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育的六大创新_思维品质论文

论语文教育的六大创新_思维品质论文

谈语文教育的六个新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理念论文,语文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7年至今五年多来,在全国范围展开了一场语文教育大讨论,参加讨论的远远超出了语文界内部。这场大讨论对于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疑是极大的促进。2001年7月,教育部适时地颁布了代替过去语文教学大纲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据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2年年底即将颁布),这个“语文课标”,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总结了五年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积极成果,吸纳了正确的观点和意见,澄清了一些违背语文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模糊认识,提出了一些崭新的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全国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将会逐步将全国的语文教育引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标”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澄清了大讨论中对语文教育性质与地位的模糊认识,把争论最激烈的人文性论与工具性论之争统一起来,这一新的理念,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

关于工具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范围的极左思潮影响到语文教育,从60年代初开始在语文界展开了一场关于语文课是上成政治课、文学课、还是上成语文课的讨论,最后,语文界的三位泰斗,也就是后来大家称之为“三老”的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张志公先生挂出了“免战牌”,主张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或文学课,应该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这种观点很快在全国达成了共识,因而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基本性质,认为语文学科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即当时的口号“加强双基教学”),切实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因而,从60年代初至“文革”以前,教育部几次颁布“语文教学大纲”都把工具性定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对此,“三老”都曾有文章和讲话进行阐述,另一位前辈语文教育专家、全国中语会会长、建国以来一直参加和主持语文教材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国正先生曾说:“语文教学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收获,就是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到了“文革”时期,语文教育又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否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课本不成语文教材,语文课大量学习当时的报刊文章,学生写作也是写极左的“大字报”,语文课基本上成了政治课,整个语文教育乱了套。“文革”结束后,1978年教育部拨乱反正,重新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重又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性质,使语文学科恢复了“语文”的本来面目,语文教学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从60年代开始,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为工具性,从时代背景看,应该说是正确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积极意义。近年来,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有人一概否定工具性,说“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定为工具性是历史性的错误”“工具性把语文教学引上了死胡同”,这种观点无视历史的特定时代因素,不作实事求是的历史分析,起码是有失偏颇。对此,最近新的“语文课标”重新肯定了工具性,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且在新编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中专门编入了一篇课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者叶蜚声、徐通锵)。从新的“语文课标”到新编语文教材,澄清了全盘否定语文工具性的模糊认识。

关于人文性问题,在最近这一场大讨论中,有些人提出“人文性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认为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本人认为,这种新的观点具有时代的积极意义。本来这种观点在“大讨论”的开始是表述为“语文教学不应忽视人文教育,应该加强人文性”,后来发展到有些人走向极端,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进而全盘否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应该肯定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性。后来对人文性极端化的认识,在部分教师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曾一时形成了“人文至上”“文学至上”的思潮,似乎“人文”“文学”是语文教育的一切,由此而漠视、淡化甚至排斥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培养读、写、听、说语文能力,致使有些“语文”课成了缺乏“语文”因素的不伦不类的课,以致有人质疑“这是语文课吗?”

新的“语文课标”,即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又吸纳了人文性的新观点,把二者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人认为,这一新的理念,即继承了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念,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的新的时代观念,同时,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执一端的片面认识。应该说,这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语文教育端正了方向,把语文教育指向了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关于“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在第二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是建国以来历次“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提到的最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确立了语文教育的“己任”。

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以前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提法,基本上是三个方面,即:“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后来又加上“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等等内容。由此看来,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除了纯语文的因素之外,还有思想品德因素、思维因素、人文因素、审美因素、个性人格因素、乃至非智力因素,等等。对此,张志公先生曾在文汇报发表文章;提出了“语文教育任务应有主有次相辅相成”的“主次观”。在近期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综合性”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语文教育理应兼顾各个方面,一种认为语文教育不能负载任务太多,而背离语文学科的个性特点,于是提出了“语文学科能包打天下吗?”的质疑。

