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应用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既能有效减少成本,又能确保施工质量。为此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定义,并结合实例对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干成孔旋挖桩施工;市政;应用
1 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的相关定义
桩基础已经成为各类道路桥梁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桩基础的施工情况对于整个工程质量也起到了关键影响。其中,桩孔是桩基础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应严格根据设计参数加工得到桩孔。现阶段已经获得广泛使用的桩孔成型方法主要有人工挖掘与机械钻孔两种类型。完成桩孔的施工之后再进行钢筋笼的安装,完成钢筋的固定之后再对桩孔实施混凝土浇筑。经过上述处理后,所有桩基础的施工都已结束。考虑到传统形式的施工方法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需要确保其质量满足要求,因此一些学者根据传统施工技术,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新型施工方法。不同于传统施工技术,实施钻孔作业时需利用专业化成孔设备来实现,同时还需要使用一些辅助的机械设施,剩余土体则可以在钻孔阶段被自动排挤至旁边土层内。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省略土体的运输环节,方便开展后续的操作过程,通过自动化操作方式显著提升施工效率,由此达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这也是此技术所表现出的明显优势。
2实际案例分析
2.1工程背景
国内某城市为提升不同地区间的物资与人员流动效率,准备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并且有一段长度需构建桥梁作为连接段,经初步分析得到桥梁总长等于320m。根据对现场实际施工条件与环境因素的测试分析,决定使用桩基础结构。按照由下往上的方式进行砂岩层施工,同时采用人工填土的模式,进行砂土铺设的阶段应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条件使铺设层厚度介于500~1700mm的合理范围内,通过勘测分析可以确定,应尽量将桩基础承重层构建于风化砂岩层内。施工负责人应对图纸数据与各项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再确定最优施工方案,包括采用本文施工技术。为有效发挥该技术的优势,应将桩直径设定于30~1200mm之间。考虑到钢筋笼安装过程对于桩基础的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确保钢筋质量达标,同时做好各类施工材料的强度测试,防止施工期间使用不合格的钢筋产品。本工程选择C25规格的混凝土,同时结合现场实际状况与标准条件来设定合理的比例。
2.2准备工作
为保证各施工环节的顺利完成,应合理设计开挖方案。首先要深入分析设计图纸的各项技术要求与规范内容,结果显示桥梁桩基之间的距离间隔较小,此时如果同步开展相邻桩的施工作业,将明显干扰相互作业。为克服上述问题,应选择分区施工的方式,按照相隔一个桩基的形式来完成施工过程。成孔时需深入分析钻机运行条件,按照区域分类结果,选择由左往右的顺序进行钻孔。浇筑结束后需等待一段时间再实施开挖操作,要求最低保持7h等桩身达到充分凝固状态后,再通过旋挖机来完成施工作业。同时需注意,旋挖机在运行过程中应和桩之间的距离达到2m以上,得到图1所示的旋挖路线。
2.3施工条件
考虑到采用此技术进行施工时要求路桥平整度达到很高的水平,这就要求在施工之前利用合适的设施来完成作业面的整平处理。由于桩基施工是一项具有较高危险性的作业,这就要求做好施工现场区域和外部环境的隔离措施,同时把一些警示标识贴附于醒目的位置。电力设施属于施工阶段需要使用的一类重要设备,因为存在漏电的危险,必须为其设置有效的接地措施,以此确保施工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还要全面监控施工现场的电力电缆情况,确保能够对电力事故高效应对。全面维护电闸与电箱设备,把具体工作落实相应的负责人,防止发生推卸责任的问题,不断提升电气设备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技术应用探析
3.1定位测量
采用这一技术进行施工时,需对桩基建设精度进行严格控制,并通过全站仪设备进行测试。利用上述设备来快速标定桩芯坐标,当坐标被确定后,再打入钢筋,同时要确保桩芯被对准。为确保钢筋打入质量满足要求,应为桩基位置建立明确的控制点,并从合适部位引出钢筋,并未此位置设置专门的标记,将其标记成十字结构。完成以上操作之后,再通过钻筒来校准测量位置。通过外延标记的方法来完成二次校对。需先开展试钻,控制深度小于1m。同时控制钻筒的转速处于合理范围内,可将其设定在15圈/min。当试钻结束后,再对孔所在位置放置尺寸合适的十字架,之后再实施正式钻孔,并校正测试参数。
3.2钢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对于钻孔精度具有直接影响。为确保作业质量满足要求,应使用标准规格的钢护筒。确保护筒内径尺寸比钻头外径更大,根据钻头直径测试结果可以得到护筒内径至少要达到15cm,同时设定护筒壁厚度约6mm,控制筒长等于25mm,要求护筒的顶面比地面超出适当的距离以满足际使用需求。进行埋设时,应合理控制护筒和桩径、地面之间的比例,确保所有环节的施工参数符合设计条件。埋设护筒时可以通过旋挖机来完成各项操作,通过机械静压载荷来控制护筒到达合适的埋设深度。同时为了控制护筒保持固定位置,可以选择十字架来标记静压表面,方便后续的校正调整。埋设护筒的时候还应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利用黏土对护筒边缘区域进行回填,使其达到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合理控制黏土回填量。
3.3钻孔成型
以上各项工作完成后,再实施钻孔成型。为精确控制钻孔位置与尺寸,需在正确位置安装钻机,并提前测定钻机性能以满足后续使用要求。钻机的实际转速需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硬度进行持续优化调整,对于硬度较低的土质应将转速适当调小,反之则增大转速,由此获得稳定的成孔尺寸。采用上述成孔技术时,处于孔底的泥土受到钻斗作用后将转变为条状结构,当钻孔的深度增大后,这些条形泥土将自动往上转移至地面,这也是该项技术和传统钻孔技术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异。更易于清理多余泥土,而且采用上述挖孔方法基本不会影响到周围土层的结构,由此获得稳定的成孔尺寸,显著改善漏洞的问题。钻孔时需对旋挖量以及固相含量实施精确控制,同时还需对稳定液质量实施严格测试,确保沉淀速度符合要求后再开始旋挖作业,加入稳定液可以提高泥土的粘度。并且进行旋挖钻时,还应通过泥浆将孔壁充分密封,由此提高成型孔的稳定性。完成孔的成型之后,再测试其质量,主要包含孔深度以及孔壁的稳定性等。
3.4混凝土灌注
本项目利用小短管与钢管来实施灌注。做好各导管的编号标记,同时利用水压测试检测密封性不符合要求的导管。当导管编号设置完成后再确定底部高度,通常根据钻孔底部的悬空位置进行分析。设定浇筑时间为3h以确保获得均匀的混合液,同时避免浇筑环节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防止发生浇筑中断的情况。应将浇筑的高度设定于4~6m范围内。
3.5声测管
先安装钢筋笼再安装声测管,可以选择分段吊装的形式。把钢筋笼通过吊装方式转移到设定位置,再对接头实施焊接,本项目选择单面塔焊结构,并使相邻接头以错开30mm的距离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再安装声测管。最后,把钢筋笼按设定顺序投放至上述钻孔中。
结语
综上可见,相较于传统桩基施工技术,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在施工质量与速度方面的优势均更为突出。现阶段,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实践方面依旧有些问题亟待处理,望能够在后续研究中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柴培.路桥工程中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8(26):116.
[2]王书龙.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干成孔旋挖桩施工技术[J].居舍,2018(18):42.
论文作者:余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钻孔论文; 钢筋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桩基论文; 位置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