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什么是“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1.“心理理论”的含义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简写:ToM),最初是由Premack和Woodruff在探索“黑猩猩是否拥有心理理论?”时提出的,他们认为心理理论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 其后,一些研究者们认为,这种能力应该是个推理系统,它可对不可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对行为进行预测,因而可将该推理系统视为一个“理论”。[2,3] Happe等曾经概括说,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4]
之所以把人们关于心理的知识称之为理论,是因为常人的心理知识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心理因果关系而组成的知识体系,可以根据这个知识体系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而这个知识体系就像科学理论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同时,研究者们又认为,人们的心理理论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而是一个非正式的日常理论,是一个框架性的或基本的理论,所以常常把这种心理特点称为常识心理学或朴素心理理论。[5]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和元认知研究之后,又一个探讨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的崭新角度和范式。近年来,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论文不断增加。例如,用" theory of mind" 作为关键词,在美国心理学会数据库PsycINFO光盘上检索,对历年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整理发现,其中包含这一关键词的历年论文数为:1978~1984、1985~1989、1990~1992、1993~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年分别为17、72、286、152、175、148、187、240、330、11、258、160篇。虽然可能有此关键词的论文不都是心理理论的研究,但绝大部分论文是关于心理理论内容的。
2.“心理理论”与观点采择和元认知的关系
在心理学的研究历程中,有过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和元认知(metacognition)等对他人认知活动的研究。那么,心理理论与这两者的关系如何呢?一般认为,心理理论与观点采择、元认知在概念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按照Selman的定义,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的观点之间的关系的能力。[6,7,8] 观点采择是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心理理论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观点采择应该是心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或组成部分,例如有研究者就将二级视觉观点采择作为“心理理论”的一种测验任务。[9]
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10] 具体说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11]
心理理论和元认知都是研究儿童的知识和儿童对心理现象的认知,它们是对同一种认知现象的两种不同研究方式,两者的研究重点是不同的。心理理论研究揭示的是儿童关于人的基本心理状态的早期知识,它试图弄明白,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于心理状态的知识会有哪些。元认知研究则更注重分析与任务相关的心理活动,经常是关于个体在尝试解决一些问题或完成任务时,心里想到要做的事情。许多元认知研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和以目标为导向的,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应用中的“心理理论”。另外,大多数心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婴儿和学前儿童,他们对心理状态正确认知的能力还未发展或刚刚发展,而元认知研究一般预先假定研究对象已经获得了一些理解这些心理状态的能力,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年龄较大一些的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与其元认知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主体的元认知能力表现在不同的认知活动中,如元记忆、元理解、元注意等。而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元表征(metarepresentation)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元表征是主体对自己和他人对现实表征的表征,是主体对表征过程的主动监控。在心理理论的“地点变更”任务(change-of-location task)研究中,许多实验发现,大部分3岁以下的儿童难以正确地对他人的“错误信念”做出判断,亦即不能正确地表征他人对现实的表征。其原因就是儿童错将自己的视觉信息当成别人行为的依据。可见,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也是促进其元表征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拥有“心理理论”的重要性
