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为了保障居民和企业的用电要求,减少因为停电而带来的经济效益损失,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及连续性研究已经引起了相关人员的密切注意,本文分析了影响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及连续性因素,并总结出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可靠性;连续性
引言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的背景之下,人们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连续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供配电系统依然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1 研究配电系统安全运行可靠性的现实意义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使得越来越多的设备技术被运用于电力系统。 此发展背景下,电力系统不仅要满足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控制需求,还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然而,在将设备技术运用于配电系统时,因受自然环境、材料设备使用以及管理措施的运用因素影响,降低了作用于所处电网环境建设的质量效果。 为使配电系统运行使用的安全可靠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相关人员应从影响配电系统运行因素的产生原因入手, 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进行系统运行可靠处理。 这样一来,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系统就能以高稳定性以高效率状态作用于所处的设施环境, 进而满足涉及行业快速发展所提出的运行控制需求。
2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要求
(1) 安全性。供配电是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关键点,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使用性能和质量安全,由于近几年城市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结构趋于多样化,提高了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要求。相比于传统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空间跨度大,尤其是纵向跨度更大,再加上大量配置电梯、空调等用电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全部依赖于配电系统的电力支持,使得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用电安全。(2) 可靠性。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必须具备可靠性,这主要是因为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用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考虑到高层建筑的特征,一旦发生火灾,由于楼宇高、跨度大,不利于火灾救援,只能依靠高层建筑的消防措施和安全通过进行人员疏散,而消防装置必须依赖于供电电源的可靠运行。这就说明若供配电系统可靠性低,一旦出现火灾,淋水系统、消防电梯、报警设备等消防灭火设备无法发挥作用。(3) 持续性。在低压供配电系统运行中,必须具备持续性特征,保证供电的持续性,借助电网提供分别独立的电源,达到一级负荷要求和二级负荷要求,配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或者应急电源。
3提高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及连续性的几点措施
3.1优化供电模式
相关人员在供电模式方面一定要足够重视,对供电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改造。例如,相关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增设能够互相进行联络的开关(这种开关尽量采用工作寿命较长,性能优越的柱上式SF 6 型开关)。另外,相关人员还要经常对电力系统的维护检测工作进行完善,加大维护力度的监管工作,制定相关的监管条例,对于不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的人员进行处罚等。例如,相关人员需要经常对配电系统电路表面进行除尘除污的工作,以保证电路系统的清洁,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连续性。相关人员要做好配电系统的日常维护检测工作,才能进一步保障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及连续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高备用电源质量
为了保证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控制区域性停电干扰,要合理设置备用电源,并提高备用电源质量,站在安全性角度上,备用电源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在单台机组运行中,机组额定容量要低于 1500kVA;第二,备用电源可以在断电后0s-10s 内启动,以控制停电损失;第三,发电机组达到额定转速后,遵循从大至小的原则分批投入,以降低低压母线启动压力。
3.3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设计原则
为了提高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和连续性,在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在供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和电路中加设保护电路短路和异常情况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通过这种机器的自动保护环节,相关人员就可以实时的检测到电路工作情况,对异常故障的出现及时进行处理,保障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4状态检修技术
该技术主要用于地理系统供电作业过程, 通过规避设备突发问题而产生的供电设备运行中断来保证配电系统运行稳定性。 此过程,系统应安装具备自动运行能力的装置,并通过运作处理来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 这样一来,即使发生突发事故,自动装置也可通过识别自动启动备用装置,以降低停电事故的发生概率。
3.5加强主接线设计
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低压供配电系统直接面向控制终端,设备类型较多,分散分布在各个区域中,再加上现场条件复杂,在长时间操作频繁的情况下,会受谐波干扰而发生安全隐患。对此,在系统可靠性视角下,以系统集成方式为主进行主接线设计,不仅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还降低了投入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在实际设计中,选择 380/220V 交流电,以放射式、树干式结合的供电结构为主,其中重要负荷和集中负荷必须选择放射式供电,而一般负荷则选择放射式负荷和树干式负荷结合供电的形式,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6自动预警技术
为达到配电系统故障问题的高效控制目标, 相关人员应将自动化技术引入设备的养护管理工作, 即采用新技术与新操作方法来实现电力系统各项控制环境的养护处理。 这里的自动化技术是指,自动化预警技术,即通过对零部件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测,来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控制。 这里的监测内容包括:配电系统过电压、停电次数、电流超负荷情况等。预警与预测工作的完成,不仅能够降低系统故障的发生频率,还可为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控制提供安全防护作用, 有效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3.7明确系统配置要求
第一,非消防一级负荷供配电要求。基于低压供配电系统可靠性视角,针对关键负荷而言,必须设置双重电源,或是启动备用电源,两个电源相互独立,其中一个电源发生故障后,另一个电源会立即启动,保证高层建筑的正常供电,防止断电事故的发生。第二,非消防二级负荷供配电要求。以回路供电为主,通过同步供电的方式保证电量充足,提高高层建筑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第三,民用高层建筑供电要求。若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系统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则独立于回路,实现双电源供电;若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则由主电源、变电源进行双回路电源供电。
3.8低压系统主接线
在低压系统主接线方式,分为放射式、树干式两种形式,其中放射式主要是应用于负荷容量较大的线路之中,如三级负荷或者专用配电设备,而当出线回路由母线引出时,也可以用于二级负荷配电,但是此种接线方式,在出现系统故障时,中断供电时间比较长。而在树干式接电线路中,此种接线方式主要是应用于供电设备布置比较均匀的或者容量较小的系统之中,如双回路树干式接电,当两回路内的两段低压工作母线引出时,则可以应用于二三级负荷配电,这样具体的断供电时间则可以由线路切换时间进行确定,而当两回路由低压工作母线引出时,则可以应用于一级负荷配电,断供电时间由电源种类进行确定。
结语
为了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用户的生活、工作质量,相关人员必须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及连续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革,从而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润富.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J].科技风,2017(26):177.
[2]凌立焕.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J].居舍,2018(23):235.
[3]李钦华.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分析[J].低碳世界,2016(12):62~63.
论文作者:任雪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系统论文; 供配电论文; 可靠性论文; 连续性论文; 负荷论文; 电源论文; 低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