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与生存:机器资本主义应用的人学考量
韩 宁 艾志强
摘要: 机器作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的产物,本应成为改善和提升人生存状况的重要媒介,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却使人所特有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被剥夺。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利用机器谋取剩余价值,虽然客观上推动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但同时也使工人阶级彻底沦为机器的附庸,社会的生命根源受到严重威胁,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从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工人阶级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不断丧失,机器的普遍应用更是降低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从“人”向“工人”转化的可能性,加重了劳动过程剥削的现实性,但同时也加快了工人阶级革命意识觉醒的必然性,为促进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实现人的解放创造了重要条件。
关键词: 机器;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对抗;生存
科学和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无论是科学的技术化、技术的科学化,还是二者的一体化进程都意味着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工业时代则是科学和技术气息异常浓郁的时代,科学的技术化应用也为两次技术革命顺利进行创造了重要条件,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则为动力革命推动下的机器革新。机器本身是作为生产工具而存在的,这一本质也决定了与机器本身的价值无涉。而科学技术的自由向度也意味着机器本应是对劳动者极大的馈赠,它的应用为人的解放创造重要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机器从一开始便从属于资本而存在,它只是资本家谋取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资本在推动手工工具向机器过渡的同时,也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同时也伴随着工人在生产中主体地位的不断丧失。马克思指出:“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1〕工人从生产工具的主体沦为机器的附庸,在类本质完全丧失的同时,生存状况也面临重重考验。
一、降低从“人”转向“工人”的可能性
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这也就意味着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成为人的类本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类本质却被全然异化,劳动的对象化沦为劳动的异化,人的本质力量无法得到确证。而机器技术的普遍应用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劳动者从“人”向“工人”的转化都成为一种奢侈。无论是机器自身的客观优势,还是成为“工人”后机器的排挤和所面临的强大竞争力,都在大大降低实现这种转化的可能性。
听了陈诚的一番话,胡琏这位只有三十六岁的年轻将军内心很复杂。作为黄埔四期的高材生,他在抗战中屡立战功,从旅长到副师长,一直到现在成为肩扛将星的师长,多少次出生入死,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此时,他不想多说什么,作为军人,他只有服从命令,忠于职守,即使付出鲜血和生命,只要能够取得胜利,那就是死得其所!想到这儿,他眼含热泪,双脚一并,向陈诚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说:“请总司令放心,胡琏决心与石牌共存亡,不成功便成仁。”
1.机器本身的客观优势抢占工人的劳动市场
雇佣劳动制度的存在为资本的增殖提供客观前提,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得资本家在对劳动力隐性剥削的基础上也获得了更多抽象劳动的积累。因此,机器从一开始就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赢得资本家的青睐,同时也就意味着机器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工人阶级的对立面。机器所内涵的天然客观性是其相对于结合工人的最大优势,它的有效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人自身的局限,加速资本增殖的步伐。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的客观性,即“整个过程是客观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问题,由力学、化学等等在技术上的应用来解决”。〔3〕技术的科学化支撑着机器生产的客观性,而机器本身的客观性也在保证着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以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工场手工业同样存在专业化工人局部操作基础上生产过程的相互配合,但这种配合却存在着一种相对独立性,某一工人操作的完成并不必然意味着另一工人操作的继续,这一过程可以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但只要存在生产过程中的些许停滞状态,就或多或少影响资本增值进程。而作为单个工具的技术要素所整合而成的机器,由于内涵了科学的成分,它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是从资本需求出发,因而充分利用科学,突破生产一切限制,保持生产每一局部过程的客观性和连续性,尽可能减少机器的磨损周期,实现资本的更快增殖才是其现实需要。“如果说,在工场手工业中,各特殊过程的分离是由一个分工本身得出的原则,那么相反地,在发达的工厂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各特殊过程的连续性。”〔4〕无论是机器生产的客观性还是连续性都是一般人力劳动配合难以企及的,尽管工人们之间的分工和协作不费资本家分文,但机器生产似乎更具有吸引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抢占着工人的劳动市场。
本次研究106例样本,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全部操作流程均严格根据试剂盒上的说明书进行操作。整个操作过程中,均严格控制每例样本在采集、处理、接收、离心、检验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严密观察检测结果,并及时科学处理相关数据,分析每一环节的工作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可能性,给予相应防范措施,总结出相关影响因素。
人作为一种能动性存在物,总是在一系列的对象性活动中确证着自己的本质力量,但在受动于客观规律的同时,却无法突破自身生理和身体的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无产者劳动被全然异化,本质力量无法得到确证,身体承受能力面临重重挑战,社会的生命根源受到严重威胁。但对资本家而言,工人只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器官而存在,他们只能看到机器相对于人的客观优势,也深知人的天然局限性会影响资本的继续增殖。随着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化,劳动工具对多样性和规则性的追求也更加迫切,人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马克思指出:“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发生的任务,要解决这些任务到处都碰到人身的限制。这些限制甚至工厂手工业的结合工人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而不能从根本上突破。”〔5〕从生产过程的完全主体地位,再到工具机对人的代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参与程度不断弱化,技能和技巧逐渐也不再成为生产的必然需要。当人仅作为动力因素作用于工具机时,自然力对人力的代替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也必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工人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
