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237-01
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科学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没有抓住幼儿心理,不厌其烦地讲解科学概念、知识,自己说得多,幼儿动手操作少,甚至没有操作环节,致使幼儿根本不喜欢科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因此,幼儿科学活动应抓住幼儿心理,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才能把幼儿科学教育落到实处。
幼儿科学活动首先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寻找生活中最常见的、幼儿熟悉的材料,就很容易吸引孩子进入,同时也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衔接,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教师要“蹲下来”去看孩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的实际情况,把控好材料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宜的操作材料,促使操作活动顺利开展,真正做到让幼儿在操作中自发学习、主动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主题活动《好听的声音》从幼儿对声音的好奇和模仿性学习入手,通过听声音、猜声音、学声音、创造声音等活动,增强孩子对声音的敏感,体验声音的多样性和可变性。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以科学为主导,巧妙地将生活、语言、音乐等领域有机渗透,相互整合。把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引入活动,把酸奶瓶变为形象生动的“瓶宝宝”来吸引幼儿,激发兴趣,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贯穿各个环节,让幼儿通听一听、猜一猜、摇一摇、试一试等环节在玩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中玩,体现了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的教育理念,引导他们发现“瓶宝宝”唱歌的秘密,探索用力大小不同能使“瓶宝宝”唱出不同声音的歌,不同的东西装进“瓶宝宝”肚子里,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萌发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尝试、喜欢探索、敢于表达的学习品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活动中的酸奶瓶是幼儿生活中随处可以收集的,因此在出现瓶子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很“自豪”地说:“这个是我带来的!”教师在选择让瓶宝宝唱歌的材料时,也考虑到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随处可取的,教室里现成有的材料,幼儿也很熟悉。
其次幼儿科学活动应以形象的游戏贯穿,有个具体的形象会让幼儿很快进行探索的情景。比如一开始给瓶子找瓶盖,请幼儿尝试匹配瓶盖,这一过程主要是锻炼孩子旋瓶盖的小肌肉动作和学会观察挑选大小合适的瓶盖(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可以用有趣的提问吸引孩子进入活动:“天气冷了,瓶宝宝的帽子找不到了,我们帮它找一找,找到大小合适的帽子给它戴上吧,要带紧哦,如果用小手摇一摇帽子掉下来的话瓶宝宝就要感冒了。”幼儿听到给“瓶宝宝找帽子”,他们马上就积极地投入,而且告诉幼儿“要把帽子戴紧,要不然会感冒”,他们就都把盖子拧紧了。活动过程中,孩子难免会不停地摇瓶子,教师可以这样提醒说:“瓶宝宝唱累了,请它躺在你的小腿上休息一下吧!”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否定说“不要摇瓶子”(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探索兴趣),孩子们就会安静地管好瓶子听老师讲再操作。当引导幼儿把东西装进瓶子之后,让幼儿摇瓶宝宝,感知用力大小和声音轻响的关系。教师先示范用力摇和轻轻摇的时候瓶宝宝发出的声音轻重不一样,接着用形象的语言提示“我的瓶宝宝吃饱了,它要唱歌了,大声地唱;瓶宝宝累了,它要小声地唱”,请幼儿感知。再请幼儿跟着老师为改编的歌曲《大鼓小鼓》伴奏,教师边唱边摇:我是一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咚咚,我是一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咚咚。幼儿自然乐于接受并积极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主人。
第三科学活动不是一次集体活动就结束了,要引发幼儿后续的探索。瓶子里装不同的东西,摇瓶子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装数量不同的相同东西,摇瓶子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然后提问:“是不是瓶宝宝肚子里装东西就会发出声音了呢?”引发幼儿的思考,同时提供不同材料,比如:棉花、纸片等,将这些材料投放进区域活动中,让孩子自由地再尝试操作。引发孩子继续探索,将活动延伸。孩子不难发现不是所有的东西装进瓶子里都有声音这个结果,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起初步的探究能力。
总之,幼儿天生充满好奇。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各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的契机,抓住幼儿心理,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彭和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幼儿论文; 声音论文; 科学论文; 宝宝论文; 孩子论文; 瓶子论文; 材料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