心理理论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内容。[12] 拥有心理理论,可以帮助个体解释人们已经做的以及将要做的,人际间的相互交流,人们要什么、相信什么、希望什么、意图是什么等等。拥有发展良好的心理理论,就能使人们更好地操作与控制日常的社会环境,较准确地预测他人及自己的认知与情感状态,协调相互间的关系。
拥有较成熟的心理理论,可促进儿童的许多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能力是他们与同伴、父母、兄弟姐妹以及陌生人相处所需要的。例如,儿童若提高了对相互矛盾的心理表征的认识水平,就可以理解看法、偏见、信念、欺骗、争执、印象、反语、讽刺、错误观念和解释等概念的含义,并且认识到,由于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持有不同的表征,因此每个人自己也就可能出现错误信念,即自己关于某事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他们在认识到外表与真实有差异后,就可把这种认识应用于对关系的认识上,比如意识到“他们表现得好像彼此喜欢,但是实际上他们并不喜欢对方……”
此外,若拥有了心理理论,儿童就能把他们在婴儿期间对他人的“可影响性”认识,提高到一个更有效的互动水平。例如,他们可能劝说对方,赞同或不赞同对方,同情对方,与对方合作、共建以及共享知识等。
Flavell在整合了已有的研究后,提出了“心理理论”的5个基本成分:(1)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以先天遗传或早期成熟解读他人的能力为基础;(2)当推断与自己相似的其他人在不同心理情境中的心理状态时,个体可以利用某种预见能力;(3)人们的许多心理知识可以被描述为一个非正式的理论;(4)提高信息加工和其他能力(如言语能力)能促进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帮助,儿童就能表达出在心理理论任务中所知的内容);(5)经验产生和改变了儿童对心理世界的概念和他们应用这些概念去解释及预测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能力[13]。从Flavell的论述中,也可窥见心理理论的部分作用。
二、有关“心理理论”的理论和观点
1.理论论(Theory Theory)
“心理理论”这一术语最初是对儿童发展着的“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的一种试探性的描述。但后来有许多发展心理学家提出,儿童对心理生活的认识真的是一种“理论”,这就形成了所谓“理论论”。其核心论点是:儿童对心理(mind)的认识或理解本质上是像理论的,具有与一般科学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该理论的两个主要假定是:(a)成人(或科学家)和某一年龄儿童利用一种内聚性的概念框架预测和解释他人的动作和思想;(b)这种心理认识的发展机制是一种“理论形成”的过程,遵循着与任何科学理论建构同样的过程。理论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Wellman和Gopnik、Meltzoff等。[14]
2.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
理论论认为,人们所具有的预测和解释人的行为这一日常能力,其起源应该是大量的内隐的一般知识或理论,不管这种“理论”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都需要使用它。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论受到了“模拟论”的挑战。“模拟论”是专门针对理论论所谓“一种理论构成日常心理能力之基础”这一假定提出来的。根据模拟论的说明,人类能够使用他们自己的心理资源来“模拟”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该理论认为,儿童可以利用他们关于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认识,通过模拟(将自己置身于他人位置)获得对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间因果联系的认识。
“模拟论”研究常用的方法是在“假装”的情境中,通过“扮演角色”或“使自己处于他人的地位”来进行的。据此,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假装游戏或角色采择的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越来越高级的心理理论。Harris曾提出,儿童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部分地源自他们的假装游戏。[15] 在2岁到2岁半间,儿童开始利用自己的想象,赋予玩具娃娃愿望、情绪和感觉。这种假装的能力,或许是基于他们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觉知和想象。一旦儿童能够建构这种其他人的愿望,他们就能够预期这个人试图达到这一目标的行为,以及源自愿望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情绪。因此,通过某种“现象的引发作用(phenomenological bootstrapping)”,儿童就能够利用他们对自己的感受、愿望以及其他心理状态的觉知,去推测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在发展过程中建构更一般的理论式的心理概念。
模拟论者认为,使用“心理模拟”的模式,就没有必要具有一种“理论”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需要做的一切仅仅是想象,想象着他们正在体验他人具有的信念和愿望,因而他们不必乞求于一种理论框架来解释和预测行为。随着儿童想象能力的提高,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知识进行回想,以便模拟那些与自己的心理状态不相似的心理状态。许多研究发现,到4岁时,儿童能通过“错误信念”的标准测验,模拟论的解释是4岁儿童已能模拟或想象那些他人会信以为真的虚拟情境。这样,在3岁与4岁儿童之间心理理论的明显差别,不应像理论论者认为的那样是心理概念的某种戏剧性转换,相反,而应被看作是儿童的不断准确的模拟能力的发展。
