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的销售标准_保护套论文

小公司卖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公司论文,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诺基亚把无线充电作为新款手机的卖点之一,而香港公司ConvenientPower要做的则是卖无线充电标准。

9月4日,处境艰难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推出了新产品Lumia 920,无线充电成为这款手机的亮点被广泛宣传,但其实这项技术并没有那么“酷”,也不够新鲜。

由于技术的限制,无线充电的能量传输效率很低,充电过程缓慢,使得无线充电技术一直只被应用在电动牙刷、剃须刀和洗脸刷等使用次数少的小家电上。总部在香港的无线充电器公司ConvenientPower试图让无线充电流行起来。“每个人家里都有个大盒子,里头放满了各种充电器,线全都缠绕一起,无线充电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ConvenientPower创始人邓蕴美(Camille Tang)说。

邓蕴美的策略是先推动形成无线充电统一技术标准“Qi”,然后以代工的方式为无线充电器品牌提供服务。据邓蕴美称,Qi标准的无线充电产品已经从2010年的4种增长到今年7月16日的100种。

在2006年于香港新界科学园创立ConvenientPower之前,邓蕴美是飞利浦的一名管理人员。在萌生创业的想法之后,邓蕴美认识了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的许树源教授,他曾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充电平台”,可将数个电子产品放在一个充电平台上进行充电。她向许树源教授购得技术授权,开始研发无线充电器。

尽管最初邓蕴美就意识到标准的必要性,但为了要给客户看到ConvenientPower的确具备生产能力,邓蕴美还是决定尽快推出第一款非标准产品。无线手机充电器成为ConvenientPower第一个产品方向。

然而,这款无线充电器只有美国的特色消费品零售商Brookstone对此感兴趣,而且订货数量也很小。这一结果强化邓蕴美原来对标准重要性的判断。

但是,当时无线充电技术市场仍然很小,投入精力为一个小市场制定标准,这对大公司来说没有太多吸引力。ConvenientPower决定自己推动这个标准的建立。

为了说服更多的公司参与这个标准的制定,邓蕴美不停走访科技公司的管理层,希望他们能够认同统一标准的设想。但许多大公司都对邓蕴美说了“不”——它们觉得太早了,需要进一步观望。

转折点在2007年。尽管在大公司碰到很多钉子,邓蕴美仍然有了最初的两个同盟者——富尔顿(Fulton)和三洋。因此,邓蕴美决定先把标准制定出来,再拿着标准继续游说工作。三家公司联盟着手制定标准的消息传出后,一家2006年曾经拒绝过邓蕴美的亚洲科技巨头意外地决定加入。

这让邓蕴美此后的说服工作变得容易起来,有兴趣的科技公司开始主动申请加入WPC。2008年12月,无线充电联盟(WPC)成立。截至2012年8月,WPC已经有了包含飞利浦、夏普和索尼等在内的122家成员公司。

2010年8月,WPC宣布了名为“Qi”的无线充电技术标准。有了WPC内无线充电技术研发公司的基础,要完成Qi生态系统的建设,ConvenientPower还需要找到大量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和使用者。

ConvenientPower并不打算直接做消费者品牌。“我们一开始就想效仿英特尔公司,只扮演为企业客户做技术支援的角色。面向消费者市场的推广费用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太高了,而且会侵蚀对研发费用的支出比例。”邓蕴美说。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ConvenientPower要说服这些大型消费电子品牌与之合作,一度面临许多质疑。

在与劲量讨论代工无线充电器的可能时,Qi标准尚未面世。劲量怀疑WPC的无线充电技术标准是否真的会被制定出来。当时WPC有9家最主要的无线充电技术研发公司,但它们各自对技术的见解都不一样。然而幸运的是,WPC成立后的第18个月,ConvenientPower就推出了第一款Qi标准下的产品,比劲量预期的两年要短,于是ConvenientPower顺利得到这份订单。领先的技术是吸引大公司们订单的最好方法。ConvenientPower在2009年第一款产品后就逐渐放弃了香港城市大学的授权技术,转为由自己的研发团队开发出一项能够区别于其他同行的独特技术——“线圈阵列技术”。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在面板的任何方位放置手机进行充电。

除了在香港的研发中心,ConvenientPower还在日本、美国和中国内地有6个合作的测试实验室,用以测试研发的无线充电器和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兼容性是否良好。ConvenientPower的技术至今已经更新到第17代,推出了50个型号的产品。同时,为了在产品方案上能给合作的大公司们提供更多选择。ConvenientPower还聘请了工业设计师为成品设计外观,提供了从竖放、平放到内嵌入家具中等各种设计。

劲量、飞利浦、Zens、Maxell和家具公司Leggett & Platt等10家公司都是ConvenientPower的OEM客户。OEM是目前构成ConvenientPower营收最重要的来源,占了总体销售额的65%。由ConvenientPower代工的这些无线充电器零售价在70美元至100美元之间。许多人即便对这样的产品感兴趣,也觉得掏出近100美元买个充电器并不是件划得来的事情,宁愿牺牲携带上的方便。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无线充电很酷,但却不知道买回来可以为什么手机充电,ConvenientPower要想办法让消费者获得这种需求。

这意味着,如果要这群最可能消费“酷”产品的人得以体验这种不一样的充电方式,ConvenientPower首先要让现有的手机都通过外置配件获得无线充电功能。

尽管全球已经共有包括摩托罗拉、LG和HTC等12家手机制造商采用了Qi作为无线充电的技术标准,但真正把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设计到手机内部的手机型号仍然只有28个,如美国发售的HTC Incredible、摩托罗拉的Droid3以及在日本发售的夏普SH-13C,但其中并不包括最流行的三星Galaxy系列和iPhone。

ConvenientPower为Maxell和劲量设计了一个内嵌了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iPhone保护套,这个保护套在2009年就得到了苹果的认证,ConvenientPower也是第一个获得苹果Qi产品认证的公司。

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个保护套内的下方实际上有一个像普通充电器那样的充电插口,需要插入i-Phone的充电接口之后,保护套作为中介装置的功能才能完成。这个保护套只需要45美元,现在已经成为ConvenientPower卖得最好的产品。

主动为现有的手机提供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的背后是无线充电技术标准之争。三星电子和高通在今年5月8日宣布成立无线供电技术联盟A4WP,以WiPower技术对抗Qi标准。为此,ConvenientPower需要尽可能地聚拢更多的手机型号以形成Qi标准的生态系统。

“要铺开公共场所的无线充电点,对使用者来说才有价值。”邓蕴美说。为了让这种高单价产品得到更多的推广,接触更多消费者,ConvenientPower在加拿大的温莎机场和市区里的一家医疗中心提供了手机和医疗信息传输设备的无线充电站。除此以外,ConvenientPower也正在和国内以及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合作,计划在车内加入无线充电器。

“Qi的普及需要时间,这就和Wi-Fi用了近十年才变得随处可见一样。但我相信,Qi的普及用不了那么长时间。”邓蕴美说。

即使不需要十年,这家至今仍然没有盈利的公司未来几年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撑。ConvenientPower的早期启动资金是由邓蕴美和其他联合创始人出资而来。2009年,启明创投和经纬中国向ConvenientPower投资了300万美元。2011年,经纬中国、日本的三井创投等进行了第二轮投资,但未公布具体金额。

标签:;  ;  ;  ;  

小公司的销售标准_保护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