新的“语文课标”正是基于以上两种不同意见的思考,根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从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出发,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新的理念,以此定位为语文教育的“己任”,这就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语文课标”在阐释培养语文素养这一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本人认为,这就是对“语文素养”内容的基本界定,这就是语文教育个性的、基本的、主要的任务,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淡化、漠视、忽略,甚至排斥了这些内容,就是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以上内容就是语文教育全部或唯一任务,这正如“语文课标”所指出的:“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毕竟是整个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毕竟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新时代建设人才的总任务,确定语文学科的任务不能背离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应该把“语文”自身的“己任”与相关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使之和谐的统一在教学中,使“己任”与“相关”、“主体”与“边缘”相辅相成的辩证法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

三、关于“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

“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教学中不但以学生为对象,而且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过去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基本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本人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中学语文教学在指导思想和教法体系上的重大失误。它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在课堂上教师无视学生的存在,不管学生的接受状况,不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而只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析,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一是违背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特点,无法完成语文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目的任务;二是违背了新的教育思想,它无视学生的存在,排除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抹煞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它违背了中学基础教育的特点,把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套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缺乏兴趣和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板滞没有生气没有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广大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试图以增加课内阅读、提问、讨论或做各种练习等加以改革,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做法只是少数,甚至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改革的“点缀”而流于形式化、表面化,而不是从教育观念和指导思想上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主体”,不只是个教学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符合当今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潮,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反映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基本目的,这种新的理论应该在当今新世纪的语文教学中建立起来,应该在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中深入人心,应该作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使之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之中。

当然,这样说,绝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作用,更不意味着一概排斥教师的讲析。新的“语文课标”对此特别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的第一条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从两个方面作了具体阐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段话即指明了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提醒我们注意万不可因此而忽视甚至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应发挥的作用,这正是辩证法在新的教学理念中的体现。

四、关于“培养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之一。本人认为,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并且要在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创新,二是从学生方面说应该培养创新精神,这两个方面是相关相连相辅相成的。应该承认,过去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比较陈旧的封闭状态,缺乏勃勃生机,缺乏活力,因而,语文教学不仅受到学生的质疑,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现在,时代进入了新世纪,语文教学呼唤创新,教材需要创新,教学渠道和教学环境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需要创新,教学手段需要创新,等等。总之,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创新,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以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当然,语文教学的创新,应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应以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特点及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正确理解为前提,语文教学的创新也不意味着对语文教学客观规律和优良传统的否定,这正如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钟启泉教授所指出的:“当我们考虑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时候,不能否定一切,我们要关注传统,面向未来。真正的发展必然包含了继承。”这段话启示我们,要面向未来,积极地进行改革创新,同时对一些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优良传统应该继承下来,对此给予辩证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在改革创新中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前进。

创新精神对于每个学生乃至一个人的终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说来,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缺乏创新精神的人可能没大出息,这一点已经为无数事例所证明。语文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重要地位,应该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例如: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精神的教学环境,要启发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意识和习惯,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展开联想和想象,问题的答案应该启发和鼓励学生首先通过思考尽量自己回答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对于学生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应该予以点燃而不是无视、抹煞甚至扑灭,凡此等等,语文教学应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全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应该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去的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由于受旧教育思想的影响,有束缚学生思维的弊端,长期以来,使一部分学生的思维陷于四个误区,即僵滞思维、定式思维、狭窄思维、肤浅思维,这些思维误区,影响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上述思维误区,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发展思维、创新思维、扩展思维、深化思维,还应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重视培养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注意既要培养理性思维,又要培养形象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理念,应该引起重视。

五、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新的“语文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二条提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其中主要提出了三点: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三是“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语文教育理应体现自身的特点,如果忽视或者背离了这些特点,可以说就有可能走偏方向。过去的语文教学有忽视“人文内涵”的弊端,现在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又有忽视“实践性很强”和“汉语言文字特点”的倾向,应该说这都是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都是不当的。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新的“语文课标”才把“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作为一条基本理念提出来,以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关于“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此,除了本文第一部分的有关阐述之外,应该注意到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体现在若干方面,例如: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文化性,具有很强的审美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还具有一定的人格性和社会性,从教材内容看,可以说涉及到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政、科、史、地,古、今、中、外,真可谓凡“人文范畴”,无所不包。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不可能是只学语言文字和培养语文能力,它不可避免地要学习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陶冶人文情操,提高人文修养,因而,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应该把这些丰富的人文内涵,融合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中,使学生自然地不间断地受到人文因素的熏陶感染,在经常的积累和感悟中增强人文修养。