3.模块论(Modularity Theory)
该理论认为,儿童先天存在的模块化机制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时,便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即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是神经成熟,而不是来自理论的修正,经验只不过在身体成熟期间对几个心理理论起着某种触发作用。[16,17]
模块论的代表人物是Leslie和Baron-Cohen。Leslie提出了3个模块机制:一个是身体理论机制(Theory of Body Mechanism)模块(ToBy),另两个模块都是心理理论机制 (Theory of Mind Mechanism)模块(ToMM)。[18,19,16] Baron-Cohen除承认Leslie所提出的TOMM模块外,还提出了3个具体的早期发展模块:意图觉察器(Intentionality Detector,ID)、视觉方向觉察器(Eye-Direction Detector,EDD)和共同注意机制(Shared Attention Mechanism,SAM)。[20,21,22]
模块论获得的最强有力的支持之一,就是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有关自闭症(autism)的研究表明,自闭症者普遍缺乏心理理论,同时他们还有相应的神经生理缺陷,这支持了先天存在的心理理论特化模块的观点。[23] 对正常被试进行脑功能成像(PET)研究时也发现,在被试理解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心理状态归因时,其左半球内侧额回(Brodman 8区)和后扣带皮质等特定脑区血流量增加,这表明心理理论的使用与特定脑机制是有联系的。[24]
一般认为,上述3种有关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模型并非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应该有一定先天生理和心理基础(模块论),其发展既不能排斥模拟过程(模拟论),也不能排斥总结规律、建构理论的过程(理论论)。此外,这3种理论在两个方面上看法一致:一是心理理论是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认知领域(domain specific);二是社会经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4.其他的观点
一些发展心理学家,如Meltzoff和Gopnik、Moore等都提出了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y)。认为心理理论发展的前提是婴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对这种情境的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关于心理世界的系统知识。[25]
此外,还有一些观点也探讨了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例如,Lillard提出的社会文化结构理论,就强调社会文化经验在心理知识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来学习解释人类行为的方法(参见Angeline,1999[26])。Trevarthent认为,婴幼儿和看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社会认知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27]
匹配论和社会文化结构论可以说是理论论的补充,强调理论的形成是通过模仿或类比获得的。
一些研究者还关注儿童在一些执行性功能上的局限,而这些功能更具有领域普遍性。如:计划能力、反应抑制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认知的灵活性或复杂性。[28,29,30] 例如,即使某位儿童对错误信念具有某种认识,但是可能会出现下述的难以抑制的反应倾向,即,会不假思索地说出在知觉上突出的物体当前的位置,而不是某位不知情的他人所将选择的位置。指向一个并没有某一客体的位置,可能使他们觉得不自然。
此外,与信息加工相关的其他能力,例如有限的记忆容量和技能,也可能是促成儿童做出错误回答的因素。而且,随着语言技能的进步,儿童可能能够更好地表达他们发展中的心理理论。[31]
还有一些观点强调与他人互动的经验,特别是与父母及兄弟姐妹间的互动,可能是儿童了解心理状态的一种途径。[32,33]
三、“心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儿童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主要有:对错误信念(false belief)的判断、外表—真实区分(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表征变化(representational change)、他人未知判断(ignorance)、意愿认知(desire cognition)、情绪理解(emotion understanding)等。因而研究者们常通过设计这些方面的作业任务来考察儿童对心理状态认识的发展。
1.有关儿童错误信念认识发展的研究
有关儿童心理理论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儿童对他人信念以及信念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认识发展方面。所谓信念是指“人们关于世界的心理状态或态度,是指人们关于某事或某物是正确的思想”。[34] 从信念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看,信念是对外部世界的表征。虽然人们都想正确地表征世界(如人们都想表达自己对地球真实形状的看法),但是人们的信念对世界的表征既可能是正确的(如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如认为地球是平面的)。由此,研究者们较为一致地把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
目前,探察儿童认识“错误信念”常用的研究方法有:[35]
