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儿童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可忽视论文,人文精神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文精神教育是本位的,知识教育与技术教育应是建立在人文教育基础之上的。可是,目前的学校教育问题,只注重了知识性和技术性的一面,而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气质的升华等等,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教育现象是人文精神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本末倒置。本文并不反对知识技能教育,因为知识技能教育已被社会广泛提倡,故为了人文精神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平衡性的问题,本文只强调这个为人所忽视了的人文精神教育问题。我们希望人文精神教育从儿童抓起,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打下一个健康的心性修养基础。
一、文教极端到科教极端
熟读背诵人文经典与体悟人文经典的精神境界,这是人文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永恒课题,因为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可是,自从中国的科学、经济与西方有了距离,并饱受其欺辱时,中国的有志之士就开始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以为是传统文化出了问题,特别是那些留学西方立志报国的人,更是怀着一腔救国热情,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和哲学价值观念一并介绍到中国,力图以重复西方之路的方式,使封建落后的中华民族崛起。为此,反中国传统文化之风渐渐酝酿形成。以致于一九一二年元月十九日,第一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下令:“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同年五月又下了第二道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同年七月,蔡元培先生在全国第一届教育会议上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的议案,他认为祭孔是宗教迷信,他想用“美育”来代替精神陶冶性教育。再加上一九一九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校里所遵循的便是胡适、杜威的那套教育即生活的教育观念。这一系列教育举措,我们确信是善意的,然而,勿容置疑的是,这却是一个由“文教极端”走向“科教极端”的偏激行为。至此,经典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便成了过时了的历史教育现象。
二、经典及其经典教育
经典是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人文典籍。这一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经典具有久经历史考验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切狭隘的“集团功利意识”,皆被历史的发展筛选掉,唯独那些能反映人类共性情怀的经典被保留了下来,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经典非一时之存在,人类的和睦相处,永远需要经典精神的陶冶。若无了经典精神,人类便会心胸狭隘,相互争夺,必然会造成社会的动乱不安。第二,经典精神具有普遍的心性修养意义。经典精神不局限于哪个时代,也不局限于哪个民族或哪个阶段,它具有全人类的自我修养意义。譬如敬业爱人、敦厚朴实、心地坦荡等人文精神,都是最一般的心性修养。因此我们说,经典是久经历史考验的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的人文典籍。经典可以用宗教的方式加以表述,譬如佛家;可以用道德的方式加以表述,譬如儒家;亦可以用哲学的方式加以表述,譬如道家。总之,表述方式虽有不同,而其心性修养的目标则无别,皆是开阔人的胸怀的学问。这些人文经典,自古流传,久经考验,是人类永远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历史为我们选定的教科书,具有更加普遍的人文修养意义。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公认的“经典”,如中国的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印度的佛典,西方的圣经等,皆是有关心性修养的人文经典。利用人文经典,陶冶人文精神,这便是经典教育。经典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具。
