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兔子会患上很多疾病,而专家们会仔细地说_家兔论文

为什么兔子会患上很多疾病,而专家们会仔细地说_家兔论文

家兔为何发病多且听专家仔细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兔论文,且听论文,仔细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兔群健康是养兔业成功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目前除兔瘟、呼吸道疾病等几种主要兔病是由外界传染、气候等引起外,多数疾病是由饲料营养、饲喂方式等饲养管理因素引起。为此,特别邀请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养兔研究室主任任克良研究员,就这一问题和广大的家兔养殖户进行交流。任克良老师认为:粗纤维(木质素)对家兔必不可少,饲料中木质素的含量与兔群因消化紊乱造成的风险呈强负相关;与其他动物相比,家兔消化道疾病发生率较高,这与饲料高淀粉低纤维、断奶不当、腹部着凉、体内温度突然降低和饲料配方突然改变以及饮食不洁等有关;高营养水平的饲料在提高生产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兔群的健康风险;饲料的全价性与家兔健康关系密切,某一种元素缺少或过量都会引起相应的疾病;根据不同生理阶段、饲料营养水平,应采取不同的饲喂方式;饲养环境对家兔健康影响较大,建设一个适宜家兔生存和生产环境,是保证兔群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任克良老师最后总结,饲料营养水平、饲料营养成分的全价性和饲喂方式与兔群发病呈密切相关。建议大家在家兔养殖实践中要关注饲料营养、全价性和饲喂方式,把兔群疾病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6大因素造成家兔腹泻频发

任克良老师认为,与其他动物相比,家兔消化道疾病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腹泻。仔、幼兔一旦发生腹泻,死亡率很高。这与饲料高淀粉低纤维、断奶不当、腹部着凉、体内温度突然降低和饲料配方突然改变以及饮食不洁等有关。

高碳水化合物、低纤维饲料

饲喂高碳水化合物(即高能量)、高蛋白质、低纤维饲料,它们通过小肠的速度加快,未经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即淀粉)可迅速进入盲肠。盲肠中有大量的淀粉时,就会导致一些产气杆菌(如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的大量繁殖和过度发酵,破坏盲肠内正常的微生物体系。那些致病的产气杆菌同时产生毒素,被肠壁吸收,使肠壁受到破坏,肠黏膜的通透性增高,大量的毒素被吸收入血,造成全身性中毒,引起腹泻并导致死亡。此外,由于肠道内过度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增加了后肠内液体的渗透压,大量水分从血液中进入肠道,造成腹泻。因此,粗纤维(其中的木质素)对维持肠道内正常消化功能有重大作用。

断奶不当也容易引起断奶仔兔腹泻,这是因为一方面减少了胃内抗微生物奶因子的作用;另一方面断乳兔胃内盐酸的酸度达不到成年兔胃内的酸度水平,不能经常有效地杀死进入胃内的微生物(包括致病菌)。同时,断奶幼兔对有活力的病原微生物或细菌毒素比较敏感。所以,断奶仔兔特别容易发生腹泻和其他胃肠道疾病。

家兔的腹壁肌肉比较薄,特别是仔兔脐周围的被毛稀少,腹壁肌肉更薄。当兔舍温度低或家兔卧在温度低的地面(如水泥地面),肠壁受到冷刺激时,肠蠕动加快,小肠内尚未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便进入盲肠,由于水分吸收减少,使盲肠内容物迅速变稀而影响盲肠内环境,消化不良的小肠内容物刺激大肠,使大肠的蠕动亢进而造成腹泻。仔兔对冷热刺激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又差,所以幼兔特别容易着凉而腹泻。同时腹部着凉引起腹泻极易造成继发感染。

家兔采食过细的饲料入胃后,形成紧密结实的食团,胃酸难以浸透食团,使胃内食团pH值长时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利于胃内微生物的繁殖,并允许胃内细菌进入小肠,细菌产生毒素,导致兔腹泻或死亡。

颗粒太细,会使盲肠负荷加大,有利于诱发盲肠内细菌的暴发性生长,大量的发酵产物和细菌毒素损害盲肠和结肠的黏膜,导致异常的通透性,引起兔的胃肠炎和腹泻。

体内温度突然降低

家兔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有较大的耐受能力,但对体内温度变化的抵抗力则较差。在寒冷季节,如给幼兔喂多量的冰冻湿料或含水分高的冰冻过的湿菜、多汁饲料后,就会立即消耗体内大量的热能,由于兔子特别是幼兔不能很快地补充这些失去的热能,就会引起肠道的过敏,特别是受凉肠道的运动增强而使内部机能失去平衡,并诱发肠道内细菌异常的增殖而造成肠壁的炎症性病变,发生腹泻。

饲料突变及饮食不洁

饲料突变及饮食不洁,使肠胃不能适应,改变了消化道的内环境,破坏了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诱发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等疾病,这是目前养兔生产中经常出现问题,如果饲料配方要改变,要逐步进行,一般要求有7~10天的更换期。