(1)Wellman和Estes的“想象和现实的区分”测验任务。[36] 如,两种饼干(物理的和心理的),哪块饼干可以被故事中的人物看到或摸到。
(2)Masangkay等人的“二级视觉观点采择”测验任务。[37]
(3)Favell等人的海绵像岩石的“外表-真实区分”测验任务。[38]
(4)Wellman通过故事法研究“预测他人行为”的测验任务(“山姆找兔子”和“爱米找书”)。[34]
(5)Wimmer和Perner的“错误信念”测验任务(“男孩Maxi和巧克力的故事”和幼儿园里“女孩和书”的故事)。[39]
(6)Baron-Cohen,Leslie和Frith的" Sally-Anne" 意外地点变更故事。[40]
(7)Perner,Leekam和Wimmer的“糖果盒Smarties Mark”测验故事,该任务考察了儿童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的认知。[41]
(8)Baron-Cohen,Leslie和Frith的图片排序故事:“机械故事”(mechanical story)、“行为故事”(behavioural story)和“心智故事”(mentalistic story)。[42] 该任务要求把图片排序并解释故事中发生的事情。该任务曾被用于测试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
(9)Perner和Wimmer的二级错误信念测验任务。[45]
2.有关儿童“心理理论”中其他心理状态的研究
Flavell等人认为,成熟的心理理论应该考察儿童对心理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视知觉、注意、愿望、情绪、意图、信念以及相关的心理表征、假装和思维。[44] 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因为人们相信他们所感知到的影响着他们所思考的和所相信的,而他们所相信的可能使他们所感知的出现偏差,各种各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导致愿望。信念和愿望可能导致意图,这进而又可能导致目标指向行为,人们将对这种行为的成败做出情绪反应。因此,心理理论研究所发展的是关于整个心理结构和内容的性质及运作的认识系统。
3.心理理论主要研究方向的发展
心理理论自产生以来,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5岁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外表—真实认识和视觉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等方面。后来又发展了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图1中箭头所示),例如,研究了除错误信念外的其他心理状态的发展,提出了解释心理理论发展的一系列学说,研究了促进发展的条件和采取干预后产生的行为后果,而且把研究对象从3~5岁扩展到婴儿期和学龄期,还研究了心理理论发展的个别差异等。
附图
图1 心理理论的主要研究方向[45]
(注:虚线框中的内容为作者所加)
4.“心理理论”两成分认知模型。
Tager-Flusberg和Sullivan从主体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一个心理理论模型,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是社会知觉成分,一个是社会认知成分[46]。
社会知觉成分属于人的知觉范畴,包括区分人和客体、对人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所反映的心理状态进行在线的迅速的判断,这可能是一种内隐化的推论他人心理状态的过程。它可能主要和情绪系统有关,与语言等认知功能相关很低。那些要求被试从他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和行为动作等信息迅速判断其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的任务可能会用到社会知觉成分,例如,被试从眼睛照片中判断人物的情绪。社会知觉成分出现得较早,甚至新生儿对社会性刺激,尤其是人的面孔和声音,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在快满1岁时,婴儿可以使用眼睛注视来推断他人想干什么。它的神经基础可能在杏仁核等脑区。自闭症病人在这方面存在不足,而Williams综合症(简称WMS)病人则保持得比较好。
社会认知成分主要和认知加工系统有关,与语言等能力关系密切,需要在头脑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表征和推理加工。错误信念任务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认知任务。社会认知成分在儿童3岁左右出现,儿童开始谈论和推论意识状态;在4岁时已经很牢固了,此时他们能完成错误信念任务和其他表征性的心理理论任务。和该成分有关的脑区可能在前额叶皮层。自闭症和WMS病人在这个成分上都有缺损。总之,心理理论的两种成分有不同的神经—认知机制和不同的发展时间表,社会知觉和认知能力一起建构了心理理论。在日常生活中,这两种成分紧密联系,存在着交互作用。Tager-Flusberg等人认为社会知觉成分可能是社会认知成分的发展基础。
四、“心理理论”的拓展研究
1.儿童的“心理理论”与成人的“心理理论”的关系
首先,关于儿童的心理认识与成人的心理理论有何差异的问题有3种典型的看法。第一种看法以Fodor的观点为代表。Fodor认为,儿童的心理认识与成人的信念-愿望推理的基本核心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它只对较少的一些心理状态做出解释。因此,Fodor认为幼儿所拥有的是一种十分简单的心理理论(Very Simple Theory of Mind,VSTM)。[47] VSTM假定存在有意图的心理客体,这种客体有语义(semantic)和原因方面(etiological)的属性。有意图客体的语义属性存在于它们关于外界状态方面的可评估性中……成人的元认知认识中有许多不同的有意图的心理客体(信念、愿望、预感、希望、渴望、怀疑、热望等等),VSTM只认识到愿望和信念。由于VSTM与成人的民俗心理学的区别只在于它只认识到较少类型的心理状态,VSTM假定存在有意图的客体,则它预先假定了具有语义和因果属性的表征的存在。也就是说,甚至是拥有VSTM的非常年幼的儿童也拥有某种心理的表征理论。
