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景观183;隐性课程183;美育--关于校园物质环境教育功能的思考_隐性课程论文

物质景观183;隐性课程183;美育--关于校园物质环境教育功能的思考_隐性课程论文

物质景观#183;隐性课程#183;审美教育——对校园物质环境育人功能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质论文,隐性论文,景观论文,课程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74 (1999)04—0073—04

“环境育人,空间育人”已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然而,人们对“环境为何能够育人,环境如何育人”缺乏理论上的思考。本文试图从景观学和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以初步解答“环境育人、空间育人”的机制,更好地发挥校园环境的教育功效。

一、景观与文本

“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 德国人把它引入地理学中,表示地面上所见到一切景物。后来美国人苏尔在建立他的文化地理学体系时,首次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强调景观的文化性。苏尔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他的文化支配下,在其长期的活动区域中,必然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地表特征。”(注: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J].1996年第1期。)这种人所创造的地表文化面貌的总和,就称为文化景观。由此可见,景观是人对地表进行塑造的产物,它是人们对某一地区文化的各种印象和感觉的集合。景观也称文化景观。

人对大地表面进行塑造,“不仅寻找功能上的效益,也伴随着浓厚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趋向。”景观是人们在大地上展示自身的审美趣味、价值趋向、个性特征而留下的痕迹。今天的景观仍是过去社会文化的积淀,它“恰似一座储藏丰富的档案库,又如一幅色彩错综的拼合板,其间有不同的历史层次,有过去时代可触知的信息。”(注: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编.当代欧美史学评析——中国留美历史学者论文集[M].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2页。)

物质景观是指文化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和自然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看见并显示在地面上。它是物质文化的“表达式”,能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面貌,审美趣味和价值趋向。美国人德伯里认为,物质景观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建筑、雕塑和服装。作为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功能。

“文本”(text)则是符号学中的一个概念,引入哲学中,是指人所创造的能表达一定“含意”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既有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非语言的文本能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物质景观是一种非语言文本,它具有文本的属性。美国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就把文化景观列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之一。它与书写的文本和口头的文本一样具有文字的属性。这也不是什么新的创造,我们的古人早就把“行万里路”看做“读万卷书”,把景观与书直接对应起来。

校园物质景观作为一种文本,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又称校园物质景观为“教育表达式”。既然是一种表达式,那么它的奥秘就需要学生去解读,去体味。学生在对景观进行反复解读与体味中,不断塑造了自身,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拓展了自身的生活视野。现代人的大部分行为方式,就是在校园物质景观这个“模子”里模塑出来的。

校园物质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是有某种强制力量的,它能使学生领受它的含义,如学术报告厅的严肃庄重,体育场馆的朝气蓬勃。但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偏爱不同的校园物质景观或景观的不同信息,选择或认同与自身相合的景观或信息,导致景观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变异,体现了个体的审美创造能力。相同的景观“说”出不同的“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二、景观解读与隐性课程

“解读”本是欧美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人们对历史文献的理解。事实上就是翻译,即用一个当前人们能够理解的表述,再现历史文献中前人的原意(注: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编.当代欧美史学评析——中国留美历史学者论文集[M].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9页。)。用在景观解读中,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心理趋向,思考和把握景观中所蕴含的各种文化信息。由于解读景观要受已有观念制约,因此解读过程往往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都会打上解读者各自个性的印记。

校园物质景观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校园物质景观通过解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就是隐性课程的作用。

何谓隐性课程?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隐性课程就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注:参见勒玉乐.潜在课程简论.课程·教材·教法[J].1993年第6期。)。 在这里,教育环境就是“校园景观”,“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主要指“学生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因此,隐性课程又可定义为:通过校园文化景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人类共同经验。

隐性课程是在学生与景观的交流与对话中实现的。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景观进行交流、对话,也即是说,人无时无刻不在解读景观。学生在解读中理解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文化信息,获得新的生活经验,产生人文精神的建构。因此,景观的解读过程,就是隐性课程的实现过程。

对校园物质景观的解读,其便利之处在于其直观性和超语言性。比如,看几幅景观图,就能对该地的人文风貌略知一二。而且解读景观学生能够领受大量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信息。其复杂之处,则在于其含义模糊,意向隐蔽。校园物质景观中有太多的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造就了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意义的博大无边,作为隐性课程才有其巨大的教育功效。

景观解读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与对象(校园物质景观),跟任何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与对象是一样的,只是这里所涉及的对象是精神所物化的对象。学生通过对校园物质景观的解读,直接使自己与各种景观建立起整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其中的“教育意义”,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

