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旅游中心城市之研究——以荆门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荆门市论文,为例论文,中心城市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在旅游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区域的旅游中心城市。在本质上,旅游中心城市除拥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外,还必须拥有其他经济、交通服务条件,因此既是旅游目的地,更是旅游集散地[1]。通常,旅游中心城市与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城市越发达,它的吸引力与服务功能越强。
旅游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组织、集散作用,推动区域旅游业快速发展。它是区域旅游的吸引核,具有显著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外旅游功能区内的吸引物提供服务,二是对城市外旅游圈内的旅游者提供服务。一般而言,旅游中心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有4个:
(1)旅游交通服务。旅游交通功能是旅游中心城市联系目的地与客源地的最重要功能,促成旅游活动的人员及物资交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外交通,促成本地与区域外其他旅游中心城市的交流,为旅游者进出功能区提供服务;二是对内旅游交通,以本旅游中心城市为起点,联系功能区内各景区(点),既为本旅游区服务,也为旅游者在功能区内流动服务。
(2)接待服务。旅游接待服务是旅游中心城市为旅游者提供住宿、接待、餐饮、购物、休息等的场所与条件,为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提供基础保障、便利和享受。它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
(3)信息服务。旅游中心城市对外提供本区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对内提供各地旅游者的信息,还包括旅游职业培训、旅游人才供应等。通过旅游信息服务功能为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建立一个信息沟通的渠道,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中心城市的信息服务功能将越来越重要。
(4)管理服务。旅游中心城市提供区域旅游发展的规划、管理以及旅游与其它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等。该功能从管理层面对区域旅游的健康发展进行保障与支持。
1 荆门市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荆门市位于鄂中,国土面积12404km[2],总人口300万,下辖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东宝区、掇刀区和屈家岭管理区。荆门市的旅游业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末,荆门市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采取各种措施,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力、物力大力发展旅游业。因此,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2003年,荆门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是,荆门市旅游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
(1)全市旅游呈分散状态,缺少一个能够组织和带动全市旅游的吸引核。
目前,荆门市各县市各自为政,各地只负责发展本地旅游业,相互之间缺少合作。钟祥市引进东星集团,京山县引进广电集团来发展旅游,相对过去而言,的确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与省内、国内其他同类型旅游吸引物相比,其实是不成功的。游客去荆门旅游,往往是在导游的带领下直奔景区,游览活动被限制在某一行政区域内。实际上,许多游客对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的要求都没有得到满足,这也会导致旅游经济效益不高。究其原因,荆门市各县市旅游分散经营主要在于还没有形成一个能为全市旅游提供组织与集散作用的吸引核。分散经营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也难以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2)中心城区的旅游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城区旅游呈“空心化”特点。
荆门市大多数的旅游饭店、宾馆、旅行社等设施分布在中心城区,由于旅游者的流动模式是客源地—景区(点)的模式,游客通常是直奔景区(点)而不到城市逗留,其间他们的住宿、餐饮、娱乐等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导致他们的旅游体验不佳,也使得中心城区的旅游服务功能不能发挥。此外,城区旅游发展较慢,而明显陵、大洪山等景区的知名度较大,游客往往选择后者作为目的地,以致形成了城区旅游“空心化”的局面。
2 荆门市构建旅游中心城市的条件和优势
时至今日,荆门市旅游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在湖北省旅游业占有一席之地,2003年,荆门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但是,结合荆门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区位、旅游资源禀赋状况及基础设施建设态势,应将其建设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实力。
2.1 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是构建旅游中心城市的先决条件
荆门市是湖北省的一个中等新兴工业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并且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表1,其中荆门市包括市直、东宝区、掇刀区),历年的城市GDP约占全市的一半,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增速最快。旅游中心城市与城市经济区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依托的城市经济越发达,那么,它的集散功能越强。由此可见,就经济实力而言,荆门市完全有可能担当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重任。
2.2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基础条件
荆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山川、湖泊风光秀丽,为华中自然风光旅游带。荆门市的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级别较高,其中有国家级垄断资源,如漳河景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资源类型主要包括山地景观、水体景观、城镇古建筑景观和古墓葬文化景观四大类,具体有漳河水库、圣境山、凤凰水库、千佛洞森林公园、龙泉公园、市博物馆、金龙泉啤酒工业示范点等。全市共有7处国家级旅游资源,荆门市有1处,为漳河水库;全市共有6处A级景区,荆门市有3处,为漳河景区(3A)、龙泉公园(3A)、市博物馆(2A)。其中,漳河景区被列为“湖北省十大旅游度假区”之一。此外,荆门市内城市与山林相依、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城市环境也是荆门市发展旅游的一大亮点。
2.3 科学的规划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在荆门市“十一五”规划中,确定荆门市为鄂中物流中心。而在《荆门市中心城区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将荆门市建设成为全市的旅游组织与集散中心,为全市旅游业提供配套服务。荆门市作为地级市,下辖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东宝区、掇刀区和屈家岭管理区,它的行政管理权限较大。在未来的全市旅游空间布局“一主两次,一轴六区”[*]中,荆门市位于城市综合旅游区内(图1),是全市的旅游组织与集散中心,处在中部休闲旅游走廊的起点位置,襄荆高速和武荆高速在荆门市交叉而过。这些都足以表明,荆门市完全可以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图1 荆门旅游规划图
