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花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论文_唐金华

唐金华

(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12)

【摘要】 目的:观察黄栀花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5月诊治的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治疗组用黄栀花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栀花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明显效果,且为中成药,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关键词】 黄栀花口服液;疱疹性咽峡炎;利巴韦林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316-02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儿科门诊特殊类型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流行扩散很广,好发于夏秋季节。1~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该病为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病毒感染的特点和自限性,其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5及A10型引起,为RNA小病毒,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亦可导致发病[1]。疱疹主要位于咽峡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2]。临床观察多为咽部充血,咽、软腭部可见有2~4mm大小疱疹,破溃后可形成小的溃疡,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咽痛、厌食、呕吐,伴有流涎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虽为自限性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柯萨奇病毒可直接侵犯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引起多种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脑膜脑炎、手足口病等,严重感染后还可以引起心肌损害,从而引起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异常。目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规对症、支持及抗病毒综合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疗效。婴幼儿发病后常常因疼痛而哭闹不安、拒食,影响患儿的进食,进而导致患儿的营养物质摄人不足及生长发育不良。[3]由于此类患者大多是儿童,输液困难,特别是婴幼儿,所以急需一种行之有效且容易实施的治疗方法。本中心采用中成药黄栀花口服液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门诊治疗的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9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4]。临床表现: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咽痛、流诞、吞咽困难等症状,在患儿咽部、软颚、悬雍垂及扁桃体等散在不同程度灰白色疱疹,部分溃破形成黄色溃疡。排除标准;病情严重无法对本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确切评价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46例,升高1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及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黄栀花口服液(吉林黄栀花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40406),2~3岁者1次5ml,4~6岁1次10ml,7~10岁1次15ml,1天3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40312)10~15mg/(kg·d),分3次服用。均连用3~5d。病儿若体温超38.5℃,酌情使用短效退热剂,3~5d为1个疗程。治疗后5天统计疗效。

1.2.2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手足、躯干部皮疹消退,口腔内疱疹或溃疡愈合,无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症状积分≥95%;显效:2d内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咽峡疱疹缩小,无溃疡形成;有效:4d内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咽峡疱疹缩小并逐渐消失,无溃疡形成;无效:治疗5d以上体温仍不能恢复正常,疱疹不愈,溃疡形成且融合。总有效=临床治愈+有效+显效。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系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夏秋季。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

利巴韦林是广谱抗病毒药,在细胞内被腺苷激酶酸化形成单磷酸,干扰肌苷酸脱氢酶活性影响鸟苷酸合成,从而阻断RNA病毒复制。柯萨奇病毒属于小RNA病毒,故利巴韦林对柯萨奇病毒也有抑制作用,但其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易产生耐药性。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疾病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等,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出现疲倦、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甚至会导致虹自细胞和血红蛋白等含量降低。从文章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虽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是,其治疗效果远远不如黄栀花口服液。

黄栀花口服液为棕褐色液体,味酸、微甜、微苦,主要成分为黄芩、金银花、大黄和栀子。[5]方以黄芩为君药,善清上焦肺热,药理研究证实黄芩有抗病毒、抗细菌、解热、抗炎、抗变态反应、保肝利胆等作用;其主要成分为黄芩甙。黄栀花口服液每10ml含黄芩甙120mg,其含量较高,作用强度大,药效作用期长,具有较广的抗菌谱,抗病毒,具有解毒,镇静作用。臣药以金银花清热解毒且能透表散邪,主要成分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对多种致病菌和疱疹病毒等产生抑制,具有解热功能,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大黄、栀子为佐药;大黄解毒通便,有效成分游离蒽醌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炎,解毒作用,可使发热动物体温调节CAMP水平下降,降低中枢神经介质PEG的水平。栀子清泄三焦火热毒邪,并通利小便,有效成分熊果酸,其解热、镇静、抗惊厥作用较突出,对高热、烦躁、惊厥有良好的疗效,还有保肝利胆的功效。四药协同共奏清肺透表,泻火解毒功能。动物试验表明本品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并可减少化学和细菌性致炎因素造成的渗出,对受亚致死量金葡萄菌、病毒攻击的动物具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对小鼠流感病毒的肺内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观察证实本药退热迅速,症状消失快,效果确切,除个别婴幼儿服药后有轻微腹泻外,在用药期间未发现其他毒副作用。

采用黄栀花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等病毒性疾病中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包兰.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4):53.

[2] 田传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妇儿健康,2011,3(8):46—47.

[3] 田春红.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应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3,20(32):63—64.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

[5] 毕美鑫.黄栀花口服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25例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l3):12,182-185

论文作者:唐金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黄栀花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论文_唐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