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列姆昌德的农民情怀
赵芳琳
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710128
摘要:有着“印地语小说之王”之称的普列姆昌德是印度劳苦大众的代言人,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印度农村为背景创作的,他从同情、批判、赞扬等各个角度生动描绘出殖民时期印度农民最真实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农民形象,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使人们更加了解当时的印度农民,了解他们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了解他们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他的作品也使许多人开始反思印度社会的诸多弊端,激励印度人民寻找获得自由解放的方法。普列姆昌德是一位极具农民情怀的作家,也正是这种农民情怀造就了他的成功与伟大。可以说,他的作品既是印度农村的一面镜子,又是广大农民的一盏明灯。
关键词:普列姆昌德,农民,印度社会
素有“印地语小说之王”之称的普列姆昌德在印度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一生创作了15部中篇和长篇小说(包括未完两部),约300篇短篇小说及论著、电影剧本、儿童文学及翻译作品等,而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以印度农村为背景创作的,他从同情、批判、赞扬等各个角度生动描绘出殖民时期印度农民最真实的生活,塑造出了何利、辛格尔、杜基、丹妮娅、彭喀寡妇等极具代表性的经典农民形象,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使人们更加了解当时的印度农民,了解他们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了解他们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他的作品也使许多人开始反思印度社会的诸多弊端,激励印度广大劳苦大众寻找获得自由解放的方法。由此说普列姆昌德是一位极具农民情怀的伟大作家,他是农民的代言人,他的作品可以说既是印度农村的一面镜子,又是广大农民的一盏明灯。
一、印度农村的一面镜子
(一)普列姆昌德热衷于写农村题材的原因
就像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把平凡而真实的农民,连同他们褴褛的衣着、悲哀的面容和痛苦的灵魂一道请进文学殿堂的第一人”[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卷,第171页。]1,在印地语文学史上,普列姆昌德也是这样的“第一人”。他摆脱了长久以来的英雄主义和神秘主义传统,将文学创作根植于农村,以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为主人公,描写他们的苦难、挣扎与反抗,赞扬他们的善良、勤劳与忠厚,同时也批判他们的愚昧、麻木和无知。普列姆昌德之所以会将眼光投向印度广大的农村和农民,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受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二是基于时代背景的文学选择。
1.受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中,题材的选择,多多少少受限于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大部分作家会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真实生动。普列姆昌德虽然本身并非农民,但他出生于印度北方邦贝拿勒斯(今瓦拉纳西)附近的一个村庄,家境贫寒,命途多舛,在他的一篇名为《我的人生》的短文中他这样写道:“绑在我脚上的不是普通的铁链,而是由八种金属制成的镣铐,我背负着它向山顶爬去”,可见他生活之困苦。他的整个童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几乎都在农村或者靠近农村的小镇上度过,因此他非常熟悉印度农村的民风民俗,熟悉农民的生活境遇。正如著名作家孙犁所说:“幼年的感受,故乡的印象,对于一个作家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正像母亲的语言对于婴儿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家一同成熟着,可以影响他毕生的作品。它的营养,像母亲的乳汁一样,要长久地在作家的血液里周流,抹也抹不掉。这种影响是生活内容的,也是艺术形式的。”[1周明娟,《论中国现代作家怀念童年的主观动因》,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二十四卷第二期。]1在农村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印在了普列姆昌德的脑海中,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基于时代背景的文学选择
