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雷云

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雷云

雷云(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鸭池乡越红小学 四川 屏山 645350)

摘要:本文通过从学生的位置、心理以及情感上去分析,讲述如何处理传授者与接收者位置的必要性,依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125-01

当今的社会正处于日新月异高速地发展着,改革着,以前是新的,到了现在就变成旧的了,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不断取代陈旧的观念。无独有偶,在教育教学上也有同样的问题。但是,在教育这一块所处的问题比较大,因为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一下贯彻起来改革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无论有多么的困难都有解决的方法

一、营造课堂氛围,催化学习兴趣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人只有在人际关系良好、环境氛围宽松以及精神充分的情况下,智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也反复证明,课堂上师生情感共融是思维共鸣的体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的基本条件。所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前提。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不仅富有强大活力,还带有丰富的情感。他们整个群体都是敏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热愛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们是心领会神的。相反而言,你的言谈举止上的任何带有侮辱、歧视,甚至是冷落,他们都会做出敏感的反应——不听你课、不做你作业,这种情况甚至会在班级上蔓延,这不仅影响师生关系,还会影响教学效率。单单做到这一点还不行,我们还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心理。众人所感,成功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喜悦,在学生的这条学习链,喜悦非常重要,喜悦的情绪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我们的教学中通过提问、练习和家庭作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体差异,一般都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尽可能地创设成功的机会,不断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快乐,使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使他们把学习语文当成心灵上的需要。

二、教师注重教学过程

1、重视学生的情感引导

语文是一项人文学科,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的引导,以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情感体验,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学生理解深度的提升。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深刻。

2、重视课堂师生的互动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知识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需要教师们高度重视,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另外,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三、引导学生学习

俗话说的好,记住了多少东西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重点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了多少,关键在于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感悟,即要想达到悟,首先要学会感,在感的前提下进行思考和探索,最终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方法,才能够达到悟的境界。也就说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内容,之后才会感悟到文章的精华。比如对于一些课文中的关键词,这些词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教师就需要对其着重的讲解。这个词的使用有什么好处,同样的意思,如果换成了其他的词还能不能表达出同样的意思。当文章学习到了最后的时候,让学生对于课文也有了充分的理解,需要重新阅读一些课文,发现课文的中心思想,搞清楚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启示。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对于课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也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四、提升教师的自我修养。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不断的塑造自己。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特别是小学老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大使命。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无疑是学生眼中的标杆人物。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到博学广知,只有积累了广博的知识,才可以基于已有的教学计划,灵活地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时,还要做到一下几点:

(1)教师在进行每一课教学时,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

(2)、在设计训练技巧上起主导作用。教学是门艺术,新鲜有趣。不同凡响的教学环节,独具匠心的技巧设计,不仅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可以化知识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把握要领,提高读、说、写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运用技巧,教师要抓住训练中的点点滴滴加以归纳、综合、提炼,并在总结中渗透学习的本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在精讲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讲解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在学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做些升华性的讲述,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讲解一定要做到精当、简捷、明了,其作用多半具有引导性和示范性。

五、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在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选取的是小学生可理解的美德类诗歌和短文,适用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小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文,对小学生渗入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念,健全其人格的发展。

论文作者:雷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雷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