第二种看法则与此相反,例如,Perner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心理概念的添加,而是沿着在我们成人的系统内难以表述的概念线路展开的。[48,49] Perner认为,儿童对心理的认识反映了他们关于表征的认识水平,简言之,儿童在概念能力上的进步始于形成(1)关于现实的初始表征的能力(primary representation),进展到(2)包含超越于当前现实的间接表征(secondary representation),如表征过去、将来或想象的客体或事件,或表征其他表征系统的表征内容,发展到(3)认识表征关系本身,即元表征(metarepresentation)亦即把表征元表征为表征。持有初始表征的人只感知他人的行为;具有间接表征的人,可以按照其他人的愿望、意图或假装(即按照不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状态)来解释这些行动;然而,只有具备元表征能力,一个人才可能认识到这些心理状态仅仅是表征。这时一个人可以在考虑其他人的信念的同时,评价它们的真假,并猜测其他人是否想欺骗人,以及一个人如何可能改变自己的主意。
第三种看法则认为,幼儿可能完全无视成人的信念—愿望心理学中的信念成分,并且只单纯地基于愿望预测行为,来假定人们将做任何客观上将导向满足自己愿望的事。[34,50] 但是这种提法受到Fodor和Perner的质疑,他们认为甚至十分年幼的儿童也将考虑到实际推理中某种所谓的信念成分,这表现在儿童关于假装游戏的认识中。对假装的认识,意味着人们并不总是以某种客观上满足他们愿望的方式活动。但是,幼儿关于这种信念成分的认识是否等同于真正的信念认识,又是Fodor和Perner的争议所在。
2.有关特殊儿童的研究
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最多的是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许多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在对错误信念、知识状态、假装、基于信念基础的情绪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困难。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不能形成“错误信念”的判断。在要求他们描述自己时,很少涉及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词汇,难以区分心理和物理的本质及认识大脑的心理活动功能。然而,他们在完成一些纯数字和几何图形任务时,其表现与同年龄组的正常儿童间并无很大差异。因此,有关“自闭症的心理理论假设”认为:自闭症儿童不能形成正常的社会关系,在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上均存在明显的困难,且缺乏想象力,所有这些症状均源自他们的心理理论受到了损害。[40,18,51,52]
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还有关于聋儿的。Russell等研究发现,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迟滞。[53] 他们认为这种迟滞是因为其早期学习心理状态的机会相对地受到了限制。Siegal的研究表明,父母能熟练使用手势语的聋儿比父母不能熟练使用手势语的聋儿的错误信念问题测验成绩好。[54] Peterson和Siegal检查了聋童(5~13岁)、自闭症儿童(6~13岁)和正常听力儿童(3~5岁)在需要表征他人心理状态的一系列任务中的表现。结果发现,土手语聋童(在家庭中习得手语的聋童)、口语聋童(能口语发音的聋童)和正常听力儿童得分相似,他们的表现超过了来自听力家庭的手语聋童和自闭症儿童,后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他们指出,生物因素、对话和社会因素在心理理论发展中有相互影响。[55]
3.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近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导致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导致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存在差异的因素很多,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家庭假装游戏、家庭言语交流方式、父母教养态度、家庭背景等,都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
儿童早期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表明,与兄弟姐妹的交往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类型相关,[33,56] 例如,有兄弟姐妹的儿童的心理理论任务得分比在家中仅仅和父母交往的儿童得分高。[56] 在兄弟姐妹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拥有哥哥姐姐多的儿童比拥有弟弟妹妹多的儿童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要高。[57] 此外,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会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儿童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后来的心理理论任务的成绩相关,而冲突、竞争、控制的关系和后来的心理理论任务的成绩不存在相关。[56]
假装游戏是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儿童理解心理和现实的区别。有些研究者探讨了家庭假装游戏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间的关系,特别是把父母——儿童假装游戏和儿童——兄弟姐妹假装游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和兄弟姐妹的假装游戏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更有效的因素之一。[58,59]
