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张孟芳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张孟芳

湖南省醴陵市中医院 4122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中选出73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重点分析,包括体位护理、生理指标监控、不适症状护理、引流管道护理、术后并发症护理等,并对73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记录。结果:经过对73例患者的护理后,其中2例患者由于炎症转为了开腹手术,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术后2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术后共2例患者出现切口渗血症状、1例发生切口感染,但没有任何严重并发症出现,在住院(5.17±0.02)后出院。结论: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术后护理

急性胆囊炎属于细菌感染类炎症,由于炎症反应使得人体的胆囊管发生阻塞,因而引发胆囊内炎症。其临床症状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右上侧腹部绞痛,并且伴有腹肌强直等症状,其中有95%以上的患者会出现胆囊结石症状,也将这类疾病称为结石性胆囊炎[1]。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出的73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患者的年龄从21岁至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7.72±10.03)岁,患者的发病时间从3至2不等,平均发病时间为(25.47±0.72)。经过对患者的临床检查后可以看出,患者当中合并胆囊结石的共有69例,未检查出胆囊结石的共4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检查和手术方法

本次分析的患者在手术前均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患有胆囊炎,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抗炎症治疗。73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均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方式,利用穿刺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放置引流管。

1.2.2护理方法

1.2.2.1体位护理

当患者结束手术后,将患者转移至病房内。采用平卧-半卧的方法,先帮患者去除枕头,进行为期6的平卧,头部需要偏向一侧。在麻醉药物药效消失前需要对其进行重点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坠床、输液管脱落、引流管脱落等情况。在平卧6后,为患者调整休息体位,采用半卧状态,适当调整患者头部的高度,大约10°至20°左右。如果在当天患者的病情即表现稳定,那么就可以辅助患者进行床下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患者腹腔内肠道发生粘连症状,并降低肺部感染的几率,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当患者需要咳嗽时,应该给予其相应的指导,避免患者用力过大导致切口崩裂[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2生理指标监控

在患者术后,要对其生理指标进行定时监控,一般采用每隔0.5一次的测量方法,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神志、体温以及呼吸频率等进行测试,待患者术后6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就可以适当延长检测时间。并且在患者术后要为其提供低流量氧气供应,促进肺部气体的交换,减小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1.2.2.3不适症状护理

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其难免会出现不适症状,因此应该将此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首先,当患者出现切口疼痛症状时,应该给予患者适量的镇痛药物治疗,药量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注射或服用。其次,患者在进行全麻处理后,必然会影响尿液的排除,如果患者在术后8内还没有正常排尿,那么就有可能引发了尿潴留症状,可以通过协助患者排尿、声音刺激、下腹部热敷等方法进行辅助排尿。第三,当患者出现呕吐、头晕等麻醉不适反应时,应该对患者的呕吐物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呕血症状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避免呕吐过程中动作过大导致切口崩裂[3]。

1.2.2.4管道护理

在患者术后早期阶段,其需要放置引流管、导尿管、输液管等各种管道器具,对其也需要进行重点护理。在放置管道的过程中,应该对管道进行固定,避免其出现受压、扭曲等情况,保证管道的通畅性,并对管道内液体的流量进行定期检查。由于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开腹手术患者恢复较快,因此置管时间较短,在拔去导管的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对人体内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

1.2.2.5并发症预防护理

首先,在对出血进行预防护理时,应该对患者引流管当中液体的颜色进行观察,并保证患者切口处敷料有无渗血情况。如果患者的面色出现苍白,血压持续下降等情况则表明且出现切口出血症状,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其次,胆漏是这类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护理过程中保证患者采用半卧位,这样所达到的引流效果最好,并且能够防止引流液发生逆流情况,造成患者感染。第三,如果患者的肩背出现酸痛情况,则表明其体内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排除,需要帮助患者进行输氧,并按摩患者疼痛处帮助其排除腹腔内的二氧化碳。第四,为了防止患者下肢出现静脉栓塞,应该帮助患者尽早进行床下运动,恢复肢体肌肉功能,并且为患者按摩下肢,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4]。

2、结果

经过对73例患者的护理后,其中2例患者由于炎症水肿转为了开腹手术,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术后2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术后共2例患者出现切口渗血症状、1例发生切口感染,但没有任何严重并发症出现,在住院(5.17±0.02)后出院。

3、讨论

目前,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经应用的非常广泛,为了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腹腔减压、引流管液体性质、生命体征等进行重点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素质,并针对于不同术后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张青琳.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06):156-158.

[2]钱贤忠,张浩,罗建生,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间与疗效探讨[J].中国内镜杂志,2014,10(12):34-36.

[3]王香玲,程光文.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09):166-167.

[4]郑小镁,陈小霞.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观察与护理[J].健康大视野,2012(09):347-348.

论文作者:张孟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张孟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