“集团功利意识”不可能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依据“集团功利意识”制定的道德原则亦必然不具有人类“幸福有为地生活”的普遍意义。人的精神生命的升华,道德境界的提高,除了利用久经历史考验的人文经典以外,恐无更好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我们在注重经济开发和科学发展的同时,照顾到文化人心的培根固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儿童读诵经典,培养经典精神。或问曰:儿童不懂经典含义,如何让儿童读诵经典?何不待成年后有了理解能力再读?”答曰:“不懂含义,为读而读,是纯心之读,有特殊功效。若成年后,有了理解力,便会心思动荡,此时的人心,扬汤止沸尚属不及,哪里还有童年乐读的天质?童子之功,一日成诵,终生具有,这是成人读经所不能企及的。”让儿童以一定的时间读诵经典,使其渐渐具有经典精神,几十年后,社会人心自然归于敦厚,国家民族也有安邦济民的大才可用。南怀瑾先生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我们再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旦国家文化亡了,即使形态存在,但已动摇了根本,难以翻身,这是一定的。犹太人虽然亡了国,他立国的文化精神,始终建立在每一个犹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来是空洞的,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脉。”(注:南怀瑾著《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科学在当今,人文在传统。科学是日新月异的,它也应当如此。然而,做人的基本精神却是“一以贯之”的,它亦无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永远具有“淡泊平常”的一般性。譬如《中庸》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此一“素”字,即淡泊平常的精神意境。正是因为“素”的修养,方能富贵、贫贱、夷狄、患难而不为碍,方能无入而不自得焉。《道德经》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注:《道德经》)《金刚经》亦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儒家的“素”,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平常心”,皆是表“淡泊平常”的做人修养。经典所倡导的是心性修养的“常规常理”,具有普遍性,故我们不可用先进与落后来定义它,因为它表述的是我们人类永远应该具备的本质规定性。譬如“仁爱”“宽宏”“敬业”等精神,就其一般性而论,虽在远古,不为先进,虽在当今,不为落后,因为它是应该贯穿人类始终的“最一般的人性”,所以,我们不能以过时为由将之抛弃。
让儿童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人类智慧的启迪,目的在于默默地变化他们的气质,陶冶他们精神生命的深度,为他们将来轰轰烈烈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一个“素”的人格基础。人文精神教育,是一切知识技能教育的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建立在人文精神教育基础之上,方不为颠倒行事。若无了人文精神教育,只是一味追逐狭隘的功利,这便是社会动荡且苦难的根本原因。社会上“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等现象,不是一个经济发达不发达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知识能力够不够的问题,而是一个接受经典教育够不够的问题,是一个社会人心修养够不够的问题。人心的肤浅与不安,恰恰是极端“实用主义教育”所暴露出的弊端。
我们尊重科学,但是,如果一切以科学为标准,以实用为目标,泛科学化,泛实用化,甚至用科学来裁判传统文化,这不但伤害了传统文化,即使科学本身亦失去了它造福于人类的最初意图。离开了人文精神的培养,知识技术教育毕竟不能实现人类“幸福有为地生活”的目的。
我们的语文教育,本应该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极其有关的,但是由于受“实用教育”思潮的影响,语文教育也只重视实用性和技能性的一面,再加上考试的推波助澜,几乎完全将学生限于填空、段落分析、命题作文等技术性实用性方面。实用性技术性毕竟不是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更不是第一目的。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注:《论语·为政》)诗(语文)的目的并不在诗本身,而在“思无邪”的人文精神。当子夏向孔子问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诗经》言句时,孔子答曰:“绘事后素”。当子夏明白了“绘事后素”的精神境界时,孔子鼓励他说:“起余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注:《论语·八佾》)谈论《诗经》,必以会通其人文精神为目标,否则,便是为《诗经》而《诗经》的纯粹文学了。古人讲“文以载道”,亦即诗文的目的并不在诗文,而在于陶冶情操、造化高尚的精神生命。可见,孔子并不是把《诗经》的文学艺术性放在第一位的,而是把“精神境界”放在第一位。实用主义教育观念所追求的是一种“实惠”,凡是不能满足其实惠追求的,一律排除在教育范畴之外,一切不能马上见效的举措,皆视为落后。君子之风,圣贤之教,本来是做人的“第一要事”,今之教育,对这个“第一要事”过于忽视,一味执着在“实用”上,这是人心浮躁之总因,也是社会道德风气的浮浅。
三、经典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经典教育的内容
儿童读经的内容,主要是儒道两家的经典,因为佛家经典具有宗教的形式,故当对佛家的经典做很严肃的选择,总之,凡是有利于做人修养的经典,皆可作为熟读背诵的内容,因为读经典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性情。以此为标准,我们认为,至要之经典,莫过于《论浯》《老子》与《坛经》。(注:《坛经》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部佛家经典,无有著空之嫌,亦无有为宗教相所缚之弊,故可读之。)一是儒家之本;二是道家之源;三是中国化了的佛家文化的最上乘。若再将可读范围扩充,儒家可至《大学》《中庸》,道家可至《庄子》,佛家可至《心经》或《金刚经》。以上经典,足以能够在儿童时期熟读成诵,以致于终生不忘,为其进入青年和成年以后读各家之论著打下一个坚实的经典基础,也为其相继展开的未来生活备下一份终生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二)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与心理学依据
