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瑟汉语笔记中的语法化与词汇化意识--以“易”为例_马若瑟论文

马洛瑟汉语笔记中的语法化与词汇化意识--以“易”为例_马若瑟论文

马若瑟《汉语札记》中的语法化、词汇化意识——以“以”的研究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为例论文,札记论文,语法论文,词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欧洲汉学史上里程碑式的、目前可见的第一部系统描写汉语文言语法的著作,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Joseph-Henry-Marie de Prémare 1666-1736)所著《汉语札记》(Notitia Linguae Sinicae)(以下简称《札记》)无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札记》原文为拉丁文,完稿于1728年,但直到1831年才得以出版,1847年由裨雅各译为英文。《札记》对汉语语法史贡献颇多,仅对文言虚字“以”的研究便体现出马若瑟对中西语言学思想的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及其超前的语法化和词汇化意识。

      《札记》在第二编第二章第十三节集中研究了汉语文言虚字“以”的用法,其描写将近两页,分成7段,用了35个例子。从描写顺序上看,先阐述“以”的单独用法,再介绍“以”字结合语“所以”“何以”“可以”“以为”“无以”等。从研究方法上看,以对比语言学方法为依据,将汉语文言虚词“以”分别与拉丁语和法语中对应的词语进行对比。从语法思想来看,既吸收中国古代语法学思想,又兼容西方语法观念,体现出贯通中西的语法化和词汇化意识。然而,有关《札记》中的“以”字以及马若瑟的语法化和词汇化意识,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研究成果。

      一、《汉语札记》中的语法化意识

      1.1 提出实词虚化的重要路径:隐喻

      《札记》在引言中谈到:“中国的语法学家将组成语言的字分成两类:‘虚字’和‘实字’,从字面意义来看就是‘空的’和‘实在’的字。那些结构中的非基本组成成分被称为‘虚字’,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每个字都有其含义。因此,当汉字被用作纯粹的虚词,被称为‘虚字’时,一定是通过假借或隐喻的方式,也就是说从它的本来义转换为外来义。‘实字’指语言中的基本成分,被分为‘活字’和‘死字’,也就是动词和名词。”(札记27)①为便于理解,现将原文和译文全部摘录于此。本段拉丁文为:“Grammatici Sinae letteras quibus oratio componitur dividunt in虚字②hiū tsée③,litteras vacuas,et實字chě tsée,plenas seu solidus.Vacuas appellant quaecumque orationi non sunt essentials.Nulla enim littera proprie vacua est,sed in se semper aliquid significat.Adeòque cum litterae suppounnt pro meris particulis et dicuntur vacuae,id fit per假佶④kià tsié,seu metaphoram,hoc est à proprio seusu ad aliennm transferuntur.Litterae solidae,實,chě,sunt eae sine quibus oratio constare nequit,easque subdividant in活字hǒ tsée,vivas,et死字ssēe tsée,mortuas; per vivas designantur verba,et per mortuas nomina.”(札记拉丁文版39)

      英文翻译为:“The Chinese grammarians divide the characters which constitute the language into two classes,called hü tsz'虚字,and shih tsz’實字,i.e(literally)vacant or empty and solid characters.Those which are not essential in composition are called empty,though no character can strictly be so called since it necessarily has some signification.Therefore,when characters are used as mere particles,and are called hü tsz',it must be understood to be by kià tsié假借,or metaphor,i.e.they are changed from their natural to foreign sense.The solid characters are those which are essential to language,and are subdivided into hwoh tsz’活字,and sz' tsz'死字,living and dead characters,i.e.verbs and nouns.”(札记27)