对家庭言语交流的研究表明,家庭成员内,特别是父母与子女间的言语交流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60,61,62,63,64,65,66]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家庭背景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也有影响。例如,Penelope G.Vinden对韩裔美国人和英裔美国白人家庭进行比较,探究母亲的教养态度与儿童理解心理的关系。[67] 结果发现,韩—美母亲的教养态度一般是独裁的,英—美父母的教养态度一般是权威的,韩—美5岁的孩子在心理理论上的成绩比英—美的同龄人好。该研究还发现英—美儿童对心理的理解和独裁的父母态度之间存在负相关。Cutting和Dunn发现来自高收入家庭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比来自低收入家庭或落后地区的儿童在对情感等心理因素的理解上表现出更高的水平。[68]
4.“心理理论”的跨文化研究
研究发现,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里的人,其“心理理论”的发展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方面。如Miller在一个实验里,让美国和印度城市的居民分别解释各种行为,目的在于分析他们是根据倾向性解释行为还是根据环境条件解释行为。结果发现,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8岁儿童对行为的解释是相似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出现了文化差异,美国人更倾向于用倾向性解释行为,而印度人更倾向于用环境来解释。[69] 甚至在美国国内也存在文化差异,例如Lillard对美国的农村和城市的儿童进行了测查,发现城市的儿童用“心理理论”解释人的行为(如“他帮我捉虫子是因为我和他喜欢捉虫子”)的频率高(约60%),而且出现得早,而农村儿童大部分倾向于用情境解释人的行为(如“她帮我拿书是因为如果她不帮,我就会错过公共汽车”),有20%的人用心理解释人的行为[70]。
五、“心理理论”研究的展望
综上所述,心理理论的观点自提出以来,在理论建构、实验范式、应用领域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有些问题的研究仍待深入。
第一,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心理状态各方面的关系
我们知道,心理理论是关于对心理状态和行为与心理状态关系的推理或认知。研究心理状态的各个方面与信念认识的关系一直是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但是,目前的研究对心理状态的一些领域还涉及不多。例如,注意、记忆、想象、意志行为、需要、气质、能力、语言等方面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此外,一些认知研究领域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如何,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例如元认知、内隐认知等与信念认识的关系。
第二,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与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
例如,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与其合作性、同情心、理解他人的情感、预测他人的行为等能力和品质的发展间关系研究。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儿童的道德发展、社交能力的形成的关系的研究。
第三,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问题
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多在理论假设的框架内讨论这一问题。至于各个年龄阶段特定的发展内容,不同年龄阶段间发展特点的关系,还需要用实证研究来发现和验证。
第四,心理理论发展的生理机制
目前所进行的心理理论研究,还多以临床谈话法为主,主要通过观察分析被试的言语反映和行为表现来推知其发展特点。因此,这种方法还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被试的真实心理。若要真正了解被试真实的水平,需要把观察法与生理机制研究结合进行。
第五,心理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基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用获得的结论和规律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心理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将心理理论研究的成果,用于教育实践,例如设计各种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教育儿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等,将是心理理论研究未来的主要取向之一。
第六,对不同人群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前大多数研究的被试主要涉及两类人群:普通儿童与自闭症儿童。至于对其他特点的异常儿童,如超常儿童、弱智儿童、问题儿童等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研究还不多。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的研究,将为我们认识心理理论发展的复杂多样性提供知识基础。此外,影响心理理论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目前主要讨论的是家庭影响,至于对民族、文化、地区等跨文化的心理理论研究,也是今后该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