1.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
人文精神教育的方法,应以读诵为最主要的途径,可采用领读、自读、齐读、轮读、背诵等,甚至讲解都是次要的,因为对于儿童来说,琅琅背诵本身就具无量兴趣,背诵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若要讲解其义,也只能是结合儿童之生活经验生动形象地启发儿童的人文精神,但是,不可用时过多,不可考索文字,因为读诵是儿童经典教育的主导方法。
有人反对儿童背诵文化经典,其理论依据之一是“理解记忆”,认为背诵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不理解的内容便不能背诵。其理由之二是“经典是古代的教育内容,背诵是古代的教育方法”,言外之意是,背诵经典是落后的教育方法。关于以上两点,我们认为,理解记忆理论是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可机械地套用在人文经典教育上,儿童的经典学习,只能在似懂非懂的基础上采用“书读千遍”的方法,经典的学习是一个先熟读背诵,然后再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而渐渐体会的过程。科学教育是一个“先理解后记忆”的学习模式,而经典教育却需要“先记诵后理解(体会)”,因为对经典的理解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它要配合不断丰富的人生经验来渐渐地体会。随着人生经验的不断丰富,对经典的体会便会不断加深。
我们不能借儿童不理解经典而反对儿童对经典的读诵,其实儿童并不是完全不理解,他有某种默默的“懂”而且可能“懂”得很深,“懂”到他整个生命里去,也许这才是“懂”的真意,毕竟人的生命是一大奇迹。譬如,儒家所讲的“仁”,有儿童经验基础上的理解,譬如关爱小朋友,不伤害小动物等,都属“仁”的具体内容;有成人经验基础上的理解,譬如宽以待人。敬业尽心等,属于“仁”的更加宽泛的具体内容;有圣贤体证意义上的理解,譬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注:《论语·颜渊》)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注:《孟子·尽心上》)禅宗六祖惠能说:“自性能生万法”(注:《坛经·自述品》)等,皆是他们的“如是证,如是说”。若说儿童不理解经典,其实又有几个成人能真正地理解?我们不能因为不理解就不去读,因为不读就会永远不理解。尽管对经典的精神境界不能完全领会,若人能够对经典信而行之,能够用经典精神来规范自己,那也是有相当益处的。我们认为,即使完全不理解经典,也可以如小和尚念经似的读诵,这时,经典便具有了“无意义音节净化心灵”的作用。如此背下,当下可以净化心灵,将来可以慢慢体会与运用,具有当下与将来的双重意义。
2.背诵经典的心理学依据
人类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其发展曲线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依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的发展从零岁开始,一至三岁便有显著的发展,三至六岁更为显著,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代,十三岁是一生中记忆力的最高峰,以后至多保持在这个水平上,往往二十岁以后,由于心境的不平衡,还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减退。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不相同,理解力从零岁开始酝酿,一至十三岁虽缓慢上升,但无明显进展,十八岁后才渐渐成熟,随着经验的丰富和思考的训练,理解力会一生维持其上升曲线。
以上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发展在其十三岁之前,是以记忆力的发展为主的,理解力的强行训练,并不能实质性地突破其理解力发展的天然界限,譬如数学的某些教学内容,提前一年教给学生,除少数数学天才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不能“真正掌握”,反而会使儿童因此而惧怕数学,这些学习上的困难,基本上是不能“勤以补拙”的,有些超出儿童的自然理解力的内容,若迟一年教给儿童,他自然能轻松愉快地接受,并且会因此而热爱上它。但是,儿童记忆能力的训练和利用,应主要放在少年儿童时期,因为少年时期的儿童,处于既有能力记忆也善于记忆的最佳时期,这时,如果让他们熟读背诵一些人文经典,将具有一生的人生修养意义,也恰恰符合他们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的天然学习方式。
儿童的经典教育,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关系到民族道德的建设问题。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且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而星共之。”(注:《论语·为政》)总之,只有法律与“物质文明”,而没有高尚的人文精神,便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可是,在“实用”的诱引之下,我们的社会正在步步趋近这种“高科技而乏精神”的社会状态。面对社会发展的如此趋势,最迫切的做法在于发扬传统文化,重塑经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