      马若瑟从是否做句子基本成分来划分实词和虚词(李真2005、2011,刘亚辉2013),说明其虚实理论已经进入了语法学的范畴。他在文中明确提出汉语虚词皆来源于实词,虚词的来源是假借和隐喻两种方式。其中“假借”一词马若瑟用的是汉字,说明他没有在拉丁语和法语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干脆直接使用汉语;也说明他认同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的“假借”概念。假借是虚词的来源之一,但属于文字学范畴,不属于实词虚化(王力1989,解惠全2005),也不属于语法化(张谊生2011)。“隐喻”一词马若瑟用的是拉丁语“metaphoram”。隐喻是一个古老的西方概念,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隐喻概念其实包含了当代所言“转喻”和“隐喻”,这两个概念直到20世纪中叶才分开(陆俭明2009)。隐喻属于语义学和语法学范畴,是实词虚化或语法化的重要路径。马若瑟的“隐喻”应该也是继承了欧洲传统语言学的观念,包括转喻和隐喻。这是虚词的第二个来源。

      1.2 提出实词虚化路径的意义

      从汉语语言学史来看,马若瑟提出假借和隐喻这两个虚词来源,尤其是提出隐喻这条实词虚化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中国古人的实词虚化思想与语法化理论之间的关系。

      Paul J.Hopper和Elizabeth Closs Traugott在语法化的经典著作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学说》)一书中认为“语法化”一词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指研究语言中词汇、结构和语法材料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这与本文关系不大,在此不做讨论。第二个含义:"(ii)a term referring to the change whereby lexical items and constructions come in certain linguistic contexts to serve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once grammaticalized,continue to develop new grammatical functions."(Hopper & Traugott 2003)此处“语法化”是指一个关于演变的术语,通过这种演变,词汇项和结构进入某种语言环境中提供语法功能,并在发生语法化之后继续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参考梁银峰2008)。同时还认为:"When a content word assumes the gram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function word,the form is said to be 'grammaticalized'."(Hopper&Traugott 1993)意为:“当实词呈现出虚词的语法特征时,就可以说它发生‘语法化’了。”从这句话来看,实词虚化属于语法化。

      沈家煊(1994)认为,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的实词虚化属于语法化,即“‘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国人在13世纪就提出来的,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譌》中说:‘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关于“虚化”和“语法化”的关系,沈家煊认为“‘虚化’主要是针对词义的变化由实而虚”,“‘语法化’一词则偏重于语法范畴以及主格和宾格标记这样的语法成分是如何产生的,因此‘语法化’的范围似乎比‘虚化’广”。既然语法化比实词虚化范围更广,那么实词虚化应当属于语法化。

      吴福祥(2006)认为:“‘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典型的语法化现象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不太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这个语法化的概念非常清晰,其中前一部分“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语或结构式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即为实词虚化,因此可以说,实词虚化属于语法化。马若瑟提出的实词虚化路径属于语法化路径。

      关于中国语法化理论和实践的最早形式,刘永华(2013)认为元代周伯琦“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属文字学“假借说”范畴,将其视为最早的语法化理论表述是一种误解。刘文认为:“中国语法化理论和实践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袁仁林以‘体用’、‘不相假’的思考第一次把语音假借从虚实关系中剥离出去,把动字归入实字,使实字虚化具有了语义学和语法学意义,并以大量例证阐明其观点,在有实义和无实义区分标准下形成了周延的虚实概念,具有语法化理论和实践的初步形态和先驱地位。但其后只有少数较有远见的语言学家沿用了袁仁林的观点,而且直至马建忠都未能彻底摆脱假借说的影响。”

      我们赞同刘永华(2013)的观点。既然学者们认为假借不属于语法化,而周伯琦“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属文字学“假借说”范畴,那自然也不属于语法化的范畴。刘永华(2013)关于中国语法化理论和实践的形式最早追溯到《虚字说》的观点对本文大有裨益,我们可据此分析马若瑟在语法化意识方面的功绩。

      袁仁林是陕西三原县人,《虚字说》成书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正式出版于乾隆十二年(1746年)。马若瑟1699-1736年在中国,其中在江西25年,在北京、广州和澳门各住过几年。《札记》成书于1728年,比《虚字说》成书晚18年。目前没有资料证明马若瑟是否看过《虚字说》。在语法化意识方面,我们将《札记》与《虚字说》和《马氏文通》相对比,便可看出马若瑟的功绩。

