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全球文化四方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性论文,全球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现代性,这个当今世界学界的热题,人人都谈而又人言言殊,人言言殊而仍人人都谈。一方面现代性(modernity)与其相关词, 现代(modern)、现代化(modernization)、现代主义(modernism)……构成了一个五光十色、众说纷纭、互相矛盾、扑朔迷离的学术八卦阵;另方面,以现代性为核心的这组词又拥有一种超常的魔力,不仅能把文学艺术与文化相结联,也能把人文与科学、政治与社会、历史与理论融为一体,还能把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相并置而展现一种全球化景观。由于有关现代性的言说充满了最大的复杂性和矛盾,如果把没有学术癖的读者和没有考证癖的学者拖入罗列观点堆砌材料的繁琐考证分析中,那真会烦死人了。我想既以现代性的言说为基础,又跳出已有的言说,既体会西方现代性论者的言内言外之意,又超越西方学者用以进行表述的西文的局限,力图从丰富、复杂、矛盾的现代性言说迷宫清理出它的内在意识中所欲表达的东西。 首先, 我建议读者先翻一翻卡列尼斯库(Matei Calinescu)《现代性的五个方面》、库玛(Krisham Kumar)《现代社会的兴起:西方社会和政治发展诸方面》、利奥塔(J.Lyotard)《后现代状况:知识的报告》、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现代性:一个尚未完成的工程》,它们会使你粗略了解从“现代”一词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的词汇史和“现代性”作为一种理论出现的理论史。
2
西方人身在其中,对现代性劈头就讲,往往令中文世界中人不易领悟。这里,引证西典之前,先点一下现代性所由产生的一点世界史背景。
现代性首先与世界历史的演进相关。人类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注:这里以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为主,又参照其它史家理论。西方史家一般把有文字记载以后称为历史(history), 有文字前称为史前史(prehistory),这里按中国习惯都称为史。):一,被称为轴心时代(公元前500—200)以前的100多万年漫长岁月, 各原始文化基本上以大致相同的文化形态分散地发展着,孕育和准备了轴心时代的到来。二,轴心时代,世界各地同时出现各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希腊、印度、中国、波斯、玛雅……,这些文化各带异彩,按照自己的内在规律和外在际遇,在近2000年的岁月中,基本上分散地在世界各地演化发展。三,16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兴起(注:关于现代性的兴起时间,有三种说法:一,16—17世纪;二,17世纪;三,大革命时代。它们都以某种重要的社会性转折为标志。),并向全球扩张,分散的世界史变成了统一的世界史。如果说,轴心时代以来的分散的世界史中各种文化构成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古代社会,那么,统一的世界史具有“统一”力量并导向统一的文化就构成现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现代性,首先就是与分散世界史中的传统文化相对的导向统一世界史的现代文化的特性。现代,相对于传统,相对于古代。这种相对,在本质上,强调的是分散的世界史和统一的世界史的区别。牢记此点,对理解现代性非常重要。
3
在世界各大文化中,只有从西方文化中兴起的资本主义产生了把分散的世界史变成统一的世界史的力量,产生了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因此学者们对现代性结构的考察是结合着它的起源一道进行的。
从史的起源讲,综合各家,可以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经济层面的范例,法国和美国的政治革命提供了政治层面的范例,从德国开始的宗教改革和以法国为核心的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意识层面的基础,以伽利略、哥白尼、牛顿、达尔文为代表的学院性科技提供了理性思维和工具动力。
