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热点问题年度报告_素质教育论文

2005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热点问题年度报告_素质教育论文

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教育论文,年度报告论文,热点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中国教育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研究领域有新的拓展,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创新教育理论、加快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推动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告主要依据2005年度有关报刊刊载的论文,对若干前沿与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一、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教育理论界普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思考教育发展问题有重要的启示。

(一)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学者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分别从法律、道德、伦理等层面提出了指标和要求,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①

有学者指出,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教育的作用不仅表现在提高全体公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管理水平,形成普遍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统一,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在通过对人的培养、陶冶等教育活动的天然职能,促使人意识的觉醒和精神的提升。② 还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既是物质生态、制度结构的和谐,更是人的和谐。和谐发展的人群与和谐发展的个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对象和依靠,而和谐群体与和谐个人的养成,极大地依赖于教育。③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包括主体、文化、物利、关系、制度和环境六个方面,它们各具作用,又相互关联,教育对于它们的良性互动有着特殊的功能与作用。教育在其本质意蕴上就是追求和谐。④ 教育优先发展关涉到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⑤

(二)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是现代社会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系统的延伸和体现。促进教育公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⑥ 有学者具体分析指出,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⑦

针对现代社会教育的属性,有学者指出,就教育的经济性而言,效率是其主要方面;就教育的社会性而言,公平是其主要方面。如果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教育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在现代社会,强调教育的公平,以及教育对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⑧ 还有学者就此问题提出,应加强立法建设,规范教育市场,让学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目标。⑨

教育公平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基础性伦理诉求。有学者指出,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将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作为教育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⑩ 还有学者认为,为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解决市场与教育公平的矛盾,应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如:改变传统的单一政府选择的教育政策活动的范式,建立教育公共治理的社会参与制度;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弱势补偿制度;建立可选择性的教育制度;创造学校之间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对学校实施分类管理,等等。(11)

(三)立足于和谐社会目标,推进教育改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指出了明确方向和目标。学者指出,教育应当以促进人的全面、均衡与和谐发展为最高目的。当前,迫切需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认真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真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系统地探讨贯彻教育方针的策略,使一切教育过程、教育环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教育目的保持一致。(12)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要更加重视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性。有学者指出,教育的价值基础决定了教育应当主要通过公共选择机制而不是市场机制来实现它的功能。深入理解教育活动的基本价值,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才能最终提升教育改革的道德水准和改革决策的伦理质量。(13) 还有学者指出,由于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基础性和特殊性,教育不仅体现着社会公正,而且具有调整社会公正的作用,所以,强调教育制度伦理公正就具有特殊意义。(14) 公共性作为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特性,是学校制度形成的逻辑起点,应在学校制度中得到最明显的体现。公共性所体现的合理性、公益性、公平性和公开性,为学校制度分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维度。(15)

建设校园和谐关系,是在学校环境中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具体体现。有学者指出,以法治理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审视并优化校园环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主法治原则建设校园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以民主法治原则构建现代校园的和谐关系是法治理性的基本要求;尊重人权是法治理性的真谛;校园和谐关系呼唤体现法治理性的校园文化。(16)

二、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当前,素质教育正处于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之中,社会各界对此均高度关注。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归根到底在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已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识。

(一)素质教育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人的素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了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人的素质提高有赖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学者指出,素质教育,核心是育人为本,首要的是德育为先,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与主动发展。(17) 素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与发展。(18)

就人的素质全面发展问题,有学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素质个性化的过程,二者的发展是一个基本一致的过程。所以说,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该是有个性的人。(19)

长期以来,由于对素质结构的认识还不够完整清晰,以致教育活动系统诸如目标系统、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管理评价系统都有缺失。为此,有学者提出了“四格”素质结构理念,认为学生(作为人)有待发展的全面素质由体格、心格、智格、行格组成,“四格”各自以独特的内涵而存在,又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主张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学生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论的改造。(20)

关于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有学者从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及面临的社会基本矛盾入手,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使我国实现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有效途径。从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看,惟有素质教育才能担当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重任。(21) 有学者从反思历史与观照当下教育实践的维度指出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要从教育方针、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及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2) 有学者从学校功能的角度阐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学校两种功能即学校对个人发展的促进功能和学校的选拔功能是缺一不可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是要解决学校功能失衡的问题,使学校的促进个人发展功能和选拔功能达到一种适度平衡,使学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作用。(23)