      马若瑟将动字归入实字,根据是否充当句子基本成分划分虚实,形成了科学的虚实概念,这点比袁仁林更为科学。马若瑟将虚词的来源分为假借和隐喻,更是将语法化意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指出了隐喻这条实词虚化的重要路径。

      再与比《札记》晚170年的《马氏文通》对比。《马氏文通》:“【界说一】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说文》分别部居,十四篇,九千三百五十三文,立‘一’于耑,毕终于‘亥’,皆有事物可解,未见字有无解者。不知《说文》惟解字原,原其初所以成此文字者,必有所指名,故无无解之字。而虚字则概皆假借于有解之字,如‘焉’为鸟名,‘为’为母猴之属。故字原原无元解者也。”(马建忠1898)马氏仍只看到文字学上的假借,而未从语义语法的角度指出实词虚化的路径。

      综上所述,马若瑟已经具有了语法化的意识,其对实词虚化路径的思考充分体现出他对中西语言学思想的融会贯通,其语法化意识成为中国传统实词虚化思想过渡到现代语法化理论的重要一环。这在汉语语言学史、欧洲汉学史上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二、《汉语札记》语法化意识的例证

      2.1 “以”的虚化

      为了更为系统地了解《札记》中“以”字部分的全貌,现将其全部内容翻译如下,分段与原文相同:

      ①“以”像虚词ut⑤、ad⑥,或法语中的pour⑦。例如:“君子居易以俟命”、“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闻一以知十”。

      ②“以”在通常情况下被解释为“用”。例如:“毋吾以也”、“虽不吾以”。在这里“吾以”的顺序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是“以吾”,则意味着含义会改变。“怨乎不以”,“以”在此例中是“活字”,不是“虚字”,即虚词⑧。在以下的例子中,“以”可以被视为虚词。“祀其先以天子之礼”、“葬以大夫祭以士”、“以尧舜之明犹以是为惧,况其下者哉”。

      ③“以”和“所”相结合是十分常见的。例如:“所以然”、“视其所以”⑨。“以”在这里似乎是一个动词,“所”是它的支配对象。例如“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知所以治人”、“所以行之者一也”、“此天地之所以为大⑩”、“天之所以为天也”。“所以”或“是以”意为“原因”“为什么”“因此”(11)。

      ④“以”与“何”结合,表示如何、以何种方式。例如:“何以知其然耶?”“以”也可以与“可”相结合,如“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⑤以”可以在多种形式下同“为”相结合。例如:“不以为耻”、“不知高明以为如何”、“吾以子为鬼”、“则王以为孰胜”、“不以为乐”、“民以为大”、“明君以制产为急也”。

      ⑥“以”像虚词juxta(12),secundum(13),如“使民以时”。也像拉丁语中的per(14)。如“剥牀以足”。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易经》中。

      ⑦有时句子开头可以用“无以”、“无已”。如“无已则有一焉”。“自汉以来”中的“以来”可以用“已来”、“而来”、“而降”来代替。“无以加矣”、“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无以异也”。(札记209-211)

      在上述“以”字部分第二段中,马若瑟关于“活字”、“虚字”的阐述就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实词虚化思想。“怨乎不以”与前面“毋吾以也”“虽不吾以”中的“以”为“活字”,后面的例子中“以”又为“虚字”。“怨乎不以”出自《论语·微子》的“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其中“以”为“任用”之意。以现代词类理论来看,“怨乎不以”中“以”为动词,后面例句中的“以”皆为介词。另外,马若瑟还研究了“所以”“何以”“以为”“可以”“无以”等,实际是“以”做词内成分的用法。从动词到介词到词内成分,体现出“以”的实词虚化过程。

      2.2 “则”的虚化

      《札记》第二编第二章第十一节对“则”字进行了如下描写。

      ⑧“言而世为天下则”、“有物有则”。“理”也可以被采用,“当然”也具备相同的意义。这些示例中的“则”可以在《中庸》和《诗经》中被找到。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则”是作为虚词存在的。(1)“则”是一个推论性的标记,类似于ergo(15)、igitur(16)。它表示一件事是另一件事的结果,两者互为因果。例如“修身则道立”、“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2)“则”类似于“而”,都是连词,但是“则”语法能力更强。“哭则不歌”(札记206-207)。

