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湾大桥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点,它的运用也对工程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讲究科学的施工方法,注意各方面不利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只有做到科学施工,合理建设,才能保证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道路桥梁的路面建设中要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技术,并在施工中对其采取科学、严密的管理。
一、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前期,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与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的工作有:(1)混凝土原料。现阶段最常采用的混凝土原材料为硅酸盐类水泥,需要在施工前对其强度等级进行确定,并选用相同类型的水泥进行施工。(2)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前,应当检测料场原材料的配合比,检测合格后。设计人工挖孔桩、钻孔桩的配合比,通常来说,人工挖孔桩都比孔桩的混凝土坍落度小,但任何混凝土都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包括水灰比、初凝、终凝时间、坍落度等的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泌水现象。最重要的是,混凝土的保水性、粘聚胜必须好。一般认为,坍落度需要保持在8~10 cm左右,初凝时间保持在7h左右,含气量不得超过1.7%。(3)混凝土骨料。结合相关的骨料质量标准来看,所选碎石应该具备强度高、级配好和颜色一致等特点,粒径大小控制在0.5~3 cm之间,含泥量应不超过1%;细骨料可以选择含泥量≤2%、细度模数>2.5的中粗砂,若骨料中含有杂质,需要予以清除干净。(4)混凝土外加剂。应选用与水泥匹配的高效能减水剂,并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需要,掺入足够量的减水剂。(5)混凝土掺合料。通常是选择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矿物掺合料,可以保证其活性,也能够确保混凝土内部填充的密实度。(6)其他。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细度模数>2级),可以起到改善混凝土后期强度及其流动性的效果。在路桥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在技术交底中要详细说明注意事项,着重强调剪力墙、梁板、梁柱的混凝土标号,以及振捣间距、时间等问题;在施工时要注意掌握天气清况,事前准备好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防暑、防雨物资,确保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首先,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整个道路桥梁施工过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监督和管理,能够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提供相应的支持,例如,混凝土模板以及振捣等具体的内容进行控制,具体的内容如下:
(一)拌合混凝土工艺
将已经决定下来的混凝土原料放入实验室中进行再次的配比取样,之后再进行具体的设计,在整个配比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的凭借自己的经验,应该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技术开展拌合混凝土工艺,尽可能确保总体混凝土的质量,减少误配、少配和漏配等事件发生,因此,混凝土拌合的再次进行应该在对适配后的混凝土性能测试之后,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对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天气因素进行掌握,及时的调整外加剂量以及其他的骨料,水灰数量等等,针对可能发生变化的原材料,应该进行生产的重新配备,严格遵照生产配合比[1]。
(二)控制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整个的运输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对运输中的设备进行选择,例如,如果针对的是垂直运输者,应该采用提升架以及起重机,如果针对的是现场搅拌,那么运输设备可以选择翻斗车和手推车。
(三)浇筑混凝土工艺
严格控制整个浇筑送料时间是浇筑混凝土工艺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整个材料的完成应该在混凝土初步凝结的前期,之后对混凝土浇筑工艺的坍落度进行检查,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测量逐车。其次,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浇筑分层之前,应该确保整个平板振捣器不超过分层厚度的19厘米,之后对匹配合格的混凝土色彩进行实施,在整个浇筑的过程中加强控制各个层面的厚度[2]。
(四)振捣混凝土工艺
从内容角度来说,振捣混凝土工艺主要包括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当整个工程数量较小且塑性混凝土为选中的混凝土的话,应该采用前者手段,否则则需要用机械振捣,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的道路桥梁情况选择合适的振捣设备,满足施工要求,根据插点位置的选择,可以根据情况采取第二次的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气泡现象。
(五)混凝土模板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模板的施工是整个项目工程的重点内容,首先,应该在整个过程中,加大设计模板的力度,简化安置和拆掉步骤,其次在模板的选择上,应该对模板的紧密度进行管理,并且对强度以及牢固性进行确定,尽可能减少浆体以及模板发生流失或者是变形的现象,选择的模板材料应该主要注重其吸水性以及耐腐蚀性等特点进行筛选,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构件的大小,形状进行选择。
(六)控制混凝土桩的质量
针对混凝土土桩的缩孔情况,采取补救的措施,例如,针对缩孔较浅的部位,应该进行补桩,如果桩身发生了孔洞蜂窝的情况,则针对部位采取小孔钻的手段,进行清洁处理,其次,在浇筑之前,应该对其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对可能发生的堵塞情况,采取停止灌注或者是拔出导管的措施,保证整个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三、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后期
(1)混凝土的后期修补。
由于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泌水、漏浆等情况,使得施工后期检查时存在砂带、气泡状孔洞等表面缺陷,需要施工单位在侧模拆模后,对其进行及时的清理和修补,将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和压实。同时,定浆完毕后,为避免公路桥梁表面和松顶干缩裂缝的出现,还需要做二次抹压和复振处理。若检查发现存在表面裂缝,可选用环氧胶泥加以涂抹。一般除了在裂缝表面涂上一层水泥浆来修补之外,还可采用玻璃纤维布来进行修补,将其粘附到混凝土裂缝表面。
(2)混凝土的后期养护。
在高温季节施工时,由于受高温影响,水泥易于起水化反应,混凝土凝结硬化速度加快,蜂窝、麻面等现象经常发生,同时,还会造成道路桥梁水分蒸发快、表面易干燥、造成强度降低,甚至出现施工裂缝。因此,施工单位在高温季节施工时,应该注意对裂缝的预防。可以通过搭设凉棚、增加混凝土拌合的用水量等方式来予以控制。具体来说:①搭设凉棚能够提供遮挡物,避免雷雨的突袭,同时还能够延长湿法养生的湿水状态。采用薄膜养生,还能防止混凝土板中因高温而产生太大温度梯度而致使路面开裂。②增加混凝土拌和的用水量,或是在其中加入缓凝剂,能够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强度,从而促进施工操作。同时,还可通过加设防水层和预防水渗入来予以控制。
结束语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为了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在进行混凝土技术的时候,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选用合适的原材料,并控制好其配合比,加大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研究,并在原有的施工方法进行创新,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从而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满足要求,推动我国路桥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光辉,朱海滨.提高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2013.6
[2]袁文龙.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2015.9
[3]李爱民.浅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2011.2
论文作者:容家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骨料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