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职业高中的化学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高中论文,化学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旅游职业高中学生既要上专业课,又要上文化课,负担不起。化学课要达到其教学目的,必须降低要求,删繁就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结合旅游职业特点,讲授化学知识
化学教学应该从提高我国人民的素质入手。有一个例子,在一次招待外宾的宴会上,一名服务员不小心打翻了酒精炉,引起餐桌燃烧,而服务员不懂得如何把桌上的火扑灭。这个例子,既说明了我国旅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也说明了化学知识对旅游人员的重要性。在讲碱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突出钠在水中能燃烧,强调易燃易爆物质的保管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举了1958年广州某药厂,由于不重视防火工作,把火炉、酒精和钠摆在同一地方而造成火灾,损失惨重。并对学生进行“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灭火知识的认识。在讲元素周期表时,介绍铁、锌、硒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举例说明哪些食物含有这些元素。讲钙元素时,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介绍石笋、钟乳石的形成,碳酸钙与碳酸氢钙互变,并指出自然界的巨手正是利用这些化学原理造就了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我们还以洗涤剂系列产品的配制和应用为主题,开展旅游班的化学课外活动,让学生掌握配制洗涤剂的基本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洗涤剂。这样讲授化学知识,既结合了旅游专业特点,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培养动手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能帮助同学理解化学原理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把一些试管反应的演示实验,让同学到讲台上做给全班同学看,再让台下同学评价他的实验准确性,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大胆、外向型的旅游人员的性格,也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精神
餐桌着火时,服务员不懂得灭火,可能是缺乏灭火的化学知识,也可能是缺乏应变能力所致。应变能力和创造精神是旅游人员必备的素质。化学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精神。我们曾利用化学课外活动课,进行《家庭制氧气小实验竞赛》。发给每个参赛者5克高锰酸钾,实验装置是利用家庭可获取的物品自行设计,规定6分钟之内完成实验,装置简单、科学、安全、普通性强、氧气体积大者为优。同学们积极参赛,用带胶塞的无色口服液瓶代替加热用的试管。金属圆珠笔芯截成适当大小代替导管,自行车打气嘴胶管作制氧装置的胶管,饮料铁罐代替铁架台。这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和创造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每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单元复习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题目给学生练习。如完成“烃”一章教学后,让学生比较烷烃、烯烃、炔烃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异同。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的思维方法。学习了氧族元素后,让学生思考下面练习题:“含有某元素的气体物质A具有特殊气味,在不同条件下被空气氧化可分别得到含该元素的气体物质B和单质C,B氧化并与水反应得到D;A、B和D的水溶液具有酸的通性,D的溶液和铜反应可得B;A和B反应又可得C。试确定A、B、C、D各是何物质?写出表示上述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我校历届旅游班毕业生,由于掌握了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技能,深受社会欢迎,他们都认为,在旅游班学的化学知识能结合专业,在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导旅等工作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一年的化学学习,不但文化素质提高了,旅游职业必备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使他们在社会中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标签: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