关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标”还在“教学建议”部分特别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本人联想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吕叔湘先生在谈语文教学时也曾说过:“如果要追问两者(讲和练)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讲是为练服务,不能说练是为讲服务。”(按:着重号是作者加的)张志公先生也曾在《说“练”》一文中指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总括起来说,练口、练耳、练眼、练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具有较高的敏感,对运用语言有熟练的技能。敏感和技能结合起来,就是说,能够自然的、迅速的辨出语言的正、误、善、恶,能够纯熟的、从容的读书、作文。”刘国正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作文中学习作文,从说话中学习说话。”这是我们国家现当代几位语文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内容之一,这些思想就体现着“实践性很强”这一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他们都主张语文教育要重视训练,重视实践。本人认为,对此,不能仅仅看成是个教学方式方法问题,应该看成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是符合语文教育客观规律的。在近几年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对“实践”和“训练”不作客观的具体分析,而一概漠视、排斥语文实践,否定语文训练,这是有所偏颇和不当的。当然,过去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为了迎考而大量做练习题,或者在课堂上不间断地一问一答等现象,那是不对的,应该纠正,但是不能因此就对语文实践和训练予以否定。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靠讲是讲不出语文能力的。”语文能力只能通过实践和训练才能获得。可能正因为对实践与训练有不同观点,新的“语文课标”才把“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理念强调出来,一方面澄清模糊认识,一方面作为提醒引起大家的注意。(据悉,即将颁布的“高中语文课标”在“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中的第二条就提出要“构建注重应用的语文课程”)

关于“要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大家知道,汉语是表意文字而不是表音文字,汉语言文字的表意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汉语文字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因而,学习汉语自然地与思维联系起来,自然地与感悟内容联系起来。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都是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提出来的,应该引起注意。同时我想,我国语文教育的许多成功经验,如多读、多写、多背诵、多积累、多感悟、多温习等等,也是由我国语文与外语不同的自身特点所积累的优良传统,对此应该继承下来并不断地补充发展,不可放弃。

六、关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过去的语文教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不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交流、互动也很差,教学趋于表面化,缺乏探究,这些弊端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这些问题已经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语文课标”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其实,这种学习方式已经在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他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析很少,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学、讨论、质疑、争辩、探究,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互动性很强。我想,我们既然承认“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营造学生自主活动的氛围,尽量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写作,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感悟,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探究,并让学生互动起来多交流、多讨论,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作用,本人以为,有些国家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缺乏教师指导的近于完全失控的自由化状态并不可取,起码说这并不符合我国国情。作为教学活动,本身就包括师生两个方面,甚至还应包括教材方面,教师应该负有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组织教学、对学生启发引导、开拓学生思路、解答学生疑难等责任,忽视甚至放弃教师责任的教学不是科学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师——生——教材三位一体”的和谐的教学状态。由此我想到魏书生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其精髓就在于“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实行民主教学和科学教学”,他曾经对我说过一句名言:“其实我也没有多大本事,就是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乐学、主动学、会学。”这就道出了他语文教改成功经验的真谛。当前语文教学需要对旧的教学模式、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呼唤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使语文教学在这种新的理念指导下,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语文课标”还针对过去语文教学封闭性和缺乏活力的弊端,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新的理念。语文教学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例如教学渠道应该打破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和领域,可以到阅览室去上课,到多媒体教室去上课,可以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社会上去调查,实施大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要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据悉即将颁布的“高中语文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要使学生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适应新时代社会各种实际需要的表达能力”、“能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新的“高中语文课标”还在课程结构中除必修课外设计了多种选修课,供学生选学,这就向语文教学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活力。

总之,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应植根于现代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提高效率,充满活力。我们相信,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必将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有新的变革和发展。

标签:;  ;  

论语文教育的六大创新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