从论的结构上讲,不是这么好综合,只有请出三个不同领域的代表:对社会学家来说,现代性可分为经济、阶级分层、政治、文化、日常生活诸方面。社会学的特点就是讲得细,虽略繁琐但对细细体味有所帮助,因此罗列经济方面的特征如下:一,经济在速度和规模上空前增长;二,以农业为核心转为以工业为核心;三,生产中心集中在城市和城市群;四,机器代替人力畜力;五,技术创新渗入一切领域,包括社会领域;六,开放的自由竞争和劳动力市场;七,工厂和大企业的劳动集中化;八,商业、经理和工业资本在推动经济中的决定作用。阶级分层方面的特征有:一,资产占有和市场位置成为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二,大量人口成为自由劳动力;三,资本在少数人手中集中,社会不平等突出;四,中产阶层的出现和扩大。政治方面的特征有:一,国家职能:规范生产合作,重分财富,保护经济主权,刺激国内外市场扩张;二,法规传播:规范国家和公民;三,公民权的增长,提供广阔的政治和公共范围;四,社会生活管理的理性化和非个人官僚机构的扩展。文化方面的特征有:一,市俗化进程,即神话、宗教、信仰、传统价值和习惯的重要性减弱,并由现实理性所替代;二,科技主角,即科技全面影响社会,特别是转化为实践效益;三,教育普及;四,大众文化出现,文学艺术进入商品市场。日常生活方面的特征有:一,工作领域和家庭领域分离并显著扩展;二,家庭中的隐私性增长,并与社区和社会控制无关;三,工作与消闲分离,后者扩大;四,日常生活商品化。长话短说,就是工业化、都市化、官僚化、个人化、民主化、理性化。对哲学家来说,现代性可以说得更简明,利奥塔用了三点:一,个人主体;二,民族国家;三,宏伟叙事。美学家从文学艺术现象谈现代性,与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就很不一样,卡列尼斯库总结现代性的五个方面是: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派、媚俗风、后现代主义。
4
从社会、哲学、美学上关于现代性的三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中,正好可以进入现代性时间和空间的演变和反映出现代性的丰富内容。社会学叙述集中在从现代社会特征讲现代性,它实际上初步地勾画出了与世界史上所有以前的和现存的文化不同的西方现代文化的特征。它既道出了西方文化自身在时间历时性上的传统与现代的区别,又从世界史的角度从空间共时性道出了现代的西方和尚未现代化的非西方诸文化的区别。特别是从后一种区别业已包含或可以拓展出三项相关内容:一,已经现代化了的西方;二,由西方的现代性兴起和全球扩张,形成了统一世界史;三,在统一的现代世界史上被动和主动走向现代化的非西方诸文化。
由此,可以进入关于“现代化”的讨论。
现代化概念,掉书袋的西方学者先要讲,主要在三个意义上被运用:一,指与自然相对的文化。二,指16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的演进,等同于现代性。三,指非西方国家在统一世界史形成后的现代性追求。卖弄完毕,就郑重强调:与现代性相关联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是指第三义。它于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现代化理论使从西方文化中兴起和形成的现代性从西方文化扩展进入非西方文化,这一方面使现代性成了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主题,另一方面在扩大现代性的同时又改变着现代性的内容。因为各非西方文化,特别是那些具有悠长深厚传统的文化,在本土传统的时空中进行的现代化,必然显出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殊性。由此出现了与西方现代性不尽相同的各非西方国家走向现代化中的现代性的多样性,俄国式现代性,日本式现代性,中国式现代性……
现代化是现代性从西方向全球的空间大扩展,也是现代性在内容上的变异和丰富。从这里已经产生并还在深化着有关现代性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现在暂且不忙进入这一极有意义又极为复杂的题域,只简单地提一下,作为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统一的世界史的演进来说,最重要的现象,就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它标志着,一个世界史变成了两个世界史,西方式的世界史和苏联式的世界史。这是两个在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上极不相同又相互对立的不同的世界史。现代性被罩在两极对立的强光之中。
言归主线,先看现代性的美学叙述中包含的问题。
5