舆情思想在中国古代自古有之,更多体现的是封建皇权思想,现代意义上的舆情则更为侧重于社情和民意两方面。何为教育舆情,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定义是:“教育舆情是指在公共空间中传播的针对教育问题的公众话语与民意表达,反映着特定时期和地域内较为普遍的社会认知及感受。”教育舆情具有与其他舆情一般的共性,但也有其自身的内在特色。教育舆情范围针对的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所以在面对和处理教育舆情时都应当基于教育的立场,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逻辑。
2.机器生产的规模化应用造成对工人的排挤
大工业阶段,机器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得工人原有的生产技能不再是生产的必然需要,资本推动下机器的不断革新,商品生产操作过程也日益简单化、体系化,人的工具几乎全然成为机构的工具,机器对人的代替不仅意味着专业化技能地位的日趋减弱,而且对肌肉力的要求也逐渐降低。资本所雇用劳动力的标准也一降再降,只要具备基本的“看管能力”都有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可能。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9〕妇女和儿童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介入使得资本剥削范围大大扩大,除了男劳动力对生产过程的直接参与之外,整个家庭成员几乎沦为资本统治的对象。不仅如此,劳动力的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分割。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力的价值不仅包括维持工人自身生活资料的价值,同时也内涵了维持其家庭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当越来越多的妇女和儿童成为雇佣劳动力时,男劳动力的价值大大降低,同时竞争也更为激烈,而资本的剥削范围和程度也被大大扩展和加深。在资本赤裸裸的剥削统治下,机器成为打击工人罢工的一种重要手段。一方面机器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使得工人罢工时一定程度上有所忌惮,另一方面机器对妇女和儿童顺从天性的利用也对工人的抗争情绪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作用。相对于男劳动力而言,女性恭顺温柔的天性竟成为资本对其剥削利用的原因。因此,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不仅造成了自然力和人力的竞争,同时也由于妇女和儿童的加入,使得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潜藏着工人劳动被异化的因子,而机器的规模化应用更是使工人阶级的异化劳动态势凸显。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特征,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而人的类本质则通过对象性活动得到确证。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私有制的存在使得人原本自由自觉的活动被完全异化,工人活动的结果却沦为反对工人的异己力量,资本家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剥削着本应属于工人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的丧失也就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无法得到确证,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遭到无情亵渎。
人本是时间性存在物,大力发展生产力究其原因是为寻求更多自由空间创造前提。机器作为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它本身是对人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确证,理应为人的自由解放创造条件,价值无涉是其客观本性。但当机器技术取得历史性维度时,它的应用就被赋予了一定的取向性。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就使得机器呈现一种异化状态,它不但没有使得劳动力有丝毫解放,反而加重了资本家对工人劳动过程剥削的现实性,工人这一活机构只能面临被并入死机构的命运。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使用机器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减轻或缩短工人每天的劳动。”〔10〕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只是为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进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寻求了一种最佳途径。
3、机器的规模化应用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机器本身所具有的客观优势使之成为资本家大肆攫取剩余价值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必然会造成对在职工人的排挤。马克思曾举例说:“1829年在曼彻斯特36个工厂中有1088个纺纱工人。到1841年纺纱工人总共只有448人,可是他们所照管的纱锭却比1829年的1088个工人所照管的还要多53353个。”〔6〕机器的普遍应用使得对工人技能、技巧的要求日益减弱,“照管者”的身份日益凸显。在资本追求节约原则推动下,每个劳动者所推动的生产资料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就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使用的相对减少,过剩人口的产生成为必然。但这一过剩则为相对过剩,不是超过社会生产发展需求的绝对过剩,而是不为资本增殖所需要的相对过剩。马克思也指出了这一过剩的相对性,即它是“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7〕当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只是以照管者身份而存在时,他就可能成为不必然需要物,随时随地面临被代替的风险,因为某一工人的离开,另一工人可以完全胜任,而不会影响资本的继续积累进程,也就意味着机器的普遍应用随时会使工人面临被解雇的风险。
二、加重劳动过程剥削的现实性
分区装表计量法(District Meter Area,简称DMA),其工作原理是将检测管网分成多个区域,利用每个区段安装的水表计量区段用水量,在夜间无居民用水或用水量非常少时,这个时候的用水量可以作为该区段的漏水量。通过关闭区段内的阀门,对比用水量变化即可确定漏水管段。当漏水管段确定后再用听音法即可确定漏水具体位置。
1.劳动时间的延长
此外,机器的革新和普遍应用也并非一蹴而就,它往往是一些部门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其他部门迫于竞争压力也争相采用,直至机器得到部门内部的普遍使用。这也就意味着这一过程存在一个机器垄断期,而资本家往往会充分利用这个垄断期,使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在机器生产还处于垄断状况的这个过渡时期,利润特别高,而资本家也就企图尽量延长工作日来彻底利用这个‘初恋时期’。”〔12〕因为工人劳动时间的延长,一方面意味着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积累,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其他部门采用更为先进的机器以后所构成的无形损耗。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会最大限度地延长劳动时间,在谋取更多剩余价值的同时,缩短机器总价值的转移周期,降低无形损耗的风险。