校园世界是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人类长期的历史生活实践以种种物质文化景观铭记着无数的人类共同经验。因此,其中所包含的潜在课程因素是丰富的,储藏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历史的、思想的、伦理的、美学的无所不容。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携带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的信息以及把它所寄托的群体审美情感发散出来。在与景观对话中,学生力求使自己活生生的现实性与从景观那里获来的刺激处于最紧密的和谐之中,以致于两者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产生共鸣,人文精神就这样得到了确认和建构。(这实质上也是审美的过程,因为审美亦是以和谐的方式反映人的本质力量(注:参见肖继宏.试论教学的审美化[D].)。 )照伽达默尔的话说,就是产生了“视界融合”,即解读者的视界(horizon )与物质景观所包含的视界相互重叠,相互融合,从而合并为一个更高层次的、更普遍的视界。这一新的视界超出了它所融合的那些视界的原初问题或成见,给解读者提供新的经验的发展可能性(注:参见殷鼎.理解的命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5月,第263、264页。)。解读者的人文精神, 就是在无数次“视界融合”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建构起来的。这一过程是如此的通常而又普遍存在,以致于人们常常对它视而不见。这也难怪,人对离自己最近的东西往往最难以觉察。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校园物质景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发挥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景观是校园的陶冶之源,解读是环境育人之本。

三、校园景观与审美教育

我们这里所谈的审美教育是广义的,它指旨在培养人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以审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育人方式。它实质与精神教育是一致的。审美教育以人格、精神为准的,因而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审美(解读)就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注:参见擅传宝著.德育美学观[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8页,第19页。)。

审美教育是与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早在古希腊,人们便已经意识到审美教育在全面人格塑造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教育中起首要作用的应当是美的,而不是野蛮的、动物的。”在近代,德国作家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对审美教育作出过生动论述,他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能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除了首先是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可见,他是特别关注审美教育的德育价值的。

审美教育应该以全面发展的人格作为唯一目的,通过潜在课程将真善美融为一体,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物质景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学生对景观解读的过程或者说审美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的建构过程。这是审美教育的本质之所在,因而也是校园物质景观教育功能发挥的方向。

校园物质景观的审美教育功能有两个发挥方向,即道德陶冶和审美创造。

1、道德陶冶功能

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在校园物质景观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物质景观具有文字的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景观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这在校园雕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此就以雕塑为例进行说明。

雕塑集中反映了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列宁十分推崇雕塑的教育功能,认为雕塑(尤其是纪念性雕塑)在人民思想审美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下,苏联1918年颁布特别法令,要求在全国各城市建造雕塑(注:M ·Φ·奥甫相尼科夫、B·A·拉祖内依主编.美学简明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7年12月,第214页。)。因此, 对校园雕塑的育人作用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校园雕塑多为纪念性的人物雕塑,这些人物有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有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有当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或刻画他们大义凛然、九死不悔的英雄气慨,激起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或诉说他们殚精竭虑,沤心沥血的求索精神,培养学生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情感。仁人志士的浩然之气,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统思想就这样世代相传。

校园的其他雕塑,如象征性和激励性雕塑,其德育功能也十分突出。昂首挺胸,张嘴怒吼的石狮,就是校园中一种常见的激励性雕塑。它鲜明地表达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学生不断振奋向上,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它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坚不可摧和奋发图强的勃勃雄心。

2.审美创造的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审美追求。

在此,我们主要分析校园建筑的审美创造功能。

建筑景观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群体的发达,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主要标志。建筑景观的出现,最早是基于遮风、避雨等实用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才逐渐具有审美的性质,纳入了艺术的范畴。建筑景观是物质文明与艺术统一的作品。

建筑的审美作用是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的。它们最能体现物质文化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建筑艺术总是要以特殊的形式去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审美意识,表现一定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

建筑的造型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它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如古典建筑追求“平面风格”、讲究建筑形象的“立面美”,注重对建筑的“外壳”进行修饰打扮;而现代建筑注意增强建筑的体积效果,重点表现建筑的内在结构。建筑的造型同样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具有飞檐、画栋、月门、漏窗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而由列柱、混凝土的拱形和圆顶、尖塔等组成的建筑则显示出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建筑的灵魂,它能体现一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与外界一般以围墙隔开。围墙把校园封闭为一个完整、单一的空间,与外界缺乏有机联系,从外瞧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里面众多的建筑却是相连通的,空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从里看则体现了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与中国人外表文静,内心复杂的行为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我们的迥然不同:没有围墙,建筑与外界以连续、流通为特征,力求与外界融为一体,体现一种“动态美”;而内部众多的房子却不相通,有较强的“私密感”(宿舍更是如此),体现一种“静态美”。这种布局的审美感受与西方人的合群和尊重个人隐私的特性联系紧密。

校园建筑就是这样强烈地反映了各民族的特点和差异。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我国校园建筑景观大多呈多元共存状态,有现代的,也有古典的;有本土的,也有域外的,构建一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卷。中国教育曾受苏联影响较深,校园建筑对此亦有所反映。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校园建筑明显受到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步接受了一些西方流行的建筑风格。如没有华丽考究的装饰,便于清扫,具有简朴的线条和玻璃窗,能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集建筑学和工程学于一体的全天候体育场,内部是一个没有分割的大顶,空间极为宽敞,突出反映了现代建筑的魅力,给学生以现代文明的熏陶。

由此可见,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蕴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学生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培养出审美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对物质文化景观的直观感受,激发起情感的活动,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感化陶冶中萌发出审美创造的能力。

收稿日期:1998—10—12

标签:;  ;  

物质景观183;隐性课程183;美育--关于校园物质环境教育功能的思考_隐性课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