卡列尼斯库《现代性的五个方面》的第一方面是现代主义。现代性,如上所述,是指16世纪以来的造就统一世界史的西方文化,现代主义却是指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文艺美学潮流。这一词汇混缠现象并非文艺的独占。在科学上,现代科学是指16世纪以来的以伽利略、牛顿为代表的作为西方现代精神重要一翼的西方科学,现代物理学却是指20世纪初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反牛顿的科学革命。在哲学上,与16世纪以来的现代性相连的是以笛卡尔、洛克、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哲学,而现代哲学则主要是指从尼采、克尔凯郭尔、柏格森开端,以卡尔纳普、海德格尔、弗洛依德、杜威为代表,在时间上与文艺现代主义基本重合的新哲学潮流。为了在概念上使现代文艺、现代物理学、现代哲学与16世纪以来的、与现代性紧密相连的文艺、物理学、哲学相区别,从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的文艺、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哲学以及从伽利略到牛顿的物理学三者都变成了“古典”。这当然又造成了别处的混缠。黑格尔是古典,柏拉图也是古典;牛顿是古典,亚里士多德也是古典……这完全在于英语中没有“近代”一词。modern,既是现代,又是近代。黑格尔在英语中不得不陷入左右不是的窘境,不是在“古典”一词里与和现代性捱不着边的柏拉图们混淆,就是在“现代”一词里与把他作为炮轰对象的形形色色现代哲学混缠。跳出西文的局限,用中文来讲析,马上就可以清楚了,现代性在这里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近代阶段和从19世纪末以后的现代阶段。两个阶段的特点相当明晰,在现代性的近代阶段,科学、哲学、文艺与新兴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军事一样,都具有一种西方独尊的对非西方的傲气。而现代性的现代阶段,现代物理学、现代哲学和现代主义文艺都有一种对非西方文化灵犀相通的情怀。(这使不少自作多情的东方人喜不自胜地认为:西方正在走向东方。)这一巧合应隐含着更深的历史“天命”:现代主义以文学艺术的感悟象征了现代性的第一次转折。
如果说,现代性在西方的出现,显示了人类以勃勃生机和浩然正气领导了世界史从分散到统一的潮流,那么,现代主义诞生成长,却正是在一方面资本主义向全球的进军业已完成,另方面现代性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著之时,现代主义有了一种真正的全球眼光,有了一种真正的统一世界史的人类感受和人类思考。在现代性的现代阶段,把文艺上的先锋、颓废、媚俗作为现代性的三大方面,可以看作现代性对自身的一次反思性直观。另一方面,现代主义又显示了西方文化在全球化方面的一种质的“进步”。一个显著的实例是西方现代绘画所象征的一种全球化观念。在世界绘画史上,只有西方产生了焦点透视为核心的能够表现正确比例和色彩变化的绘画样式。当现代绘画冲出焦点透视的模式,用变形变色和打破时空的新样式来主导潮流的时候,在艺术形式上,它更接近各非西方文化的绘画原则。一些东方人沾沾自喜地断言:西方在走向东方。其实非洲人、美洲人又何尝不可以说,西方在走向他们。实际上西方绘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但从全球化的大背景看,现代主义对古典的超越使得西方文化走向了一个更适合全球对话和全球汇通的位置。
6
卡列尼斯库把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性的一个方面,呈出了世界学界至今仍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后现代究竟是现代的一个特殊阶段,还是与现代有本质不同的另一事物?利奥塔把现代性概括为个人主体、民族国家、宏伟叙事,正是要通过对与这三大特征完全不同的后现代文化的揭示,来宣告一个与现代不同的后现代。
我不想在这里讨论是与不是的问题。就思维而言,要说异,像俗语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要讲同,如庄子所言,天地与一匹马无差别,万物与一手指相同一。关键看你怎么界定,为什么目的去界定。我更愿意从世界史的视点来看待这一问题。
如果说,一个与100 多万年分散的世界史不同的统一的世界史的出现是讨论现代性的共同基础,那么,不仿把现代性定义为统一的世界史的本质。这样,近代、现代、后现代就可视为现代性的三个阶段。
在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的近代阶段,现代性兴起于西方,并通过从军事、经济、政治上征服美、非、澳、亚诸洲而完成了世界史的全球化。这时的现代性是以西方为中心而构成的统一的世界史,这是一个由西方和非西方相对的多面二元对立和等级高下的世界:西方/非西方,先进/落后,文明/野蛮,科学/迷信,理性/愚昧……以牛顿宇宙、达尔文生物进化论、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新教伦理、大英帝国的海上力量为代表的近代阶段的现代性,呈现出了西方文化通过以西方的先进—文明—科学—理性去扩张、征服、占领落后—野蛮—迷信—愚昧的广大非西方地域,而走向主导统一世界史的席卷天下、并吞八荒的霸气。
