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论文_袁小静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民医院内科 湖北黄冈 438200)

【摘要】目的:剖析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科收入的76例分泌性中耳炎病例,以数字抽签法原理为依据,将76例病例分成A、B两组,各组均有38例病例。两组都予以鼓膜穿刺术治疗,A组辅以优质护理,B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情恢复情况,比较住院时间与患者满意率等指标。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B组为13.16%。A组明显比B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为(8.17±1.03)d,B组为(11.73±3.58)d。A组明显短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满意率,A组为97.37%,B组为84.21%。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加用优质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护理措施;分泌性中耳炎;应用效果;鼓膜穿刺术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168-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科接收的分泌性中耳炎病例,共计76例。所有病例都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1]”,并获得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将76例病例等分成A、B两组。A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21~63岁,平均(45.1±3.8)岁;左耳,14例;右耳,17例;双耳,7例。B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0~64岁,平均(45.2±3.9)岁;左耳,15例;右耳,18例;双耳,5例。两组病灶分布情况与民族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无鼓膜穿刺术指征者。(2)合并糖尿病亦或者是高血压者。(3)精神异常者。(4)智力低下者。(5)有神经系统疾病者。(6)病历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A组 优质护理[3],详细如下:

(1)术前心理干预。

将分泌性中耳炎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积极解答患者的提问,消除其内心疑惑,提高治疗依从性。向患者解释术后存在的并发症风险,同时告知其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帮助纾解担忧等不良情绪。多关心、包容患者,指导患者采用注意力转移法稳定心态。鼓励主诉,适当予以心理辅导等措施。

(2)手术准备。

叮嘱多卧床休息,按时就餐,确保身体状态稳定。完善术前检查,评估患者病情,排除不符合手术标准的病例,提高手术安全性。针对女性患者,告知其扎好长发,并将随身携带的首饰逐一取下,避免影响手术。

(3)术中护理。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椅位,同时指导取最佳的手术体位。紧握患者双手,给予言辞上的安慰与鼓励,帮助消除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密切监测基础生命体征,若有异常,立即行对症处理。

(4)术后护理。

告诉患者饮食应尽可能的清淡,可多食食富含维生素与蛋白质的食物,不食坚硬以及生冷性的食物。告诉患者术后不得游泳,不得长时间打电话,不得挖耳朵,避免损伤患耳。

B组 常规护理,即:病情观察;生活护理;用药指导。

1.4 临床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2)观察两组术后有无并发症出现,譬如:眩晕;切口感染。(3)用我科自制“护理满意率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对我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患者满意率的评定等级分为3级,分别是: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各等级均按照患者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评定,依次为:90~100分;75~89分;低于75分。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计算各组的患者满意率,并作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两组的住院时间

观察发现,A组的住院时间为(8.17±1.03)d,B组为(11.73±3.58)d。A组明显短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A组并发症发生者仅1例,所占百分比为2.63%;B组共5例,所占百分比为13.16%。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B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3.讨论

综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在耳鼻咽喉科中十分常见,病理特征主要为鼓室积液以及传导性耳聋,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4]。现阶段,鼓膜穿刺术是该疾病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既能抑制患者病情进展,同时还有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但手术的实施也容易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且患者对疾病认知度的低下还会直接降低手术的安全性与效果。对此,我们还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较高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5]为现代化的一种护理技术,既结合了传统的护理理念,又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新概念,可从患者的身心健康出发,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施护,并由此达到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以及改善护理质量的目的。研究发现[6],将优质护理作为分泌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一种首选护理方法,可为患者手术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起到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病情康复的作用。可见,优质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中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37%、并发症发生率为2.63%,B组分别为84.21%、13.16%。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将优质护理合理用于分泌性中耳炎者的鼓膜穿刺术中,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姜丽.对行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53-54.

[2]张微.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183-183.

[3]毛春琴,钱彩菊.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4):106-106.

[4]陈燕红,陈秋鸿.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299.

[5]余文波.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2):227-228.

[6]张萍.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5,(30):244-245.

论文作者:袁小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分泌性中耳炎应用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论文_袁小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