关于素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在某些地方和学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素质教育的个体取向存在着被放大、甚至绝对化的现象和问题。实际上,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不合理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种个体取向的放大和绝对化有关。应该强调素质教育的公共取向,但这并不完全否定素质教育对个体的意义和价值。公共取向的素质教育同时也是能够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与平台的素质教育。(24)

(二)素质教育的现实推进

素质教育的推进涉及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考试评价等各个方面,应该是一种整体性的变革。(25) 当前急需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思路和推进改革深化的决策。(26)

有学者指出,只有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去推动社会性的教育观念转变,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27) 有学者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进行正确教育理念的宣传,完善教育立法,进行教育结构改革,加强教师培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28)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通过课程集中体现出来,并通过教学活动转化。所以,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处理好宏观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改革的关系,把重心下降到以学校为单位的综合、整体改革;其次要关注教育改革中教育理论研究的作用,提高各层面教育领导者的教育理论素养,使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改革实践两者间形成良性互动、双向建构的局面。(29)

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与学科建设

21世纪初的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于20世纪末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有关教育学的发展趋向、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等成为学者们普遍探讨的话题。

(一)教育学研究的范式转型

基于对中国现代教育学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学者认为,以“用”为目的、向西方倾斜而自我否定的学术心态,公式化的创作方式,形式化地追逐西方学术新潮以便迅速地在中国加以运用等的结合,导致了中国教育学在文化上的双重隔绝:既隔绝于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也隔绝于西方文化历史传统。要改变这一状态并使教育学保持必要的文化张力,就必须把传统教育学术纳入研究视野,从教育学史拓展到教育学术史的研究,从而在传统教育学术与现代教育学术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对话机制和思想交流平台。(30) 对当前教育学研究呈现的变化态势,有学者做了如下概括:方法论意义上的复杂科学已越来越多地影响教育的研究乃至对教育的基本看法;教育叙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对象,这种转向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教育学发展的部分路向——

从外在世界返归内在世界,从公共生活返归个人生活,从工具理性返归价值理性;专业界限模糊现象既存在于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分界之间,也存在于教育学研究从业者之中;走向教育实践,日益成为我国教育学研究者共同的价值追求;本土立场正逐渐回归教育学研究,这可以看做是我国教育学摆脱对西方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立和自主的一种努力。(31)

有学者指出,教育研究范式应该包括逻辑演绎的研究范式、自然类比的研究范式、实证分析的研究范式和人文理解的研究范式。要使教育研究工作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应在教育研究中注意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历史与逻辑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32) 有学者提出,教育学要关注生活世界,只有回归到生活世界这个基础,它才能贴近人的发展需要,重新获得无限的发展可能,成为促进人发展的最有价值的力量。教育学要关注教育交往,关注“交互主体性”,走向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33)

(二)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其他学科的滋养,而如何接受滋养、接受什么样的滋养等问题是需要教育学研究者们认真思考的。有学者以文化学对教育学的影响为例指出,学科借鉴不等于简单的知识移植或想当然的理论演绎,借鉴不能代替教育学自身的发展,教育的图景需要其他学科的润色,但更需要教育学自己的描绘。(34) 有学者认为,教育学应重构自身的思维方式,这是教育学走出困境、走向成熟和规范化的标志。(35)

在考察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有学者指出,“学科立场”是知识融合、学科融合时期区分学科差异的重要指标,“教育学立场”是探索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一个新思路。(36) 也有学者提出,教育学派的多元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事业成熟与繁荣发展的产物和标志,建设和发展教育学派应该是学术理论建设的当务之急。(37)

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是教育学史上一个古老的论题。有学者提出,总体上,“科学”指向“知”,追求符合教育事实的规律;“艺术”指向“行”,探索指导教育实践的规则。当代学者关于教育学知识的分类表明,“科学”和“艺术”依然是教育学发展的路向,但还存在“第三条道路”:采取一种“实践综合”的教育学立场,即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兼蓄包括“科学”与“艺术”在内的各种形态的教育知识。综合的基点即在“教育实践”之中,综合的路径则是从“致知”走向“致行”,谋求面向实践的教育学。(38)

一些学者尝试拓展教育学的新领域,“发展教育学”的提出就是其一。有学者从系统的视角、学科的视角和问题域的视角对发展教育学的具体领域进行分析,认为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教育,就必然会进行多门学科的交汇,形成一系列具有学科特质的发展教育学领域。发展教育学的直接着眼点是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域。(39) 也有学者提出,发展教育学是研究、反思由于社会发展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的策略,以及如何自觉和主动地通过教育自身的变革去推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教育学专门研究领域。(40)

