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巿贾汪人民医院骨科 221011
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21例做为治疗组,给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同时选择一般的多发伤患者20例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多发伤手段来实施治疗。然后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严重多发伤患者共有2例死亡,占9.5%;其余患者均在ICU复苏治疗,等到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复苏期严重多发伤组患者体温,PH、凝血机能与一般多发伤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具有安全,疗效明显,预后佳,提高患者生存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严重多发伤
当骨科出现多发伤时必须要采取措施立刻处理,对于合并骨折的多发伤患者,如何最大限度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是创伤骨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损伤控制骨科在创伤初期,能减少其应激反应以及生理紊乱,从而为二期确定性处理打好基础,从而提升患者生存概率[1-2]现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应用损伤控制骨科(DCO)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21例,作为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组,其中女性患者共9例,男性患者共12例;平均的年龄为(36.6±2.5)岁。患者的受伤情况分别为:属于交通事故的共有15例,坠落伤的共有2例,倒塌事故伤的共有4例。按照国家颁布的创伤严重度的评分标准评ISS分值在18~49分之间,平均值为31.5分。另外,在同时期收治的一般多发伤患者共20例定作为对照组,其中女性患者共7例,男性患者共13例,平均年龄为37.1岁,患者的受伤情况分别是:属于交通事故伤的共13例,坠落伤的共有3例,倒塌伤2例,打斗伤共有2例,按照国家颁布的创伤严重度评分的标准评分为10~18分,平均值为(13.2±2.7)分。
1.2治疗程序
依据损伤标准,治疗分为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初期严重多发伤的患者最先要采取止血措施,实施液体复苏,在患者人院后第一时间检查患者的伤情,对于危及生命的患者优先进行处理,用最迅速以及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将病情稳定下来,从而使血流动力保持稳定,骨折部位制动,开放性骨折可行支架固定,同时避免伤口感染。[3]第二阶段,对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复苏后,要立即采取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未梢血循环,同时纠正酸中毒,纠正高凝状态,使凝血功能得到改善,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机械通气。[1]第三阶段,等到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稳定下来后,为确定性手术期,作必要的骨折内固定治疗。
1.3监测指标
在进行手术的当天,以及手术后的3天,进行PH监测,一天两次,体温监测,一天四次,PT监测以及APTT监测,均为一天两次。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5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t检验。
2、结果
严重多发伤患者共有2例死亡(1例为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另1例为合并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患者),占9.5%;其余患者在实施手术前,治疗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但在患者实施手术以后,两组之间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多发伤系指人体遭受外力作用而致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创伤,严重多发伤有短时间大量失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重,生理紊乱变化快,创伤早期即休克,手术耐受力差等特点。可能促使患者发生低体温,微循环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严重生理功能耗竭。随着医疗水平的改进,损伤控制在临床上的运用由腹部创伤扩大到骨科、胸心外科等专业中,尤其是在多发伤较为严重的救治中运用更多,损伤控制骨科(DCO)主要是让患者在经过“第一次打击”后“持续打击”最小化,以维持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命。[2]初期严重多发伤的患者最先要采取止血措施,实施液体复苏,待患者人院后第一时间检查患者的伤情,对于危及生命的损伤优先进行处理。用最迅速以及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完成患者的病史釆集,采取腹穿与胸穿等安全简单的方式,作出初步评估,同时给予辅助措施,利用CT对胸、头以及腹部进行全面扫描,尽快作出诊断,特别是不能漏诊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同时实施出血控制,伤口保护,纠正休克,对骨折部位实施应急固定。将病情稳定下来,从而使血流动力保持稳定,同时避免伤口感染。对于需急诊手术的患者立争从入院到进行急诊手术的时间一般要在40一60min以内。若病情较为复杂,也最好不要超过1.5小时。
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由麻醉师协助随时查看患者的保温措施是否到位,要时刻复查血气等,同时继续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血循环和其他生命体征平稳同时纠正酸中毒。然后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进行密切监测,针对病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保证有效微循环,同时纠正酸中毒,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采用机械通气,抗凝等,使凝血功能得到改善。等到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稳定下来后,为确定性手术期,作必要的骨折内固定治疗。笔者认为手术对患者无论怎样都是一种创伤,因此,最好是等到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才开展手术,如果患者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波动时,还应该尽量将手术延迟,以免达到患者的生理极限,从而生命威胁。严重多发伤主要是并发脑、胸、腹部损伤等,对生命的威胁要明显大于绝大多数骨折,所以急救时对于骨折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外固定或牵引,只有采取了正确的外固定才能够在患者情况稳定后,实施内固定手术时大大降低手术的难度,使复位较易成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手术对患者的打击,从而降低术后并发ARDS和MODS的几率。若患者情况处于波动状态,则采取DCO则更加安全可靠。[2]本研究治疗组患者,均病发并发颅脑、胸、腹部等损伤,因而采取了紧急处理,ISS平均值在30分以上。针对骨折患者结合DCO适应证:(1)合并颅脑伤,AIS≥3级以上;合并胸部或腹部损伤损伤,AIS≥4级;(2)输血量在2500mL以上;(3)患者入院之后实施复苏时尿量低于80mL/h;(4)出现消耗性凝血病症状,血小板计数量低于9×109/L。[3]
在本次研究中,2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率占到9.5%,这和兰秀夫等研究结果相符。这也说明,损伤控制骨科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因为受到患者损伤程度的影响,并不能完全防止死亡的发生。其余的患者均待各项生命指标稳定以后,顺利地实施了骨折的手术治疗。综上,对于严重多发患者,采取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属于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应当临床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文华,王海霞,余碧,邓少杰,段清萍.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529-530.
[2]生钦钢.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20-21.
[3]宁志超.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704.
论文作者:马天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患者论文; 多发论文; 损伤论文; 骨科论文; 手术论文; 创伤论文; 稳定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