      此处马若瑟先列出“则”做名词的用法,意为“法则”,后又列出其连词用法。据李杰群(2001)、饶贵平(2009)观点,“则”由名词“法则”引申为动词“效法”,又引申为连词,这是一个语法化过程。因时代所限,马若瑟并未看出这个完整的语法化过程,但他列出了“则”的名词和连词用法,实虚分明。

      2.3 “乎”的虚化

      《札记》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乎”字节中,马若瑟分别阐述了“乎”用作介词、语气词、叹词和感叹标志的四种用法,均佐以例证。如“乎”做感叹标志的用法,用在形容词后,增强感叹语气,就举有例证“惜乎、宜乎有悔、深乎深乎、巍巍乎、洋洋乎”(札记191-193)。他认为这些例词中的“乎”为一个“标记(mark)”,不是一个词(刘亚辉2014)。“乎”的附缀化也是一个实词虚化过程。

      三、马若瑟的词汇化意识

      “词汇化”在文献中有多种含义,本文从历时即语言演变的角度来讨论。沈家煊(2004)认为,“词汇化”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指词的组连(包括“词组”)变为词的演变。董秀芳(2011)将“词汇化”定义为“从非词汇单位变为词汇单位的过程”。《札记》在“以”字部分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用了一多半的篇幅介绍“以”字结合语,包括“以”字结构以及由之词汇化后产生的词语,有“所以”、“何以”“可以”“以为”“无以”等。对这些“以”字结合语的阐述体现出马若瑟的词汇化意识。

      3.1 “所以”的词汇化

      《札记》“以”字部分第三段中有个例句:

      ⑨视其所以。

      ⑩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11)天之所以为天也。

      例⑨出自《论语·为政第二》,其中“以”是动词,《康熙字典》释“为也”,意为“做”。“所”加上“以”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意为“所做过的事”。例⑩、(11)中的“所以”有“原因”之意。马若瑟准确地把握住了“视其所以”中“所”和“以”是分开的两个词,并且,他也看到了“所以”凝固成词的例子:这体现出“所以”由两个词向一个凝固词语转化的过程,这也是马若瑟词汇化意识的体现。

      吕叔湘(1959)认为,“以”的结合语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要数“所以”。例如:

      (12)尚智不尚力,此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也。(转引自吕叔湘1959)

      《札记》中例⑩“所以”的用法与之相同。

      《札记》将“所以”放在“以”字结合语的第一个进行阐述,并且所占篇幅最大,可见马若瑟对“所以”的重视以及对“所以”在“以”字结合语中所占地位的准确认知。

      3.2 “以为”的词汇化

      《札记》“以”字部分第五段描写“以为”和“以……为”。所列例句分类如下:

      (1)表面是“以为”,实际是“以之为”。例如:

      (13)不以为耻。

      (14)不以为乐。

      (15)民以为大。

      (2)“以……为”。例如:

      (16)吾以子为鬼。

      (17)明君以制产为急也。

      (3)“以为”合而不分。例如:

      (18)则王以为孰胜?

      吕叔湘(1959)认为,“以……为”有“致使”(见于事实)和“意谓”(存于心中)两种意思。含致使之意的“以……为”和白话的“拿(用)……做”相当;含意谓之意的“以……为”和白话的“把……当”或者“觉得……是”相当。“以为”合而不分时只有意谓之意。按照吕文的观点,以上例句中的“以为”全为意谓之意,其中合而不分的“以为”已经凝固成词。按照现代语法观念来看所举的例句,第一类“以为”属于跨层结构;第二类是中置式;第三类已经凝固成词,有“认为”意。马若瑟超前的词汇化意识在此可见一斑。

      3.3 “何以”和“可以”的词汇化

      除以上“所以”和“以为”外,马若瑟还举出“何以”“可以”凝固成词的例子。

      在“以”字第四段中有如下例句:

      (19)何以知其然耶?