四、德育的问题与革新

源于人们对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思考,也出于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德育的革新成为教育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从多角度分析德育面临的问题,以期寻求德育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面临的问题

随着德育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化,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对德育本质的思考也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面对社会发展对德育的挑战,学术界对德育自身问题的反思,也基于这一视角展开。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的本意不在使人拥有某方面谋生的本领,只在使人成为人。但在工具化的教育追求中,德育被边缘化了。当代在“道德的名义”下唯一可资利用的价值就是用道德规范和规则去把人组装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大机器上,道德教育就蜕变为注入规范、规则的外在化教育。道德之知本是一种实践之知,当代的道德教育却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走上了一条唯知识化的路。(41) 也有学者指出,20世纪末全球性道德教育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对道德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够全面,即把道德等同于知识,忽略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行为的改善;对价值澄清模式的过分推崇,陷入道德相对主义的泥潭;割裂道德教育模式的综合联系。(42)

理清德育工作中的诸多矛盾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对此,有学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和教师缺乏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论作指导,对于德育工作细微品性缺乏认知和领悟,在分数和升学率面前德育不过是一种陪衬和摆设,导致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现象相当严重。(43) 也有学者指出,德育低效的最重要原因是普遍利用虚拟道德教育情境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冲突。(44)

有学者从我国传统德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反思,指出:受以民为本思想影响的德育存在着人的缺位和工具理性等弊病,民本思想延伸到德育领域的最大弊端就是造成德育“人的缺失”现象,使学生主体缺位,德育目标偏离,“人之为人”教育匮乏以及德育内容空疏。(45)

(二)革新的路径

目前,德育理论的研究正走向科学化和人文化的整合,并表现出强烈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

关于德育的基础,有学者指出,品德的养成主要不是靠教,而是靠自身的良好活动。学校德育的基础在于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尽管作为教学生态的德育基础并不是完善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全部因素,但它是一种决定德育文化走向的关键因素,其原理在于教育的生命机制。(46)

关于德育目的,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或国家对个体的一种规约和要求,也不仅仅是用社会性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个人,道德对个人的要求最终应当是关注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幸福。(47)

为克服传统德育存在的诸多弊端,有学者提出从“知识”转向“故事”,借助生命叙事引发道德移情;从“灌输”转向“对话”,通过价值判断发现道德生命的意义;从“大道理”转向“小细节”,关注生活境遇,提高道德敏感;从“感悟”转向“践行”,建构关心性体系,形成道德人格;从“受爱”转向“创爱”,在欣赏中展示道德智慧。(48) 有学者从德育课程演变的角度提出,在道德存在观上,应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在课程观上,应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在学习观上,应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倡导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学习者与教材等的对话,学习者自我经验反思的互动中进行学习。(49)

有学者提出,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德育工作的制度化、个案化建设是解决形式化问题的关键;改善师生的道德生活环境,强调学生的德育体验,是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加强的细微环节;德育工作生活化、真实化是改变德育工作空洞说教倾向的必然选择;提升全体教师的德育专业意识和专业技能是防止德育工作简单化的治本良策。(50)

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重视人的情感发展和培育。有学者认为,转型时期的学校德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生活现实,需要关注人的生存和体验方式的现代转型,需要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基。(51) 要以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为学校德育变革及创新的目标和内容。学校应当努力为青少年的道德成长营造更为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52)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但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为此,学者们除了从中观层面上继续探讨基础教育课程的体系、结构与内容之外,还主要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其理论基础,从微观层面上思考其具体实施策略。

(一)理论基础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学者们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如有学者认为,不能用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全面发展学说作为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53) 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改革涉及课程与社会、课程与文化、课程与知识之间关系的处理,课程理论要发展,应该在课程哲学上做具体和深入的探讨,从哲学层面上探讨它“直接”的理论基础。(54) 也有学者从澄清“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多元论”与“多样性”等概念出发,提出课程改革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多种教育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将外国教育理论中国化”。(55) 这些思想上的碰撞和观点上的交锋显示,学者们通过深层次的探讨,正试图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向。

有学者认为,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都是以文化学的理论为逻辑支撑的,如课程从对文化的占有与传递转变为对文化的发生与创造,从文化的工具转变为文化的本体存在,课程功能的转变为教育本体功能与内在旨趣的实现搭建了支持性平台,实现了学校教育文化范式的根本转换。(56) 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传承人类文化、发展人类文化和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因此课程应该回归文化的逻辑,回到生活世界和人类活动,成为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对话与反思的过程。(57)