在《文学的目的》一文中,普列姆昌德明确指出:“文学是自己时代的反映”,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深刻地意识到文学创作应该与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普列姆昌德所处的时代正是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时期,西方资产阶级各种思潮也随之渗入印度社会,但以种姓制度和宗教为精神支撑的封建制度仍然存在,封建余毒与殖民者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甘地登上政治舞台,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思想,对包括普列姆昌德等文学家在内的广大印度人民群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传入印度,鼓舞着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工人和农民的共产主义者,虽然普列姆昌德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他也从这次伟大的革命中看到了工人和农民的无穷力量。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印度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兴起和高涨几乎贯穿于普列姆昌德整个创作生涯,而农村和农民作为民族独立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重要阵地和强大力量,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普列姆昌德创作的中心,这是他忠于生活的现实主义的体现,是他基于时代背景下合情合理的文学选择。
(二)普列姆昌德笔下的印度农村和农民
普列姆昌德熟悉农村生活,不仅仅指他熟悉农村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指他熟悉农民,熟悉他们的思想情感,熟悉他们所受的压迫和剥削,同时也熟悉他们的弱点和精神顽疾。普列姆昌德的作品中取材来自农村生活的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短篇小说《冬夜》、《半斤小麦》、《两兄弟》、《五大神》、《可番布》和《毁灭》,长篇小说《博爱新村》、《舞台》以及被称为“不朽的、杰出的名篇”的《戈丹》,这些作品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殖民背景下印度农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将印度农民的可怜、可悲与可恨尽数展现在读者面前。
1.饱受压迫和剥削
普列姆昌德对农民是抱有深切同情的,这种同情无疑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多地、甚至略带夸张地描写农民所受到的来自各方各面的重重压迫和剥削。
一是来自地主阶级和高利贷者。在农村中,收取佃租是地主剥削农民最主要的方式,这也是农民普遍贫穷的原因之一。农民辛辛苦苦耕种一年所获的收成,到头来一大部分都要上交给地主,自己却吃都吃不饱。《冬夜》里赫尔库的妻子穆尼就这样对他说过:“也不知道我们欠下多少租子钱,怎么也还不清。我说你呀!不会扔掉这个地不种了吗?累死累活,收获的一点东西,全都拿去还债了,搞光了才算完事。我们这些人好像生来就是为了还债的。”[1刘安武,《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4页。]1不仅如此,地主还常常巧立各种名目搜刮民脂,例如《戈丹》的开篇就提到地主莱易老爷为了庆祝“罗摩诞生日”准备办一场宴会,需要2000卢比,何利被要求给五卢比的份子钱。《舞台》里的地主莫亨德也是常常利用各种节日,逼迫农民为他无偿劳动。高利贷者是比地主更可怕的存在,借出五个卢比想要收回五十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戈丹》里的地主只有一个,高利贷者却有一大帮,他们往往会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向农民展示自己的“仁慈”,借钱借物给他们渡过难关,然而接受这样的“仁慈”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像达塔丁借给何利三十卢比,最后却让他还两百,一分都不能少,像辛格尔明明只借了半斤小麦,却为此沦为奴仆,用一生来还债。
二是来自婆罗门祭司等宗教势力。印度多数农民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这成为婆罗门等宗教势力压迫他们的绝佳武器。《解脱》中的杜基,为了能请到婆罗门去家中做祭祀,只能无奈地替他干活,在他家里打扫庭院、搬运粮食、劈柴,忍饥挨饿,不知疲倦,最后活活累死在婆罗门家里。《戈丹》中达塔丁向何利要债时,遭遇到态度强硬的戈巴尔,只肯给他七十卢比,最后他摆出了自己的婆罗门身份,对何利说欠婆罗门的钱会受到神明的惩罚,使得笃信宗教的何利不得不乖乖听他的话。何利与妻子塔尼亚不止一次说到过“不能丢了种姓”、“不能离开宗教”这样的话,在村里人以儿子戈巴尔与寡妇相爱的事为由敲诈他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宗教身份,他也不敢有一丝反抗。
三是来自农民阶级内部。除了地主、婆罗门等高等种姓的压迫之外,农民还要面对来自同一阶级的人的各种欺压和尔虞我诈。他可能是你的亲兄弟,像嫉妒心起,毒死何利家来之不易的奶牛的希拉;她可能是你的妻子,像贪慕虚荣,背叛薄拉的诺哈莉;他有可能是你的丈夫,像自私自利,将募捐来买裹尸布的钱用来喝酒享受的马托夫;他有可能是你的父亲,像为维护所谓家门声誉,将裘妮娅扫地出门的薄拉。
2.小农阶级的局限性
普列姆昌德作品中的农民大多数是值得同情的,是可怜、可悲的,但同时也是可恨的。这种可“恨”是“恨铁不成钢”的“恨”,是对他们麻木不仁、自轻自贱、逆来顺受的“恨”。
《两兄弟》、《解脱之路》两篇小说讲述的是两对农民兄弟,他们都因为自私的心理而不顾血肉亲情,导致家庭不幸。《解脱之路》讲述的是一个农民和牧民的矛盾纠纷,牧民烧了农民的庄稼,农民又想方设法报复,结果两败俱伤。《戈丹》中的何利,勤劳朴实、坚忍不拔,却也时常想占点小便宜,比如卖甘蔗的时候不告诉弟妹真实的报价,以便自己能多得些钱。《可番布》中的吉苏、马托夫父子极度自私,懒惰成性,在媳妇难产死后,竟将村民募捐来给买裹尸布的钱拿去喝酒,事后毫无半点愧疚。《解脱》里的杜基、《半斤小麦》里的辛格尔面对婆罗门的无理要求不懂反抗,对宗教压迫浑然不觉,最终被迫害至死。
印度农民的悲惨境遇,有一部分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的,他们在朴实忠厚之外,也有自私狭隘、顽固不化的一面,这是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和宗教束缚造成的,普列姆昌德在刻画农民角色时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一点。
二、广大农民的一盏明灯