二、饲料营养不全面、水平不适当,家兔爱闹病

任克良老师认为,饲料营养水平、饲料营养成分的全价性和饲喂方式与兔群发病呈密切相关。

饲粮营养水平

任克良老师说,理论上讲,营养水平越高其生产性能也就越高,但如果超出一定范围一味追求生产性能而增加饲料营养水平,不仅达不到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反而造成兔群相应的疾病。“为了提高兔群的日增重,使家兔尽快出栏,一些养兔户往往增加饲料中的能量饲料(如玉米等)和高蛋白饲料等的比例,结果兔群消化道疾病频频发生,多数会导致死亡。”任老师举例说明。

“饲料中蛋白质来源不同,兔群健康水平也各异。”任老师指出,“饲料中蛋白质来源于豆饼(或豆粕)的饲粮,如果加热不到位,大豆蛋白极易使家兔胃肠道过敏,发生腹泻,而用葵花饼、花生饼或对大豆饼类进行加热、膨化等方式处理,发生肠道过敏的病例会显著降低。”

饲料中用油脂替代部分玉米作为家兔能量来源时,家兔患胃肠道疾病的风险会降低。饲粮中的木质素越高,家兔因消化道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关于对营养水平高低的适应性问题,任老师这样说,家兔对一定范围高营养水平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果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健康风险可以降低。如果要改变一个饲料配方,从出生仔兔开始变化饲料一般可以安全度过。

饲粮营养的全价性

“饲料的全价性对兔群的健康影响很显著,缺乏或超量某一种营养元素,就会出现相应的表现和临床症状,养兔生产实践中以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缺乏或过量最为常见。”任老师讲解道。

低钙磷、钙磷比例不当或缺乏维生素D的饲粮易造成仔兔佝偻病、“大头病”和母兔产后瘫痪等;高钙磷的饲粮会造成家兔高钙症,表现为尿液极度浑浊,肾脏上有结石样颗粒沉着。

食盐过量会引起家兔频频喝水,粪便不成形,严重还会造成神经症状,甚至死亡,剖检病理变化为胃黏膜出血、潮红、糜烂;肺充血、出血、水肿。

铜缺乏导致繁殖障碍,被毛无光泽、脱落。

低维生素A饲粮会造成兔群繁殖技能障碍,如屡配不孕,死胎,仔兔脑门明显膨大,愈合不全;高维生素A造成家兔耳变软,远端卷曲。

维生素E缺乏造成肌肉无力、瘫痪、横纹肌透明变性。

营养缺乏或代谢障碍还会导致家兔食毛、食足、食仔和尿石症等疾病的发生。

三、饲喂方式选择不对,会导致兔群消化道疾病

任老师谈到饲喂方式与兔群健康关系的时候说,饲喂方式不当或突然改变饲喂方式往往是导致兔群消化道疾病(大肠杆菌、魏氏所菌和腹胀病等)的重要诱因。

任老师在分析总结多年各地养殖户兔群发病病例的致病因素时发现,多数疾病是由饲喂方式不当或改变饲喂方式所致。

任老师说,家兔饲喂方式有定时定量和自由采食两种饲喂方式。采取何种饲喂方式要根据家兔的生理阶段和饲料营养水平等因素而定。他建议:泌乳母兔后期、肥育兔采取自由采食。幼兔、青年兔、怀孕母兔、种用公兔等采取限制饲喂方式或定时定量方式进行。饲粮营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宜采取定时定量饲喂方式,饲粮营养较低的情况下宜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

采取定时定量饲喂方式要注意:

(1)饲喂时间。一般饲喂时间可与人员作息时间相一致,如早中晚各喂一次,饲喂时间一旦确定不要轻易改变。

(2)饲料配方相对稳定。饲料配方一旦确定,要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要更换也要逐步进行,需有7~10天的更换期。

(3)饲喂量。饲喂量要根据家兔的生理阶段而定。据我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一般刚断奶的獭兔幼兔以50~70克/天,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饲喂量,3月龄时达120~135克/天,体重达2.5公斤;獭兔3月龄到出栏以每天饲喂125~140克为宜。怀孕母兔按常规饲喂饲喂,过度饲喂会导致胎儿死亡率升高。

采用自由饲喂方式要注意:

(1)饲料的营养水平。自由采食的营养水平不宜太高,否则有发生消化不良、大肠杆菌、魏氏所菌等疾病风险,建议可适当提高饲粮中粗纤维的水平。推荐营养水平:消化能9.5兆焦/千克,粗蛋白16%,木质素≥5%。

(2)注意饲喂方式的过渡。从定时定量向自由采食过渡的过程中要逐步进行,突然改变兔群发病的风险增加。

四、饲养环境控制不好,有损家兔健康

“饲养环境包括兔舍环境的温度、有害气体、湿度、光照和噪音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兔群健康至关重要。”任克良老师指出,“做好饲养环境的控制必须从兔舍建设各个环节做起。”

规模兔场建设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考虑兔舍建筑的形式,兔笼种类、材质、粪便处理方式和环境控制等设备的选择和建设。理想的兔舍是冬暖夏凉,粪便可及时排出,兔舍空气质量良好,机械化程度高,可自动或人为地进行环境控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任老师最后强调,要想养好家兔,还必须加强兔场日常管理,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联系电话:0311-8850500

标签:;  ;  

为什么兔子会患上很多疾病,而专家们会仔细地说_家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