有学者从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辨析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核心概念——知识、学习和课堂文化,探讨概念重建与课程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基于新知识观的课程创新,其知识习得有强调知识的经验基础、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强调知识的协调本质的特性;学习不是单纯的现成知识的积累,是经验重建和意义生成的过程;课堂是学生人格成长的场所,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互动型学习环境”。“课程”的概念也从“课程即计划”的静态课程观走向“课程即体验”的动态课程观。(58)

(二)实施策略

课程的制定离不开历史的和现实的背景。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应增强课程设计的适应性、灵活性、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需求,达成对世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使课程充满生命活力。(59) 课程改革的参照系应更多地立足在国内而非西方,应走基于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国际化、全球化之路。(60) 也有学者认为,以审议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是课程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保证。(6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有学者强调国家课程改革政策需要“地方化”的设计与执行,包括地方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组织与落实、协调与支持、评估与督导等环节。按照这一框架设计和执行课程政策,科学、合理地把握这几个方面,就能为成功的政策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62) 校本课程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最具实践性的课程。有学者指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规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63)

课程政策的执行和管理涉及课程权利的问题。有学者指出,从学校和教师层面上,虽然课程政策赋予学校和教师相应的课程权利,但还是存在权利缺失、迷失以及权利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应从管理层、培训层和教师层上提高课程的领导力、转化力和执行力。(64)

与政策执行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课程评价。有学者认为,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系统各个部分以及整体系统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价值判断,具有社会性、包容性、多主体性、整合性、发展性等特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活动。因此,在评价的主体、客体及其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表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65) 也有学者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评价的理论模式与操作模式之间的矛盾、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矛盾、评价方法的“西化”与本土化的矛盾,以及评价过程的全程性与评价结果的总结性之间的矛盾、课程标准的理想导向与评价结果的功利导向之间的矛盾、评价理论的模糊性与评价实施的清晰性之间的矛盾、评价的理论研究不足与实践作用的过分夸大之间的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正确处理。(66)

六、高考改革的走向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考改革比以往更具有迫切性,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高考改革的方向、路径及对策。

(一)面临的挑战及改革的策略

当前,社会公众对考试公平、公正的要求和期望比以往更高,使依法治招、加强高考管理的责任更重,任务更艰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着与之相衔接、相协调的高考内容、形式和选拔方式,高考改革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等教育大众化对考试评价的性质、功能和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考试评价和选拔录取方式将更趋多样化。(67) 同时,由于高考运行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改变,带来了对高考管理、信息控制和技术手段的新需求。(68)

高考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发展现实,吸收外国的经验,稳步推进。(69) 高考改革要把握好人才培养规律、人才选拔规律以及与高考密切相关的社会要素的发展规律。在实践上应稳步推进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改革,不断探索并完善多元化、多样化的选拔录取方式,探索分层次的考试录取改革,积极研究、平稳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加强依法治考、依法治招,加强高校招生考试管理。(70)

(二)多样化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的高校招生考试都在改革,一些原先完全分散由各高校单独招生的国家,逐渐采用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而原先实行统一高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高校招生则朝多样化方向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作为辅助手段的高校自主招考,有利于弥补高校教育个性缺乏的弊端。(71) 也有学者认为,应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基础上不断改革,逐步建立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调控,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社会有效监督的高考制度。(72) 还有学者认为,在国家统一考试制度的框架内,应该组织分层、分类考试,尤其是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的考试可以考虑分开进行。(73) 进一步扩大多元化选拔、多样化录取的改革是一个方向,由于社会环境的制约,在推进多元化选拔、多样化录取的改革进程中,应处理好考试公平与科学的关系,保持两方面的和谐统一。(74)

(三)制度化建设

高考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还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没有系统化的制度做保障,就很难顺利进行。

有学者认为,教育考试立法不仅仅是为了处理一些纠纷问题,也不只是为着严格考试纪律,而且是为了受教育者的平等受教育权的落实、学校的自主办学权的落实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权的落实。(75) 也有学者提出实行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使招生信息更加公开和透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并完善招生考试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快国家教育考试的立法工作。(76)