机器作为一种客观机械结构的同时,它又是一种历史性存在物,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必然会面临一定的损耗。马克思认为,机器存在着两种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机器的有形损耗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使用,就像铸币由于流通而磨损一样。另一样是由于不使用,就像剑入鞘不用而生锈一样。”〔11〕机器的使用而造成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不使用而造成的损耗就是对机器最大的浪费,机器作为不变资本只有同活劳动进行有机结合,才可能创造更大价值。机器与活劳动联系的中断不仅会使其使用价值降低,而且会威胁剩余价值的继续积累,因此,资本家也会尽可能延长工人劳动时间,进而实现工人和劳动资料最大程度的结合。机器除了存在有形损耗之外,也存在着无形损耗。这种损耗和机器的革新存在紧密关系,可以看作技术推动下机器内部的相互淘汰,即当一种功能相同或相近的机器在生产成本或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时,原有机器极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而这种被淘汰我们可以称之为机器的一种无形损耗。而机器本身存在的竞争,使得它随时随地面临被贬值的风险,只有当资本家尽可能通过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缩短机器再生产周期时,才可能降低无形损耗的风险。
2.劳动强度的加大
资本家的剥削由来已久,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更是加剧了剥削的现实性,再加上毫无内容的劳动而产生的机械性,工人的抗争成为必然。此时,工人已经从最初的或是为了提高工资,或是为了缩短工作日向反对劳动资料本身转变。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式,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15〕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加快了工人阶级革命意识觉醒的必然性,同时在此基础上也为实现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创造了条件。
三、加快工人阶级革命意识觉醒的必然性
资本驱动下劳动时间的不断延长严重威胁着劳动者正常的生存状态,工人阶级的抗争不可避免,进而伴随着受法律限制的正常工作日的出台。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往往处于不相容的状态,当劳动时间被限制时,资本家为了继续谋求原有的,甚至更大量的剩余价值,必然会提高劳动的内涵量,即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马克思指出:“力的作用的持续时间上的损失,可由力的作用程度来弥补。”〔13〕在工作日被缩短的情况下,资本家便将机器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当作继续追求剩余价值的手段而被客观系统地利用。因为机器可以在工作日一定的情况下,缩短再生产劳动力的时间,进而延长资本增殖所需要的剩余劳动时间。当机器被资本家加以利用时,工人就作为一种活机构被并入死机构,同时也不再具有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的主体地位,工人的劳作必然随着机器的机械运转而进行,机器的连续划一性也使得工人的劳动毫无内容。马克思认为,在大工业阶段,机器使得劳动力凝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提高机器的速度,另一种是扩大同一个工人看管的机器数量,即扩大他的劳动范围。”〔14〕机器的不断革新使得机器的速度日益加快,在工人注意力更加集中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工人劳动强度的加大。此外,机器对工人技术依赖性要求的大大减弱,日益成为可以进行独立生产的永动机,单个工人所能操控的生产资料也越来越多。资本家为了谋求更多利润,必然会降低可变资本的投入。活劳动的日益减少意味着单位劳动力照看的机器数量不断增多。机器速度加快而带来的精神高度集中以及工人看管机器数量的增多而导致体力的更多透支,意味着工人的劳动强度持续增大。
1.机器的规模化应用使工人的劳动进一步异化
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下,作为资本人格化产物的资本家仍然始终把谋取剩余价值当作唯一目的,而剩余价值表面上是由工人通过劳动借助于机器来实现,看似机器对剩余价值的创造发挥关键作用,但它仍然是以不变资本的形式参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只负责价值转移而不负责价值创造。真正实现价值创造的是工人所具有的劳动力。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的多寡主要取决于剩余价值率以及在职工人数量。而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成正相关,与可变资本部分成负相关,这也就意味着资本家若想谋取更大空间的剩余价值,必须要减少可变资本部分。马克思也指出了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在一定量资本所提供的剩余价值的两个因素中,机器要提高一个因素,要提高剩余价值率,就只有减少另一个因素,减少工人人数。”〔8〕机器普遍应用下对工人的排斥,使得工人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而他的交换价值也自然随着使用价值的渐趋衰弱而被大大贬值,马克思把此时工人的状态形象地比喻为“停止流通的纸币”。这些被机器游离出的过剩人口要么在抗争中毁灭,要么在妥协中被迫涌入其他劳动部门,而其结果却是使自身的劳动价格降之又降。
资本与科学技术的联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明显特征,但在资本作为主导性生存条件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只能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机器作为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物化形式,也只能成为资本的附庸,为资本增殖服务。因此,在大工业阶段,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就直接外化为机器对工人的统治,死机构对活机构的统治。“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16〕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机器也只有与工人相对立,才能获得更快速发展,因为打击工人罢工成为机器不断进行革新的重要动力。机器本为人对象性活动的结果,但却由于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得它从被纳入资本运作体系的那一刻起,就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为主体异己的力量,工人的劳动被全然异化。机器的高速运转,人整齐划一的协同配合,劳动产品与日俱增,但工人所付出的超负荷体力和脑力运动换来的却是工人日益的赤贫。“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7〕工人阶级生存状况面临严重威胁,感性生命异常失落。它增加的只是和工人毫无关系的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工人只能拿到那份没有就不行的工资,至于对社会生命根源的继续维系,资本家也绝不会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工人所承受的和最终所得到的完全不成比例,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反比。机器的使用,使得人只能是工人,而不再为人,这也加快了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化,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解放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可能。
张清元如今高大硕实的身材,无疑是传承了他父亲的某些特点。张满春进沈府做帮工时,沈家大小姐沈小小刚满十五岁。不过,那时的张满春也才十七岁。张满春与沈小小第一次对眼,就让他心里一跳。沈小小娇艳饱满,脖颈白得像起了一层藕粉。张满春当时就想,自己要是能娶上这样的女人做老婆,也算是没有白变一回人。于是,张满春的眼睛在沈府里没事就找沈小小的背影。