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阶段,随着整个世界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而出现的西方与非西方的对立,随着苏联的诞生而呈现的两个世界史的对立,随着西方社会自身的演进而暴露出来的一系列带人类性的根本问题,现代性表现了两大方面:一,西方文化自身对现代性的反思,主要通过对近代阶段现代性主要观念的批判而表现出来:现代物理学对牛顿的批判而呈出的宇宙的新结构观;现代哲学对黑格尔的批判而呈出的对历史、人类、社会、文化、人生、心理、思维、上帝的新思考;现代文艺对近代文化的反叛而呈出的对个体生命、生活世界、情感心灵、感性审美的新表现。二,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两个世界史的高光照射和紧张拉力中,非西方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的现象:一是通过对现代性的怀疑和否定来表现现代阶段的现代性。在西方,是通过对近代西方的批判来思考人类的现代性主题;在非西方,广大地区通过接受苏联式的世界史,用一种非现代性的话语,探索着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二是整个世界从非现代性话语回到现代性话语。西方世界以二战后的科技革命和经济起飞为背景,现代性成为一种谈论统一世界史的理论形态,非西方世界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带动下,先后把现代化话语纳入自己民族振兴的理论结构之中。
不把后现代话语在个别学科出现的20世纪60年代,而把后现代话语整合为一种文化理论出现的80年代作为后现代阶段的开始,从科技上,信息革命以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地域的改革已预示了很快到来的两极世界和两个世界史的终结。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景观,以福柯、德里达、鲍西亚、阿多诺、后期维特根斯坦、罗蒂、赛义德为代表的,以解构本体/结构/中心的唯一性和强调组合和定义的潜能/多样/丰富为特征的后现代思维,为冷战后的新的统一的世界史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一些学者论说后现代与现代质的不同,是为了区分两个在很多重要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心理、思维——显出不同的世界构成,另一些学者论说后现代与现代的同质,是体会到二者同是面对的统一世界史以来的人类课题。
从统一世界史立论,把现代性视为进入统一世界史后的全球化特性,近代、现代、后现代就是现代性的三面。
7
把近代、现代、后现代作为现代性的三面,是以西方文化为视点而构成的,或者说,是现代性在西方文化中的演进。如果放眼世界,现代性还有一面,这就是前面讲过的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在统一世界史的背景中,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基本上表现为对已经现代化了的西方国家的追赶。这里,一个统一世界史中的有趣问题呈现了出来:西方国家从近代、现代到后现代,不断地推进、深化、反思着现代性,而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追赶面对着一个不断变化的西方。一方面,近代、现代、后现代,构成西方的现代性一种展开的丰富多彩;另方面,现代化在形形色色的非西方国家中呈出了五彩斑斓的实践。说起来,现代性无非四面:近代、现代、后现代、现代化。然而,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史里,在西方与非西方的互动中,现代性由这四面盛开了它的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
也许,这就是人人都谈现代性而又各讲一套,各讲一套而又人人都讲的一个原因。
然而,对中国学人来说,更有兴趣的,是以现代性四面为一理论参考框架,去探讨1840年以来中国现代性复杂和丰富的特色。
8
把现代性在西方文化中的演进分为近代、现代、后现代三面,仅是一种逻辑的方便,这三面既有断裂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还有互渗的一面。这里最重要的是现代性在世界主流文化中所显出的复杂性和未定性,由此又产生了非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学习、借鉴和体悟现代性时的复杂性。
标签:现代性论文; 现代主义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现代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