有学者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是对统一高考的有益补充,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但要强化制约机制,制定法规明确自主招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增加考生和舆论的知情权,增加自主招生的比例。(77) 高校自主招生不能简化为由各高校自行举办招生考试,自主招生既要体现高校的意志,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也应体现国家与社会的意志,把握恰当的人才评价标准,维护考试选材的公平性与高效率。(78) 也有学者认为,高考改革应该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要求,而公平是首当其冲的。任何一项制度,其生存或发展空间的大小,已越来越取决于其程序的公正程度。(79) 因此,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多方面采取措施,增加考试本身的科学性、公平性。(80)

七、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根据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的实际需求,探索发展农村教育的途径,是农村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合理定位农村教育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讲,发展农村教育,需要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下进行。有学者提出,要用国家发展的视野来审视农村发展,树立科学全面的农村发展观。相应地,要树立新的农村教育发展与实践观。在这种视野下,需要把农村教育定位于社会公共产品。(81)

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应采取适应农村发展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整体发展模式,以建设学习型的农村社会为长远的和总体的发展目标。农村教育应从培养传统的劳动者和传授简单的农业劳作技能,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大农业需要的人才,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服务。在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符合时代特征的“经科教文”结合。以农村中小学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终身教育体系。(82)

(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有学者认为,农村基础教育要实行两条腿走路,即通过办好优质高中和高中段职业教育拉动义务教育,解决义务教育中较突出的辍学问题。所以,应调整“三级分流”的做法,使农村基础教育转向完全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段的职业教育。(83) 有学者指出,农村教育的模式应从传统的分流教育、早期定向教育转变到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素质教育,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从事第二、三产业打好基础。(84)

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点,不少研究者从社会均衡发展角度阐释了普及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有学者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城乡统一、协调发展的政策观念,以公平理念为指导制定新的社会发展政策,确保城乡儿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85) 还有学者认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改造薄弱学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革招生方式;完善校长职级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度等。(86)

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难点,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有学者认为,应强化政府监督力度,积极动员村民参与留守儿童的管理,加强对他们的帮扶、关爱和教育。相应地农村学校要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农村学校要尽快将寄宿制纳入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学生寄宿条件,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87)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正在由个体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低技能型向高素质型转化,只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才能适应“三农”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为促进城乡统筹、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服务。有学者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制约因素入手来认识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认为改革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与组织框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控制教育费用上涨,构建农村劳动力保障与开发体系的政策与机制,是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88) 有学者提出构建农民职业培训支撑体系:在筹资方面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各类培训机构和单位以及农民个人共同投资的格局;在运行机制上,注重培训机构的组织领导机制的完善、各类培训机构的建立、师资力量的培育、基层政府的协调机制的健全和培训渠道与方式的优化;政府的各项配套政策包括监督机制、就业准入制度以及税收等优惠政策。(89)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综合治理,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科技素质,农村成人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有学者从建设村落文化的角度阐释了农村成人教育的意义,认为村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村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农村教育应当承担起村落文化的改造和民主意识与民土文化的培育,唤起村民觉醒、开发村民“脑矿”的使命。(90) 有学者提出,要研究构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文化支撑体系、经济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组织管理支撑体系。(91)

八、现代大学建设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项战略任务。围绕现代大学建设,学者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与主张。

(一)重构理念,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大学建设、发展和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有学者强调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现代大学教育,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要,积极主动适应外部世界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自身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教育—人才—就业”环节,打通与经济社会的联系,形成21世纪综合国力的核心竞争力链条,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92) 同时,现代大学必须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自身规律,尊重自身的发展史,超越经济社会要求,并通过知识传承及文化创造对现实经济社会起到批判和警示作用。(93) 在任何一种大学制度的背后,都有大学理念作支撑,现代大学制度其实是观念形态指导下的制度。有学者指出,大学理想和理念不仅仅需要理论,更需要体悟和感受,也只有在体悟过程中,才能形成大学的精神与品位。(94) 有学者概括了现代大学理念的内部逻辑,即“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多元办学”。(95) 也有学者从“个性”、“学术”、“责任”几个层面,提出现代大学不仅要“平等与宽容”,更要“创新与超越”。(96) 有学者强调,现代大学理念是一个“理念群”,包括核心理念、基本理念和具体办学理念。核心理念对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大学都具有普适意义,基本理念要能鲜明体现时代精神,具体办学理念要遵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校的自身特色。(97)

