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论文_马欣怡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住院部收治的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符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诊断标准,并同意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大于29分,抑郁评分大于31分;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其中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抑郁、焦虑、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8.14±4.1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12.33±6.54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12.11±3.51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18.15±3.51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44%;两组患者比较的数据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上应用综合心理干预模式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对患者意义重大,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综合心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焦虑;抑郁

血液透析在临床上是指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进而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然后将经过净化的血液进行回输体内【1】。本文为了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2组进行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住院部收治的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

观察组:男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女性患者=19:20;年龄范围19~75(46.51±10.50)岁;慢性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5例,紫癜性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8例,狼疮性肾病6例,乙肝性肾病5例。

对照组:男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女性患者=20:19;年龄范围18~76(46.61±10.40)岁;慢性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6例,紫癜性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9例,狼疮性肾病5例,乙肝性肾病6例。

患者病情均稳定,透析时间三个月以上。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遵医嘱用药、病情监测、合理饮食、健康教育等)。

1.2.2 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2.2.1入院护理:用温和的语言向患者自我介绍,解除患者的陌生、恐惧、疑虑感,创造良好条件,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2.2.2治疗前护理:患者在此阶段会产生心理不平衡感,包括对血液透析本身的恐惧,甚至严重者会失去对预后恢复的自信心,故在此阶段当中,护理人员应多加鼓励患者,帮助其缓解和战胜负面情绪;并告知患者、家属治疗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方案,以此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1.2.2.3患者开始进入病情缓解期的时候,会对疾病过程进行回忆;常常会有发病时的病态行为:毁坏物品、辱骂亲人、自我伤害等;此时医护人员要关心理解患者,诱导患者珍惜现在的治疗成果,重新开创美好的新生活。

1.2.2.4恢复期的患者,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比如预后、复发、遗传等问题,常常会陷入思索之中解脱不了;此时如果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很有可能会出现自杀等意外;所以医护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帮助患者分析发病的因素,总结发病的原因,制订预防发病的措施,鼓励患者放下心理包袱,树立自信心,战胜疾病。

1.3观察指标

对2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焦虑、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价。

伯恩斯抑郁症清单评分:①0~4分无抑郁症;②5~10分偶尔有抑郁情绪;③11~20分轻度抑郁症;④21~30分中度抑郁症;⑤31~45分严重抑郁症。

汉密尔顿焦虑评分:①大于29分称为重度焦虑;②大于21分称为中度焦虑;③大于14分称为轻度焦虑;④小于7分没有焦虑。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使用了SPSS20.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抑郁、焦虑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进行检验;护理满意度用(%)表示,卡方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着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临床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在临床上又简称为血透,是利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相关疾病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方法;血液透析患者的病程较长,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肾功能会逐渐的减退,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患者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随着时间的进展会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2】。

在临床上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的在短时间内安慰患者,减轻或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工作,提高护理的质量,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3】。

本研究中对2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8.14±4.12)分、焦虑评分(12.11±3.51)分、护理满意度97.44%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

总而言之,应用综合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意义重大,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并且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勇.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对抑郁和焦虑状态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9):116-117.

[2]刘小英.梁立红.张雪英等.心理干预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9):2226-2228.

[3]余雪.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 2014,52(10):76-77.

论文作者:马欣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  ;  ;  ;  ;  ;  ;  ;  

综合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论文_马欣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