外,接缝频繁还会造成车辆轮胎磨损、能耗过大,影响行车稳定,同时对经济效益造成损失。由于接缝质量对路面结构的影响,使得施工过程中由于压实度不达标或强度不足,导致一些路面质量问题如沉洼或凸起、裂纹、甚至松散等现象产生,严重时会引起交通事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3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技术分析
3.1 横向接缝施工
横向接缝作为施工缝,实际中无法避免,要提高接缝施工,需要在减少施工缝的同时,加强横缝施工后的路面平整度,减少接缝痕迹。常见的横接缝多为平接缝,各层之间的接缝位置相互错开,连接施工前需对横缝端部进行预热和人工修整,碾压过程要保证承载压路机大部分面积为压实的摊铺层,使轮宽的一部分置于新铺路面,通过不断的横移完成新旧路面的交替。由于横向接缝还可产生于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化导致的缝隙,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混合料温度。例如,在干燥后的断面切口涂刷沥青油和撒布混合料,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和硬接头部位的温度传递效果。高等级的路面上层需用平接缝,底层可采用斜接缝,斜接缝应保证一定的搭接长度,平接缝则需对混合料粘结、碾压、端面连接进行监督和相关处理。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横向接缝,由于其硬度在冷却后大幅度升高,因此碾压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接缝碾压时常用双钢轮压路机,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速的原则,避免出现接缝空隙,影响路面平整度。
3.2 纵向接缝施工
纵向接缝施工常采用热接缝和冷接缝,热接缝适用于场地、设备要求较高的高等级公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施工方法需要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同步进行的摊铺机需保证工作参数及性能一致,以便于对两侧摊铺厚度和平整度进行控制,同时保障重叠厚度。工作中的摊铺机需保证混合料的高热状态,对于一些不适合采用热摊铺的路面,接缝处理时应采取补充手段。例如,在需纵向接缝的路面中心设置挡板,或不设置挡板,而采用未完全冷却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沥青断面进行切割或人工刨除边缘毛茬,实现端面修整。但此过程中由于沥青可能发生滑移,因此在必要情况下需将斜面切除。纵向接缝的碾压过程与横向接缝基本相同,在进行新旧交替碾压后进行全面碾压,适当增加碾压次数可以有效提高碾压效果,保证路面平整度,施工中产生的施工槽应做平整处理,常用铣刨机对混合料相接的施工槽进行修整和清扫,接缝处应涂刷一定厚度的接缝胶,避免产生过多的接缝痕迹。
4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纵横接缝施工技术处理
4.1 处理好接缝位置
一般来说,当沥青路面摊铺工作完成后,必须经历两次或两次以上,才能保证接缝的密实度。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当摊铺工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碾压操作。碾压过程中需要保证轧辊的平稳运行,保持缓慢前进,使接头坡路面的抛物线形的形成。在混凝土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运行时,在距离约在结束的地方一米,铺路工人需要适当提高样板到一定高度,然后摊铺机远离施工现场,对于端部所存在的混合料,则需要由施工人员人工进行铲剂,然后进行碾压。对于一些路面已铺设的表面的纵向坡度和厚度层的变化,事先找出,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在摊铺的路面没有彻底冷透前需借助切割机将断面切割成一定垂直角度的面,然后把切缝靠端部一边已经铺好的但是厚度没能达到平整度要求标准的尾部位置使用的沥青混合料全部铲除掉,然后将其和再次摊铺时以平缝连接起来,与此同时还要给接缝位置的断面切口位置涂刷一定量的沥青材料。
4.2 沥青路面材料使用控制
在材料管理中,最关键的是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两个方面,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渗透性等指标来保证材料符合施工的技术要求。在施工前,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确定好混合料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到紧致性,如材料的关键因素的整合,精确配比技术来保证后续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的混合设计,到施工现场检查,确保与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材料、人员以及设备进行优化配置,不断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仔细施工进行有效的动态化地管理,严控各类试验与监测,从而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反映沥青道路质量的关键指标,接缝处能否紧密连接、表面是否平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路能否投入使用。目前,路面接缝作为沥青道路施工的重要工序,在技术性、科学性上都有很大提高,但在系统化上,由于其专业程度较高,因此需要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以提升其在实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水平,从而确保道路路面施工质量,保障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参考文献:
[1]张宇超.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6,16:154+153.
[2]廖路英.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6,06:212.
[3]蔡书.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5:13.
[4]曹东林.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6,08:125.
[5]何文兴.阐述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0:42+44.
论文作者:唐显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纵向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