2.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社会形态的历史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而异化劳动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必然会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被更替而走向消亡。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18〕这也就意味着当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面临被更替的命运。尽管现存的资本主义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阶段性变革,都表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明显的不稳定性。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只有在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中,才可能实现资本的继续增殖,这也就意味着资本无限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否定力量不断积聚的过程,它的完全极端和无限扭曲的发展方式,使其自身成为自己发展的最大限制。资本的继续扩张,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的赤贫不断加剧,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裂痕也更加扩展,生发于私有体制的异化劳动也终将实现自我扬弃。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资本主义社会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创造可能空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可以极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科学技术被资本加以利用时,它在生产力面前更是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而机器作为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典型运用,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劳动的进一步异化,而异化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存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实现对劳动者的支配,被压迫、被剥削以及猪栏般的生存条件是工人阶级的常态。机器所具有的解放作用由于它的资本主义应用被完全扭曲,但它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又为人的解放创造了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19〕当资本作为背后推手,机器作为直接作用力促使劳动发生异化的同时,也向实现自我异化的扬弃又靠近了一步。因为劳动者自身本质丧失的同时,生产力也获得极大提高,原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受到威胁,异化劳动的私有制根源终将被消灭,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也是科学技术所蕴含的巨大革命力量的重要体现。因此,从人类解放角度来看,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也终将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为实现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3][4][5][8][9][11][12][13][14][15][1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27、437、437、440、468、453、465、468、472、474、493、48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4.
[2][6][17][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753、156、182.
[10]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Confrontation and Survival:A Humanistic Conside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achine Capitalism
Han Ning,Ai Zhiqiang
Abstract: As a product of the essential power of human beings,machines should be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improving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but the capitalist application of machines makes people’s unique free and conscious life activities deprived.Capital capitalized capitalists use machines to seek surplus value.Although they objective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they also completely turn the working class into a vassal of the machine.The social life roots are seriously threatened, 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working class are at stake.From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to the machine industry,the main pos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production is continuously lost.The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the machine reduces the possibility of laborers transforming from “people” to “workers” under capitalist conditions,aggravating labor.The reality of process exploitation,but at the same time,it accelerates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awakening of the working class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and creates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self-alien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liberation.
Key words: machine,capitalism,working class,confrontation,survival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47(2019)10-0017-06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技术风险治理中的价值选择冲突问题研究”(L17BZX007)与2018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委托项目“把科技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L18WTA0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韩宁,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艾志强,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
责任编辑:阿 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