      此句马若瑟解释为:“Juneta cum何significat quomodo”(札记拉丁文本178),英文翻译为:"Joined with何it signifies how,in what manner."(札记210)“quomodo”在拉丁文中为副词,意为“怎样、如何”。可见其将“何以”作为一个凝固词语进行解释。

      在“何以”之后,马若瑟谈到“‘以’也可以和‘可’相结合”。例如:

      (20)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札记211)

      此句出自《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第十七》,其中的“可以”已经凝固成词,与现代“可以”意义相同。马若瑟对此例句的翻译为:“qui vult cognoscere hominem,non potest per hamc cognitionem non pervenire ad cceli cognitionem.”此句英文翻译为:“we connot know man and be ignorant of heaven.”英文翻译虽然没有严格比照原文,但仍可看出,马若瑟认为此句中的“可以”是一个凝固词语。

      综上所述,马若瑟在“以”字部分重点介绍了大量的“以”字结合语,呈现出“所以”由两个词向一个凝固词语转化的过程;“以为”有时是分开的两个词,有时凝固成为一个词,体现出其词汇化意识。

      马若瑟吸收了中国传统词类分虚实的理论,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依据是否充当句子基本成分划虚实,更为科学。尤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隐喻这一实词虚化的路径,在衔接中国传统实词虚化思想与现代语法化思想方面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词汇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由现代学者提出的,而马若瑟在200多年前就有此意识,认识到一些词语由两个词向一个凝固词语转化的过程,可见其语法思想的超前性。这在汉语语言学史和欧洲汉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得到导师齐沪扬先生的悉心指导,曾在第六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上宣读,承蒙匿名审稿专家及张谊生、宗守云、殷志平等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谨向各位表示诚挚的谢意!

      ①指《札记》1847年英文译本页码,下同。本文所有标注“札记拉丁文版”页码的均指1831年拉丁文原版页码。

      ②本段中马若瑟引用的中国传统术语,儒莲手抄本和拉丁文版中写作“實字”、“虛字”、“活字”、“死字”,(见1830年儒莲手抄本第63页和拉丁文版第39页),而裨雅各在译为英文时却将前面三个“字”都写成“子”(《札记27》。

      ③这是马若瑟给汉字所加的注音。裨雅各在译为英文时将全书注音换成自己的系统,并将所有注音改为斜体字。

      ④此字儒莲手抄本写为“佶”(见1830年儒莲手抄本第63页),1831年出版拉丁文本也写作“佶”,1847年出版英文本改为“借”。查《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未见有“借”写为“佶”的。不知是原稿如此还是誊写错误。

      ⑤ut,拉丁语,连词,意为:为了、由于。

      ⑥ad,拉丁语,介词,意为:为了、对于。

      ⑦pour,法语,介词,意为:因为……的缘故。

      ⑧此句拉丁文本为:“in his exemplis以est verbum,活字,non虚字,seu particula.In sequentibus magis ad particulas accedit;”(札记拉丁文本178)此句英文翻译为:“In these examples以is a verb.In the following it is rather to be viewed as a particle.”(札记210)裨雅各在英译时将其中的“活字”“虚字”两个汉字去掉,以英文“verb(动词)”和“particle(虚词)”来代替,反倒画蛇添足。使人看不出马若瑟对中国古代语法观念的继承。

      ⑨此处英文本为“以所”,依拉丁文本改之。

      ⑩此句引自《中庸》,马若瑟在摘引原文时少了句末“也”字。

      (11)此句英文版遗漏,依拉丁文版补出:“‘所以’vel‘是以’quapropter,propterea”(札记拉丁文版210)。

      (12)juxta,拉丁语,介词,意为:依照。

      (13)seeundum,拉丁语,介词,意为:依照。

      (14)per,拉丁语,介词,意为:由、通过、借着。

      (15)ergo,拉丁语,介词,意为:由于、因为。

      (16)igitur,拉丁语,连词,意为:因此、所以。

标签:;  ;  ;  

马洛瑟汉语笔记中的语法化与词汇化意识--以“易”为例_马若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