(二)合理定位,多样发展

大学如何科学合理定位,关系到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怎么样建设大学的问题。大学科学定位,要处理好政府、高校、市场的关系,要坚持大学自身的品格。有学者指出,现代大学在坚持自身品格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外部世界的多样化需求,科学定位,走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道路。(98) 针对大学定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学者指出,要定位就要先分类。中国高等学校应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的综合性高校、应用型的专业性高校和技术技能型的职业性高校。要颁布新的学制,使每所高校在相应的类型里找到自己的位置。(99) 有学者具体提出,高等学校要根据时代和地域特点,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和教育资源分布情况,做出符合实际的恰当定位,明确学校的类型、层次、专业结构和规模要素等;政府要对各级高校实行分类指导与管理,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切实给高校以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利;培育和完善人才市场。(100)

(三)提高质量,突出特色

质量是现代大学生存发展之根本。有学者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指出解决规模发展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等矛盾,需转变比较劣势思维、规避趋同化路径,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教学型大学的必然选择。(101)

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必然要求重新认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在考虑培养社会、国家所需的专门人才的同时,还要关照学生个人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并更多地注重过程性的内部因素,即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学习条件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质量。(102)

高等教育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而有效的机制。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必须遵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更根本的是要发挥各个高校和广大教师的自觉性,高等教育应该是主动自我规范、学术上自治的共同体,注重通过管理提高质量。(103) 而高等教育认证则是一种有效的高等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104)

(四)完善制度,民主管理

有学者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财政危机固然阻碍大学的发展,但是制度建设的滞后对大学则构成更致命的危机。没有现代制度,就没有现代大学。没有必要的制度建设,我国大学就不可能在国际知识体系中从边缘走到中心。(105) 所以,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现代大学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有学者概括为:政府宏观调控、大学自主办学、校长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术、社会评估监督,举办者、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职、责、权、利分明,其中学校自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精华和命脉。(106) 完善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体制,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学者认为,正确认识和区分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明晰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科学构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调适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监督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是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107) 有学者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在大学组织治理框架中的核心地位,指出在大学组织治理框架中,应结合人力资本产权特点,准确把握人力资本产权与激励机制的关系。(108)

有学者认为,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其关键是实行科学管理,必须整体设计,进行教师评价制度创新,从以事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重数量和效益转变为重结构和素质,从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109)

九、职业教育的体系构建与模式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需要进行研究。有关职业教育的研究集中在体系建构和模式选择方面。

(一)职业教育的体系构建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没有真正做到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包揽办学的弊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还阻碍着职业教育的整体推进。因此,创新体制、深化改革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110)

从专门人才多样化和高等教育体制多元化的视角,有学者指出高等学校既要培养研究型的科学人才,更要培养应用型的工程人才,还要培养更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的技术人才。传统的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本科院校,难以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有必要建立以技能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个教育层次,作为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既可以满足部分学生追求高学历的愿望,又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对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111)

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有学者指出,必须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合作为桥梁,以质量求生存,才能切实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112) 有学者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增长慢,已成为制约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瓶颈”。“十一五”期间要通过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使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同发展,才能突破“瓶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并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113)

定位问题和体系问题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定位要解决的是教育的层次和类别问题,而层次和类别的认定则影响到体系的内涵。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要综合考虑教育观念、教育功能、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组织和形式以及教育制度和管理等诸多因素。(114) 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应当放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观背景中考虑,其核心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和生涯教育。在我国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之后,将重点转向“保障全民基本技能”上来,逐渐实现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转变。(115)

(二)职业教育的模式选择

对于职业教育的模式,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采用的是设计模式,这使得职教体系一直游离于社会体系。我国职业教育要获得持续发展,并真正发挥社会功能,必须从设计模式转向内生模式。(116) 有学者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探索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实行“订单”培养,做到学历教育和培训并重,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学分认证制度。(117) 有学者提出,深刻理解职业教育在人一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即“基础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职业教育要根据自身的类型特点,把职业行动知识的掌握作为构建基础的核心,把具有扩展功能的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心。(118) 也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全面调整发展模式,面向市场需求办出特色,必须跨越学校系统的局限,使正规学校提供的“前职业教育”与职场学习、社会教育等建立有机的联系。(119)

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学者指出,课程类型决定了教育类型,只有一定的课程类型才能体现一定教育类型的质的规定性。(120) 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步骤是对所选择知识内容实施序化的过程,也就是重建内容结构的过程。如何进行序化,需要解决涉及职业教育课程论的教育哲学基础及教育学基础这样两个问题。(121) 有学者指出,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学科结构,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建立模块式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加强学校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接。(122)

十、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我国教师专业化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道德建设、教师教育模式等问题愈加引起关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一)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及策略

