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护民族产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民族工业论文

关于保护民族产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民族工业论文

对保护民族工业几个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民族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一至二部分仍沿用“民族工业”这个用语,第三部分则改为作者所建议的“本国工业”这一用语。

一、一国民族工业的定位,离不开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个总格局和大环境

以生产国际化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它是20世纪末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程度的客观体现。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基本工业,例如冶金、能源、汽车、飞机制造、机床、仪表、电子、通信设备、造船、食品、计算机等。生产的交换与分工都已达到很高程度。例如:大型民用客机制造,世界生产的90%集中在美国波音和欧洲空中客车两家。波音飞机的生产分工在世界12000多家企业; 欧洲空中客车生产分布在法、德、英、西4国,仅英国即有150多家工厂参与,此外还转包到许多国家的企业,包括我国的西飞、沈飞。因此可称作全球产业。

没有孤立于全球产业之外的纯粹意义上的民族工业。一国民族工业的定位,必须从每个工业部门的全球分工着眼,选择自己的最佳参与位置。这种民族工业,是全球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飞机制造、汽车、船舶、化工、电子、家电、食品等工业,清楚地反映了这一客观规律。世界这一发展规律不会逆转,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基本方针也不会改变,这是研究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大环境,离开了这个大环境,很难制订出对我国有利的政策。

二、一国民族工业的壮大,离不开同跨国公司全球化投资的有机结合

生产与交换活动的全球化主要不是由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执行的,而是由跨国界活动的企业执行的。世界级经营规模不是一般企业能做到的,而是由规模巨大、跨国经营的一批最大企业即大型跨国公司实现的。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3.7万家跨国公司, 其海外分支机构超过20万家。1994年,它们海外分支机构销售总额超过8 万亿美元,约相当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40%,跨国公司从事了占世界总额50—60%的贸易,60—70%的直接投资,80—90%的研究与开发,90%海外投资,其中最大100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3。因此,联合国贸发会议将跨国公司比喻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并不夸张。

于是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要建立和壮大自己的基本产业,如汽车、电子、化工、食品等,能甩开这些大跨国公司另搞一套吗?

如果想搞世界一流的民族工业,则不可以甩开大跨国公司。理由很简单,首先90%以上的先进技术转让在它们手中,没有与之合作,关起门来自己开发,也被历史证明不可取。与之合作必然要与之联姻,即吸引它们来投资建厂,带进技术、管理、资金和市场,这样,我国的民族工业才能具备世界级经营规模,进入世界主流市场。这点也已为我国及其他一些改革开放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所证实。

三、民族工业的概念需要发展

从上面看出,我们凡提出的民族工业,没有一处是纯粹土生土长、排斥外来成份的工业。那么民族开业这个用语本身是不清晰的。从中国近代情况看,是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民间私人资本所办的工业。现在我国已是独立的社会主义主权国家,平等地参与国际分工,历史条件已有很大不同。

在传统涵义上使用民族工业概念,在诸多方面难以说清楚。第一,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许多产业和产品日益形成全球产业、全球产品。民族工业是否属于非全球工业,其产品是否属于非全球产品。如果是这样,它的历史位置在哪里?碳酸饮料是全球产业。可口可乐是美国的民族工业吗?很难说。第二,如果以在土生土长的国有工业视作民族工业(或加上土生土长的非国有工业),在概念和实践上很难划清。以北京啤酒行业为例。只能说燕京啤酒是民族工业。五星啤酒合资了,商标都是原来的,却不算民族工业,这是不可想象的。第三,我们当然强调,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并没有,也不应该排斥不同国家经济利益和文化的多样性。但后者与民族工业不是同一概念。如果我们一方面讲全球化经济,讲中国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互接互补;另方面又主张防范外来成分,这在政策上是相互矛盾的,实践上也是很难做的。第四,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基本原则是实行自由贸易和无条件多边最惠国待遇,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特别是幼稚工业的适度保护都有明确规定,我国政府在协议上是签了字的。协议中并没有民族工业这种提法。第五,民族工业的民族以何为外延?如果在我国以中华民族为外延,则包括港澳台湾。迄今我国吸引的外资中,港澳台资占了大部分,是否这部分也算民族工业呢?鉴于这种情况,建议采用国际规范提法,改称“国内工业”。它的外延包括在本国国界内由本国居民经营(国有、集体、私营或个体)的工业,中外合资的工业,无论外资是否占大股。在外资占大股的场合,只要国家在宏观上可以控制住,依法纳税,也视为本国工业。只有一种类型恐不能算国内工业,即外商独资,基本技术、品牌完全是该公司的,资金的调用、汇出都控制在外商手中的工业。

标签:;  

关于保护民族产业若干问题的探讨_民族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