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美育观&与席勒思辨美育思想的比较_理性与感性论文

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美育观&与席勒思辨美育思想的比较_理性与感性论文

中国传统有机整体性美育观——兼与席勒思辨性美育思想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育论文,席勒论文,思辨论文,整体性论文,中国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承领的美育与创造的美育,这是两种有所联系又有所差异的美育宗旨。前者是美的抽离与美的既在,再以这抽离与既在的美向受育者施以教育,使受育者在各种具体的生存活动中已然被功利地抽离与割裂的情况下再在美育中承领一次美的割裂,经由美的割裂而享受割裂的美。后者不否认美的抽离与既在,但更强调不离开现实生存活动的即时的美的创造,它引导受育者在具体的现实生存活动中不离开现实生存活动地创造并享受美,在这样的创造与享受中,受育者拒绝割裂,修补割裂,向生存整体性回归。弄清这两种美育宗旨,是在与席勒美育思想比较中研究中国有机整体性美育思想的前提。

一、席勒思辨性美育思想

席勒是西方概念思辨模式在审美领域的充分运用者,他直接承袭康德与卢梭的二元论思辨方法,把精神切割为感性与理性,把现实生活切割为自然与社会,并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同样被切割了的美的功能定位,再由此确立他的美育理论。他认为人在现实的经验世界中必然要分割为两个对立方面,即持久不变的“人身”和经常改变的“情境”,而且这两个方面“永远是两个”,这形成了人的两种自然要求或冲动,一个是“感性冲动”,另一个是“形式冲动”,又称为“理性冲动”。席勒这种两极对立的切割,是为审美拓出一个逻辑空间,审美活动被指认为连接对立两极的桥梁,经由审美,对立的两极获得统一。他认为把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这是有别于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第三种冲动,这就是审美冲动,又称为游戏冲动。审美冲动或游戏冲动作为统一两极的第三种冲动,它便自然同时拥有感性和理性两极并使之和谐统一。审美的性质就这样被逻辑地确定,美的概念在思辨中开启。对于游戏或审美连接并统一感性与理性相对立的两极的性质,他举了一个不断被后来的美学及美育研究者引用的例子:“当我们怀着情欲去拥抱一个理应鄙视的人时,我们就痛苦地感到自然的压力。当我们仇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时,我们也就痛苦地感到理性的压力。但是如果一个人既能够吸引我们的欲念,又能博得我们的尊敬,情感的压力与理性的压力就同时消失了,我们就开始爱他,这就是同时让欲念和尊敬在一起游戏。”[1] 这个例子除生动地表述了什么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游戏,还传达了另一更为重要的意思,即统一感性与理性这两个对立方面的审美或游戏冲动,并不是主观性的实现,而是客观对象性的实现,即客观对象必须提供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根据。那么这样的对象是什么,它在哪里?席勒用他的审美教育亦即艺术教育的主张对此做了回答。他认为这样的对象是理想性的,它来自于伟大艺术家的创造。至于伟大艺术家何以能逃避分裂为感性与理性这“永远是两个”的宿命,从而创造出二者和谐统一的艺术,席勒提供了一个浪漫的方案。他设想那伟大的艺术家应在襁褓的时候就由神攫走,带到辽远的希腊,在希腊明朗的天空下养大。他长大成人,就不是普通人,而是更为纯洁与高尚的人。这时,他回到祖国,用他的艺术来教育和清洗他的时代。席勒曾有过一个自嘲,当他做哲学家时他是诗人,当他做诗人时他又是哲学家,在这个神攫的方案中他的自嘲应验了。

席勒思辨地建立了他的美育思想体系,并且思辨地完善了一套他的美育理论概念,如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等,又由此确定了他的由自然而美育而道德的拯救时代的政治主张。他的这套美育思想对后世,包括中国从蔡元培到朱光潜再到当下,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他对于伟大艺术在美育中的理想的权威地位的确立,差不多就是当下承领的美育的理论根基。然而,席勒的局限是明显的,他承之于西方理性传统的思辨模式,使他在自己设定的逻辑陷阱中成为自己的牺牲品。他提出了一个感性与理性相分裂的时代难题,又思辨地肯定着这种分裂的合理性,他在肯定分裂中疗救分裂,又通过艺术游戏的疗救突出这种分裂。这样,审美冲动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不能被感性与理性冲动取代,它也不能取代感性与理性冲动的独立的第三种冲动,它的意义就在于使受育者从分裂中走入审美,游戏一番后再回归于分裂。他和康德一样,在对人思辨地割裂为两极的基础上,又再行割断,将人裁为感性、理性与审美三截。