树立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实施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对提升我国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运用“智慧型教师”的概念对教师专业发展方向进行新的概括,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以智慧型教师作为对教师的整体境界、专业发展、理论学养和综合实践素质的总要求,一定程度上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协调、完整和全面。(123) 有学者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人生价值和人格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性和教师主体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与价值,认为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信念、专业动机态度、专业情感、专业期望、专业发展意识等各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应共同发展。(124)

有学者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连续的、动态的、终生的、不断发展的专业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125) 有学者认为,实现教师主动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必须促进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外显化。(126)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教师在对教育的意义、对自己所授学科的教育意义、对自己正在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与联系及其教育意义、对怎样使这样的教育意义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得到实现都有着清醒的意识的线索下,追求教育意义的实践过程。(127) 有学者指出,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让教师在法律上拥有的专业自主权变成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自主权利,这既是教师专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准的有效手段。(128)

(二)教师道德建设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应注重教师高尚道德和品质的养成。有学者认为,师德建设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善,也包括每个教师个人的道德完善。积极地提升教师的德性,使教师有对更高德性的追求,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健全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制度上和个人道德修养两方面促进教师队伍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129) 有学者指出,教师的专业化运动,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变,带来了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使抽象、模糊、未分化的师德走向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伦理规范。教师专业道德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对伦理规范的建立,而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130)

(三)教师教育模式及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近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对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有学者通过对本科后教师培养的“4+2”模式在培养目标、培养场所和机制、参与培养的主体、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个案研究,提出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即加强对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促进教师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改革;科学把握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需求,把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教师教育的整体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内部各相关要素要协调一致。(131)

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从对外在条件的追求转向内在素质的完善,从追求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力转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追求。有学者认为,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作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职后提高,即教师继续教育,应由“传授模式”转向“发展模式”,走以专业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反思型”教师培训道路。(132)

注释:

①朱善璐.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基[N].中国教育报,2005-4-19.

②(12)张斌贤.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③袁振国.缩小教育差距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④纪大海.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看教育作为[J].教育研究,2005,(9).

⑤马和民.从构建和谐社会看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⑥范国睿.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教育研究,2005,(5).

⑦周洪宇.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J].人民教育,2005,(7).

⑧陈宪.教育体制改革的公共经济学思考[N].文汇报,2005-6-5.

⑨丁维莉,陆铭.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J].中国社会科学,2005,(6).

⑩杨东平.试论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公共政策[J].人民教育,2005,(7).

(11)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

(13)劳凯声.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J].教育研究,2005,(2).

(14)张烨.教育政策分析的制度伦理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15)余雅风.公共性:学校制度变革的基本价值[J].教育研究,2005,(4).

(16)秦惠民.用法治理性建构校园和谐[J].教育研究,2005,(9).

(17)(52)朱小蔓.素质教育德育为先[N].中国教育报,2005-12-3.

(18)(22)(25)田慧生.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定位素质教育[J].人民教育,2005,(21).

(19)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

(20)周庆元,胡绪阳.如何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21)陈金芳,黄枬森.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J].人民教育,2005,(22).

(23)劳凯声.素质教育挑战现代学校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5-12-17.

(24)谢维和.素质教育的两种取向及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12-12.

(26)(29)叶澜.转换思路 进一步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5-12-10.

(27)文喆.社会应为素质教育的实践创设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2005,(10).

(28)顾明远.又该呐喊“救救孩子”了[J].中国教育学刊,2005,(9).

(30)于述胜,等.从教育学史到教育学术史[J].教育研究,2005,(12).

(31)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05,(11).

(32)张武升,廖敏.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5).

(33)刘旭东.教育学的困境与生机[J].教育研究,2005,(11).

(34)吴黛舒.文化学和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35)牛利华.教育学的困境与企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

(36)吴黛舒.论教育学的学科立场[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3).

(37)李欣复,祝亚峰.论教育学派的建设及其意义[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4).

(38)程亮.教育学:科学抑或艺术[J].教育研究,2005,(7).

(39)邢永富,等.关于发展教育学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05,(4).

(40)檀传宝:什么是“发展教育学”[J].教育学报,2005,(3).

(41)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42)张忠华.对道德教育模式研究的反思[J].新华文摘,2005,(7).

(43)(50)杜萍.德育工作细微品性刍论[J].教育研究,2005,(10).

(44)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3).

(45)陈秉公.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J].教育研究,2005,(12).