Fig.1 Jingmen City tourism planning
2.4 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是基本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荆门全市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数量和级别都有所变化,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呈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表2)。旅行社和星级饭店的数量,主要集中分布在荆门市,相比较而言,周边下辖市、县拥有的数量都少、级别低。
2.5 在省内优越的地理位置
荆门市处于湖北省的地理中心,得天独厚的区位带来明显的市场优势。焦柳-荆沙铁路与焦柳-长荆铁路、襄荆高速与武荆高速、207国道与318国道都在荆门交汇,形成重叠的交通网络。比较发达的旅游交通系统,有利于人员、物资的交流与融合,方便游客进出荆门。
在湖北省旅游网络环线中,已经形成了武汉为旅游组织中心,分别沿汉十高速公路和长江构建2条景观带,形成武汉-孝感-随州-襄樊-十堰-武当山-神农架-三峡-宜昌-荆州-武汉的省内旅游外环线,中部呈现空心化。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一条武汉-孝感-随州-大洪山-钟祥-荆门-荆州-武汉的内环线(图2),那么,荆门在湖北省旅游网络中的地位方可凸显出来。并且,有了荆门市这个中部支撑点,湖北省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旅游网络。这样,荆门市的对外交通得到合理的改变,其可进入性大大增强,它所辐射影响的范围变大,从而拓展了客源市场的广度。
图2 湖北省旅游交通网络
Fig.2 Hubei Province trarfic network
2.6 荆门市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区域旅游发展到一定时期,需要有一个可以依托的旅游中心城市为其提供配套,形成合力。实践证明,旅游中心城市的发达程度是制约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3]。荆门市旅游业处于发展增长期,需要将荆门市建设为旅游中心城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将荆门市作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为全市旅游提供配套服务,既可满足游客需要,又可促进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后,游客的流动模式将发生改变,形成从客源地—旅游中心城市—景区(点)的新的模式,游客先抵达荆门市,在此获得相关信息、安排好主要行程后确定游览线路,再向各景区分散流动。
3 建设旅游中心城市的思路
3.1 形成以荆门市为核心的旅游城镇体系
引入旅游中心地概念,中心地理论指出区域有中心,中心有等级;中心地形成与补充区相适应的空间结构[4]。确定荆门市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全市形成以荆门市为核心的、不同等级的旅游城镇体系。以荆门市为中心,以点带面,达到区域全面发展的态势。旅游城市(镇)为特定的景区提供配套服务,并且级别越高,功能就越多、服务范围越广。因此,荆门市的服务范围可覆盖全市,为全体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同时,要加强各级旅游城市(镇)之间的合作,形成服务共建、利益共享的良好局面。
3.2 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加强区域合作
成立统一的旅游管理委员会,综合规划和开发,整合旅游营销。改变过去分散经营、长期缺少合作的局面,打破行政界限,积极开展资源开发、产品营销、形象推广、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共建荆门市无障碍旅游圈,充分发挥荆门市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凝聚力,使全市旅游形成一个紧密的有机整体,从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
3.3 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的整顿力度,改善服务质量
荆门市旅游业起步晚,市场也不成熟,在旅游中心城市初期建设中,更要注重旅游市场规范。在对前往荆门旅游的游客的问卷调查中可知,游客普遍反映荆门旅游六大要素中的游、购、娱等服务感到不尽如人意。为此,荆门市应制定行业规范或者管理条例,营造健康文明的市场秩序,为旅游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为旅游经营者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此外,荆门市要建立一个旅游服务培训点 定期对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导游人员进行培训或考核,要求他们树立“服务质量就是生命力”的观念,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因为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体验。
3.4 改善城市旅游环境,推出休闲旅游产品
从旅游的角度来讲,城市环境空间的改善是旅游者对出游活动最终评价满意度的重要保证[5]。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这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追求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的协调统一[6]。荆门市拥有众多的大小水库,城市与山林相依的特色是国内许多其他著名城市无法与之媲美的。城市的第四大功能是游憩功能,现代人对游憩的需要将会日渐增长。因此,荆门市当务之急在于保护好难得的城市生态环境,向适宜人居的休闲生态型城市转变。
做好旅游中心城市的形象建设,荆门市将以“荆楚门户、休闲之都”的旅游形象迎接八方游客,在形象宣传时将突出这一主题特色。当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出现休闲旅游的新动态,荆门市应面向市场,打造休闲城市品牌,推出城市休闲、会展旅游、滨水休闲、山林休闲、文化休闲等各具特色的休闲系列产品,使荆门市成为极具休闲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3.5 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树立旅游与城市结合的意识
目前,荆门市中天街附近存在着呈带状分布的多家旅游星级饭店,这里是商业中心,距离客运站不远。因此,可将中天街改造为游憩商业区,增加民俗文化内涵,形成功能各异的街道,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观光、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择址建设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购物等服务;建设大型的会展中心,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配套;建设现代演艺中心,提供休闲、娱乐等服务。此外,对荆门市客运站从建筑风格、服务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加以改造提升,增强游客对荆门市的第一印象。开通荆门市通往各景区(点)的旅游专线,并配备观光巴士和导游服务。同时,还要免费提供全市的旅游景区(点)、旅行社、旅游饭店等的宣传资料。
旅游中心城市是旅游与城市结合的产物,城市建设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要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旅游为先导,城市为中心的旅游聚集点。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构建,其定位标准、规划布局、建设内容、形象塑造有特别要求,要以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来建设。为此,荆门市要组织建设好城市游憩商业区;做好山水园林城市景观建设;发展一批与游客需求相适应的旅游饭店,高、中、低档比例协调;加强广告牌、路标管理和规范,美化城市视觉效果;搞好公园、广场、步行街等建设,增强城市休闲性;合理布置旅游厕所、旅游电话、旅游购物商店等设施,尽量为游客提供方便。
标签:荆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