普列姆昌德描写农村和农民的作品,多数是以悲剧结尾,有人也因此认为他的创作观是消极的,其实不然,极致的悲剧往往能给读者带来更深的心灵震撼,印度人民从普列姆昌德笔下农民的这些悲剧中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和宗教的丑陋,认清了现实。虽然普列姆昌德没能在作品中直接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但却给广大的印度贫苦农民指明了方向。
(一)引发对社会弊端的反思
普列姆昌德的作品毫不客气地揭露和批判了印度社会的诸多弊端,引发印度人民的反思。一是对宗教的反思。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谈到印度,几乎不可避免地就会谈到宗教问题,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作为一个印度教徒,他对宗教问题的揭露和批判是十分犀利的,《半斤小麦》、《解脱》、《害人是天职》等都揭露了宗教的罪恶;二是对种姓制度的反思。种姓制度作为印度教和印度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撑,千百年来奴役着印度人民,普列姆昌德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对种姓制度的批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地主的水井》,写了一个不可接触者为了给生病的丈夫取一点干净的水,去到村里的原本不允许贱民去打水的水井取水,最后却一无所获仓皇逃走,回到家看到丈夫无奈喝下了又脏又臭的水。还有《神庙》,写了身为一个不接触者的母亲,想为病重的孩子去神庙祈祷,却不被允许,最后孩子和母亲都不幸死去的故事;三是对封建剥削制度的反思。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并没有使印度本土的封建势力消失,只是转变了压迫和剥削的方式,封建势力与殖民侵略者狼狈为奸,肆意压榨劳苦大众。批判地主阶级、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是普列姆昌德许多农村题材作品的主要内容,比如《毁灭》写了一个恶霸地主将一个穷寡妇逼迫致死的故事,《冬夜》写了一个被高利贷者拿走家中最后一点钱后,在寒冷冬夜里守庄稼,而庄稼却遭毁掉的故事。
(二)激励广大农民奋起反抗
在普列姆昌德看来,农民是社会的基础,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的发展意味着国家的发展,他们的贫穷意味着国家的贫穷,在印度争取国家独立的过程中,农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长期的封建压迫和宗教束缚,许多印度农民变得麻木不仁,没有反抗意识,普列姆昌德在描写他们的悲惨处境的同时,也从正反两面激励人们奋起反抗,比如《戈丹》中的何利和妻子丹妮娅。何利同大多数饱受压迫和剥削的印度农民一样,勤劳一生,虔诚信教,面对地主老爷、高利贷者、教族势力等的压迫和剥削,丝毫不懂反抗,最后抱憾而终,而他的妻子丹妮娅,却是一位勇敢正直,极具反抗精神的女性,当教族势力以母牛之死敲诈何利时,是她的坚决反抗才没让小人得逞,当无家可归的寡妇向她寻求帮助时,是她不顾流言蜚语将她收留,给了她生的希望。丹妮娅拼尽全力守护着自己的家,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反抗压迫、不公的机会。普列姆昌德利用何利和丹妮娅成功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从正反两面向那些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证明,逆来顺受换不来压迫和剥削的消失,只有奋起反抗才有希望获得幸福。
正如印度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南沃尔·辛格所说:“政治界有甘地,文学界有普列姆昌德。”这位小说之王,受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响,也出于时代的要求,选择了与广大的印度底层人民站在一起,用优秀的作品,描绘出印度农村的真实画卷,用犀利的笔锋,批判了种姓制度、宗教压迫和封建剥削等社会顽疾。他带着强烈的爱和深切的同情,在反映印度农民悲惨生活的同时,自觉成为了他们的发言人、领路人,发出了不畏强权、奋起反抗的呐喊。可以说正是普列姆昌德的这种农民情怀造就了他的成功和伟大,使他成为深受广大印度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杰出文学家。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2.周明娟.论中国现代作家怀念童年的主观动因[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二十四卷第二期.
3.刘安武.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唐仁虎,刘安武.普列姆昌德论文学[M].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5.刘安武.印度现代文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6.刘安武.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谈普列姆昌德的短篇小说的题材[J].国外文学.1981年.
7.[印]नामवर सिंह(南沃尔·辛格),‘प्रेमचन्द और भारतीय समाज’(普列姆昌德与印度社会)[M]. राजकमल प्रकाशननई दिल्ली. २०११.
作者简介:赵芳琳,1990年12月26日出生,性别女,汉族,籍贯湖南益阳,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2016级印度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印地语语言文学。
论文作者:赵芳琳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印度论文; 农民论文; 他们的论文; 农村论文; 作品论文; 自己的论文; 婆罗门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