(46)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儿童的美好学习生活[J].教育研究,2005,(10).

(47)朱小蔓.道德学习与脑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2).

(48)吴小鸥.社会转型期道德学习的难为与有为[J].教育科学研究,2005,(3).

(49)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3).

(51)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3).

(53)靳玉乐,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5-28.

(54)高天明.应从哲学层面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5-8-13.

(55)王华生.澄清几个概念,才能进行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5-9-17.

(56)郝德永.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3).

(57)母小勇.论课程的文化逻辑[J].教育研究,2005,(11).

(58)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59)彭寿清.多元课程设计的理念与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60)容中逵,刘要悟.民族化、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全球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5,(7).

(61)吕立杰,马云鹏.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审议[J].教育研究,2005,(2).

(62)崔允漷.课程改革政策执行:一种分析的框架[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63)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64)刘永林.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权力与制度保障[J].课程·教材·教法,2005,(6);柯政.课程政策的执行与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65)和学新.课程评价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9).

(66)胡中锋,董标.教育评价:矛盾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67)(70)(74)(76)林蕙青.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现代转型与构建[J].教育研究,2005,(3).

(68)廖平胜.高考减负 重心下移[N].中国教育报,2005-12-7.

(69)(80)乔丽娟.高考制度改革要稳步推进[N].中国教育报,2005-12-7.

(71)刘华清.中国高考体制的多样化变革对教育的影响[J].教育科学,2005,(6).

(72)刘海峰.高考改革何去何从[J].教育研究,2005,(3).

(73)(75)翟振元.面对新挑战的高考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5-12-7.

(77)钱钟.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5-12-7.

(78)张亚群.高校自主招生不等于自行考试[J].教育研究,2005,(3).

(79)郑若玲.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J].教育研究,2005,(3).

(81)秦玉友,杨兆山.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农村教育发展重新定位[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3).

(82)(84)周洪宇.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1).

(83)史宁中,柳海民.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5,(6).

(85)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3).

(86)李秉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均衡发展的制度建设[J].教育研究,2005,(5).

(87)吴理财,杨振杰.关爱“空巢学生”,关爱农村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

(88)楼世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5,(1).

(89)张社梅,王征兵.构建农民职业培训支撑体系[J].中国农业教育,2005,(4).

(90)赖长春,等.村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需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

(91)张放平.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92)潘懋元,余斌.21世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0).

(93)刘振天,杨雅文.大学社会批判:知识、政治与道德[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94)邬大光.大学理想和理念断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95)胡卫,等.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重构的战略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96)秦秋田.关于当代大学精神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5,(11).

(97)周光迅.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理念创新[J].教育研究,2005,(7).

(98)解飞厚.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99)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100)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101)郝德永.社会化定位与适用型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05,(5).

(102)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103)金顶兵.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机制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研究,2005,(1).

(104)张民选.关于高等教育认证机制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5,(2).

(105)王英杰.大学危机:不容忽视的难题[J].探索与争鸣,2005,(3).

(106)吴松.我们离现代大学制度有多远?[J].中国大学教学,2005,(1).

(107)毕宪顺.试论高等学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5,(11).

(108)康宁.人力资本产权在大学组织治理框架中的核心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5,(1).

(109)赵曙明,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之举——深化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政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110)邢晖.发展职教亟需克服体制性障碍[N].中国教育报,2005-1-13.

(111)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5).

(112)杨银付.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5,(6).

(113)马树超,等.“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J].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5,(5).

(114)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5).

(115)(122)张力.新形势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9).

(116)徐国庆.职业教育发展的设计模式、内生模式及其政策意义[J].教育研究,2005,(8).

(117)黄尧.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形势和主要任务[J].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5,(1).

(118)姜大源.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

(119)张力.全民终身学习与职业教育新定位[J].教育与职业,2005,(10).

(120)杨金土.课程类型是教育类型的本质内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

(12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教育研究,2005,(8).

(12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124)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7).

(125)吕达,刘捷.超越经验: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J].教育学报.2005,(4).

(126)庞丽娟,易凌云.论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及其外显化[J].教育研究,2005,(7).

(127)宁虹.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8).

(128)徐廷福.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个体实现[J].教师教育研究.2005,(6).

(129)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130)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1).

(131)张斌贤.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5,(12).

(132)曲铁华,冯茁.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5,(1).

标签:;  ;  ;  ;  ;  ;  ;  ;  ;  ;  ;  ;  ;  

2005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热点问题年度报告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