二、中国传统有机整体性美育观

创造的美育则是拒绝割裂的美育,它不仅拒绝精神上的感性与理性的割裂,也拒绝精神与机体的割裂、主体与对象的割裂、施教与受教的割裂、生活与艺术的割裂等等。相反,它的充满热情的努力正在于疗救这种割裂。为此,它小心翼翼地避开逻辑思辨的模式,在中国传统的体验思维中耽思,并在中国传统的美育主张与实践中寻觅理性营养。由此说,创造的美育又是寻根于中国传统的美育,是中国传统美育的当代扬弃。

人的感性与理性、机体与精神、主体与对象、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不是理想而是现实,这是生存的基本定性,即生存乃是有机整体性的生存。这里的关键是把握生存的有机联系。席勒等西方哲人的障碍在于他们的概念逻辑思辨模式无法把握生存的有机整体性。

中国古人也离不开语言概念,这和西方的席勒们一样。但中国古人的语言概念主要是被体验地运用着,西方的思辨逻辑基本上未被中国古人体验地运用。因此中国古代也就基本上没有逻辑思辨的理论体系。在中国体验性的传统思想中,情感、理智、行为(伦理、善)是相互融通的,它们一体性地发生与展开,并不断地被一体性地把握与强调。这里不存在先分而后合或现实地分、理想地合的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席勒们所说的在于合或在于统一的审美中介功能,美随时见于智,见于行,行与智也随时地见于美。中国古人不断进行的天人之辩、文质之辩、情景之辩、意境之辩、知行之辩、体用之辩等,所辩重心均在于合,均在于使美、智、行亦即后来并举的美、真、善在彼此融通的有机整体性中被差异地探询与实践,又在差异性探询与实践中随时求得有机整体性的和谐。汤一介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真、善、美的问题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便是合,“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及其体系的中心课题”。他还进一步分析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种倾向,‘美’和‘善’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充实之为美’是指得到了一种高尚享受的精神境界。孔子听《武》说它‘尽美而未尽善’;而《韵》则是‘尽善尽美’。‘尽善尽美’的音乐才是最高的最理想的音乐。最高、最理想的音乐如此,其他艺术当然也是一样。‘尽善尽美’的艺术既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并使之从中得到最高的美的享受,那么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必须是‘有境界’的,他的艺术作品必须是‘情景合一’的。”[2]

既然是立于合,既然是坚持有机整体性,则美与智、行的有机整体性关系就成为美育的规定性关系,或者说美育只能在与智、行的有机整体性中展开。这正构成中国传统美育思想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性。即是说,中国传统美育并不离开各种智识学问、日常生活、受育者的言谈行为而另外地或单独地进行,即使有突出的艺术性的活动——这是时下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也绝不单独地、艺术地进行,而是将之与智识、伦理及日常行为融为一体地进行。

三、中国有机整体性美育思想要点

1.有机整体性的美育理性

创造的美育以生存的有机整体性为根据,在这样的根据中,生存的有机整体性不是作为生存理想经由美育的提升去求得,而是作为理应如此的现实经由美育来实现。中国古人在体验的世界中把握着生存的有机整体性,在生存体验中中国古人很早便形成了一套现实的养护生存的有机整体性的方法,他们称之为修身养性、陶冶性情,这就是中国传统美育的根本。在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的美育根本中,中国古人是把身体自然与伦理道德统一起来,使身体成为合于伦理的身体,使自然成为合于道德的自然。全部美育与修养的功夫都着力于此。早在《左传》,便已表述了这方面的成熟思想:“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别死生: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3] 由天地宇宙之“六气”,推至人的身体情欲;由人的身体情欲推至“审行信令”、“祸福赏罚”,经纬天地、理民心性的“礼”也由此而生。这便实现了生命自然、性情生发、智识伦理、天地宇宙互生互动的有机整体联系。这是中国古代强调生存的有机整体性的较早、也较有代表性的表述。这也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美育理性的较早、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此后,孔子仁与礼合的性情主张,孟子“善端”道德情感相合的性情主张,荀子以心知控情欲的性情主张,《中庸》至诚尽性的性情主张,以及《易经》“继善尽性”、“穷理尽性”的性情主张,各方面都坚持《左传》所提出机体、性情、智识、伦理、行为、社会治理的有机整体相联系的思路,都从不同角度合成儒家性情论的美育理性。这种美育理性由于契合于中国传统文化体验的、人伦的总体规定,便历史地成为中国古代美育的主导理性。传统美育就是使美育者知晓上述各方面的有机整体联系,结合自己的体验对之了然于胸,并指导大家顺应这种联系,修身养性,陶冶性情,求得生存与发展。

