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中心卫生院 四川简阳 641421
摘要:目的:探讨B-lynch缝合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间我院因产后出血而实施B-lynch缝合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资料收集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静脉小壶给宫缩素,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除使用以上方法以外,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改良B-lynch缝合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并对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为(1000±45.62)ml,产后出血22例,占比68.7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00±35.25)ml,产后出血5例,占比15.62%。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血压情况为(155±75)mmHg和(85±10)mmHg,术后恢复正常,术前心率为(115±15)min,术后恢复正常,术后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住院天数为(4.5±2.5)d。结论:B-lynch缝合术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并且具有安全、可靠、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B-lynch缝合术;产后出血;血红蛋白;剖宫产
产后出血如果严重会直接导致产妇死亡,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一种简单、实用的缝合术对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良好,逐渐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所认可,B-lynch缝合术是将子宫体折叠,利用持续性压迫方式减少子宫出血[1]。文中针对B-lynch缝合术预防产后子宫出血进行研究及评价。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间我院因产后出血而实施B-lynch缝合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剖宫产分娩产妇,有5例产妇顺产失败改为剖宫产手术。产妇临床指证中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子痫前期重度25例,双胎22例,前置胎盘13例,特大儿4例。患者年龄为24~36岁,平均年龄(28.52±2.24)岁,年龄超过33岁以上高龄产妇为4例。初产产妇为56例,经产9例。孕周在33.5~40.5周。患者出血总量为200~4000ml,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患有心衰,未使用宫缩剂,其余患者在B-lynch缝合前均使用了宫缩剂、欣母沛,但药物治疗失败。按照资料收集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静脉小壶给宫缩素10U,宫体注射20U;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除使用以上方法以外,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改良B-lynch缝合术。
1.2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做常规剖宫产准备工作,实施B-lynch缝合术。
充分暴露子宫切口,选用1-0抗菌薇乔线自左侧切口下缘2-3cm进针,出针位置在切口上缘3cm处,将缝线绕过宫体,在宫角内侧距离2~4cm处缝合,并加好固定,以免滑落。术中尽量保持缝线绷紧,在切口下侧打结固定。术毕,观察切口出血状况,止血有效后关闭腹腔。
1.3判定指标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正常,子宫复旧,体温稳定,在36.5~37.5℃之间,术后排气时间为24h以内;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出现反复发烧现象,体温在37.8~38.5℃之间,术后排气时间为24h以内。③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或加重,发烧不退,需要进行进一步治疗。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
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为(1000±45.62)ml,产后出血22例,占比68.7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00±35.25)ml,产后出血5例,占比15.62%。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前血压情况为(155±75)mmHg和(85±10)mmHg,术后恢复正常,术前心率为(115±15)min,术后恢复正常,术后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住院天数为(4.5±2.5)d。具体情况为表1所示。
3 讨论
能够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已经得到广大医生的共识,分别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和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异常。文中主要针对子宫收缩乏力进行讨论。对于该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严重情况下会导致产妇死亡,以往的治疗方式是直接将子宫切除,但这便会丧失患者的生育能力[2-3]。B-lynch缝合术能够迅速减少产后出血,B-lynch缝合术有以下3个特点:(1)缝合后子宫腔被挤压,体积减小,压迫值开放血管,减少出血量;(2)胎盘剥离面缩小,这便会使胎盘附近的血窦关闭;(3)对子宫进行缝线压迫时正是对子宫进行按摩刺激,增加子宫收缩能力。
本组研究中的数据显示,经B-lynch缝合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400±35.25)ml,产后出血5例,占比15.62%,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000±45.62)ml,产后出血22例,占比68.7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使用B-lynch缝合术,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有较好效果,并且安全、简单,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崔咏怡,杨金英,韦春姣.剖宫产术中应用B-Lynch缝合术预防产后出血的研究[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3,04(02):24-27.
[2]王华云,万兰,文玉华,等.剖宫产术中B-lynch缝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J].临床误诊误治,2014,05(06):78-82.
[3]莫应萍,李善凤,沈海川.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改良B-Lynch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17(12):2077-2078.
论文作者:王友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产后论文; 患者论文; 产妇论文; 术后论文; 子宫论文; 例数论文; 切口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