2.审美因素的开掘与整合

生存整体性不仅是机体自身以及世间万物有机关联的属性,它同时也是它们的形式属性。即是说,生存整体性既然是机体及万事万物的随时的、共在的属性,则这类属性也随时地、共在地见于它们的感性形态。以感悟生存整体性为要旨的修身养性、陶冶性情所以成为美育理性之所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类活动绝不是纯主观的耽思默想,这类活动本身就是感官活跃于其中的有机整体性活动,感官得以活跃的根据正在于生存整体性的感性形态。生存整体性的感性形态与生存整体性一体性地见于日常具体的生存行为。日常具体的生存行为的单一关注性、局部目的性、有限条件性、过程阶段性等,使得有机整体性经常以非整体性形态得以呈现,有机整体性隐没于非有机整体性,前者成为后者的潜在根据,后者则是前者的在者。创造的美育之所以是创造的,正在于它引导受育者对于潜在的生存整体性的创造性发现。潜在所以是在不是无,一是在于这潜在的生存整体性不断地成为日常具体生存行为亦即非整体性形态的生成根据,一是它又随时以不同的感性形态透露出来。这些在具体生存行为中随时透露生存整体性的感性形态,就是所谓审美因素。对这样的审美因素,宗白华从生命的形式表现角度予以阐释:“这节奏,这旋律,这和谐等等,它们是离不开生命的表现,它们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而是具有内容,有表现,有丰富意义的具体形象。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的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4] 宗白华把节奏、旋律、和谐这类感性形态视为生命形态,并认为这类形态所以是生命的,就在于它们不是空洞的形式抽象,而是体现着生命的有机整体性内容的具体形态,它们本身就实现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有机整体性。这比起形式抽象的审美理解,是更合于生存的有机整体性的。

我们所说的审美因素,正是这种在日常具体的生存活动中透露着生存的有机整体性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感性形态。日常生存活动中,各种审美因素无处不在,比如,教育中,任何知识讲授都离不开讲授者的音调、表情、姿态、服饰以及讲授者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是相关着讲授者的生存整体性的,其间的节奏、旋律与和谐便都是透露着讲授者生存整体状况的审美因素。具体生存者的审美修养与审美水平,就体现在他们对于这些审美因素的开掘、组织、创造上。能使具体生存者更敏感、更自觉地在日常生存活动中开掘、组织、创造这类透露着生存整体性的审美因素,从而将之整合为生存整体性的审美体验,这是创造的美育的目的。能随时随处地在日常生存活动中开掘、组织、创造透露生存整体性的审美因素,使受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美育,这是创造的美育的重要施育方式。

3.承领的美育向创造的美育的提升

其实承领的美育只是相对于创造的美育的一种提法。前者着重于既有美,尤其是已然被创造的艺术美的欣赏与接受,受育者经由美育,知晓了一些美的重要特征,获得了一些美的体验,通过审美实践掌握了一些美的技巧,知道何者为美,并能通过一定的审美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与生活。这确实很重要,因为无论怎样说,体现着生存整体性的审美因素都可以进行其感性特征的大体指认,如宗白华所强调的节奏、旋律、和谐等,美的形式与生存整体性相统一的关系形态也可以经过训练及修养而求得特征性体验。这意味着注重美的欣赏与接受的承领的美学,在美的特征性识辨与接受方面,与注重日常生存活动中生存整体性形态的开掘、组织、创造以及审美体验的整合的创造的美育,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宗白华曾说过:“在我看来,美学就是一种欣赏。美学,一方面讲创造,一方面讲欣赏。创造和欣赏是相通的。创造是为了给别人欣赏,起码是为了自己欣赏。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没有创造就无法欣赏。”[5] 宗白华从欣赏与创造的一体性角度,强调了艺术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艺术既是欣赏的对象也是创造的对象,欣赏者在艺术欣赏中同时开发着自己的创造力。这一点从美育说,也是揭示了承领的美育与创造的美育的一体性关系,而这又正是人的欣赏力与创造力的有机整体性的体现。

这样,承领的美育,作为以既有美或艺术美来教育、引领受育者的活动,就成为创造的美育的不可或缺的过程。既有美或艺术美本就是创造的美,只是这一创造的美是美的已然被创造,是先前创造的现实完成。并且它的完成是作为美而完成,证明着它是生存整体性的透露或呈现。如前所述,生存整体性是超历史的现实生存属性,所以,在已然完成的美中生存整体性的透露或呈现直接具有现实生存的意义——欣赏的生存意义永远是现实性的。此外,既有美或艺术美是经由开掘、组织与整合的美,因此是美的较为集中的体现,生存整体性的感性形态在这样的较为集中的体现中被充分地现实化。前面说到的审美因素的开掘、组织与审美体验的整合,在这里,以已然完成的范本呈现于受育者,尽管它的进一步现实化还有待于受育者接受中的创造,但它的既在性与集中性是不容取代的。再有,生存整体性的感性形态也有一个感性识辨与体验的过程性问题,既有美或艺术美以其生存整体性的感性形态的既在性与集中性成为很好的识辨样本和过程化体验的样本,受育者在施育者的引导、启发下,对这一样本形成识别与体验,这就是审美经验的积累,也是成效显著的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的捷径。

[收稿日期]2006—08—18

标签:;  ;  ;  

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美育观&与席勒思辨美育思想的比较_理性与感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